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

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

漢章武元年九月,魏延帶領着親軍順遊而下來到了武當縣外。

那日在得知糜暘要將他調防時,魏延的心中是有着很大的不忿的。

他第一次見糜暘時,糜暘還只是一個偏將軍,官位遠在他之下。

可是沒想到時間還未過多久,糜暘竟然因爲西城之戰,徹底成爲他的頂頭上司。

當糜暘是偏將軍時,魏延還會因爲長輩的身份,對糜暘的公安一戰有着一種如長輩般的讚賞。

但現在當身爲晚輩的糜暘爬到他頭上時,哪怕魏延心中清楚糜暘能得到如今這副地位,靠的是他的實力,但是他的心中還是有着不忿。

這種不忿的由來大部分來自於魏延十分自我的性格。

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層原因。

他在不忿糜暘可以輕而易舉,取得他苦求不得的一切!

當初他通過獻子午奇謀得到劉備的讚賞,從而從一牙門將軍一躍成爲漢中都督,此事引起全軍極大的震驚。

漢中都督的地位不用多說,而魏延之前資歷、戰功、威望完全都不夠格擔任一鎮都督,所以他的升遷纔會引起極大的爭議。

說白了,就是大家不服他。

雖然後來因爲他的豪言,暫時將大軍中的輿論給壓了下去,但那是大家看在劉備的權威上。

在諸將的心中,魏延還是功不配位。

正因爲他沒有足夠的戰功匹配他的地位,所以當法邈帶着劉備王令到達漢中時,哪怕他治兵有方,但是他的兵權還是很快被奪走。

也正因爲此,令諸將不能心服的魏延在對糜暘表示不敬時,纔會引起諸將的集體不滿。

說句更直白的話,在魏延功不配位的情況下,大家只把他當做一位“倖臣”而已。

因爲大家的這種印象,再加上魏延那十分糟糕的性格,才讓他落到如今爲漢中諸將所抵制的地步。

亂世之中,一切以戰功說話。

就如糜暘,論資歷糜暘比魏延還低。

論年紀,糜暘更是一衆宿將的晚輩。

而論與劉備的關係,糜暘才更像是一位倖臣。

但因爲他屢立戰功,所以他如今取得這般高的地位,可是令人心服口服。

只是在知道糜暘的立功經歷後,纔會讓魏延心中的不忿更甚。

糜暘一開始的經歷與他太相似了。

當初糜暘是因爲獻策爲關羽所看重,從而獲得駐守公安的重任。

當時的公安之與荊州,不就是如今的漢中之與益州嗎?

但可惜的是,糜暘通過駐守公安一鳴驚人,從而令世人皆知糜郎之名。

但他魏延駐守漢中以來,卻一直沒有讓他展露頭角的機會,從而讓他一直處在功不配位的質疑中。

這種質疑甚至能流傳到千里之外的建業中,可見諸將心中對魏延的質疑有多深。

魏延雖然性格孤傲,但他的智商是不低的,這種早已經在諸將心中流傳的質疑,他不是不知道。

就是因爲他知道,所以他當初纔想糜暘支持他的子午谷奇謀,好讓他有立功的機會。

但是可惜魏延沒有等來立功的機會,卻等來與他有着相同起點的糜暘,一步步立下功勳,最後徹底超越了他。

目前糜暘所擁有的,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夢寐以求的。

而在魏延的心中,糜暘之所以能取得如今這番成就,除了他自身的才能之外,還因爲他比自己多了一番運勢。

只要哪裡有糜暘,哪裡就有敵人,這種運勢是他不具備的。

糜暘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一般,他的步步高昇似乎就在映照自己的種種不順心。

現在糜暘又將他調離他視爲立功寶地的漢中,這讓魏延心中對糜暘的不忿,更加深幾重。

懷抱着複雜的心情,魏延陰沉着臉來到了武當城外的軍營中拜見糜暘。

早在魏延即將到達武當城外時,糜暘就通過探子知曉了他的行蹤。

因爲糜暘想讓魏延留在軍營中,所以他便提前讓人傳令魏延不用入城,他會在軍營中接見他。

當魏延領着千餘親軍進入軍營中後,早就等在軍營門口的軍官在覈查過魏延的身份無誤之後,便帶着魏延朝着糜暘的主帳走去。

在前往糜暘主帳的一路上,魏延仔細觀察着大營中的佈置。

他並非是有不軌的企圖,只是這是他從軍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

在觀察之下魏延發現漢軍大營中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營壘之間佈置的井然有序,又攻防備至,可謂是毫無疏漏之處。

