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

梁州,漢中郡沔陽縣外。

在秋高氣爽之際,有一輛車輦在綿長的官道上行走着。

觀這輛車輦佈置簡約,乍一看可能是尋常世家都能乘坐的車輦。

但有心人若仔細觀察之下便會知道,這樣的車輦絕不是尋常人可以擁有的。

因爲守護在那輛車輦周圍的,是一隊隊甲冑齊全的精兵。

上百名虎背熊腰的精兵在長官的帶領下,盡忠職守地將那輛車輦守護在他們的陣型中間。

儘管官道上一眼望去不見多少人煙,但那百名精銳依舊沒有放鬆精神,他們用各自的眼睛在四周警惕的觀察着。

以這百名精兵高度戒備的狀態,若是周圍有任何異常,恐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他們如此小心,只因爲車輦上坐着的人,是他們傾心效命的梁州牧糜暘。

車輦上坐着的除去糜暘之外,還有此番被他一同帶出南鄭巡視地方的別駕法邈。

陣陣涼爽的秋風吹過車輦,讓車輦上的糜暘感覺到十分舒適。

特別秋風吹過之後,還帶來了一陣陣誘人的麥香,這更讓糜暘的心情頗爲舒朗。

看着官道下方的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麥田,看着麥田中顆顆飽滿欲落的麥穗,糜暘笑着對身旁的法邈言道:

“那便是大漢的希望。”

說着這句話的同時,糜暘以手指向下方的麥田。

聽到糜暘的這句話,法邈感到有些詫異。

農者,國本也。

只不過在崇拜英傑的當世,很多人會下意識忽略這一點,從而將一些英傑具象爲某個勢力的支撐與希望。

就如當年關羽之於大漢,亦如現今糜暘之於梁州。

但是在這種普世觀念之下,糜暘卻率先提出大漢的希望不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一衆英傑,而是那一顆顆麥穗。

這種說法法邈倒是第一次聽說,所以他覺得有些詫異。

只不過仔細想想,儘管當世是名將輩出的時代。

但那些名將若沒有強大的後勤支撐的話,恐怕也無法取得一場場令人拍案叫絕的大勝。

從這一點來說,糜暘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在明白了糜暘話語中的含義之後,法邈對着糜暘點頭稱是道:“牧伯所言有理。”

或許在這一刻,法邈才真正明瞭糜暘爲何會堅持在梁州對那些世家豪族下狠手。

若非如此的話,別看他與糜暘的腳下現在有千畝良田,合計得麥可萬石以上,但最終真正能交到官府手中的會有幾成呢?

想着之前在州牧府中所看的那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法邈在心中暗暗得出一個推斷——恐不足三成耳。

而大漢的國力本就遠遠不如逆魏,再加上內部的糧食收成虧空嚴重,長此以往下去,大漢拿什麼國力去與逆魏爭雄?

這幾年大漢取得數次大捷,但卻始終無法一鼓作氣擴大戰果,根源就在於此處。

在想通這一點後,法邈不由得提醒到糜暘道:“牧伯既然有這種深思熟慮,爲何不上奏陛下?”

