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

任祥在陽平關內,等了好幾日,可數日的等待並沒有白費。

今夜於他的帳內,吳懿一人來訪。

吳懿在進入任祥的帳內後,還畏首畏尾的朝着帳外觀望了好一會。

似乎是見外面無可疑人等後,吳懿最後才輕輕掩上帳門,來到任祥的身前。

吳懿的到來,任祥並未太過意外。

吳懿的謹慎與小心,更是讓任祥振奮。

吳懿這一副做虧心事的樣子,透露出的信號實在太明顯。

吳懿在來到任祥身前後,臉上當即流露出懷念之色,他用家鄉俚語問候起任祥。

在前幾日的會面之中,吳懿已然從任祥的口音聽出,任祥是他的同鄉。

同鄉之情,是在當世最能引起人共鳴的情感。

當聽到吳懿那十分親切的家鄉言語後,任祥心中對吳懿的戒心也不禁放下了不少。

在問候完任祥之後,吳懿便從懷中掏出那份曹洪的書信,他對着任祥言道:

“曹驃騎信愛之心,懿已知曉。”

“任兄有所不知,在糜賊未成爲梁州牧之前,漢中一地皆以我馬首是瞻。

後糜賊僥倖貪得天功,爲陛下所信愛,成爲梁州牧,一開始我心中對此事也並未怨言。

可我竟未想到,糜暘在來到南鄭的數日之後,便在宴會上以強權威逼我交出手中兵權。

陛下都未曾動我兵權,糜賊怎配?

亂世之中,兵權乃安身立命根本,糜賊削我根本,這是我心中一大恨。

後來我之親信鄧輔,不過是犯些小錯,沒想到糜賊竟派出法邈率軍圍我將府,法邈更是肆無忌憚不請自入,以刀兵迫我交出鄧賢。

鄧輔跟隨我十餘年,一向忠心耿耿,雖名爲部下,然已與族人無異。

於我面前,殘害我族人,這是我心中二大恨。

而那日法邈率軍圍我將府之時,城內百姓雲集,衆人見糜賊如此踐踏於我,我在漢中的威信不由大損。

我乃士人,一向視名譽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糜暘壞我名聲,令我成爲漢中笑談,這是我心中三大恨。”

“後來糜賊閱兵之際,又在閱兵臺上,以莫須有之罪名,將衆多名門世家屠戮一空。

我久居漢中,與當地許多名門世家有着姻親,糜賊當着我面做這事,更有甚至,竟讓我後來監斬我之親朋好友,令我深受良心折磨,這是我心中四大恨。”

“有此四大恨,往日我在漢中,沒有一日不想向糜賊復仇。

可惜糜賊勢大,陛下又十分寵信於他,令我一直不能如願。

直到昨日我見到曹驃騎書信,纔有枯木逢甘霖,劫後餘生之感呀!”

說道最後,吳懿已經聲淚俱下。

一顆顆淚珠順着吳懿斑白的長鬚,一滴滴地落在任祥身前的書案上,讓看到這一幕的任祥心中油然浮現起對吳懿的同情。

吳懿開頭就是一句,任兄有所不知。

可吳懿講的那些事,任祥又豈會不知道呢?

吳懿與糜暘發生的那些事,本來就不是什麼隱秘,探得這些事對曹魏探子來說並不難。

在從武街出發之前,任祥曾仔細看過這些情報。

正因爲知道這些是事實,所以當吳懿聲淚俱下的控訴糜暘之際,纔會讓任祥覺得十分可信。

以己度人,任祥覺得他要是處在吳懿的境地,他心中對糜暘沒有深切的怨恨,那是不大可能的。

這世上真真假假,纔是最難分辨的。

但任祥倒也沒有因此就完全信任吳懿。

在吳懿哭聲漸停之後,任祥只是鼓動道:“糜賊之舉可謂天怒人怨,將軍在這種人手下任事,朝可保夕乎?”

“依祥之見,吳君不如另謀出路。”

聽到任祥的鼓動之語,悲泣的吳懿心中暗喜,可他表面依舊一副悲泣的樣子。

當初他向劉備投效之時,也是如此作態的。

吳懿似不解問任祥道:“敢問任君,我之出路在何方?”

在吳懿的口中,任祥已經從任兄進化爲任君。

面對吳懿的明知故問,任祥心中暗暗不屑。

你不知道出路在何方,今夜來尋我作甚。

只是吳懿的明知故問,卻讓任祥進一步放低戒心。

因爲吳懿的作態,是典型的又當又立。

可以吳懿的過往來看,他不就是這種人嗎?

或者說當世大多數士人,不都是這樣的嗎?

