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

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

立於高臺之上的孫權,站得高看得遠。

當他看到公安港處傳來的火光之時,他整個人如同遭雷重擊一般,呆立在場。

先前張昭獻計,言可趁公安交戰之時,以此爲緣由,不斷從江東各世家手中討要糧草,以此來削弱他們的力量。

孫權採納了張昭的建議。

在他來到公安之後,他便不斷從江東中運送糧草來到公安,將它們都囤積在公安港中。

在連日來不停的運送之下,加上之前呂蒙就在公安港外囤積了數十萬石糧草,如今公安港外的糧草足有上百萬石。

這些糧草是江東五年來所有的積蓄。

這些糧草是他孫權來日與劉備、曹操爭霸天下的資本。

但現在隨着那處火光的亮起,那上百萬石糧草,那孫權心中最大的爭霸資本,就已經化作飛灰消散在空中。

公安港那把火燒掉的,不僅是江東的所有軍糧儲備,還有孫權的雄心壯志。

公安港的火光愈加旺盛,那妖豔的火光映照在孫權的眼中,就猶如噬心的魔焰一般,將他的心防一點點擊碎。

孫權忍不住跪倒在地,掩面痛哭起來。

江東要在他的手中衰落了。

這時糜暘已經領着兩千蠻騎來到了高臺之下。

只是因爲吳軍四處逃散,人數衆多顯得雜亂,才一時阻擋住了糜暘前進的速度。

但隨着糜暘及其身後兩千蠻騎,不斷揮劍砍殺着吳軍,他身邊周遭數丈之內已經漸漸空了出來。

在高臺之上的谷利,看到這一幕心中大急。

若是被糜暘上得高臺來,那孫權必命喪於此。

谷利見這時孫權還在哭泣,他不得不暫時枉顧尊卑,將孫權直接扶起。

而後他指揮着孫權的親衛,一起將孫權守護下了高臺。

糜暘雖一直在砍殺着吳軍,但他的目光一直關注着高臺之上的孫權。

他見孫權已經被他的親衛攙扶着下了高臺,他心中不禁大急。

孫權現在在他的眼中,就是一個戰功寶寶。

那種吃了直接滿級的那種,誰阻止他吃,他就砍誰。

在心急之下,糜暘拼命揮舞着手中長劍,將身邊四處逃散的吳軍盡數擊斃。

而後他馬上領着身後的兩千蠻騎,朝着孫權追擊而去。

只是在追擊之時,糜暘命人上去將高臺之上孫權的帥旗給砍倒。

剛纔糜暘能一眼就發現了孫權的所在,也得多感謝這“尊貴無比”的孫權帥旗。

帥旗是代表孫權的存在,更是數萬吳軍心中孫權的所在。

當孫權的帥旗被糜暘命人砍倒之後,他馬上命人大喊:“孫權鼠子,親犯公安,糜郎一劍,凶身自殞。”

這時因爲吳軍的大範圍潰敗,關平所率領的那數千漢軍已經從抵擋吳軍變成了追殺吳軍,所以他們這時也來到了糜暘附近。

在數千漢軍聽到糜暘的喊聲後,他們也紛紛大喊起來:“孫權鼠子,親犯公安,糜郎一劍,凶身自殞。”

在數千漢軍的呼喊下,這聲音很快就傳入了在場的所有吳軍耳中。

底下的吳軍擡頭向高臺望去,他們見孫權的帥旗已經被砍倒。

在加上數千漢軍所喊的那句話,所有吳軍都以爲孫權已經遭遇不測了,他們的崩潰變得更加猛烈了起來。

已經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了。

而被親衛攙扶下高臺的孫權,在聽到漢軍所喊的這句話後,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他轉身恨恨看向了不遠處的糜暘,可就在他看到糜暘的同時,糜暘也正好看向他。