見法邈問及自己這一點,糜暘淡淡笑了笑。

糜暘知道法邈爲何會提醒自己這一點,原因無非是之前從成都發來的一道詔書。

糜暘與法邈離開南鄭已經有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中成都有一道詔書送到他的手中。

那道詔書的內容是讓糜暘暫緩在梁州開展新政。

除此之外,儘管法邈人不在成都,但身爲法正兒子的他,在成都的人脈並不弱。

過往的時日之中,他便收到了許多對糜暘不利的消息。

有着這兩點因素在,法邈內心中充滿着擔憂。

不止法邈,就是在南鄭的諸位糜暘屬臣,這段時間內都接連有奏書送到糜暘的手中。

那些奏書大多都是提醒糜暘要對成都發生的事早做防備,甚至孟達還建議糜暘,不如親自返回成都申辯。

嗯,帶兵的那種。

當然法邈不會像孟達那個二五仔一般,有着一些逾越人臣界限的建議,但他卻始終對糜暘的不作爲有些不理解。

就在整個梁州上下都因爲成都的動亂爲糜暘出謀劃策之時,糜暘這個當事人卻一點舉動都未做,他甚至連一道爲自己申辯的上書都沒寫。

所以現在當知道糜暘的初心是如此的時候,法邈更加覺得糜暘應該上書將他的初心告知劉備,這樣或許會讓劉備不至於對他產生疑慮。

畢竟三人成虎,哪怕劉備以往再如何寵信糜暘,讒言聽得多了,內心的想法會發生改變也是正常的一件事。

面對法邈的不解,糜暘依舊不在意。

他知道自己在離開成都之前,留着怎樣的後手。

他從未動過那個殺手鐗,不代表他手中沒有。

況且糜暘自認爲還是瞭解劉備的。

先不說劉備會不會因爲讒言而對他產生疑慮,儘管這一件事發生了,那以劉備的性格,他下的詔書肯定是讓自己回成都述職。

自己現在的身份不是一個將軍,而是隨時可割據一方的州牧,在心有疑慮的情況下,劉備怎麼可能還讓自己執掌大權?

所以在旁人看來劉備發到梁州的那道詔書,對他釋放的是危險的信號,但在糜暘看來卻恰恰相反。

那道詔書是劉備發來安撫他的。

新政先停一停,等姑父料理完了那些人再動,這纔是劉備那道詔書要告訴他的事。

心中有着以上的推斷與依仗,糜暘當然會採取以靜制動的方案了。

糜暘沒有回答法邈的疑問,他只是問法邈道:“沔陽附近幾縣的人口、田畝清查的如何了?”

糜暘之所以會將沔陽當做視察的重要地點,乃是因爲之前在漢中郡中,沔陽是梁州世家豪族勢力聚集最盛的地方。

糜暘知道在他的大清理措施之下,沔陽一地的動盪肯定會最嚴重。

除去這個原因之外,還因爲沔陽及他周圍附近的幾個縣,乃是梁州的大糧倉。

世人皆知成都乃是天府之國,但其實漢中素來亦有“國寶天府”的美譽。

因爲漢中郡中存在着一片,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盆地平原地帶。

而這地帶,主要就是以沔陽爲中心的附近幾縣構成。

所以他有必要親自來到沔陽,以他的威望來保證新政在沔陽一地順利實行。

只要能保證沔陽及附近幾縣的新政能夠順利推行,那麼整個梁州也會漸漸安定下來。

在糜暘的詢問之下,法邈在腦海中回憶了一番數據答道:“最多再有半月,沔陽附近幾縣的人口、田畝都將徹底清查清楚。”

聽到法邈的保證,糜暘放心的點了點頭。

半個月的時間,可以保證不會耽誤冬小麥的播種,想來也足夠劉備與諸葛亮在成都大致平息風波了。

可就在糜暘心中的這個想法浮現不久之後,離糜暘車輦的不遠處,正有一騎信使快速地朝他的所在而來。

在那騎信使還未靠近時,他就被丁封親自率領的斥候所阻攔下。

丁封知道沔陽縣中有不少殘餘的世家勢力想要對糜暘不利,所以他近來對糜暘的安保工作十分上心。

在攔下這名信使之後,丁封用懷疑的眼神查閱着信使的身份。

只是當這名信使出示證明身份的信物,並且對丁封拿出那封代表着十萬火急的紅羽信報後,丁封懷疑的眼神瞬間消失不見。

他的眼神中浮現了震驚的神色。

以紅羽覆報,代表着這封來自成都的文書記載着十分重大的消息。

而依漢律,阻攔這樣的消息是死罪。

於是丁封馬上帶領着這名信使來到糜暘的車輦之前。

糜暘見到丁封火急火燎地帶着一名信使來到他的車輦前,他一開始還有些詫異。

可當他看到信使手中的那封紅羽文書後,他的臉上也立即變得慎重起來。

成都出大事了!

他馬上讓丁封將那封文書送到他的手中。

在接到文書之後,糜暘在法邈及丁封的注視之下,展開手中的文書看了起來。

糜暘觀看文書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他就觀看完文書中的內容。

在看完文書中的內容之後,糜暘卻下意識地將文書捂在胸口,然後便放聲大哭了起來。

糜暘突然的這個表現,嚇了法邈與丁封一大跳。

能讓糜暘痛哭的,到底是何等大事呢?

