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

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

漢章武元年九月底,曹魏天子曹丕親率八萬大軍,號稱二十萬到達宛城。

隨着八萬魏軍開始浩浩蕩蕩出現在南陽郡中,南陽郡忠於曹魏的人內心中,擔憂的一顆心終於放下。

甚至他們心中還有着慶幸。

幸虧之前沒有貿然投降。

在曹丕親率大軍還未進入南陽郡之前,他親征的消息就早已傳遍中原一帶。

所以當屬於曹丕的天子御旗插滿了宛城城頭的時候,南陽郡中的大多縣城長令,都派出他們的使者前往宛城向曹丕問安。

既是問安,亦是表示自己的忠心。

就連在武當城外的曹泰與司馬懿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亦快速從武當城外撤軍回到了宛城之中。

之前他們一直遊曳在武當之外,無非是擔心糜暘奮勇進兵攻打宛城。

現在曹丕已經親率大軍到達宛城,那麼他們自然不用再擔心宛城的安危。

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目前在南陽郡中他們算是最瞭解武當城局勢的人,所以他們要儘快回到宛城,將自己所知道的消息親口告知曹丕。

非如此怎麼能體現出,他們在曹丕的大軍到來之前,作出了什麼努力呢?

畢竟在世人的眼中,曹泰與司馬懿就只是率領兩千魏軍騎軍在武當城外遊蕩,除了斬獲幾名漢軍斥候之後,再沒跟一位漢軍有過接戰。

騎軍的速度很快,曹泰與司馬懿在武當城外留下一些斥候後,就率領着大部分的騎軍回到了宛城之中。

當他們返回到宛城外時,就發現了在宛城的城頭上除了插着代表曹丕的天子御旗外,還有着許多曹魏大臣的旗幟。

看着那些熟悉的旗幟,曹泰與司馬懿的眼神紛紛一凝。

“蔣”、“董”、“劉”、“吳”、“郭”、“孫”、“陳”、.

凡是有資格擺在城頭上的旗幟的主人,至少都會是兩千石高官。

而看那些旗幟的數量,曹泰與司馬懿有些瞠目結舌。

陛下爲了應對糜暘,這是將整個洛陽中樞都搬來了嗎?

雖然內心中有着驚訝,但是曹泰與司馬懿還是很快就來到宛城的車騎將軍府中拜見曹丕。

曹泰與司馬懿到達將軍府的大堂外時,曹丕正在與諸將商量着軍務。

在商量軍務的曹丕,聽到宦者稟報曹泰正在大堂外等候接見,曹丕的臉上馬上浮現悲痛之色。

他讓宦官趕緊召喚曹泰與司馬懿進來。

曹泰在宦官的帶領下邁入大堂中時,大堂中的一衆文武百官紛紛用同情的眼光看向他。

而曹泰在見到曹丕的那一剎那,他臉上也瞬間浮現淚花。

他在離曹丕十數步外跪下,而後一步步膝行至曹丕的御座前五步處,對着曹丕不停俯首參拜道:

“還望陛下爲我父報仇!”

曹泰的懇求聲頃刻響徹在偌大的大堂之中。

看着曹泰那副聲淚俱下的樣子,大堂中的曹魏文武大臣臉上都浮現不忍之色。

而曹丕臉上的不忍之色更加濃郁。

身爲天子的他,不顧君臣之間的禮儀,他用手招呼着曹泰繼續上前。

當曹泰來到他御座下時,曹丕臉上也已經被淚水所覆蓋,曹丕撫摸着曹泰的冠帽言道:

“子安放心,朕一定會爲叔父報仇的。”

曹仁對於曹魏來說,是地位極高的車騎將軍。

而曹仁對於曹丕來說,更是從小教導他的武藝,所以曹丕對曹仁是有感情的。

曹丕在曹魏二代中是最年長的。

現在曹泰的父親曹仁已死,正所謂長兄如父,再加上曹丕是曹泰的君王。

所以當曹丕作出撫摸年紀與他相差不大的曹泰冠帽的動作時,不僅不會讓人感到有違和之感,反而會讓人產生一種曹丕對宗親愛護的感覺。

這讓在場的一種文武大臣心中,都浮現起一種暖意。

與後世人不同,在古代有時任人唯親,反而是一種政治正確。

因爲一個君主,對元從、宗親不好,那樣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刻薄寡恩的形象。

古代人的心理是,連元從、宗親都不愛護,那麼還能愛護他們這些非親非故的人嗎?