既符合情理,自然令任祥覺得順理成章。

任祥果斷地開口說道:“大魏乃華夏正朔,又是將軍鄉梓所在。

將軍的出路自然在北方。”

任祥的語氣很篤定,吳懿在聽完任祥的話後,臉上浮現幾分猶豫之色。

但隨之他臉上的猶豫就被一股狠厲之色所代替。

“既然糜賊不仁,那就莫怪我不義。”

吳懿的表現都被任祥看在眼裡,既然現在吳懿已經成功被他說動,那麼接下來就是將這事稟告給曹洪的時候了

而要想取信曹洪,或者說在投降大魏後,吳懿是否能獲得榮華富貴,接下來便看吳懿能拿出什麼籌碼了。

內中的門道,吳懿輕車熟路,當然懂得。

接下來吳懿的一句話,讓任祥整個人的呼吸都急促起來。

●тTk Λn ●C〇

“我願將陽平關獻給曹驃騎!”

陽平關!

漢中乃至益州之命脈所在。

曹洪爲何會暫時放棄祁山,而想着來勸降吳懿,是曹洪真的看重吳懿嗎?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吳懿之前最爲世人銘記的履歷,便是在劉璋派他在綿竹關抵擋劉備大軍的時候,他因爲情勢不利,直接將綿竹關獻於劉備,這才導致劉備的大軍能長驅直入成都。

爲世人熟知的戰功,吳懿是沒有的。

曹洪之所以會想招降吳懿,看重的僅僅是他這個陽平關守將的身份。

若魏軍能兵不血刃拿下陽平關,那麼漢中基本上就已經落入了魏軍的手中。

一旦魏軍拿下漢中,沒有了漢中保護的益州,還能抵擋的住魏軍的鐵蹄嗎?

這便是曹洪心中的期待所在。

滅國之功,天下誰人能抵擋的住這誘惑?

若是他能立下這潑天的功勞,以後曹魏之中,誰還能再製衡欺辱於他,縱算是曹丕也不行!

曹洪擋不住,當下的任祥也擋不住。

任祥一直心心念念等的,便是吳懿的這句話。

任祥用盡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強制壓制住內心的狂喜,他儘量保持着最後一絲冷靜,口中說道:

“茲事體大,還需細細商議。”

“將軍最好能寫一封信,將己身的想法詳細告知驃騎將軍,如此才最穩妥。”

要想將陽平關成功獻給魏軍,不是簡簡單單兩句話能解決的事,這得需要一個詳細的計劃。

而這個詳細的計劃,必須經過雙方主將共同商討決定。

吳懿聽完任祥的話後,臉上浮現贊同的神色。

他對着任祥言道:“還望使者再稍待一兩日,我儘快寫好書信後,必將親自送至使者手中。”

任祥也知道這件事着急不了,所以他只能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對着吳懿點了點頭。

得到任祥的態度之後,吳懿不久後便悄悄地離開了任祥的大帳之內。

這一夜的成果,兩人都十分滿意。

吳懿在離開任祥的大帳中後,藉着月色朝着自己的大帳走去。

詐降一事,目前全軍中只有他與法邈知曉,哪怕是吳班他也沒告知。

按照他今夜與任祥所談的,接下來他就是該寫一封表白心跡的信給曹洪。

畢竟任祥相信他並沒有用,唯有曹洪真正相信他的投誠之舉,他的詐降之計纔算成功。

可就是這件事,令吳懿心中有些犯難。

在當世一封好的書信,有時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吳懿雖自小治學,但他的文才實在算不上拔尖,要想寫出這樣的一封書信,實在有些困難。

在心中的苦惱之下,吳懿想着不如讓法邈爲他代筆。

怎麼說法邈的文才也應該比他好纔是。

由於心中思考着事情,吳懿回大帳的速度很快,一路上他也沒怎麼仔細觀察周圍。

他沒發現的是,在他回己身大帳的這一路上的巡夜士卒中,隱約多了一些生面孔。

當吳懿回到他的大帳外後,他發現自己的大帳燈火通明,好似有人在帳內。

這點讓吳懿有些意外,但轉念一想,他覺得很可能是法邈在帳內等着他的消息。

想到這點,吳懿便拋棄了內心中的疑慮,他大步踏上臺階,朝着大帳內走去。

待掀開帳簾邁入帳內後,吳懿果然看到法邈正坐在一旁的坐席上,等着他的歸來。

見到法邈的那一刻,吳懿臉上浮現一些喜色,他對着法邈言道:“任祥已經相信我的投誠,接下來便是要寫信打動曹洪了。”

吳懿一句話就講出了他今夜的成果。

而本來吳懿以爲法邈在聽到他的成果後,臉上也會浮現一些喜色,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法邈對於他的宣告,一點臉色變化都沒有。

甚至一句迴應都未給予他。

這讓吳懿感到有些不解。

但他的不解,很快就被身後傳來的一句話所全部擊碎。

“做得不錯。”

這句話只有四個字,音色也頗爲淳厚,可就是這句話飄入吳懿的耳中後,卻讓吳懿整個人大驚失色地朝着身後看去。

吳懿之所以會有這副表現,原因在於他聽出了說這句話的人是誰。

這人便是當今大漢的守護神,曹魏的心腹大患,漢梁州牧糜暘!