法邈立馬詢問糜暘成都到底發生何事了。

在法邈的詢問之下,糜暘一邊哭泣,一邊將成都近來發生的事告訴給法邈。

而法邈與丁封在聽完之後,這才明白爲何糜暘會如此悲傷。

糜竺薨逝了。

糜竺雖然是糜暘的伯父,但糜暘自小就是跟在糜竺身邊長大的,可以說他們二人情同父子。

所以糜竺的離世,怎麼會不讓糜暘感到悲傷難以自抑呢?

而除去這個消息之外,成都大朝會上發生的事更令法邈與丁封感到震撼。

因爲大朝會上糜竺的力挽狂瀾,益州世家,十有八九皆被下獄。

這個大事變肯定會給現今的大漢帶來劇烈的衝擊的。

當然就目前來說,這個大事變對梁州最大的影響就是,糜暘接下來開展新政再無掣肘了。

想到此,哪怕法邈十分理解糜暘現在的心情,但是他還是對糜暘建言道:

“親情乃人倫大義,牧伯因司空薨逝而悲不自勝,臣下如感同身受。”

當年法邈知道法正去世時,他的表現比糜暘好不上多少。

“只是牧伯身擔梁州,豈可因悲而忘公乎!

司徒臨終遺言,望牧伯不因喪廢公。

若能不讓司徒在天之靈有所遺憾,這纔是真正的孝順呀。”

說完之後,法邈對着糜暘再三揖拜,希望糜暘能聽進去他的勸言。

而車輦下的丁封顯然沒有法邈那麼好的口才,所以他只能跟着法邈一起揖拜,希望糜暘能暫息悲痛之心。

糜暘在悲泣之餘聽到法邈的勸諫,但他卻沒有如法邈所願那般馬上停止悲泣。

糜暘對糜竺是有感情的,儘管他穿越來後,與糜竺的相處並不多,只是每次相處,糜竺對他的疼愛那都是溢於言表的。

特別是從文書中糜暘知道,糜竺乃是因爲維護他而耗盡心力而死,這一點更讓糜暘的心中充滿着悲傷。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悲痛之下,糜暘已經沒有了繼續出巡的心情。

他馬上下令給丁封,讓他率領着親軍護衛他返回沔陽縣外的軍營。

糜暘自來到沔陽後並未入住沔陽縣內,爲了安全,他領軍在沔陽縣外安營紮寨。

在糜暘的命令下,丁封馬上指揮着部下護衛着糜暘返回了軍營之中。

而在回到軍營之中後,糜暘屏退了左右人等,將自己一人關在寢帳內。

不久之後,法邈等人得知的消息也在整座軍營中慢慢流傳開。

而當衆多將校知道糜暘因爲糜竺之死,悲痛得難以自抑將自己獨自一人關在寢帳中後,他們都不由自主地來到糜暘的寢帳外察看情況。

當他們來到糜暘的寢帳外後,聽到了糜暘的寢帳內,時不時的傳出一些悲泣聲,這讓他們都急的紛紛像熱鍋上的螞蟻。

悲痛過甚,在當世對身體的打擊是巨大的。

只是雖然他們都很着急,但他們的心中也盡皆浮現一個想法:

“州牧,至孝也!”

隨着時間的推移,時辰已經進入深夜。

可就在這個大多數人都已經安睡的時辰,糜暘卻依舊沒有休息。

眼睛紅腫的他,手中正緊緊捏着那封文書在來回踱步。

暗黃的燭火左右搖晃,襯托着糜暘的臉色晦暗不明。

想到文書中諸葛亮所叮囑的那件事,糜暘的大腦就在快速的開動着。

今日他回營後將自己一人關在寢帳內,一方面是因爲糜竺的去世的確讓他很悲痛。

另一方面則是有件機密的事,讓他需要一人獨處好好思考。

他收到的這封文書乃是以紅羽覆面,這往往代表着重要的軍情。

шωш .тTk Λn .co

糜竺的去世及大朝會上的變故,並不足以讓諸葛亮動用這樣的傳訊方式。

其實在今日法邈詢問糜暘文書中內容的時候,糜暘並沒有將當中最重要的一點說出來。

文書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說的一番話:

“南中久動難安,今國朝又正是動盪之時,南中勢必不會坐視不理。

一旦彼等跳梁作亂,我將親往鎮之,子晟素有智計,可有妙策予我?”

諸葛亮要對南中下手了。

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章推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訂婚啦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推兩本書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