所以曹丕的這副舉動,一部分是真情流露,還有一部分是想安撫住人心。

大戰在即,人心是最重要的。

但是畢竟君臣有別再加上目前是商議軍務的時候,所以曹泰在被曹丕寬撫一會後,便緩緩從曹丕的御座旁退下。

當曹泰從曹丕的御座旁退下,來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後,司馬懿便上前一步,對着曹丕稟報瞭如今武當城外的局勢。

在這個剛從武當城外返回的大臣敘說下,加上之前魏軍斥候所稟報的消息,彙總之下大堂中的大臣,都大致明白了目前糜暘大軍的具體情報。

情報中最重要的便是敵軍人數。

之前糜暘將一萬大軍從武當城中撤走,是瞞不住整日在武當城外遊蕩的曹泰與司馬懿二人的。

再加上根據曹真之前從漢中派出的探子得到的消息佐證,證明目前武當城內外,糜暘手中握有的大軍至多不過三萬。

當差不多推斷出糜暘手中的大軍總數後,在座知兵的大臣都幾乎是一瞬間推斷出,目前糜暘手中真正戰兵的數量。

應該就在兩萬左右。

而若是糜暘手中的大軍總數只有兩萬的話,那麼漢軍的正卒最多隻有一萬五之數。

在座各位曹魏大臣的推斷不是胡亂得出的,乃是根據這時代的常例推斷的。

在史書記載中,往往把古代軍隊與民夫分得很清晰,於是不少人誤以爲軍隊基本就是戰兵,後勤任務幾乎都是由民夫承擔。

這其實是不準確的看法。

真實的狀況是:每一支正規化程度較高的軍隊裡,都有許多專責後勤保障的後勤兵,稱爲輔兵。

兵員比例大致佔全軍的二至三成;

