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

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這句話雖然很多人都知曉,但在亂世當中,真正遵照這句話去做的人並不多。

這主要得看來使的目的,或者出使的一方是誰。

若來使的目的只是正常通好,或者提出一些正常的要求,那麼一般不會有危險。

而若出使的一方是仁名滿天下的劉備,那麼自然安全更會有保障。

這一點哪怕是作爲敵方的曹魏也是認同的。

第二日,蔣濟手持使者符節,在幾名甲士的護衛下,踏上一葉小舟朝着漢水南岸而來。

在曹操稱公稱王后,他爲了繼續控制漢朝的朝政,所以他並沒有將原來大漢丞相的身份所捨去。

蔣濟現今擔任的主要官職,就是漢丞相屬下的主簿。

蔣濟身爲曹操的主簿,已經算是曹操的心腹智囊。

而身爲丞相府中百僚之長的蔣濟,作爲替曹操出使劉備的使者,亦是恰到好處。

蔣濟的渡河舉動,很快就被對岸的漢軍所發現,並將這消息彙報給了劉備。

劉備在知道此事後,只淡淡言了句“放行。”

他倒要看看,曹操突然遣使來訪,有何意圖。

在沒有阻攔的情況下,蔣濟順利踏上了曹操一直夢寐以求,想踏上的襄陽城外的河岸。

當蔣濟上岸後,立即就有一名漢軍軍官上前將其往大營中帶去。

只是蔣濟的那幾名護衛,被這名漢軍軍官攔在了大營之外,不得進入。

在漢軍軍官的帶領下,蔣濟很快越過重重防衛,來到了漢軍大營內部,並且來到了劉備的王帳之外。

蔣濟在外並沒有等待太久,方纔帶領他的那名漢軍軍官便從王帳中走出,令其入內。

蔣濟看着守衛森嚴的王帳,想着一會便能見到現今威震天下的劉備,他深吸一口氣,而後大步踏進了劉備的王帳之中。

在蔣濟一進入劉備的王帳中之後,他便看到坐在主座上的劉備。

只見劉備身披玄鎧,現今正喜怒不形於色的看着自己。

蔣濟上前幾步,來到劉備身前不遠處,對其一拜道:“漢使丞相主簿蔣濟奉漢丞相令,前來拜謁左將軍。”

等蔣濟此言一出,劉備倒是神色無所變化,倒是他身後的張飛,臉上開始浮現怒色。

劉備去年七月,就已經上表漢帝自立爲漢中王。

這件事早已傳遍天下,蔣濟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如今還是稱呼劉備爲左將軍,很明顯就是在表示,劉備漢中王的身份他們曹魏一方不承認。

而且蔣濟口稱曹操爲丞相,稱呼劉備爲左將軍,這是在暗示劉備在曹操之下嗎?

張飛最是敬重劉備,他見蔣濟只是一區區主簿,竟然敢如此輕薄劉備,他當即欲要出聲呵斥蔣濟。

只是等張飛從劉備背後上前,正要大喝蔣濟時,劉備溫厚的聲音當即傳到他的耳中:“益德退下。”

張飛生性剛猛,卻對劉備言聽計從。

因此他臉上雖然還是有慍怒之色,但他在聽到劉備這句話後,還是老實的退到了劉備身後。

劉備坐在主座上,看着因爲蔣濟一個稱呼,帳中的不少臣子臉上都開始浮現怒色,他倒是覺得沒有什麼。

曹操欺凌漢帝,乃是漢賊,他是漢室宗親,一生與曹操都是勢不兩立的。

懾於曹操的淫威,蔣濟不承認他漢中王的身份並不奇怪。

就像他也絕對不會承認,曹操的魏王身份一般。

劉備不是看重虛名的人,飄離半生的他,又什麼樣的欺辱、誹謗沒接受過。

蔣濟現今的這輕薄之舉對他來說,遠遠沒到令其生氣的地步。

劉備看向蔣濟,見蔣濟儀表不凡,他出言讚道:“孤雖久居南方,但亦曾聽聞過子通的名聲。”

“世人多贊子通乃世之奇士,有當年公達公之風,今日一觀,名不虛傳。”

蔣濟見自己言語中有輕薄劉備之意,劉備不僅不動怒不讓臣子怒斥他,反正對他流露笑意誇讚其。

蔣濟智謀不凡,他當然看的出來劉備臉上的笑意是真是假。

但就是知道劉備對其的讚許是真的,才讓蔣濟心中對劉備有了新的認識。

劉備的這個舉動,令蔣濟想起了一件往事。

兩年前,有傳聞說劉備已經病死。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曹操諸臣皆拍手慶賀,唯有時任諫議大夫的袁渙,不表示慶賀之舉。

