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

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

成都作爲大漢的帝都,他是大漢現今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在這種情況下,在成都中居住的世家豪族也是不可勝數。

只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不同派系的世家豪族都會下意識的居住在一起,以求一種事實上的抱團行爲。

在離成都皇宮不遠的西面,有一處專門聚居益州世家的里巷,名爲冠蓋裡。

當年被劉備下令捉拿的周羣的家族,原本也居住在這個裡中。

從這個里巷的名稱,可以看出益州世家心中的優越感,及他們內心中的野望。

作爲益州世家中翹楚的巴西譙氏,自然也住在冠帶裡中。

而在譙氏的府邸中,有一位年輕人正在庭院中,曬着他的藏書。

這位年輕人正是被譙瑜寄予厚望的譙周。

譙周年紀輕輕就能有名聲從而被諸葛亮看重,除去他背後有着衆多益州世家爲他造勢之外,他本人的才學也是不容小覷的。

畢竟諸葛亮可不是那種只注重名聲的人。

而譙周能在年紀輕輕就擁有不低的才學,與他個人喜好文學的態度也是緊密不可分開的。

哪怕知道今日是對自身家族至關重要的一天,但是當看到今天豔陽高照後,譙瑜還是自覺地將他的藏書拿出來放在太陽下曬乾。

當世的藏書多是竹簡,而成都又地處盆地空氣中水氣多,所以這樣的事譙周以往經常做。

可是就在譙周在細心的將一篇篇竹簡展開,放在地上晾曬的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冠帶裡中正在發生着怎樣的大事。

一隊隊精銳的虎賁在糜威的帶領下快速地衝進冠帶裡,就猶如當年糜暘所做的那般。

當冠帶裡中的許多益州世家的家僕看到有虎賁衝進冠帶裡中後,往日中仗勢欺人的他們卻並沒有上前喝止虎賁的行動。

世家的家僕都是有一定見識的,若是尋常縣兵倒也罷了,但是現在來的可是作爲大漢御林軍的虎賁。

面對這樣地位及訓練有素的精銳,有哪家的家僕敢自動上前送死。

只是雖然不敢上前阻攔,但看着那衆多虎賁一個個如狼似虎的樣子,先一步得到這個消息的益州世家,心中都不由自主的浮現了擔憂的情緒。

難道在今日的大朝會上,發生什麼變故了嗎?

甚至有些世家子弟心中還想着,難不成是糜暘怒而帶兵返回成都了?

畢竟在當今的大漢中,有權力調動虎賁的除去劉備,還有糜竺。

就在衆多益州世家子弟廣派眼線想要進一步打探消失時,那些被益州世家子弟派出的眼線,就很快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

那些虎賁正在朝着譙氏一族的府邸而去!

當這個消息被迅速的傳回各個世家中後,每個世家中的子弟心中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但在這之後隨之而起的,便是心中濃濃的疑慮。

譙氏一族一向很低調,再加上譙周剛剛被諸葛亮看重成爲他的屬吏。

從這兩方面來說,衆多虎賁前往譙氏府邸的舉動就很讓人感覺疑惑。

在心中的疑惑之下,許多得到這個消息的世家子弟紛紛從家中走出,慢慢都聚集到了譙氏的府邸之外。

而當衆多益州世家子弟到來之後,他們就看到了讓他們驚訝的一幕。

糜威他們大多是認識的。

他們見糜威在率虎賁來到譙氏的府邸之後,根本就不等門房的通報,直接命身後的虎賁撞開了譙氏府邸的大門。

糜威這番莽撞的行爲,讓衆多益州世家子弟意識到一個很嚴峻的事實。

直接率軍撞開府門,這樣的行爲無異於宣戰,以糜威往日的風評他是不會輕易做這種事的。

所以糜威今日的行爲只有一個解釋,那便是譙氏一定是犯了什麼足以牽連全族的大事,這纔會讓糜威如此肆無忌憚。

可是糜威在率虎賁撞開譙氏府門後,便帶領着一大批虎賁衝入譙府之中,只留下一些虎賁在外值守。

所以衆多益州世家子弟還不能具體知道,巴西譙氏到底犯了什麼事。

他們也並不知道,不久後他們也即將面臨與巴西譙氏一樣的下場。

等糜威率虎賁衝入譙府中後,他馬上指揮虎賁四散捉拿譙府內的一干人等。

並且糜威特地下令道:“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對於膽敢背叛大漢的人,糜威是不會心慈手軟的。