這讓魏延暗中點點頭。

雖然魏延對糜暘是有着不忿,但是他對糜暘的能力是並無質疑之處的。

畢竟鐵一般的戰功擺在那裡,魏延並不是不能接受現實之人。

在軍官的帶領之下,魏延很快就來到了糜暘的主帳所在。

當魏延進入糜暘的主帳之時,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糜暘,以及他身邊由一名小將握持着的節杖。

那根節杖便是劉備賜予糜暘的,操有戰時一切生殺之權的信物。

在看到那根節杖後,魏延的眼神一凝,隨後他便用審視的目光朝着在座的諸將看去。

他發現在座的諸將中,有着許多生面孔,想來這是都是糜暘的嫡系將領。

但相比於大多數的生面孔,魏延還是看到一些熟悉的臉龐。

例如馮習。

馮習投奔劉備的時間與他相差不遠,而在他成爲漢中都督前,馮習的戰功還隱隱在他之上。

只是就算見到老熟人,但是魏延也當做沒看見,他黑着一張臉來到糜暘身前對着他一拜道:

“延拜見左將軍。”

在糜暘面前,魏延收斂起一些狂傲的性格,畢竟天子符節就在糜暘身邊呢。

看見魏延沒有整出一副眼高於頂的樣子,糜暘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

昨日法邈的奏報先一步到達糜暘手中,糜暘從法邈的奏報中得知了,魏延那日在接到他軍令後的表現。

法邈之所以會在奏報中如實將魏延的表現告知給糜暘,是因爲他想給糜暘打個預防針。

在法邈的言語之中,有着爲魏延說好話的跡象。

他告知糜暘魏延乃是有才能的人,就是性格過於倨傲,所以他希望糜暘能對魏延多些寬容。

這也得虧是性格較爲溫和的法邈,要是法正在世魏延敢在他面前那麼做,可能早就被法正押回成都法辦了。

因爲有着法邈的提前稟告,所以今日糜暘在接見魏延時,特地將劉備賜予的節杖拿出來。

現在看來,節杖還是有用處的。

只是魏延雖然行禮對糜暘參拜,但他臉上的那副陰沉不願,在場的人都看得出來。

面對着魏延的參拜,糜暘一時間並沒有有所反應。

而因爲糜暘沒有對魏延的參拜做出迴應,所以魏延只能一直保持俯身的姿勢。

若糜暘只是一會兒未讓魏延起身,魏延還能理解。

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糜暘還沒有讓魏延起身,魏延臉上的不滿之色開始變得濃郁起來。

魏延以爲糜暘是在故意打壓他。

本來他突然被糜暘調來武當,他就一肚子氣。

在他看來關中曹真進犯漢中在即,這時候糜暘將他突然調離漢中,很明顯是在故意針對他。

現在糜暘又當衆給他難堪,這讓性格粗猛的魏延怎麼能忍。

可是在魏延正要發作的時候,糜暘的話卻突然傳來。

“文長認爲曹真此番,會出兵幾何犯我漢中?”

魏延乃是一個喜愛軍事的大將,本來他都要發作了,但是他聽到糜暘問他心心念唸的漢中防務的事,他立馬就將心中的不滿壓下來。

“現今正值關中麥種時期,曹真雖有武略,然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況且當今正值漢中雨季時分,自入秋以來,漢中便陰雨連綿,關中四道大多泥濘難行。”

“當此之時,曹真縱算有大舉入寇之心,恐所舉兵力最多不過兩萬。”

聽到魏延如此說,糜暘不置可否,他繼續問魏延道:“那依文長之見,我所作之漢中防務如何?”

面對糜暘的詢問,魏延思考過後言道:“左將軍之防務佈置,大多依漢中地勢而行,我軍分別據險而守。

若是曹真所率兵力不多,我軍足以守備漢中無憂。”

雖然那日魏延沒有聽完糜暘的防務佈置就離開了,但是事後擔心漢中防務的他,還是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了糜暘的具體佈置。

在魏延看來,糜暘的佈置很妥當,再加上有着吳懿這樣的經驗老將駐守,漢中的安危是無須太過憂慮的。

在魏延連續回答完兩個問題之後,糜暘最後對着魏延問道:

“那文長認爲,相比於擊退本就無有多少兵力的曹真所部,若是我軍能擊退由曹丕親自率領的洛陽中軍,哪項功勞更大?”