後來有人將這件事告知了曹操,曹操以此事詰問袁渙。

袁渙只淡淡地回了一句“玄德,與我有恩,不知喜從而來。”

雖然曹操後來沒因這事處罰袁渙,但當時曹操的臣子都笑袁渙太過迂腐,一箇舊主而已,有何可思念的?竟然冒着觸怒魏王的風險,不進行祝賀。

現在蔣濟或許有點明白了。

面對劉備的誇讚,蔣濟因爲劉備的真誠,亦心有所感,他對着劉備一拜道:“玄德公謬讚。”

在誇完蔣濟後,劉備問蔣濟道:“曹操令君出使,所爲何事?”

對世之奇士的蔣濟,劉備是尊敬的,稱呼爲君。

但對漢賊曹操,劉備就直接毫不客氣的直呼其名。

在聽完劉備的詢問後,蔣濟從懷中取出一封信,而後雙手呈上給劉備。

“吾主有一信令吾面呈於公。”

劉備的侍者見狀,馬上上前將蔣濟手中的書信取來,交到了劉備的手中。

劉備在帳中諸臣的注視下,打開那封曹操給他的信看了起來。

在看完後,劉備的臉色有些變化,但終究保持着平靜。

他隨後看向蔣濟言道,“勞煩子通爲孤回去轉告曹操,他所邀見一事,孤定不負約。”

在劉備說出這句話後,帳內的漢臣臉上盡皆浮現驚色。

曹操要與他們的大王相見?

就是糜暘也覺得有些意外。

這曹賊,不趕緊退兵,爲啥要突然開視頻會議。

因爲驚訝,帳內的漢臣開始紛紛低聲議論此事。

在羣臣的議論聲之中,蔣濟在得到劉備的應肯之後,便對着劉備一拜,告辭而去。

在蔣濟離去之後,帳中羣臣中有一臣出來對劉備言道:“大王,曹操素來狡詐,其要求會面一事,還需小心提防。”

出來諫言讓劉備小心的人,名射援。

射援,司州扶風人,現任從事中郎及軍議中郎將。

射援本姓謝,與北地諸謝同族。其始祖謝服爲將軍出征,天子以謝服非令名,改爲射,子孫氏焉。

獻帝之初,三輔飢亂,其兄射堅去官,與射援一起南入蜀依劉璋。

射援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賢其才而以女妻之。

他亦是在去年的《漢中王勸進表》中,劉備麾下領銜勸進的十一位臣子之一。

在射援對劉備勸諫後,帳中諸臣臉上大多流露出同意射援之見的神色。

就連關羽亦從劉備身後來到劉備身前,對其勸道:“大王千乘之軀,不宜輕出。”

面對着射援與關羽的勸諫,劉備臉上露出笑意道:“諸卿所言有理,然孤已經應允曹操,人生在世,當以信爲本,豈能食言?”

“況今孤已爲王,君王一言,更不能兒戲。”

羣臣臉上的擔憂並沒有令劉備緊張,相反的他心中並不將此事當做一件值得擔憂的事。

“諸卿無須太過擔憂。當年孤在許都時,身邊兵不足百,尚且敢應曹操之約,況今日孤背後有數萬大軍矣。”

劉備的言語,令關羽等臣的勸阻之意漸漸消散。

但出於不放心,關羽還是對劉備進言道:“若大王執意要往,還請帶上臣,護衛大王。”

在關羽說完這句話後,張飛、趙雲、黃忠諸將亦紛紛出拜,請求劉備帶上他們。

面對着諸將的請求,劉備臉上並沒有浮現允諾之色。

他笑指出拜的諸將言道:“若將彼等皆帶往,曹操只怕會不敢露面。”

“孤是想與曹操會面,並非乃是爲斬帥。”

“況且曹操在信中言明,會面之日,各方只帶子侄二人相見。”

在劉備這麼說之後,關羽諸將見劉備主意已定,雖臉露擔憂,但亦只能奉承王命。

只是爲了劉備的安危,趙雲向劉備諫言道:“既曹賊要求各攜帶子侄二人前往,那麼關平可往。”

