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

待孟優及他的屬下被十數輛驢車送回彝軍大營時,見到這一幕的孟獲勃然大怒。

孟優是他的親弟弟,自己的親弟弟被諸葛亮打了個半死並當做豬玀送回,這怎麼能不讓性情本就暴躁的孟獲感到難以忍受。

只是在憤怒之餘,孟獲在孟優的答覆之中得知諸葛亮已經答應他的鬥將之請後,他的心中倒也浮現一些竊喜。

諸葛村夫已中他計也!

南中的叛軍表面上以彝人居多,但若深究根本,南中的叛亂本質上是益州豪族對劉備發起的一次大反攻。

得益於許多益州豪族暗中的幫助,孟獲手中有着一份諸葛亮南征大軍的主要將帥名單。

儘管成都的益州世家在諸葛亮離開成都之時已然遭受重創,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況且南征的主要將帥名單算不上很機密的東西,故而孟獲通過一些見不得人的渠道得到這一關鍵情報並不難。

在得到諸葛亮南征大軍中的主要將帥名單後,孟獲就曾徹夜分析過那份名單。

經過他“縝密”的分析之下,孟獲發現諸葛亮此番並未從成都帶來多少成名的猛將。

而在得知這一點後,孟獲的心中便浮現了想鬥將的心思。

當然作爲南征大軍三號人物的趙雲,孟獲不可能不知道他就在僰道縣中。

而孟獲縱使再偏居南中,趙雲的威名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可重點是趙雲今年已經五十有餘,五十有餘的年紀在當世已然算高齡,世人稱呼趙雲一句老將絕不過分。

或許趙雲年輕時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但在如此高齡之下,趙雲還能發揮出鼎盛時期的幾分實力?

年老體衰,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噩夢。

就是這一點推斷,讓孟獲充滿了信心。

看着躺在他身前因爲身上的痛楚不斷髮出哀嚎的孟優,孟獲眼中的厲色越來越重——今日之辱,明日他必百倍奉還。

沒有讓孟獲等的太久,第二日轉瞬即至。

當清晨的日光散在僰道縣外時,孟獲便與高定迫不及待的帶領萬餘彝軍來到僰道縣外列陣。

因爲南中的生活困苦,故而這萬餘彝軍大多都無甲冑可穿,甚至許多人身上都穿着僅僅遮蔽要害的獸衣出戰。

可如此寒酸的穿着,並未讓率領漢軍列陣對面的諸葛亮有所輕視。

在諸葛亮的視線中,他只見到隨着一陣漫天風塵的揚起,一支人數大約萬餘的彝軍出現了他的數百步之外。

當萬餘彝軍站定以後,諸葛亮的觀察更細緻了些。

雖然那萬餘彝軍身上都未穿着精甲的甲冑,但他們的手中都攜帶着閃着陣陣寒光的利刃。

在諸葛亮的觀察之下,萬餘彝軍手中的利刃與漢軍的制式武器並無大致差別。

可根據與彝軍有過交戰的李嚴所敘述,諸葛亮知道萬餘彝軍手中的利刃單單論鋒利程度,甚至還隱隱在漢軍的制式武器之上。

南中一地向來多銅鐵之礦,上天的饋贈讓南中一地天然有着打造堅兵利器的條件。

而隨着數百年來漢人的不斷南遷,先進的冶煉技術也被帶入了南中一地。

當豐富的資源與先進的生產力相結合之後,許多堅兵利器的出現便也在預料之中了。

觀察着萬餘彝軍手中的堅兵利器,諸葛亮的臉上浮現若有所思之色。

在襄樊大戰時,漢軍與魏軍交戰本來是處於不利的,這除去魏軍有着人數優勢之外,還因爲魏軍手中的武器比漢軍的更加犀利。

若不改善漢軍的制式武器,那麼漢軍以後就很難在野戰中與魏軍進行持久戰,這一點將導致將來的漢軍北伐可謂是千難萬難。

故而在看到萬餘彝軍手中的利刃之後,諸葛亮的心中不可抑制的浮現了一個想法。

縱使有漢人南遷往南中帶入了先進的冶煉技術,但南中的冶煉技術至多與漢軍持平,是不可能超過漢軍的。

可就是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南中彝軍擁有的利刃的鋒利程度卻還是隱隱在漢軍之上,這就說明南中的鐵礦開採出的鐵質量十分優秀。

