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

五十名唐軍在疾奔中同時放箭,五十支箭集中射向對方首領,對方首領是一名五十人長,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數十支箭竟然全部射向自己,驚得他急閃身躲避,雖然躲過一部分,但還是連人帶馬中了十幾箭,戰馬慘嘶一聲摔倒在地,,他自己也連中五箭,落地後便死去。

首領率先陣亡,吐蕃騎兵的攻勢爲之一滯,韓清大喊一聲,“殺上去!”

五支騎兵隊從三個方向撲向敵軍,雙方激戰在一起。

如果是普通唐軍,或許他們會在氣勢上輸對方一着,吐蕃士兵猙獰的相貌和悍不畏死的兇猛確實令很多唐軍士兵心生膽怯。

但今天他們遇到的卻是河西軍最精銳的斥候騎兵,個個武藝高強,配合默契,意志力同樣強大,他們的騎術完全不遜於吐蕃騎兵。

吐蕃騎兵傷亡越來越大,一名吐蕃十人長意識到這樣打下去,他們會全軍陣亡,就無法給主將送信了。

他大喊幾句,吐蕃騎兵立刻醒悟過來,他們紛紛調轉馬頭,脫離戰場,向西面疾速撤離,唐軍追殺不放,又殺死了五六人,才停止追擊。

唐軍停止追擊的緣故,是他們發現了數裡外的吐蕃援軍,足有千餘人。

韓清立刻警惕起來,這裡距離收麥區只有一百餘里,吐蕃軍大隊在這裡突然出現,絕不是好兆頭,他立刻喝令道:“帶上傷亡弟兄撤離!”

韓清兵分兩路,他帶十名士兵留下繼續監視敵軍,其餘唐軍斥則候帶着九名受傷同伴以及陣亡者屍體迅速離開,向收麥區疾奔而去。

........

吐蕃軍隊即將向唐軍發難,郭宋並不奇怪,以吐蕃人做事的風格,寧可一把火把麥子燒掉,也絕不留給唐軍,他們不可能一直熟視無睹下去,就算鄯州的吐蕃軍不願作戰,吐蕃朝廷也不會容忍,兩軍衝突爆發不可避免。

郭宋命令收麥大軍繼續埋頭奮戰,他率領一萬五千士兵向北面而去,清晨,唐軍抵達了龍支縣以南約五十里處,官道左面是一望無際的軍屯麥田,而右邊則是低緩起伏的草原。

這時,猛子在天空急速盤旋,發出尖厲的鳴叫聲。

郭宋立刻喝令道:“全軍停止前進,在草原上列隊!”

這時,幾名斥候也從遠處疾奔而來,奔至郭宋面前,在馬上躬身稟報道:“啓稟使君,前方二十里外發現敵軍主力,約八千人左右,正向這邊疾速殺來!”

“兵員種類的情況?”“郭宋又問道。

“大約三千騎兵和五千步兵,裝備一般,都是皮甲!”

郭宋點點頭,“再去外圍打探!”

“遵令!”斥候掉頭飛馳而去。

一萬五千唐軍迅速在草原上排兵佈陣,這次郭宋帶了八千騎兵和七千步兵,七千步兵有兩千重甲步兵,包括一千陌刀手和一千協助士兵,重弩軍留在大斗拔谷防禦,不過弩軍卻有兩千人,他們既是弩軍,同時也是矛盾兵。

就在唐軍迅速排兵佈陣之時,吐蕃大軍也在遠處出現了,這次論失澤出動出擊,也主要是受到吐蕃國內的強大壓力,尚結贊派人送信給他,帶來了贊普的命令,絕不允許唐軍搶奪隴右的麥子。

贊普的命令讓論失澤如坐鍼氈,儘管他也在全力搶收麥子,根本沒有精力顧及其他,可令如山倒,他不得不從,只得安排兩千士兵繼續收麥,他率領八千士兵前來阻止唐軍搶麥,他希望唐軍能夠聞聲而退,但最終結果卻是他不想面對,又不得不面對的局面,爆發奪麥戰爭。

‘嗚——’

低沉的號角聲在遼闊的原野上吹響,天空陰雲低垂,來自北風的冷空氣橫掃過大地,旌旗飄舞,草原變得肅殺起來。

八千吐蕃軍隊在草原上列隊緩緩而行,三千騎兵在前,五千步兵在後,吐蕃軍的裝備比較簡單,騎兵是長矛,步兵是短劍和盾牌,清一色的皮甲皮盔。

吐蕃大軍也在緩緩向前推進,在距離唐軍約兩裡處停下,兩支在草原上對峙。

論失澤望着對方唐軍的陣型,果然不出他所料,兩千弩軍在最前面,如果自己騎兵衝擊,不可避免遭遇唐軍勁弩強擊,但主動進攻一向是吐蕃軍的作風,豈能因畏懼而不出戰?

