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

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

不怪在座諸臣心中有這樣的疑問,實在是當世諸葛亮還未有戰功在身。

在諸葛亮過去輔佐劉備的時日中,諸葛亮是帶過兵的。

只是那幾次帶兵,諸葛亮更多的是充當類似監軍的職責,獨立統領大軍指揮作戰的經歷,目前諸葛亮還未有過。

誠然漢代對丞相的要求極高,文武雙全是最基本的配置。

可人對未知的事情,總是會抱有疑慮的。

對於殿內的諸大臣來說,諸葛亮南征一事的成敗,便是一件充滿了未知的事。

於是乎諸大臣心中的疑慮,就不可抑制的在心中瀰漫着。

丞相南征,成功了自不必說,可要是失敗了呢?

大漢可能頃刻間就會面臨傾覆的局面。

這樣的局面,殿內的每一位大臣都不願看到。

歷史上諸葛亮南征之時,可能朝廷上也有出現這樣的疑慮,但今世的情勢與歷史大不相同。

歷史上南征時季漢的名將要麼去世,要麼還未完全成長起來,故而最後也只能沒辦法選擇讓諸葛亮掛帥。

但現在大漢的情勢是,儘管近年來許多名將相繼去世,但依然還有着糜暘與張飛這兩位在。

相比於諸葛亮,殿內的大臣大多更願意相信戰功赫赫的糜暘與張飛。

於是乎就在諸葛亮在劉禪面前自請南征後,就有一部分大臣出身勸阻諸葛亮。

在一部分大臣的帶領之下,越來越多的大臣也加入勸阻諸葛亮的行列中。

他們不是不尊重諸葛亮,他們有勸阻的舉動,也是一心一意爲大漢考慮。

而劉禪在看到有許多大臣出來勸阻諸葛亮後,他本來就在動搖的內心,愈發的六神無主起來。

劉禪可能沒有諸多大臣的深思熟慮,但他卻是個聽話的孩子。

旁人不知道劉備近來爲何不主持朝政,他難道還能不知道嗎?

在之前劉備打算讓劉禪監國之後,他曾特地私下裡召見過一次劉禪。

在那次召見中,劉備並沒有傳授劉禪什麼治國的道理,他只是對劉禪叮囑道:

“丞相輔政期間,以父事之。

做好這一點,你便無憂。”

劉禪再傻,也知道劉備這番話的含義。

劉備就差直白地告訴劉禪,要緊抱好諸葛亮的大腿了。

正因爲明白劉備話語中的含義,故而劉禪從個人情感上來說,是不希望諸葛亮南征的。

父皇染病需要靜養,表兄駐守在外,要是相父再離開了他的身邊,那以後朝廷上下他可以依賴誰?

有着這種想法的劉禪,在看到許多大臣都在勸阻諸葛亮後,他便也開口在朝會上第一次表達出他的看法:

“丞相身居輔政大任,孤一日離不開丞相。

不若急命調回梁州牧,反正據軍情可知,逆魏尚在籌備大戰期間,只要梁州牧能快速平定南中,那梁州亦是無礙。”

劉禪的這番話,體現了他對諸葛亮的依賴與對糜暘的信重。

劉禪並不清楚,平定南中四個字代表着怎樣的艱險。

他只天真的以爲,只要召回糜暘那南中便是須臾可定之事。

既然如此,那梁州又何必太過擔憂呢?

劉禪在說完這番話後,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諸葛亮,他覺得自己的看法也頗有獨到之處。

可諸葛亮在聽完劉禪的話後,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的神色,但他還是極爲恭敬地對劉禪一拜言道:

“逆魏之所以尚在備戰,乃是逆魏忌憚左將軍的威名。

可若左將軍一旦離開梁州,那麼逆魏絕對會立即發起對梁州的進攻。

南中雖兵力不多卻地勢險要,非一朝一夕能平定的,故而左將軍萬萬不可離開梁州。

而逆魏等的便是與南中叛軍南北呼應之時,屆時我軍將會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爲了不讓逆魏得逞,我軍當先下手爲強。

左將軍在梁州一日,逆魏便不會貿然對梁州發動進攻。

而我軍可趁逆魏尚在調集大軍期間,以攻代守,主動出擊先平定南中,如此纔是我軍唯一破局之法。”

諸葛亮對着劉禪,苦口婆心的說出了他的戰略。

諸葛亮的這番戰略,也不僅僅是對劉禪所說的。

當殿內的衆多大臣聽完諸葛亮的話後,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沉思之色。

他們方纔只考慮到該如何防守,該如何拆東牆補西牆,才能讓大漢被動地度過這次危機。

也只有諸葛亮高屋建瓴,想出了該如何主動破解這次危局。

這便是他們與諸葛亮的差距。

在場的大臣或許一開始囿於個人的見識高低,沒有諸葛亮的這番戰略思想。

但在諸葛亮爲他們分析時勢後,他們也都不是尸位素餐之人,漸漸地明白了諸葛亮的用心。

在對着劉禪及衆大臣說出內心的看法後,諸葛亮便又接着對着劉禪一拜誠懇請求道:

“臣非魯莽之人,臣意欲親自南征,心中自有把握,還望太子能相信臣。”

當諸葛亮的誠懇請求落入劉禪耳中後,哪怕劉禪心中有再不願,但想到劉備叮囑的他,在一番不捨與擔憂之下,還是同意了諸葛亮的請求。

“既然如此,那南中之事,就全權委託丞相了。”

聽到劉禪的這句話後,諸葛亮的臉上浮現喜色。

而衆臣聽到劉禪允准諸葛亮南征的話語後,他們便也不再進行勸阻。

劉禪都已經同意諸葛亮的請求,那麼只要劉備不出面反對,那麼當今朝野上下又有誰能阻止諸葛亮呢?

諸位大臣這時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諸葛亮這次南征能夠凱旋而歸了。

在得到劉禪的允准後,諸葛亮當即轉身在一衆大臣面前,安排起南征的一切事宜。

隨着諸葛亮一道道口令的發出,大漢朝廷便再次以戰爭機器的形式開始動員起來。

在成都皇宮的一處大殿內,劉備正坐在御座上聽着下方糜威的稟報。

糜威稟報的正是方纔在朝會上發生的一切。

連日來的靜養,讓劉備的精神狀態好了許多。

只是畢竟他的身體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整個人的臉色相比於以往,還是顯得更爲憔悴了。

並且隨着糜威的稟報,劉備的口中還不時的發出一些咳嗽。

這些咳嗽聲擾亂着糜威的思緒,讓他時不時就停下稟報,然後用擔憂的眼神看向劉備。

反覆幾次之下,感覺聽得斷斷續續的劉備不禁有些微惱:“你稟報你的,一直看着朕作甚。”

面對劉備的斥責,糜威嚇得低下了頭,然後便繼續稟報起剛纔朝會上發生的一切。

而隨着糜威的不斷稟報,劉備聽到了諸葛亮對這次隨他南征人員的名單的安排。

一個個的人名在糜威的口中說出,聽着大部分人名劉備都沒有什麼反應,但是當聽到馬謖二字時,劉備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不喜歡馬謖已經很久了。

不過雖然心中不喜,但劉備並沒有對此表達出任何看法,他只是靜靜繼續聽着糜威的稟報。

儘管近來他因爲染病,將朝政大權都暫時交到諸葛亮手中,但他畢竟還在位。

故而在今日朝會召開之前,昨夜諸葛亮就曾求見過他,將自己破局的方略及要親征南中的想法告知劉備,徵詢他的看法。

對於諸葛亮的方略,劉備可不是劉禪,他是知道其中利害關係的。

他並沒有反對諸葛亮的方略,只是在諸葛亮講完他的方略之後,他曾隱晦地提出,他想代替諸葛亮領兵南征。

毫無意外的,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諸葛亮的強烈勸阻。

南中那地方瘴氣密佈,尋常壯年男子進入都可能染病,更何況本就有病在身的劉備?

