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

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漢中王劉備遣使者鄧芝與漢驃騎將軍孫權升壇歃盟,約定來日共討曹賊。

在完成此事後,漢中王劉備連續下達了幾道王令。

第一道:漢中王劉備上表天子,言前將軍關羽威震華夏,討賊有功,今命爲荊州牧,治襄陽,持節都督東方諸軍事。

劉備並增關羽漢壽亭侯之食邑五百戶,合前並一千兩百戶。

第二道:漢中王劉備將西城、上庸、房陵之東三郡合併爲漢興郡,並命關內侯偏將軍糜暘爲漢興太守,治所上庸。

第三道:漢中王劉備任命陳到爲鎮東將軍、南郡太守,治江陵。

第四道:漢中王劉備任命牙門將軍關平爲武陵太守,治公安。

第五道:漢中王劉備命裨將軍傅肜爲長沙太守,治長沙。

第六道:漢中王劉備命零陵北部都尉、裨將軍習珍升任桂陽太守,治郴縣

劉備一共下了數道王令,將荊州各郡的防務、人事都安排完成。

漢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劉備下達王駕回轉益州的命令。

在之前爲了不耽誤益州的春耕,劉備已經將大部分的蜀中士卒都陸續安排撤回了益州,如今跟隨劉備迴轉成都的士卒並不多。

其中主要是趙雲的白毦兵以及糜暘的一萬新兵。

糜暘在被劉備任命爲漢興太守之後,本來應該領兵前去走馬上任。

但是糜暘的一萬新兵大多並無甲冑武器在身,故而劉備命糜暘先隨其迴轉成都,在成都的武庫中取到大量軍械之後,在從成都溯水北上,到上庸中任職。

襄陽城門口,一支浩大的王駕隊伍正停靠在襄陽城的南門之外。

在這支上萬餘人隊伍中的華麗王駕之上,劉備坐在王駕中看着下方的關羽,他心中的不捨情緒又開始盪漾。

劉備看着眼前兩鬢已經隱有白髮的關羽,他囑託道:“雲長,兄長要走了,荊州就交給你了。”

面對劉備的囑託,關羽臉色肅穆,他於王駕之下鄭重的抱拳言道:“大王請放心,有臣在一日,荊州就絕不會有失。”

耳邊關羽的鄭重承諾響起,但劉備聽到後並沒有完全放心下來。

他對着關羽道:“你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善待卒伍雖能讓你得軍心,無往不勝。

然荊州一地世家衆多,要想穩定荊州,荊州世家之力亦至關重要。”

“潘濬與伱有隙,雖此乃潘濬之過,但你亦要以此爲戒,免得將來被暗箭所傷。”

“潘濬孤會帶回益州,季常孤留在荊州輔佐於你,季常爲人沉穩多謀,又出身荊襄大族,凡事你要與其多加商議。”

面對劉備的提醒,關羽聽後臉上浮現聽從之色。

看到這一幕,劉備的臉上方纔展現笑容。

劉備最後對着關羽言道:“你回城吧,兄長該走了。”

只是對於劉備的這個“王令”,關羽卻並沒有遵從。

關羽臉上流露着不捨之色,這對一向沉穩的關羽來說,這種神色是很難得的。

關羽對着劉備一拜道:“讓臣,再送大王一會吧。”

面對關羽的這個請求,劉備笑了笑。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關羽有重任在身,再送又能送多遠呢?

“好好操練士卒,囤積糧草,來日孤與你在長安相會。”

說完後劉備下令王駕起行。

在劉備的王令之下,上萬人的浩大隊伍中,軍鼓瞬間齊鳴,上萬人的士卒隊伍開始動了起來。

而在軍鼓響起之後,在另一處與關平等人告別的糜暘,立馬扭頭朝着那開始行動起來的萬人隊伍看去。

在看到劉備的王駕已然開始啓程之後,糜暘當即對着對面的關平一拜道:“坦之,吾要走了。”

“將來再會。”

說完後糜暘一扯繮繩,而後撥轉馬頭,就朝着前方的王駕隊伍中而去。

看到糜暘離去的背影,關平站在糜暘身後高喊道:“子晟,保重!”