在安排好這一件事後,糜威抓了一個譙氏的家僕,讓他帶領着自己前去尋找譙周。

糜威是知道譙瑜現在膝下無子的,也知道目前在譙氏一族中,譙周是成爲下一任譙氏族長呼聲最高的人。

因此譙周等於是譙氏一族的宗子。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現在譙瑜已經被捉拿,要想進一步瓦解譙氏在成都的勢力,那麼譙周就是糜威要優先捉拿的對象。

譙氏家僕在見到氣勢洶洶的一衆虎賁時,就已經被嚇得魂不附體。

在糜威的命令下,他絲毫不敢違抗就帶着糜威及一衆虎賁快速朝着譙周所在的庭院走去。

就在糜威率軍正在快速朝着譙周所在而去的時候,譙周正好取出衆多藏書中的《歐陽尚書》。

《歐陽尚書》作爲當世主流的經學典籍之一,它在當世士人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在天下衆多的世家當中,有兩個鶴立雞羣的頂尖世家,其中一個便是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的先祖之所以能從一位農民成爲有名的大名士,從而興旺了整個弘農楊氏。

根本就在於他有幸之下學習了《歐陽尚書》,並將它當做家學一代代傳下去。

由此足可體現《歐陽尚書》在當世的影響力。

哪怕以巴西譙氏目前的家世,譙周能得到一本有所註解的《歐陽尚書》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整個巴西譙氏目前也就只有一本而已。

而這唯一的一本便是譙瑜賜給譙周的,希望譙周能好好研讀這本《歐陽尚書》,然後將來將整個巴西譙氏發揚光大。

譙瑜對譙周的愛重不可謂不深,同樣的,由於《歐陽尚書》的重要性,譙周對它的看重程度甚至超過自己的性命。

譙周看着手中的《歐陽尚書》,臉上流露出珍重至極的神色。

可是就在譙周要小心翼翼地要將手中的《歐陽尚書》放下晾曬時,一位臉帶恐懼之色的家僕急忙衝進他的庭院中,對着他驚呼道:

“郎君,好多,好多虎賁衝進來了!”

由於心中的恐懼,這位家僕說話都不利索,但好歹是將這個驚人的消息傳達給了譙周。

而譙周在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後,他的反應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譙周比這位家僕更懂得虎賁二字的分量。

譙周整個人被這個消息震驚的呆立當場。

心神的巨震讓譙周再也握不住手中的《歐陽尚書》,被他視若珍寶的《歐陽尚書》就這樣直直掉落在地。

《歐陽尚書》在掉落在地後,他有字的一面正好被地上的塵土所玷污。

特別是那被無數士人奉爲圭臬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那八個字,這一刻更顯得污穢不堪。

只是在譙周沒注意到的是,在這八個字後面,歐陽公當初曾特地爲這句話做出警示:

“若違,共蹈之。”

可惜的是,哪怕有着《歐陽尚書》在手,只是很明顯巴西譙氏沒有一人在意過這句警戒。

否則又哪裡有譙周今日的恐慌與震驚呢?

譙周縱使再如何優秀,他也畢竟年紀尚輕,很明顯他這時是處於六神無主的狀態的。

幸虧一旁的家僕的不斷驚呼,讓譙周從失神錯愕中醒轉過來。

不過面對着家僕逃難的建議,譙周卻心亂如麻的否決了。

他現在是六神無主,但不代表他的判斷完全喪失。

虎賁作爲大漢的精銳,一旦他們出動了,在成都中他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譙周並沒有判斷錯,就在他剛剛否決掉家僕的提議,糜威正好帶着虎賁來到了他的庭院當中。

當糜威率虎賁到來後,他見譙周一臉震驚驚慌的神情,他沒有絲毫遲疑,馬上下令身後的虎賁將譙周團團包圍起來。

緊接着糜威宣讀了劉備的詔令。

譙周在聽到劉備的詔令後,他才終於知道了糜威率軍直闖府內的緣由。

可是他寧願不知道!

