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

天剛亮,一萬軍隊便離開灞上軍營,浩浩蕩蕩向西進發,軍隊調動一般分爲兩種,一種是戰時調動,大多作爲援軍或者撤退,軍隊一般是精裝簡行,不攜帶輜重,每天行軍至少八十里以上。

另一種則叫衛戍調動,軍隊調換駐防之地,又叫非戰時調動,這種調動情況最多,大多會攜帶輜重和家眷,行軍速度比較緩慢,一天最多行軍四五十里。

而大軍出征其實也屬於後一種,攜帶大量軍糧輜重,只是沒有家屬跟隨,行軍速度也不會太快,作息都有嚴格的規定,以保證軍隊作戰體力。

一萬甘州軍隊的行軍速度不快,這支甘州軍隊都是騎兵,身穿盔甲,攜帶長矛、戰刀、弓箭以及軍毯,騎在戰馬之上,勒住繮繩緩緩而行。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拉練,士兵們的體力都很好,就算是步行對他們只能算閒庭漫步,何況都是騎馬而行,士兵走得很輕鬆,一路閒聊。

輜重隊伍跟着後面,由五千輛牛車組成,大車上主要運載着帳篷、糧草和兵甲,這支輜重隊伍不僅僅是對一萬軍隊的後勤保障,還包括了對甘州的軍事支援,只不過是一同上路,輜重隊伍長達十幾裡,一眼望不見尾,由五千騎兵跟隨護衛。

家眷隊伍則位於輜重隊伍和騎兵隊伍之間,和輜重隊伍一樣,由一千多輛牛車組成,滿載着行李和士兵的家眷老小,一千騎兵左右護衛着家眷車隊。

郭宋的家眷由十六輛大車組成,一半裝運行李,一半載人,平均每輛大車坐三人,條件還是不錯,還有一輛牛車是流動茅廁,解決丫鬟僕婦們的旅途三急。

薛濤乘坐的大車也改用了健牛拉拽,牛車雖然速度慢一點,但很穩,不像馬車那樣顛簸,加上大車本身的品質極高,即使走在泥地上也感覺不到顛簸,十分舒適,當然,隊伍走的是秦直道,已經過了千年,依舊十分平坦,除了地面上深深的車撤溝外,並沒有坑坑窪窪的積水坑。

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關中麥田,麥苗長得鬱鬱蔥蔥,南面可見一條黃色玉帶般的渭河,河面上也有一支由百艘大船組成的軍資船隊,同樣裝滿了給甘州的各種軍事物資,只是這支船隊不和他們同路,走到鳳翔府,就得換大車走陸路,郭宋會派樑武率兩千騎兵押運這支物資運輸隊。

再遠方是巍巍的終南山,像一條黑色巨龍俯臥在關中平原上,護佑着這片富饒的土地,從崑崙山到祁連山再到終南山,它就是一條龍脈,而終南山就是這條龍脈的龍頭,成就了關中平原的千年帝業。

阿秋在一旁註視着遠處的終南山,好奇地問道:“夫人,終南山真有神仙嗎?”

薛濤搖搖頭,“有沒有神仙就不是我們這些凡人能知道的,但一定有修道者,我夫君的師父就是得道者,在某種意義上,我覺得他應該也算是神仙!”薛濤想起了那道絢麗的彩虹。

“關心神仙做什麼,還不如關心今晚怎麼宿營?”小魚娘在一旁隨口說道。

她正在仔細欣賞一把細長鋒利的柳葉劍,這是郭宋獎勵給她的一口寶劍。

公孫大娘正式出家後,把她珍藏的三百多把寶劍都分給徒弟徒孫們,數萬貫錢也捐給了藏劍閣慈幼堂,慈幼堂專門收養失去雙親的孤兒,其中的佼佼者就成爲藏劍閣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小魚娘就是從慈幼堂出來的。

公孫把其中三十餘口上好寶劍送給了郭宋,小魚娘手中寶劍就是其中一口,劍身上用小篆刻着‘寒冰’二字,劍身寒光閃閃,鋒利異常,令小魚娘愛不釋手。

“你都研究多久了,快把劍收起來,當心大車顛簸,把你的手割個口子。”薛濤提醒她道。

話音剛落,大車真的顛簸一下,劍跳起來,險些刺中小魚孃的臉,嚇得她連忙把劍收進劍鞘,阿秋捂着嘴偷笑不止。

.......