如果是騎兵部隊,後勤兵的比例會更高;如果是境外遠征,後勤兵的比例則更是高的離譜。

除此之外押運糧草的民夫那是單獨另算的,整個大軍的後勤工作不可能都靠他們。

甚至不是如常人所想像的那般,民夫的數量一定是整支大軍的數倍以上。

而且民夫還都會跟隨着大軍出發,平時還會住在軍營中。

否則的話,中國歷史上出動數萬戰兵的戰例數不勝數。

如果佔據戰兵數量數倍以上的民夫,日常住在軍營中的話,那麼一旦敵軍來個夜襲引發營嘯。

完全就是老百姓的民夫數量比戰兵多上那麼多,面對這種情況,他們肯定是會慌亂至極的。

到時候甚至都不用敵軍攻入大營中,整個軍營就會崩盤了。

再蠢的大將也知道營嘯的可怕性,所以很少是會這麼做的。

而且民夫承擔的主要是運輸糧草的責任。

糧草對一支大軍來說,永遠只會少不會多。

所以民夫一旦將糧草運輸到大營中後,便會由軍營中的輔兵負責交接,而民夫則大多是原路返回繼續運輸糧草。

因爲民夫也是要消耗糧草的,所以從經濟方面考慮,肯定讓民夫處在不停運輸糧草的過程中才最划算。

民夫的數量比例,對於一支大軍來說,不是簡單的按倍數計算,而是要考慮很多因素。

例如大軍的駐紮地離己方的糧倉近不近,例如路上交通是否便利等等。

就像江東,因爲有着長江存在,所以只要糧草足夠,他就能動不動十萬大軍出征。

而輔兵與民夫的差別就是,輔兵是有一定作戰能力的,甚至平時在軍營中也會參與一定的軍事訓練。

雖然民夫的數量不一定,但是大軍中輔兵的數量有着明確的記載。

《曹操注孫子兵法》:“車駕駟馬,卒十騎一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

步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

從這個記載可知,漢魏之間曹操的麾下兵馬,騎兵部隊的後勤兵大約佔全軍二分之一,步兵部隊後勤兵也佔全軍三成左右。

而且從曹操的記載可知,平常在大軍出征的時候,輔兵是押運輜重車跟隨大軍出征的。

這也是爲什麼有的大軍明明糧道被斷,卻不會馬上崩潰,還能堅守一些時日的原因。

目前曹丕所帶來的八萬大軍,實際戰兵人數只有五萬多,剩下的全都是輔兵。

而因爲洛陽距離南陽郡並不遠,並且兩個地方都是處在中原腹地,交通條件並不差,所以動用的民夫數量並沒有很多。

就如之前曹仁的五萬大軍,哪怕有着漢水的存在,曹仁出征的時候省去了攜帶大量民夫,但在他的五萬大軍中戰卒亦不過三萬。

剩下的兩萬多都是輔兵。

正因爲當時曹仁所帶的五萬大軍不都是正卒,所以在烈火的侵襲下,心態纔會崩的快。

從對敵我雙方的兵力推測之下,曹丕心中對糜暘的忌憚減輕了一些。

他的兵力優勢很明顯嘛。

隨着時間的過去,曹丕也得知了越來越多關於西城一戰的情況。

當時曹仁的近五萬大軍是在中伏之下,遭受兵力並沒有差他太多的漢軍包圍,才導致全軍覆沒的下場。

現在隨着漢中有危險,加上糜暘還有可能留鎮部分大軍駐守西城,所以目前武當城中的漢軍的正卒兵力是他的一半不到。

若是他不中計,魏軍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只是曹丕年少時就跟隨曹操征戰過,所以他知道若是野戰的話,他是佔據着優勢。

但現在糜暘很可能堅守武當城不出,那麼他的兵力優勢又不是那麼明顯了。

就在大堂中的曹魏君臣,在得知更確切的漢軍兵力情報,在心中思考着應對之策的時候,司馬懿又對曹丕報出了一個重磅的消息。

那便是劉備稱帝了。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曹丕本來有些喜悅的臉上,頃刻間浮現巨大的怒色。

他不禁大怒言道:“織蓆販履之輩敢爾!”

劉備在成都稱帝復漢乃是不久前的事,所以剛從洛陽到達南陽郡中的曹丕原先並不知道這事。

就連司馬懿也是前不久才得知這事的。

在得知此事之後,司馬懿的心中並沒有太大意外。

因爲有着西城大勝的存在,再加上之前天下間沒有大漢正朔的存在,所以劉備會稱帝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司馬懿不覺得意外,當曹丕得知這個消息,他的反應卻十分大了。

當曹丕憤怒的聲音傳出後,大堂中的諸位曹魏大臣,紛紛俯下頭莫敢直視曹丕。

曹丕之所以這麼憤怒,乃是劉備在這時候復漢稱帝,是在赤裸裸的挑釁他曹魏身爲華夏正朔的地位。

曹丕建立的曹魏法統,是來源於漢帝劉協的禪讓。

現在劉備在成都復漢稱帝,那不就是在告訴天下人,他是通過篡位的方式建立大魏的嗎?

甚至於劉備的大漢,就是踩在他大魏車騎將軍的屍體建立的!

朝代的法統受到威脅,身爲帝王的曹丕怎麼可能不憤怒。

歷史上的曹丕在得知劉備稱帝的消息後,可能因爲那時劉備只有蜀中一地,所以他會覺得不屑一顧。

但是今世中劉備的稱帝,乃是仗大勝之威而爲之,所以這時的曹丕感受到了一種威脅。

曹丕在憤怒之下站起身,他看向大堂中的羣臣問道:

“今劉賊竟敢謀逆稱帝,朕若是不討伐之,那我大魏天威何存?”

“欲伐劉賊,必先破糜賊,諸卿可有願我軍先鋒者?”

當曹丕憤怒的話語說出之後,堂中的大臣很大一部分臉上都浮現皺眉之色。

但大臣中不是沒有好戰者。

例如剛剛被曹丕調來的大魏偏將軍夏侯霸。

夏侯霸,字仲權,是原徵西將軍夏侯淵次子,其母爲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

建安二十四年時,夏侯淵在定軍山之戰中被黃忠斬殺,夏侯霸得知此事後常常咬牙切齒,立志要爲父親夏侯淵報仇雪恨。

加上夏侯霸性格剛猛,所以他在聽完曹丕的話語後,當即出身對着曹丕言道:

“臣願將銳卒虎步武當,破糜自效,事必克捷。若其無臣,陛下亦不須爲念”

聽到自己剛剛想要攻打武當的糜暘,就有宗室大將出來請戰,曹丕憤怒的臉上浮現一些喜色。

當今強敵在前,他正需要的是這種虎狼之臣!

(本章完)

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8章 關羽之憂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