兩人的目光在火光中碰撞。

孫權看到糜暘目光中有着殺機,他瞬間的嚇得轉過頭去,騎上自己的駿馬向前奔逃去。

而糜暘看到孫權就在他前方不遠處後,他趕緊拍馬朝着孫權追去。

孫權的親衛們見糜暘領兵緊緊追在身後,他們在谷利的命令下,紛紛轉身朝着糜暘殺來。

孫權的親衛跟隨在孫權身邊數十年,他們是如今近十萬吳軍都潰散的情況下,孫權身邊最後的護衛了。

上千孫權親軍轉身,朝着糜暘及他身後的兩千騎軍殺來,面對這自殺般式的衝鋒,糜暘絲毫無懼。

他駕駛着胯下的馬匹,從地面上高高躍起,他躲開了孫權一名親軍的長槍突刺。

在半空中時糜暘騰挪身軀,一劍朝後砍去,那名向其突刺長槍的孫權親衛當即身首異處。

太子四友,個個都是騎術不凡之輩。

在糜暘砍完這名孫權親兵後,糜暘身後的兩千餘蠻騎也駕駛着戰馬,衝入了千餘孫權親軍的陣型之中。

在兩千餘蠻騎衝入上千孫權親軍的陣型中後,沒有統一指揮的孫權親軍,瞬間被殺了個人仰身翻。

但兩千餘五溪蠻畢竟都是步兵,他們不擅騎術。

若是一般的駕馭戰馬倒是會,要是讓他們在馬上擊殺他們,反而讓他們不習慣。

因此在衝過一陣後,這兩千餘蠻兵就紛紛下馬,朝着那上千孫權親軍繼續殺去。

見到這一幕,糜暘雖有心阻止。

但這時沙摩柯不知道往哪裡虐殺敵人去了,不通蠻語的他根本指揮不動這兩千蠻兵。

而且如今追擊孫權要緊,所以糜暘只能領着他的百餘親衛繼續朝着孫權追去。

孫權的親軍已經全被兩千蠻兵擋在了,現在糜暘與孫權之間已經再無阻礙。

而一直在斜眼觀察後方局勢的孫權,見糜暘領着百餘騎軍在衝過他親軍的阻礙之後,繼續朝着他殺來,他嚇得魂飛魄散。

孫權用力的抽着馬鞭,希望胯下的駿馬能夠再次帶他脫離險境。

當初逍遙津一戰時,正是他胯下的這匹北地駿馬越過了寬闊的逍遙津,才救了他一命。

孫權爲了能最大發揮出胯下駿馬的優勢,他駕馬一直朝着大營深處而去。

他希望能憑藉着胯下駿馬高超的彈跳力,利用大營中的各種營帳,甩開背後的糜暘。

但糜暘自身騎術不差,再加上他的百餘親衛個個騎術也是非凡。

所以哪怕他們胯下的戰馬不能與孫權的相比,但糜暘與百餘親衛還是緊緊咬着孫權不放。

越往大營深處,周圍的火光越弱。

糜暘擔心追丟了孫權,看着孫權那身在黑夜中顯得格外注目的大紅長袍,他便高聲大喊道:“穿紅袍的是孫權!”

“擒殺孫權者,封萬戶侯,賞萬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糜暘這一喊,他身後的百餘騎軍也興奮地齊齊喊了起來。

孫權在聽到糜暘的呼喊之後,他嚇得趕緊將身上的長袍給解了下來,扔在了地上。

孫權的舉動令糜暘一怔。

這時他在孫權身後見到他的長髯迎風飄揚,他又大喊道:“有長髯的是孫權!”

“擒殺孫權者,封萬戶侯,賞萬金!”

百餘糜暘親軍又齊齊隨糜暘高喊起來。

孫權在聽到這話語後,又嚇得拿出佩刀割下了自己的長鬚。

當初孫權領兵北伐合肥時,因爲他相貌威武,因此被張遼稱爲紫髯將軍。

紫是代表威武的意思。

往日裡孫權也一直以自己有長髯爲美,沒想到今日他爲了逃命,既然將他往日一直視若珍寶的長髯給割了。

糜暘見孫權這麼果斷,最後他只能喊道:“短鬚如宦者是孫權!”

孫權聽到自己被糜暘比喻爲宦官,他差點在馬上氣暈過去。

但後面糜暘如一把尖刀般緊追不捨,還未等糜暘的百餘騎軍喊起,他便嚇得爲了保命,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駕馬逃跑。

這時大營中四處奔逃的吳軍,見有一面容熟悉的,手扯衣角的人駕馬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他們紛紛目瞪口呆。

那是至尊嗎?

後來他們見孫權身後不遠處的糜暘已經領軍殺到,他們都嚇得匍匐在了地上,希望糜暘沒看到自己。

隨着糜暘越發深入吳軍大營,吳軍大營中見過他身影的江東士卒紛紛傳言:

糜郎百騎,保命當避!