關平的聲音順着微風飄到糜暘的耳中,糜暘聽到這囑託後並沒有回頭,他只是舉起手中的馬鞭揮舞,以示告別。

在朝陽的照射之下,糜暘揚鞭的身影化作一道模糊的光影,最後消失在荊北大地的地平線之上。

從襄陽城出發,先南下至江陵,匯合早已在江陵城外等候的李嚴大軍,兩軍最後合成一股近兩萬人的長龍隊伍,朝着益州而去。

在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行軍之後,在越過重重丘陵山脈之後,這支浩大的歸鄉大軍終於邁入了廣袤的成都平原之中。

在剛進入成都平原之中時,在大軍中的糜暘就感受到一副與荊州油然不同的景象。

廣袤的平原之中,有一條剛剛修葺的寬達十數丈的官道直通遠處的成都城。

而在這官道兩旁各自分佈數萬畝田畝,在那數萬畝田畝之中,許多水渠在諸葛亮的親自規劃之下,穿插在這數萬畝之中。

爲了保證農業豐收,諸葛亮十分重視農田水利灌溉事業。

成都外有一都江堰,乃戰國時秦蜀郡太守李冰所作,自都江堰建成以來,它一直是川蜀農業的命脈。

在劉備執掌成都之後,諸葛亮一方面實地考察,命人修葺改良都江堰。

另一方面諸葛亮將都江堰當做蜀中農業的命脈,徵召丁士一千兩百人守衛,並設有堰官。

糜暘的堂兄糜威便擔任過第一任都江堰官,負責守衛都江堰的安全。

這一舉可謂是前無古人的。

而諸葛亮有此舉,乃是有着深刻的背景。

都江堰自建成以來:百姓饗其利,旱則引水灌溉,雨則杜塞水門,於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謂之天府也。

但是這一幕卻在劉璋父子執政之後,發生了改變。

第一任益州牧劉焉乃是外來人,他爲了得到蜀中大族的支持,因此對蜀中大族十分放縱,而劉璋性格本就優柔,這一點在他繼任益州牧之後更爲顯著。

在劉焉與劉璋連續的寬容放縱之下,蜀中豪族的行爲越來越過分。

誰都知道都江堰是蜀中農業的命脈,那些蜀中豪族爲了掌握這個命脈,竟大多聯和起來,派遣家中部曲驅趕都江堰附近的普通百姓。

本來都江堰是:旱則引水灌溉,雨則杜塞水門。

但在那些蜀中豪族的把持下,都江堰完全違背設計初衷,成爲他們謀利的私器。

“從則引水灌溉,逆則杜塞水門。”

更絕的是,那些蜀中大族爲了擴大自身的利益,竟然在將都江堰的水引入成都平原後,私自四處開挖水渠,將所有的水都引入自家的田地中。

本來來自岷江的水在都江堰的作用下,“穿二江成都之中”,結果在那些蜀中大族的騷操作下,變成“穿二江私田之中”。

在那些蜀中豪族掌控都江堰的情況下,因爲許多百姓的農田得不到水源的補充,導致田地大量荒蕪。

荒蕪之下,百姓無糧食收入,最後只能賣田給蜀中大族。

最後田賣完了,百姓只能將家人及自己賣給蜀中大族作奴婢、附庸,以維持生存。

在後來劉備攻下成都之後,益州大族爲了討好劉備,維持自身在當地都江堰的所有權。

他們紛紛建議將成都城內屋舍和城外園地桑田分賜將士,想以此利益均沾之舉來堵住劉備麾下大臣的嘴。

但可惜那些大族的建議,卻遭受到了以趙雲爲首的一衆大臣的反對:

“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在這之後,逐漸將勢力觸角遍及成都平原的劉備與諸葛亮,才漸漸發現了當地大族的猖狂之舉。

這一舉動對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之人來說,顯然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他們君臣二人爲的是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可能對衆多百姓家破人亡的舉動無動於衷。

於是乎,一部《蜀科》在諸葛亮的主持下應時而生。

這部主要打擊豪強利益的法律一經發出,那些往日霸佔都江堰,魚肉百姓的豪強瞬間遭受滅頂之災。

在《蜀科》頒佈之前,蜀中豪強士大夫多挾其財勢,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爲亂者,十戶而八。

在《蜀科》頒佈之後,諸葛亮一反溫和常態,他厲行‘先理強,後理弱’的策略。

理強便是力行法治,限制和打擊‘專權自恣’的官僚及豪強。

理弱則是努力扶植農民,發展生產。

藉助《蜀科》這部法律,諸葛亮以“先定罪、再發兵”的方法橫掃了一遍那些霸佔都江堰的豪強大族,將都江堰重新解放了出來,並最後派兵鎮守。

自那之後,諸葛亮親自重新規劃成都平原各地水渠,將都江堰的水再次真正用到當地民生之上。

並且諸葛亮借清理一部分豪強的時機,將大量本來被強買強賣的田地以及人口給解救出來,從而令成都平原附近的民生漸漸得到穩定。

自此,蜀中人民大樂,皆感恩諸葛公之德政。

在諸葛亮的執政之下,成都平原“溝洫脈散,疆理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重新出現一片繁榮景象。

蜀地本來就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之饒,加上諸葛亮的精心治理,農業產量很高。

處於都江堰灌區的綿竹、廣漢一帶的水田,保持着高達畝產三十斛以上的記錄。

而同時期的曹魏與孫權治下,水田畝產的最高記錄,還沒這一半.