關平在劉備子侄輩中,論武力,堪稱第一。

就算是趙雲與之對陣,也要耗費一番功夫才能拿下,派關平隨劉備前往,也對劉備的安全有所保障。

若萬一曹操有所歹心,以關平的勇武,足以支撐到關羽等將來援。

對於趙雲的這個建議,劉備倒沒有再拒絕。

畢竟趙雲說的在理,與曹操會面要做,但自身的安全也要有所保障。

至於另一名隨他前往的子侄人選,劉備並沒有等趙雲再說,而是直接點了糜暘。

面對劉備的這個安排,關羽等人也並無異議。

糜暘雖然不如關平勇武,但從小經過張飛等人調教的他,也是一弓馬嫺熟之輩。

與關平互相配合之下,守護住劉備並不難。

在趙雲的推薦與劉備的點將之下,糜暘與關平對視一眼,而後齊齊來到大帳中領命而拜。

對於劉備直接點自己隨他一併前往,糜暘早有預料。

畢竟因他之前的表現,在劉備子侄輩中,他是很有可能隨劉備前往的人選之一。

只是糜暘不知道的是,之所以劉備會命他前往,最重要的是,曹操在信中特意申明瞭這點。

曹賊想見他的優秀後輩,劉備豈有不允之理?

曹操將會面的地點選在了漢水之中。

雖說漢水下游許多地方已經因爲季節原因,導致水量驟減。

但在這漢水中游的地方,漢水依然流量不減,廣闊無垠。

曹操將會面地點選在漢水之中,一是爲了雙方安全考慮,二是令劉備放心,以示他並無埋伏之意。

在會見當日,劉備一早便起來,而後在侍從的服侍下,穿上了一身精甲,在精甲外,劉備又套上一身厚重的袍服。

這是趙雲的強烈請求。

在精甲及厚重袍服的保護下,尋常刀刃足以無法對劉備造成傷害。

在劉備穿戴完畢之後,他便在糜暘與關平的護衛之下,朝着岸邊走去。

糜暘今日也是全副武裝,他身穿明光鎧,腰佩環首刀。

糜暘的裝扮倒不算什麼,算是正常。

關平就慘了,他不僅全幅武裝,還被趙雲要求着背上了一面盾牌。

嗯,他這樣有點像後世的忍者神龜.

只是在昨日,關平倒是沒怎麼被騷擾,倒是他糜暘,他的大帳中幾乎被關羽等人所包圍。

這些當世熊虎之將,開始對糜暘臨時授課起來。

特別是趙雲,幾乎是貼着臉跟糜暘講,會面後的一切注意事項。

例如該注意哪裡,例如發生了什麼情況又該如何處置。

在關羽等人的眼裡,漢軍三人組中,關平負責盯着對面曹操三人,劉備負責與曹操會談。

而他糜暘則要負責盯着全場,察看四周環境有沒有什麼異動。

想來關羽等人,將糜暘當做了明日護衛劉備的大腦。

雖然在廣袤的漢水之上,想安排伏兵或者釋放冷箭,是一件極難的事,特別是對大多不懂水性的魏軍來說更是如此。

但凡事小心無大錯。

面對着諸位叔伯的悉心授課,糜暘非常虛心的在接受着。

儘管他覺得這些知識還不如給他們三人,各配一個救生圈來的省事。

後來要不是擔心糜暘第二日沒精神,關羽等人能在糜暘的大帳中說到天亮。

在糜暘與關平護衛着劉備來到漢水岸邊後,糜暘三人就上了一面艨艟。

艨艟乃是體積不大,但卻有着油布包裹的戰船。

因爲體積不大,所以它在水面上的速度極快,若遇到危險,可以快速回到岸邊。

而且有着油布包裹的它,亦足以抵擋尋常箭矢。

在上了艨艟之後,由糜暘撐船之下,很快軍營外的他們就來到了漢水中心。

在糜暘等人到達不久後,他們就看見對面的魏軍大營中亦出現了三人。

他們同樣跨上了一面艨艟,朝着他們快速而來。

不久後,兩面艨艟的船頭已經相對,劉備也看到了站在船頭的曹操。

曹操今日外穿雪白大襖禦寒,而在其雪白大襖之下,亦是穿着製作精良的鎧甲。

在曹操見到劉備之後,他虛弱的的眼神中似乎浮起了些許戰意。

他對着劉備高呼道:“賣履舍兒,汝公來也!”

還有,繼續碼字。

(本章完)

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37章 魏王吐血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番外:亡國之恨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7章 懾服徐詳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2章 出獄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