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

諸葛亮的身份不一般,他這番乃是代天子南征,所以他說的任命可以看做是一道聖旨。

聽到諸葛亮要將自己任命爲中郎將,鄧艾不由得喜上眉梢。

自天下喪亂以來,軍職變得越來越繁雜,但基本的晉升脈絡還是遵循着兩漢的標準。

在大漢的軍制中,基層軍官就不談了,中層軍官由校尉起始,而後按次序依次是中郎將、雜號將軍、名號將軍、及至最後的重號將軍。

可以說鄧艾原本擔任的校尉一職,乃是中層軍官中最低的職分。

現在諸葛亮要將鄧艾任命爲中郎將,這妥妥的是對鄧艾的一次大升職,鄧艾又如何會不感到欣喜呢?

要知道目前在糜暘的衆多部下之中,除去孟達之外,還尚未有人獲得中郎將以上的軍職。

鄧艾連忙感激地對着諸葛亮一拜:“多謝丞相。”

這一刻鄧艾覺得他昨日的艱辛沒有白費。

面對鄧艾的拜謝,諸葛亮看着鄧艾左臂上的傷口淡淡一笑。

他只是給了鄧艾他應得的而已。

在獎賞過鄧艾之後,諸葛亮問鄧艾道:“士徽的蹤跡可曾尋到了?”

在昨晚的大營嘯中,士徽也可能會喪命。

可死要見屍,若士徽真的在昨晚的大亂中喪命,那麼鄧艾剛剛就會帶着士徽的屍體來見自己。

而既然鄧艾未帶來士徽的屍體,那就說明他很可能昨晚趁亂逃走了。

儘管經過昨夜的大亂之後,上萬交州兵已經潰不成軍,不足爲患,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已經達到。

但若是也能擒下身爲罪魁禍首的士徽,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面對諸葛亮的詢問,鄧艾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他剛剛之所以要深入大營,爲的便是探尋士徽的下場,他雖然沒見到士徽的屍體,但在細細探查詢問之下,也大概得出了士徽可能的去向。

“據降卒所言,他們昨晚曾見到士徽在親衛的保護下朝着營外逃去。

斧山四面皆是懸崖峭壁,正面唯一的出路又被傅僉派兵把守着,縱算士徽於昨夜的大亂中僥倖逃脫,但艾料他現在定然未成功逃脫下山。

艾推斷士徽一定隱藏在斧山山林中的某處苟延殘喘,等着我軍撤退之後再行脫逃之事。”

鄧艾的分析令諸葛亮點了點頭。

士徽並不知道那條隱蔽的山路,所以鄧艾推斷的很有道理。

而鄧艾見諸葛亮似乎對士徽頗爲上心,他便對諸葛亮獻上了一計:

“當今正值隆冬,樹木乾燥,極易點燃。

丞相若想尋得士徽等人下落,不如可派人放火燒山,火勢蔓延之後,若士徽不想送命,就只能乖乖從山林中逃出。

到那時擒下士徽不難。”

鄧艾以爲他的計策甚佳,豈不料諸葛亮在聽完他的計策後,卻搖了搖頭。

“夜郎百姓向來以山中獵物爲食,若吾放火燒山,或許是能擒下士徽,但大火蔓延之後,無疑斷絕了夜郎百姓的生計。

爲一賊子之下落,而失夜郎百姓之民心,吾不爲也。

況當下我軍應立即轉向東進,趁朱褒不知士徽敗績的時候,將其擊敗。

朱褒一敗之後,南中之亂自解,這纔是我軍的頭等大事。

無須爲士徽一人,而讓我軍錯失良機。”

放火燒山聽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下也有許多漢軍就在山上。

所以要想放火燒山之前,就要指揮漢軍陸續退到山下,況且樹木再幹燥,這麼大一片山,也不是一兩日就能燒的完的。

放火燒山的事一做起來,勢必要耽誤漢軍不少時間,加之會影響民心,這都是諸葛亮所不能接受的。

在聽完諸葛亮的話後,鄧艾會意的不再進言。

而在暫時放下士徽去向的事情後,諸葛亮便馬上下令全軍儘快打掃戰場。

東面的數十里外,可還有着一支敵軍在等着漢軍去擊潰呢。

第二日清晨,打掃完戰場的漢軍便在諸葛亮的率領之下,從斧山繞道至朱褒大營的背後。

朱褒的大營離斧山不算遠。

但由於營嘯的慘烈加上斧山要道皆被漢軍所把持,所以基本上沒有存活的交州兵逃到朱褒的大營中報信。

在漢軍到達朱褒大營的背後之時,朱褒並不知道士徽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的事情。

正因爲如此,朱褒當然不可能派重兵防備他大營的背後,朱褒大營後方的防禦力量稱得上十分薄弱。

甚至由於漢軍連日來都避戰不出,導致朱褒的大軍與士徽的大軍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軍心懈怠。