論失澤沉吟片刻,忽然喝令道:“騎兵進攻敵軍兩側!”

三千騎兵立刻兵分兩支,像兩條長蛇,一左一右向唐軍兩側殺去,待騎兵奔出百步,論失澤戰刀一揮,下令道:“步兵出擊!”

五千步兵吶喊着,儼如洶涌的海潮一般向唐軍殺去。

這是一種規避對方弓弩手的戰術,兩邊騎兵先發而至,儘管對方主力隨後從正面殺來,但弓弩手卻不得不撤回弩陣,否則騎兵就直接殺進弓弩大陣中了。

郭宋看出了對方的意圖,他冷笑一聲令道:“騎兵迎戰,弩兵轉回矛盾兵護衛陌刀軍兩側!”

“咚!咚!咚!”

變換陣型的鼓聲敲響,令旗揮舞,光聽鼓聲難以判斷主帥的意圖,這個時候就需要結合令旗來判斷。

八千騎兵出擊了,分別迎戰兩邊殺來的吐蕃騎兵,就像兩隻鐵拳迎面砸向兩側襲來的木棍。

兩千弩手確實沒有發射弩箭的機會,他們迅速將弩背在身後,舉起短矛和大盾,兵分兩路向陌刀軍的左右兩側奔去。

唐軍的矛盾軍用的是短矛,不是騎兵的長矛,可就算短矛也長達七尺,兩米一左右,這樣的短矛稍輕,可以一手執矛,一手執盾。

他們的作用是保護陌刀軍的左右兩側,而一千援助兵則保護陌刀士兵的背後,他們也是矛盾軍。

唐軍的主力依舊是陌刀士兵,不管是對陣吐蕃騎兵還是吐蕃步兵,他們都無堅不摧,所向披靡,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擋住他們的殺戮。

但重甲步兵也有弱點,那就是速度慢,不夠靈活,如果戰爭是在高速行進中發生,那麼重甲步兵就會跟不上這種節奏。

所以需要其他軍隊來協助,將敵軍死死壓縮在重甲步兵能夠發揮威力的地域內,這就是郭宋部署這場大戰的理念,所有軍種都是圍繞重甲步兵來作戰,包括保護他的弱點和發揮它的優勢。

八千騎兵從兩側死死壓制住吐蕃軍隊的擴張,絕不允許對方把戰場擴大,五千吐蕃步兵也只能殺進兩支騎兵隊給他們畫好的框架內,他們不可避免了遭遇到了一千重甲步兵的迎頭痛擊。

騎兵在外圍激戰,而步兵在內圈廝殺,郭宋見敵軍步兵已經和重甲步兵交手,他立刻令道:“長矛步兵穿插,攻擊敵軍步兵身後!”

“咚!咚!咚!”

調兵的戰鼓敲響,黑色令旗揮舞,中郎將蕭凌風大喊,“跟我來!”

他率領大陣最後的三千長矛步兵從側面奔跑穿插,殺到了敵軍身後,在吐蕃步兵身後結陣,發動了攻勢,吐蕃步兵不得不一分爲二,背靠背和唐軍兩支步兵激戰。

只是唐軍的重甲步兵太強大,陌刀無情地劈砍,血肉翻飛,肢體遍地,吐蕃再兇猛也無力抵抗,被殺得節節敗退,重甲步兵踏着敵人的血漿和骨肉前進。

論失澤見對方陌刀軍太強大,急聲令道:“騎兵進攻對方重甲兵的側面和後背!”

吐蕃騎兵想改變戰術,卻被唐軍騎兵死死拖住,只殺出數百人,進攻重甲步兵的側面,這裡是重甲步兵的罩門,但兩側已經被矛盾軍嚴密護衛。

幾百吐蕃騎兵遭遇到了盾山矛海,他們根本殺不進去,反而不斷被對方從馬上挑下殺死。

唐軍人數畢竟兩倍於對方,又是最精銳的河西軍,唐軍很快佔據了上風,吐蕃軍人數越戰越少,越戰越被動,激戰一個時辰後,吐蕃軍眼看傷亡已過半,敗局已定,論失澤長嘆一聲,“撤軍!”

他想保存下一部分軍隊,不想在這裡全軍覆滅。

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