聽到糜暘這麼說,魏延一下子擡起頭,用熱切的目光看向糜暘。

這還用比較嗎?

在之前糜暘探知曹丕有可能會親率大軍來臨後,爲了不引起人心動盪,所以這件事他並未廣泛傳播。

在漢中失去兵權的魏延,當然不知道這事。

現在在他知道這事後,心中立功的渴望當即佈滿了他的內心。

這時候魏延心中對糜暘的不忿,已經在他渴望立功的心情之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只要能立功洗涮他身上的質疑,讓他揚眉吐氣,那麼聽從糜暘的命令又何妨?

這時魏延不知道的是,在糜暘的一步步引誘下,他對於糜暘的心態也在悄然間發生着變化。

剛剛他可是還想着抗拒糜暘的。

在看到魏延用熱切的目光看向他時,糜暘卻止住了話語。

他接下里既不說具體謀劃,又不透露關於曹丕大軍的進一步消息,他只是以魏延舟車勞頓爲由,讓魏延好生下去休息。

可是這時魏延哪裡還有心思去休息。

往日之中,他所受的質疑太多了,這讓性格孤傲的他,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氣。

現在眼見有一個可以洗涮他身上所受質疑的機會,他怎麼能就此輕易放過!

魏延趕忙朝着糜暘的所在上前幾步,但他還未走幾步,卻已經被糜暘的親衛抽刀阻止。

魏延又犯了衝動的毛病了。

魏延看着坐在主座上的糜暘,見他並沒有再說什麼的舉動。

這時哪怕是心中焦急無比,但他最後也只能依依不捨地退下。

糜暘畢竟是他的主將,況且糜暘現在又給了他希望,他不能不聽糜暘的。

在魏延離去後,糜暘揮手讓大帳中的諸將都先下去。

在衆人都離去之後,糜暘取出當初法正留給他的《正謀實錄》,他翻開其中的知人一章。

這章中開篇第一句話便是:主將之法,務覽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

法正在這一章中,詳細講解了身爲主將的第一要務是什麼,那便是要懂得用人。

唯有知人,才能用人。

唯有用人,才能讓人盡其才,從而集齊衆人的力量,讓大軍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法正亦在這章中點明知人的不容易。

因爲人心難測。

只是這點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容易,對穿越者糜暘來說,有時候卻是容易的很。

因爲他頭腦中記載着許多名人的一生經歷、評價、

當然人都是會變得,而且人很容易隱藏真正的自己。

所以糜暘不會武斷以人的一生,來論斷他在某一個具體時期的內心。

於是他剛纔還採用法正所教授的,“微察問之,以觀其辭;誘之以利,以觀其色。”這個方法來判斷魏延現在的心思。

在心中有着推測,及方纔的判斷之下,糜暘大致得知了魏延如今的心思是什麼。

那便是求功若渴。

只要知道一個人心中所求的是什麼,那麼才能更好地掌控他。

魏延的性格已經定型了,就算讓劉備來也無法改變魏延的性格。

但是魏延是有才能的。

對於這樣一個有才能的,若僅僅因爲他的性格原因便棄之不用,未免有些可惜。

所以爲了能夠用好魏延這把利刃,糜暘就必須要先學着掌控住他。

若覺得糜暘僅僅是因爲忌憚魏延的性格,纔將他調來武當,那未免也太小看他了。

糜暘現在的目標是整個北方。

所以他必須要集結一切能集結的力量,若非如此他來日怎麼幹翻國力昌盛的北方。

這纔是目前他這個身份,應該所處的格局。

至於糜暘在調動起魏延的求戰之心後,卻又爲何突然打住話語,那是因爲魏延的性格雖然改變不了,卻需要打磨。

給他希望卻又不告訴他下一步的行動,以魏延求功心切的性格,接下來他肯定會加倍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

只要魏延一這麼做,那麼他就等於在無形之間自動代入了糜暘下屬的身份,爲他出謀劃策。

萬事開頭難,一旦魏延有了第一次,在時間的潛移默化之下,魏延就會慢慢接受這個現實的。

只要魏延渴望立功的心思有多深,他代入糜暘下屬身份的速度就會有多快。

隨後糜暘從桌案上拿起剛剛收到的一封情報,他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

丕鵝到咯。

(本章完)

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4章 接班人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章 父子對質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章推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2章 出獄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