在糜暘的視線中,衆多身穿麻衣的百姓正埋頭在腳下的田畝中勞作着。

若是仔細看,他們的臉上都或多或少都流露着幸福的笑容。

何謂安居樂業?

腳下有田,手中有糧,這便是所有百姓最嚮往的安居樂業。

而這一切,都是諸葛亮給他們的。

在諸葛亮執政之前,這衆多百姓大多還是豪強大族的佃戶,沒有人身自由。

他們一生辛苦勞作,可能都不能有一粒屬於自己的糧食。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自己成爲了田地的主人。

諸葛亮一生致力於恢復,先漢文景之治時天下富庶的盛世場景。

所以哪怕諸葛亮明知道屯田收穫的糧草更多,但自他執政以來,並沒有大規模在蜀中開展屯田之策。

若說屯田,蜀中沃野千里,並且因之前戰亂,從關中逃來了大量無田之百姓,實在是具備屯田的一切天然條件。

但諸葛亮深知屯田之策一開,長久以往,監督廢除,且官侵民利,最後定然會令百姓受到莫大的傷害,這完全違背了當初他出山的初衷。

在大軍進入成都平原的地界之後,遠處那座壯闊雄偉的成都城的輪廓已經若隱若現。

看着離成都城越來越近,糜暘的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建安十六年,那時劉備入蜀,被劉備寵愛的方纔少年的糜暘,也一併被他帶入蜀中。

隨後建安二十三年糜暘因爲糜芳想念兒子,被召回荊州。

在從建安十六年到建安二十三年八年間,糜暘都一直生活在蜀中。

這段時間正好是糜暘心智,性格逐漸定型的時間,所以可以說蜀中便是糜暘的第二個故鄉。

糜暘對這裡的一切都熟悉無比。

他對着身旁的鄧艾言道:“士載,你觀這蜀中民生如何?”

糜暘在說完這番話的時候,他臉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雖然目前蜀中有這副安居樂業的景象,大多出自諸葛亮、法正、劉巴三人之手。

但在這三賢中,有兩個都是他的老師,這讓糜暘與有榮焉。

鄧艾吃驚地看着官道兩側那勞作不息的百姓,以及農田中那宛如一條條生命源泉的水渠,他油然地讚歎道:“真乃書中場景也。”

鄧艾自幼就成爲屯田戶,所以他對農業發展有着自己的一番看法。

鄧艾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數萬畝田畝,在中原長大的他,十數萬田畝相連的場景他都見過。

甚至他見過數十萬百姓一起俯首在田作的場景,那是中原國力的底蘊。

但相比於他在中原所見,也許成都城外這田畝交接的場景不如曹操治下壯大,但他從這裡的田畝中感覺到了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

那就是生氣。

北方以屯田制爲主,雖然屯田能夠在短時間內爲曹操收集到衆多的糧草。

但在屯田制度下的百姓遭受官府欺壓,生活悽慘,他們在勞作時臉上大多是麻木的。

而成都城外的這蜀中百姓,他們在俯首勞作時臉上是洋溢着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笑容,這一點就足夠令鄧艾感到新奇了。

田畝交錯接連天際,百姓勞作笑聲不斷。

在以前,類似的場景鄧艾只以爲是古人的臆想,但萬萬沒想到,這一切有可能成真。

這不就是盛世嗎?

據將軍所說,這一切都是諸葛公的功勞。

那如果有朝一日天下都由諸葛公執政,那麼天下的盛世是否就會來臨呢?

諸葛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鄧艾對其深深的好奇起來。

隨着漢中王隊伍的繼續行駛,此刻在成都城外十里,已經等好了一衆文武大臣。

他們在一位淵渟嶽峙的大臣的帶領下,準備迎接着他們王上的歸來。

諸葛亮的德政不是一個口號,他是真正用百姓做了很多實事。

第二卷會開始種田的劇情,接下來會藉助主角的視覺,來從多方面系統描繪那個時代的民生、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

當然戰爭是不會少的。

繼續碼字,一會還有兩章,大約都會在凌晨。

(本章完)

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8章 關羽之憂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章推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推兩本書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7章 魏王吐血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4章 屠殺?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章 父子對質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章 父子對質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