剛剛一戰中數千漢軍口中呼喊的“糜郎”口號,在吳軍的大潰敗之下,已經成爲了所有吳軍的夢魘。

因此在聽到這傳言後,還在大營中的江東士卒一看到糜暘出現,就如見到鬼神一般,四散逃逸。

本來大營中的江東士卒已經不多了,再被這麼一嚇唬之下,糜暘率領着百餘騎軍如入無人之境。

這時糜暘追擊孫權來到大營中的一處空曠之處,見四周已經沒有營帳阻擋,糜暘馬上下令身後的百餘騎軍放箭。

剛纔孫權憑藉着對吳軍大營的熟悉,已經與糜暘拉開了一段不小的距離。

因爲視線不好,加上距離有些遠,導致百餘支箭矢命中率偏低。

但儘管如此,還是有兩支流矢射中了孫權的肩膀。

在箭矢入體之後,在馬上的孫權立即發出了兩聲痛呼。

最糟糕的是有一支流矢射中了孫權戰馬的馬腿,戰馬吃痛之下,往前撲倒,也將孫權從戰馬上掀翻了下來。

幸虧大營中並沒有什麼堅硬的石塊,都是柔軟的地面,否則這一摔,就可能將孫權摔死。

雖然沒有把孫權摔死,但摔在地上的孫權再起身之後,他頭上的武冠已經不知道丟到哪裡。

在沒有冠帶束縛頭髮的情況下,孫權變得披頭散髮,猶如喪家之犬一般。

身體上的淤青更是不知道有幾處,疼的孫權一直咧嘴。

而孫權一旁的谷利在看到這一幕後,馬上馭停了他的戰馬。

他見糜暘的追兵已經在後方,他立馬將孫權扶上他的戰馬,而後一拍馬腿,讓他的戰馬將孫權帶走。

至於谷利他則是從地上撿起一把長槍,逆着孫權逃離的方向,朝着糜暘殺來。

在谷利大喊着朝糜暘殺來時,他甚至還沒來到糜暘身前,就被糜暘身後的騎士一箭射中。

但谷利在被箭射中倒地後,他硬是又提起一口氣從地上爬起,朝着糜暘撲殺而來。

下一刻,谷利身中百箭,跪地而亡。

谷利被箭射死發出的慘叫聲,嚇得前方馬上的孫權一哆嗦。

他見自己這時周邊已經無人,他不禁仰天長嘆道:“當年有甘寧、淩統拼死衛主,難道今日吾就沒有忠心的大將了嗎?”

就在孫權仰天長嘆之後,他的前方突然出現了不少火把,這嚇得孫權從馬上再次跌落。

“吾命休矣。”

孫權還以爲前方出現的火把,是糜暘安排的伏兵。

而當孫權從馬上跌落之後,那上百枝火把之中一聲高興的驚呼發出。

“至尊!”

發出這聲驚呼的人正是陸遜。

原來陸遜在猜出糜暘的真實意圖後,他本想以防萬一領兵前去公安港駐守。

但沒想到他的大軍還沒召集完畢,吳軍就已經發生了大潰逃。

在潰逃之下,他手下的士卒也被衝散了不少。

後來陸遜又在亂軍中聽聞孫權已死的消息,這讓他心急萬分。

但抱着就算孫權死了,也要找到孫權屍體的想法。

陸遜領着僅剩下的上百親兵,一路逆着數萬吳軍潰逃的方向來尋找孫權。

在這一路上,陸遜又收攏了不少散兵,才漸漸有了數百之衆。

如今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找到了孫權。

陸遜馬上上前扶起孫權。

這時的孫權不僅短鬚,而且臉上還有着各處淤青,像極了小丑。

要不是熟悉孫權的人,還真不容易認出他。

孫權見原來是他的侄女婿陸遜,不是糜暘佈下的伏兵,他猶如看到救星一般,起身緊緊抱住了陸遜。

這纔是他的忠臣啊!

就在孫權與陸遜君臣二人相抱而泣的時候,糜暘率領着騎軍也已經來到了身前。

孫權看到糜暘又殺到了,他臉上瞬間浮現了恐懼之色,躲在了陸遜的身後。

糜郎攜百騎破營的傳言,剛纔陸遜也從亂兵口中得知。

如今他見有一小將帶領百騎追逐到了此處,他便猜出了眼前這名英武不凡的小將,便是糜暘。

在糜暘到來後,陸遜立即命身後的數百步卒上前,擋在了孫權的前方。

糜暘撥轉着馬頭,在陸遜所率的數百步卒的陣前不停打轉。

而隨着陸遜四處招攬潰兵,此處的吳軍已經越來越多了起來。

但儘管己方人數比糜暘一方多,陸遜見糜暘臉上那有恃無恐的樣子,一時之間也不敢妄動。

糜暘看着陸遜身後的吳軍已經越來越多,他知道今日已經擒不住孫權了。

想起剛剛的那個以身軀攔路,及如今眼前收攏潰兵保護孫權的將領,糜暘不禁感慨:

孫權真是好福氣!

有這些忠臣在,滅亡江東不是一日之功。

越來越多的吳軍開始匯聚在陸遜身後。

但他們知道眼前之人,便是今夜那個大破他們十萬大軍的糜郎。

因此他們雖然人數衆多,但因爲心中對糜暘有着深深的敬畏而不敢上前。

就在這時糜暘卻主動駕馬朝前一步,並大聲喊道:“糜郎竟云何?”

這句話的意思是,糜郎今夜怎麼樣呀!

在糜暘喊出這句話後,他身後的百餘騎軍也高聲喊道:“糜郎竟云何?”

百餘壯漢的喊聲,聲音洪烈,震撼敵陣,嚇得陸遜身後的不少吳軍齊齊退後了一步。

看到這一幕後,糜暘大笑着帶領着百餘騎軍離去。

從始至終,沒有一位吳軍敢出來攔截糜暘離去。

今夜數萬友軍的鮮血,那綿延數十里的火光,鑄就了糜暘無比的威名。

陸遜看着那風采懾人,駕馬離去的年輕將軍,他在心中暗暗發誓:

他一定會爲江東報此仇的。

當大火漸漸平息之後,在已經成爲廢墟的吳軍大營中流傳起了一首歌謠:

張與糜,共止啼。

漢白鹿,吞吳衆。

(本章完)

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23章 誅心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章 糜暘獻策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