譙瑜勾結逆魏謀逆,這是板上釘釘的死罪,更是足以滅族的罪名!

有這一條罪名在,巴西譙氏恐怕要從天下間除名了。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譙周整個人的身形站立不穩,在後退幾步後直接跌倒在地。

一種叫做絕望的情緒,開始縈繞在譙周的臉上。

譙周看着眼前的糜威,現在場中的這一幕讓他回想起了當年他在周羣庭院中的場景。

同樣是突如其來,同樣是兵圍庭院。

不同的是當時被捉拿的周羣,現在卻是自己。

一切可能在冥冥中就已經註定了吧。

糜威纔不管譙周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是何反應,他在宣讀完劉備的口諭後,直接讓人上前捕拿譙周。

面對虎賁的捕拿,完全宕機的譙周一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

只是在譙周被帶走經過糜威身旁的時候,譙周才瞬間反應過來,他眼露懇求神色的請求糜威,讓糜威將他的藏書都收起來。

面對譙周的請求,同樣身爲士人的糜威,並沒有拒絕。

或者譙氏一族的人都有罪在身,但知識是無罪的。

見糜威答應了自己的這點請求,譙周心中浮現一點安慰的被帶走。

等到譙周被帶走之後,感覺到任務大致完成的糜威,開始帶人收拾起庭院中的藏書。

在當世,每一本藏書都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富。

很快的翻到在地的《歐陽尚書》引起了糜威的注意。

在糜威彎身撿起地上的《歐陽尚書》後,他便看到了那被灰塵污染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八個字。

見到這八個字後,糜威臉上流露出慎重的神色,他細心的用衣袖將這八個字上的灰塵給清掃乾淨。

人一開始的理想可能會被人世的慾望所污染。

但每個時代總會有些人願意爲那理想付出生命以掃清污垢,讓那理想散發出原本的光芒。

糜威不是這樣的人。

但有幸的是,他所效命的主公是。

守候在譙氏府外的各世家子弟,很快就看到譙周滿臉死灰的被虎賁押出府門。

而到了這一刻,在多方的打探之下,許多益州世家子弟也知道了譙氏滿門被捕拿的原因。

當得知這一點後,衆多益州世家子弟的第一反應不是爲譙氏滿門感到哀悼與憤怒。

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深深的疑懼。

他們都知道譙瑜與他們的族長今日參與大朝會是爲了什麼,現在譙瑜被當庭定下謀逆之罪捕拿,那他們的族長呢?

聯想到自己的族長遲遲不歸,許多益州世家子弟的心開始變得忐忑起來。

於是乎許多益州世家子弟想連忙派探子前往宮門外打探消息,可惜的是他們的探子還沒出里門,就被守在里門的虎賁給驅逐回來。

就在方纔,來自於丞相諸葛亮的一道命令傳至糜威的手中。

“從今日起,冠帶裡與世隔絕。”

諸葛亮之所以會發這道命令,爲的就是不想讓有些罪人有逃脫,作亂的機會。

可是當諸葛亮的這道命令傳遍整個冠帶裡時,冠帶裡中的衆多益州世家子弟立即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

未知的軍事管制,從來纔是最可怕的。

不過面對着不斷從成都各處趕來的精兵,那些益州世家子弟又能做什麼呢?

即使冠帶裡中的衆世家各自都有着私兵,但是在沒有各家族長的領頭之下,衆多益州世家是沒辦法完全聯合在一起的。

況且就算聯合在一起,難道用私兵與大漢的官軍進行巷戰嗎?

這怕不是搞笑。

等糜威領軍回到冠帶裡的里門外時,他看到了里門上高掛的那龍飛鳳舞的三個字。

現在他的心中浮現起與當年糜暘心中一樣的情緒。

冠帶裡,聽起來多麼光鮮亮麗的地方。

可是就是在這麼光鮮亮麗的地方,卻隱藏着不知道多少的罪惡。

想到這糜威嗤笑一聲。

若沒有正經的名分,陛下是不好大開殺戒。

但只要有名分在手,那益州世家的末日就來了。

整個大漢即將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本章完)

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章推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3章 誰敢殺我?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章 江陵城中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