若是在徹底穩定南中之後,漢軍能大力開採南中的鐵礦,那麼漢軍與魏軍武器之間的差距就不會那麼明顯了。

在考慮完這一點後,諸葛亮又繼續觀察着那萬餘彝軍。

方纔諸葛亮第一反應是觀察彝軍身上的武器裝備,現在他便是具體觀察彝軍個人了。

百聞不如一見,隨着眼神的流動,諸葛亮在心中也不得不暗歎一聲——南中彝軍真是天生的優秀兵源。

或許由於生活的困苦,導致南中的人口一直都不多。

但正因爲貧苦的生活,導致在南中生活的彝人,只要能長大,那麼就大多是身長七尺有餘,膀大腰圓之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道理在南中一地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除去身體素質的優越之外,諸葛亮眼中的萬餘彝軍身上還若有若無帶着一些嗜血的氣息。

再加上他們身上所穿着的獸皮,在初見萬餘彝軍之時,諸葛亮產生了一種錯覺:

似乎出現他眼中的不是萬餘人類,而是萬餘伺機而動,擇人慾嗜的猛獸。

這種兇悍嗜血的氣質,能夠一定程度上影響敵人的軍心,並在無形間提升己方的士氣。

就比如諸葛亮現在率領的這萬餘漢軍。

雖然他們身上都穿着着優良的甲冑,並且在將官的指揮之下,列好了一隊隊嚴密的陣型。

但是當他們初見到萬餘猶如猛獸的彝軍之後,許多漢軍的臉上還是不由自主地浮現了動容之色。

在當世,對猛獸的畏懼,乃是刻進人的骨子裡的。

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出現以士卒或戰馬穿着獸衣,來擾亂敵人軍心從而發動進攻的經典戰例了。

己方大軍的心態變化,很快便被諸葛亮捕捉到。

可面對着這種變化,諸葛亮並沒有馬上做出反應。

心裡的畏懼靠言語是無法輕易抹去的,唯有靠行動。

而這行動,想來敵軍的孟獲很快就會實施了。

不出諸葛亮所料的是,在己方大軍站定之後,孟獲在與高定商議之後,便迫不及待地派出十數名蠻將出列至兩軍陣前。

那十數名蠻將皆是身長八尺有餘,面容崢嶸之輩。

而相比於衆多彝人穿着的各式各樣的獸皮,這十數名蠻將皆穿着虎皮。

虎皮並不能完全遮蔽他們的身軀,就在他們的身軀露出部分,遍佈着各種野獸撕咬的痕跡。

甚至有兩員身材最爲雄壯的蠻將,還將碩大的虎頭當做戰利品,揹負在佈滿傷痕的背上。

這兩員戰將一爲帶來洞主,一爲木鹿大王,俱是南中威名赫赫的猛將。

他們在南中的威名,就好比關羽在中原的威名一般。

想來這十數名蠻將,便是今日孟獲派來鬥將的人選了。

蠻人不愛騎馬,他們只是拖着碩大的腳掌,一步步走到萬餘漢軍的陣前。

等離得漢軍越發近了,這十數位蠻將臉上的笑容變得越發猙獰起來。

而隨着十數員蠻將的接近,站在前方的漢軍臉上的神色竟出現了一些慌張。

後世人難以理解當世人對老虎的恐懼,對於後世人來說老虎可能只是一隻令人觀賞的萌物。

但在這崇尚武力的當世,虎卻是當世當之無愧的山林之王,它也是當世人類心中最爲畏懼的一種猛獸。

而那十數員蠻將皆虎背熊腰暫且不說,就單單說他們的裝扮,就讓他們宛如一隻只步步逼近的猛獸,這很自然的讓一些漢軍感到有些驚慌。

若是平常,漢軍早就用箭射殺這十數員蠻將,但今日乃是雙方鬥將的日子,這種手段卻是不能用的。

當十數員蠻將走到漢軍陣前之後,他們就停下腳步,等候着漢軍陣列中的戰將出來與他們交戰。

而就在這時,漢軍戰陣中的一員老將卻在諸葛亮面前不斷請戰。

這員老將便是趙雲。

諸葛亮周邊聚集着不少漢將,可只有趙雲一人在不斷請戰,不過令人費解的是,面對着趙雲的不斷請戰,諸葛亮始終沒有應允。

諸葛亮拒絕趙雲的理由是:“將軍乃陛下元從之臣,近來朝中元從之臣不斷離世,陛下悲痛不已。

今將軍已五十有餘,吾豈可讓將軍冒鬥將之風險。

要是將軍萬一有所不測,吾來日如何向陛下交待?”