在這種情況下上萬漢軍在到達朱褒大營後方後,就在猛將趙雲的帶領之下,輕而易舉得突襲進朱褒的大營之中。

可能是知道這一仗是南征之戰中最後的一場大仗了,因此漢軍全軍上下都十分賣力的殺敵。

再不賣力,那就什麼功勞就得不到了。

一方是軍心懈怠,訓練不精的叛軍,一方是士氣如虹,身經百戰的漢軍,當這兩方大軍在大營內相遇之後,結果是早就已經註定的。

在漢軍的不斷猛攻下,朱褒的叛軍節節敗退,死傷慘重。

而在見到大勢已去後,朱褒大軍的內部也出現了問題。

朱褒是漢人,他所任用的部將大多也是漢人。

既然都是漢人,現在漢軍的勝利已經是註定的了,那麼朱褒的部將爲何還要爲他賣命?

諸葛亮在越嶲郡“只誅首惡”的政治口號,朱褒的部將可大多都是知曉的。

爲了活命,一些部將開始率領本部兵馬配合漢軍攻擊起還忠於朱褒的大軍起來。

在內外夾擊之下,本就快崩潰的朱褒大軍,頃刻間便潰敗了。

朱褒這個首惡,甚至還未來得及逃出大營,便在亂軍中爲他的部下所殺。

聽說朱褒已經授首之後,諸葛亮便下令讓漢軍招降起剩餘的叛軍。

大多數叛軍見朱褒已死,他們紛紛丟盔棄甲向漢軍請降。

當戰爭進行到這一步,代表着漢軍成功的平定了牂牁郡的叛亂。

短短數日之間,漢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之下,不僅扭轉了被三面合圍的危險局勢,還成功的連續擊破了士徽、朱褒兩方總共近兩萬大軍。

一下子,南中的平叛局勢,變得明朗無比起來。

當招降完朱褒的叛軍之後,諸葛亮又將目光投向了西方——那正是雍闓三千大軍的屯紮地。

只要能將雍闓的三千大軍擊潰,那麼益州郡亦會重新納入大漢的版圖之中,而到了那時候,便是他諸葛亮提兵北上的時候了!

士徽與虞翻、孫桓在斧山上的山林之中躲避了好幾日。

這幾日他們在山林中只能以打獵爲生,好不狼狽。

可是縱算再狼狽,在漢軍未完全退走之前,士徽等人還是不敢貿然走出山林。

幸虧諸葛亮沒有執意要索拿士徽等人,不然恐怕他們這幾人早已經落入漢軍的手中。

數日後等到漢軍都離開斧山之後,士徽三人才畏手畏腳地從山林中走出。

到了今日,之前上萬交州軍死的死,降的降,就只剩下這三人了。

何其悲哀!

就連那一夜保護士徽出逃的幾名親衛,也因爲保護士徽死在了大營之中。

當士徽三人走出山林之中,感覺到劫後餘生的他們不禁相視對泣起來。

沒有人知道他們三人這幾日是如何度過的,要不是憑藉着強烈的求生信念,恐怕他三人斷然活不到今日。

在走出山林之後,虞翻立即建議士徽前去投奔朱褒。

朱褒與交州一向是盟友的關係,看着這層關係上,朱褒是肯定會對士徽施以援手的。

而若是沒有朱褒幫助的話,單單憑藉他三人的力量,又如何能走出這險惡的南中回到交州呢?

士徽也對虞翻的建議很是贊同。

於是他沒有遲疑立即就帶着虞翻、孫桓二人朝着朱褒的大營趕去。

可是當士徽三人趕到朱褒大營外的一處山坡上後,眼中的一幕差點沒將他們嚇死。

原本規整的大營早已不見,只剩下了一片狼藉。

這一幕立即讓士徽意識到一個嚴重的事實——朱褒的大軍,也很可能被漢軍擊敗了。

否則不足以解釋他們眼前看到的這一幕。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身體虛弱的士徽三人差點沒氣的直接暈過去。

不管朱褒是死是活,也不管朱褒大軍戰敗後,會對當下的南中局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們難以得到朱褒的援救了呀!