隊伍一路西行,黃昏時分,隊伍在渭河之濱紮下大營,今天還不錯,速度雖慢,但還是走了五十餘里,士兵們支起大帳,埋鍋做飯,大營內一片忙碌。

家眷的車隊也陸陸續續進了大營,由於天氣還比較寒冷,衆人都決定夜裡睡在車上,衆人領了一些糧米和凍肉,就在大車旁邊埋鍋做飯,很快,炊煙裊裊,孩子們歡快地來回奔跑,營地裡一片歡聲笑語。

郭宋也來到妻子身邊,他動作麻利,用石頭壘砌起一座小竈,下面點燃了火,在架子上煮了一壺奶茶,還在教妻子烤肉。

“先深烤,把兩面的肉烤熟,然後再快速翻烤,讓肉表面變得焦黃,最後灑上椒鹽,就可以了。”

薛濤饒有興致地坐在火邊烤肉,雖然是第一次烤肉,但她有名師指點,居然烤得很不錯,這時,管家過來道:“使君,夫人,飯已經做好了!”

薛濤笑道:“你讓大夥兒吃飯吧!等會兒讓阿秋盛幾碗過來就行了。”

“那我們就先吃了!”

“你們吃吧!阿秋,小魚娘,你們去端幾碗飯過來。”

“哎!”

阿秋和小魚娘答應一聲,便跑去盛飯去了。

薛濤小聲對郭宋道:“晚上我這裡會有兩輛牛車,阿秋和小魚娘睡一輛,夫君就過來一起睡吧!”

郭宋點點頭,晚上有當值將領,如果沒有什麼大事,確實不需要驚動自己,或者他在帥帳那邊安排一個聯絡士兵,有什麼事情,可以過來通知自己。

“我安排一下,稍微晚點過來。”

阿秋和小魚娘端了幾碗米飯過來,還有上好的濃湯,郭宋將烤肉切成幾盤,就着濃湯和米飯吃了起來,這頓野餐味道十分可口,連一向飯量很小的阿秋也吃了不少。

吃罷晚飯,又喝了一碗奶茶,郭宋這才返回軍營帥帳。

今晚當值將領是中郎將姚錦,當年跟隨郭宋去安西時,姚錦只是一名旅帥,他屢立戰功,又勤奮好學,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還喜歡讀兵法,深得郭宋器重,現在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升爲中郎將。

郭宋走進大帳,只見姚錦正和張謙逸低聲說着什麼,臉色都頗爲嚴肅。

“發生了什麼事情?”郭宋走上前問道。

張謙逸連忙起身道:“就在剛纔兵部職方司郎中劉基派人送來一份快信,卑職已讓楊駿去通知使君了。”

“可能是錯過了,信上說什麼?”

張謙逸將信遞給郭宋道:“他說隴右有馬匪肆虐,讓我們小心!”

郭宋接過信看了一遍,眉頭漸漸皺成一團,隴右的馬匪他是知道的,其實大部分都是党項騎兵在打劫商隊,前幾年朱泚率軍剿滅一批,平靜了幾年,沒想到最近又開始肆虐了。

“這個劉基是誰?”

姚錦有些疑惑不解,“感覺這好像是他私人的信件,不像是官方報信。”

郭宋微微笑道:“他是前相國劉晏的兄弟,和我交情不錯,這應該是他善意提醒。”

張謙逸和姚錦對望一眼,原來是這個緣故,他們兩人剛纔困惑的謎底一下子被解開了。

郭宋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不容質疑,他們這支龐大的物資運輸隊伍途經隴右時,必然會遇到馬匪騷擾,要不要通知隴右軍隊支援?馬匪肆虐到底有多嚴重。

考慮良久,郭宋緩緩道:“我覺得我們應該派一支斥候先行,去調查隴右馬匪的情況。”

姚錦躬身道:“卑職手下有一名年輕的斥候校尉,叫做張雲,他就是隴右人,卑職推薦他前去打探消息。”

郭宋點點頭,“可以!讓他帶三十名弟兄,今天晚上就出發,姚將軍,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卑職遵令!”

.........

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