諸葛亮的理由聽起來充滿了對趙雲的關懷,可趙雲在聽到諸葛亮的關懷,他心中卻浮現了一些慍怒。

丞相是在嫌他老了嗎?

對於年輕時曾叱吒萬軍中的趙雲來說,他最忌諱別人說他老了!

趙雲的臉上浮現不喜之色,他對着諸葛亮言道:“襄樊大戰時,大將軍與車騎將軍年歲皆在臣之上,卻能親身上陣殺敵,今臣又怎麼能避敵不戰?

吾雖年逾五十,然誅彼等亦是反掌之事,臣願立下軍令狀,還望丞相允准。”

趙雲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浮現堅定驕傲的神色。

面對着趙雲的堅決請戰,諸葛亮雖臉有猶豫,但最後還是同意了趙雲所請。

他讓人端來一杯清酒遞給趙雲,然後對趙雲言道:“吾以一杯薄酒,爲子龍壯行。”

隨後諸葛亮又指着陣外那十數名蠻將言道:“彼等皆賊軍威名赫赫之人,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君曾與關侯齊名,今可爲我斬顏良矣。”

見諸葛亮終於同意了自己的請戰,趙雲大喜,他連忙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在飲完後他將酒杯狠狠擲於地上,慨然曰:

“今已知彼等形狀,當爲公取之。”

在說完這句話後,趙雲便迫不及待地駕馬從諸葛亮身前離開。

待趙雲離開之後,諸葛亮一旁的楊儀笑着問諸葛亮道:“丞相方纔可是激將之法?”

面對楊儀的猜測,諸葛亮亦笑着點了點頭。

“非如此,子龍當不會下狠手。”

對於趙雲諸葛亮是很瞭解的,相比於關羽與張飛,趙雲的性情更爲溫和。

但今日是兩方鬥將,己方大將必須要以殘酷的手段震懾敵方纔行,故而諸葛亮纔想着刺激趙雲。

在刺激之下,趙雲爲了向世人證明自己,肯定就不會手下留情了。

怎麼殘忍,怎麼來。

見自己猜中了諸葛亮的心思,楊儀復問道:“徵南雖驍勇,可敵軍畢竟有十數員戰將,丞相還需慎重。”

楊儀言外之意是擔心那十數員蠻將車輪戰。

可面對楊儀的擔憂,諸葛亮卻不以爲意:

“無妨,他是子龍。”

作爲當陽之戰的親歷者,諸葛亮知道趙雲是何等猛將。

而他之所以會答應孟獲的鬥將之請,也是因爲趙雲就在軍中。

“威公,傳令全軍,做好全軍突擊的準備。”

見諸葛亮如此有自信,楊儀也不再勸什麼,他只是默默離開全去傳令去了。

趙雲來的很快,不過一會兒,他就駕馬越出漢軍的陣列。

而不遠處的孟獲在看到有一白袍老將提槍出陣後,他一下子就意識到這員漢將乃是趙雲。

但孟獲卻對趙雲的出戰絲毫都不擔心,他只是在心中暗暗嘲諷一句:諸葛亮無人可用矣。

五十老將,能有何爲?

不止孟獲對趙雲的出陣感到輕視,就是那十數位蠻將見是一老將出陣,他們也都臉露不屑之色。

更有甚者,都已經笑出聲來。

而這些笑聲,正好被剛剛出陣的趙雲所聽到。

趙雲心中的怒氣,一下子被這些笑聲激到最高。

按照鬥將規則,兩方戰將出陣之後,便是鬥將的開始。

故而趙雲並沒有遲疑,他在駕馬緩慢朝着那十數位蠻將衝去之時,從懷中掏出銑鋧,然後瞄準當中的一位蠻將狠狠擲去。

趙雲乃是臂力絕倫之輩,他全力的一擲,讓銑鋧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

銑鋧帶着這極快的速度朝着那十數名蠻將飛去。

還未等那十數名蠻將反應過來,銑鋧便正中當中一位蠻將的額頭,因爲銑鋧的來速之快,銑鋧直接貫穿了這名蠻將的頭顱。

隨着一陣血沫在空中炸響,那名蠻將登時倒地死的不能再死。

由於銑鋧的速度實在太快,當那名蠻將倒地之後,他身旁的十數名蠻將才堪堪反應過來。

這十數名蠻將反應過來後,他們的第一感覺便是驚愕。

趙雲離他們還有着一段不遠的距離,卻能以銑鋧直接擊殺他們的一人,甚至讓他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這是何等的臂力與眼力?