爲劉備的身體着想,諸葛亮是不會坐視劉備這個危險的想法成真的。

而面對諸葛亮的勸阻,哪怕劉備多麼想南征,他最後也只能遺憾的放棄了這個想法。

想起昨夜諸葛亮充滿關懷擔憂的勸阻,劉備心有遺憾的同時,嘴角亦下意識地流露出一些笑意。

諸葛亮將他視作君父,那麼身爲君父的他,哪怕染病在身,也要提前爲諸葛亮考慮好一切。

這便是如今糜威在他面前稟報的緣由。

其實按常理來說,哪怕劉備因身體原因不能視事,那麼身爲帝王的他,也應該暗中派出心腹監視着諸葛亮的一舉一動。

防人之心不可無嘛,特別是對一個帝王來說。

但劉備卻並沒有這麼做。

漢家四百年,是有着如繡衣使者那般直屬天子的監察人員的。

劉備沒有讓人暗中監視諸葛亮,不是他沒有人去做這種事,而是他覺得沒必要。

一方面劉備對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另一方面劉備對自己也有着十足的自信。

作爲以仁義著稱的開國君主的他,根本就不需要搞一些陰詭的手段來對付大臣。

因爲只要他想,朝廷上下數百員官員,隨時都可以成爲他的繡衣使者。

只要他出現在大臣面前,那麼他依然是大漢中那個說一不二的帝王,他在大漢的地位,無人可以動搖。

隨着時間的推移,糜威口中的稟報已經結束。

這時劉備心中已然知道了諸葛亮的一切佈置。

在知道這一點後,劉備抱着染病之軀,在腦海中不斷思索着諸葛亮的佈置有無疏漏之處。

染病之人,最忌耗費心神,只是劉備還是忍不住爲下一代籌謀。

就在劉備在腦中不斷思慮的時候,殿外的小黃門來報,說是丞相諸葛亮求見。

諸葛亮在朝會結束後會前來拜見自己,這一點早在劉備的意料之中。

在爲人臣的本分上,諸葛亮一直做得很好。

正好劉備也有些話想跟諸葛亮說,於是他便命人將諸葛亮召進來,並且他讓糜威先行告退。

在劉備的命令下糜威朝着殿外退去,在半路上他與諸葛亮正好相遇。

看着對自己行禮的糜威,諸葛亮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他爲何在此。

明白之後,諸葛亮的臉上流露無奈之色。

諸葛亮加快了腳下的速度來到劉備身前對他一拜,在對劉備行禮之後,諸葛亮對劉備勸道:

“陛下不可思慮過甚。”

昨夜諸葛亮拜見劉備之時,本可以提前將他南征的佈置告知劉備,但他沒有這麼做,擔心的便是劉備會因此而勞神。

沒想到今日劉備還是忍不住,召來糜威詢問朝會上發生的一切。

對於諸葛亮的勸諫,劉備有些不以爲然。

但他不想在這一點上過多糾纏,否則以諸葛亮的性格,肯定又要滔滔不絕的勸諫他。

劉備只是問諸葛亮道:“卿準備何時出征?”

面對劉備的詢問,諸葛亮恭敬答道:“五日之後。”

聽到諸葛亮的回答後,劉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本來五日的時間,是不足以完成一場戰前準備的,但之前劉備與諸葛亮爲了防備南中,曾在益南諸郡都留有一部分兵馬。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不需要調集大軍來成都,他只需要率領一部分大軍一路南下不斷匯合各郡大軍,等到達南中之日自然麾下就會有一支數量不低的大軍。

這種出兵方式,亦能大大減少路上軍糧的損耗。

在知道諸葛亮具體的出兵日期後,劉備沉默了一會,隨後他便對着諸葛亮告誡道:

“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卿宜慎之。”

聽到劉備的告誡後,諸葛亮面色一正,躬身領命。

而在告誡完諸葛亮這一點後,感覺沒有其他方面可以囑咐諸葛亮的,劉備一時又陷入沉默之中。

他知道諸葛亮今日來求見他,是來向他告別的。

畢竟以他現在身體,五日之後他是沒辦法親自去送諸葛亮的。

只是一想到諸葛亮要第一次領軍出征,而且出征的還是險惡的南中之地,劉備便又有些話不吐不快。

於是乎接下來整座大殿中,出現的都是劉備的教誨。

從安營紮寨到排兵佈陣,再從制衡部下到相應軍法,劉備儘量用言簡意賅的話語,將自己的經驗一一傳授給諸葛亮。

聽着劉備那細緻入微的教誨,諸葛亮心中的暖意越來越盛。

在世人眼中,是他諸葛亮成就了劉備,也因爲他的成就,很多人都會忽略他的年紀,將他當爲劉備的同輩,但其實這一點是不對的。

他與劉備,乃是互相成就的。

而且在他與劉備相處的日子中,他與劉備的關係其實類似於父輩與子侄那一般。

劉備在過往的時日中,曾以長輩的身份教會了他不少東西,正如今日他正在做的一般。

主公是諸葛亮對劉備的獨有尊稱。

主是主君,公便是對家中長輩的一種尊稱,在諸葛亮的心中,劉備既是他的主君,也是教導他成長的家中長輩。

今世的諸葛亮,還未有將魏軍打的鬼哭狼嚎的戰績。

但也許在歷史上諸葛亮取得那等傲人的戰績時,青燈燃起之際,諸葛亮也是希望劉備在天之靈能爲他驕傲的吧。

有幸的是,今世劉備與諸葛亮之間不會有這種遺憾。

諸葛亮耐心聽着劉備的句句教誨,可是再長的教誨亦有停止的那一刻。

當劉備的教誨停止之後,諸葛亮知道時候已到,他對着劉備一拜:

“主公,臣要走了。”

聽着諸葛亮的告退話語,劉備眼神中有着不捨,但他還是淡淡應了一聲嗯。

在劉備迴應之後,諸葛亮深吸一口氣,便轉身朝着大殿外走去。

看着諸葛亮離去的背影,劉備心中暗暗言道:

“朕在成都等你凱旋。”

隨着這層心思的浮現,諸葛亮的背影已然在大殿中消失。

平淡的話語,不能掩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那濃厚的情誼,一切盡在不言中。

南中,諸葛亮來了。

(本章完)

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