而若是他們沒有朱褒的援救,他們又該怎麼回到交州?

沒有軍隊的庇護,他們隨時都可能喪生在野獸與瘴氣密佈的南中大地中。

情急之下,士徽提出要去尋找雍闓的庇護。

雍闓之前與交州也存在不清不楚的關係。

但士徽的這個建議,卻被虞翻斷然否決。

“數日之內,兩萬大軍爲漢軍所敗,難道雍闓的三千大軍就能夠倖免嗎?”

虞翻反問的語氣之中,其實是在闡述着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諸葛亮在率軍擊敗朱褒大軍後,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雍闓的軍隊。

而雍闓只有區區三千兵馬,恐怕諸葛亮都不用強攻,只要上萬漢軍往營外一站,雍闓就得嚇得逃回益州郡。

當這層道理被虞翻點破之後,士徽宛若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一般,整個身體直接跌落在地。

倒在地上的同時,士徽的口中不禁喃喃低語着:“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嗎?”

士徽不知道的是,在他低語的時候,他背後的虞翻的眼神突然之間發生了變化。

天要亡士徽,不代表天要亡他與孫桓二人。

想起之前士徽對他的脅迫,想起那夜士徽想單獨拋下他逃命的醜惡嘴臉,一個想法悄然浮現在虞翻的心中。

虞翻對着一旁的孫桓使了個眼色。

孫桓本來也如士徽一般,感覺到人生沒有希望了,但在看到虞翻的眼色之後,孫桓很快將耳朵湊到虞翻的嘴邊。

隨着虞翻嘴脣的翻動,孫桓的臉色變得晦暗不明起來。

但很快孫桓心中就有了決斷。

只見孫桓緩緩從士徽的身後站起身來,然後悄悄的來到士徽的身後。

當孫桓越發靠近後,他走動的聲音驚到了士徽。

可還未等士徽反應過來,孫桓就快速的抽出腰間長劍,朝着士徽的脖頸間砍去。

一道寒光閃過,士徽的腦袋就與他的身體徹底分離,由於孫桓揮劍之快,士徽甚至都來不及發出一聲痛呼。

當士徽的腦袋落地之後,虞翻站起身來撿起士徽的頭顱,口中發出怒斥道:“狗賊,尚能作惡否!”

而後孫桓也很快收起長劍來到虞翻的身旁。

虞翻想出的保命方法也很簡單。

眼下憑他三人是不可能安然回到交州的,可若是隻剩下兩個人呢?

之前率軍與諸葛亮對抗的乃是士徽,關他虞翻與孫桓什麼事?

誠然他與孫桓當然隨同士徽一同入南中,是有着企圖的,但諸葛亮並不知道這點呀。

只要他提着士徽的頭顱前去漢軍大營,再配上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讓諸葛亮相信他與孫桓乃是被士徽脅迫才進入南中的,那麼諸葛亮是可能派兵護送他們返回江東的。

畢竟現在在明面上,他們的主君孫權還是大漢的太尉,而他與孫桓也算是漢臣。

就算諸葛亮不相信他的話,但最差的結果無非是當漢軍的俘虜而已。

又不是沒當過。

只要能保住一條命,那這算不得什麼。

在與孫桓對視之後,虞翻便提着士徽的頭顱,與孫桓快速的朝着漢軍大營的方向趕去。

在擊潰朱褒的叛軍之後,漢軍稍事休整之後,便在諸葛亮的帶領下朝着雍闓大軍屯駐的方向趕去。

可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當他率軍來到雍闓的大營外後,看到的卻是一座空營。

想來是雍闓提前得到消息,爲了保命果斷的逃回益州郡了。

諸葛亮並沒有放過雍闓的打算,雍闓可算是這次南中之亂最大的首惡,他一日不死,南中就一日不會安定。

諸葛亮馬上分出五千漢軍交到馬忠的手中,讓他率軍在後追擊雍闓的叛軍。

而諸葛亮則率領着剩下的漢軍回到大營內,想着過幾日就前往牂牁郡的治所,將牂牁郡的局勢穩定下來。

可還未等諸葛亮出發,他便得到了一個令他驚訝的消息。

“有人自稱江東忠臣,手持士徽頭顱求見!”

江東還有忠臣?

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請假一日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訂婚啦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章 父子對質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章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推書《三國之銀狐》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請假一日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