但在一時的驚愕之後,那十數名蠻將便齊齊大怒起來。

趙雲這個舉動無疑是在挑釁他們——他願以一人,單挑他們十數人。

面對這種挑釁,一向彪悍的蠻將們如何能忍?

於是乎在帶來洞主與木鹿大王的帶領之下,十數名蠻將齊齊朝着趙雲衝去。

而就在趙雲以銑鋧直接擊殺一位不可一世的蠻將之後,萬餘漢軍的軍心齊齊大陣。

一陣陣高昂的鼓聲在漢軍的軍陣中響起,爲他們的徵南將軍助威。

當漢軍的鼓聲響起之後,萬餘彝軍也不敢示弱,他們倒是沒有戰鼓,但是他們卻齊齊吶喊起來,用古老的族內語言爲己方的猛將助威。

隨着趙雲與十數名蠻將的不斷接近,兩方陣型中的戰鼓聲及吶喊聲也變得越來越大。

趙雲騎在戰馬上,看着朝着他不斷接近的十數員蠻將,他並沒有感到緊張,反而一種久違的興奮感在他的心中浮現。

以趙雲的對戰經驗當然知道,要是他駕駛胯下駿馬在遠程以箭矢射殺擾亂十數名蠻將,那他們有再大的勇力也發揮不出來。

但趙雲並不想採用這種取巧的辦法。

蠻人畏威不畏德,要想讓他們感到恐懼,便不能取巧。

況且他乃是常山趙子龍,當年面對數萬魏軍鐵騎,他都不曾遊而戰之,更何況今日在他身前的只有區區十數名蠻將?

於是乎趙雲駕駛着胯下駿馬,徑直朝着十數名蠻將殺去。

待趙雲與那十數名蠻將十分接近之時,那十數名蠻將紛紛取出手中兵刃朝着趙雲駿馬的馬腿砍去。

十數名蠻將俱是狩獵經驗豐富的獵手,現在趙雲在他們的眼中,便是他們的獵物。

而對於獵手來說,哪怕再兇猛的獵物,只要先讓它喪失機動能力,那麼狩獵行動便成功了一大半。

這十數名蠻將的想法很好,可惜也僅僅只是想法而已。

趙雲出身於白馬義從,而白馬義從以騎術精湛聞名天下。

當十數把奇形怪狀的兵刃即將要觸及馬蹄之時,趙雲及時的勒住繮繩,駕駛着胯下駿馬在十數名蠻將的頭上一躍而起。

雪白戰袍翻飛之間,趙雲已然猶如一名從天而降的神將一般,來到那十數名蠻將的頭頂。

然後在那十數名蠻將錯愕的神色之中,趙雲的長槍猶如一條銀龍一般,從高空朝着下方呼嘯着升騰而去。

隨着寒光閃過,已經有兩名蠻將被趙雲的長槍貫穿身體。

接下來最讓人畏懼的一幕發生。

在手中長槍貫穿兩名蠻將粗壯的身體後,趙雲藉着自身非凡的臂力及馬匹的衝力,將這兩名的蠻將的屍體高高擡起,讓兩軍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而趙雲在馬蹄落地的那一刻,也順勢將手中長槍的槍頭朝着地面插去。

隨着鋒利的槍頭刺入地面,趙雲已經越過十數名蠻將的包圍,並將他們兩名同伴的身體狠狠的釘在了地面上。

這一刻銀白的長槍早已經被鮮血浸染,就連趙雲的雪白戰袍之上都沾染了幾朵血花。

這一刻本來在齊齊吶喊的萬餘彝軍,頃刻間鴉雀無聲。

能將槍這種靠靈巧殺敵的武器用的如此暴力的將領,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這種臂力,是人應該擁有的嗎?

一時間強烈的驚愕感,在萬餘彝軍中快速的蔓延着。

在萬餘彝軍皆錯愕不已的時候,諸葛亮的軍令也已經傳遍全軍。

諸葛孔明兵法第一則:趁他驚,要他命。

章推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章推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請假一日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章 當爲班超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番外:亡國之恨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訂婚啦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