當吳懿轉身看到那道年輕而又威嚴的身影后,他嚇得趕緊對着那道身影深深一拜:

“臣,臣拜見牧伯。”

糜暘手捧一本書籍從被帳簾遮擋的拐角處走出。

剛纔吳懿一開始之所以沒發現糜暘,一方面原因是因爲他心中在想着事,並且將注意力都放在法邈身上。

另一方面原因則是那帳簾遮蔽的緣故了。

而糜暘也並非是故意藏在帳簾之後,只是那帳簾之後擺放的是吳懿的書架。

方纔糜暘等吳懿等得無聊,就想拿一些吳懿的藏書看看。

糜暘拿着書籍慢步走至吳懿身前。

吳懿方纔的驚慌,他全都看在眼裡。

糜暘知道吳懿的驚慌,大多源於他的突然出現,但也有部分是因爲吳懿心中對他深藏的畏懼。

可糜暘覺得他自己有這麼可怕嗎?

他覺得自己往日裡對待屬下,一向頗爲和藹可親呀。

若是吳懿知道糜暘的想法,估計得氣的吐血。

糜暘也不想想他以往對他做的那些事。

在來到吳懿身前後,糜暘臉上流露出笑容,親手將吳懿扶起。

“吳君乃長者,以後四下無人之際,吳君就不用對我行禮了。”

對於能爲他建功立業的人,糜暘一向不吝嗇他的柔情。

在將吳懿扶起之後,糜暘拉着吳懿的手,一步步來到法邈對面的坐席上坐下。

然後他才徑直來到原本屬於吳懿的主座上坐下。

坐下之後,糜暘溫和地吳懿道:“數日之前我收到別駕來信,得知了他與吳君的謀劃。

當下曹真大軍尚未到來,我便想着先來陽平關看一看,我也是今夜剛到,吳君不用太過驚慌。”

糜暘解釋了他來的緣由。

他的言外之意是,他來只是突然興起,不是因爲吳懿哪裡出了差錯,特地前來查辦他的。

糜暘的解釋,讓吳懿的內心得到了不少安定。

見吳懿臉上緊張的神色消散了不少,糜暘便問起吳懿方纔他與任祥的所有內容。

面對糜暘的詢問,吳懿斟酌着言語將一切都告訴了糜暘。

那四大恨肯定不能直接原文複述,吳懿還想多活幾年。

在聽完吳懿與任祥大致的會面內容後,糜暘用手指摩擦着手中竹簡帶有紋路的表面。

思索良久之後,糜暘點了點頭道:“吳君的判斷是對的,任祥應當未看出什麼端倪。”

得到糜暘的肯定之後,吳懿好似心中得到了擔保一般,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隨後糜暘將手中竹簡放下,他將身前書案上,剛剛寫好的一封信箋推至吳懿的方向,然後對着他說道:

“將這封信箋中的內容謄抄一遍,然後親自交至任祥手中。”

聽到糜暘的吩咐,吳懿臉色一正。

他猜出這封信箋,可能就是糜暘代他寫的,給曹洪的回信。

糜暘的文才,那可是天下有名的,若糜暘能親自代寫,那他方纔心中的煩惱,自然就得到了解決。

同時吳懿心中還暗暗想道,糜暘能提前寫好這封信,說明他剛纔在到來的不久後,就準確判斷出了接下來事態的發展。

這讓吳懿心中有些吃驚。

吳懿不知道的是,糜暘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原因在於四個字:熟能生巧。

在吳懿躬身接過那封書信之後,糜暘分別看向吳懿與法邈二人,他對着二人言道:

“我到來一事,不要透露出去。

若軍中有膽敢泄露我之行蹤者,不論軍職,一律皆斬。”

聽到糜暘嚴肅的語氣,吳懿與法邈皆挺身沉聲應唯。

他們不知道糜暘要做什麼,但不管做什麼,糜暘的命令,他們都將會誓死做到。

昨日第二章。

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推書《三國之銀狐》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