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

過了伏羌縣後,便進入了近三百里的無人區,一直到渭州的襄武縣,一路上都荒蕪人煙,原本是富饒的農耕之地,曾分佈着一望無盡的農田,但安史之亂起,吐蕃和吐谷渾先後大規模入侵隴右,這一帶遭到嚴重破壞,縣城廢棄,村莊荒蕪,大片農田變成了草地。

最近兩年馬匪肆虐,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僅剩的十幾個村莊也慘重馬匪搶掠,村民們死的死,逃得逃,現在悉數成了廢墟。

這裡地形起伏,以丘陵和山地爲主,除了平原地區的雜草地外,還有大片高山草場和大片森林,唐朝時的隴右氣候溫暖溼潤,基本上看不到荒漠和戈壁灘。

張雲率領手下在這三百里的無人帶已經潛伏三天了,始終沒有發現馬匪蹤影,張雲一直堅信馬匪一定就在這裡伏擊唐軍運輸輜重隊伍,但三天來的一無所獲讓士兵們都對張雲產生了懷疑,連張雲自己也有點動搖起來。

在丘陵地帶的一片松林內,張雲坐在一棵大樹下,背靠着樹幹,一邊咀嚼草根,一邊苦苦思索問題出在哪裡?

一千多人的馬匪,只要他們在這一帶活動,總會留下各種痕跡,至少馬蹄印應該能看到,那爲什麼三天的搜索都一無所獲呢?難道說,馬匪畏懼唐軍騎兵而放棄偷襲,或者他們將偷襲之地改在北面。

改地方偷襲不太可能,一年多來,馬匪一直在這一帶活動,偷襲唐軍輜重這麼重大的行動,他們絕不會放在不熟悉的地方。

除非是馬匪不敢招惹唐軍,遠遠離開了,或者是朱泚不想把事情鬧大,不準馬匪襲擊甘州軍輜重隊伍。

這時,一隻松鼠在他們頭頂上蹦來蹦去,一名士兵笑道:“很奇怪,這麼大片松林怎麼會只有一隻松鼠?”

另一名士兵接口笑道:“這是松鼠斥候,大批松鼠怕被咱們發現,都躲在外圍呢?”

兩名士兵的對話如一道閃電劃過張雲的大腦,他豁然醒悟了,一千名馬匪爲什麼要出現在這裡,他們完全可以躲在外圍,派幾名探子來刺探甘州輜重隊伍的動靜,這就解釋了爲什麼看不見大批馬匪蹤跡的原因,因爲只有幾名馬匪探子躲在官道附近。

“我明白了!”

張雲站起身,將十幾名手下都召來,他笑着對衆人道:“我現在纔想通問題出在哪裡?要是我當馬匪統帥,我會派一千多名馬匪在官道附近來回出沒嗎?顯然不可能,那我們怎麼找得到他們的蹤跡?”

“校尉的意思是,他們並非躲在官道附近?”一名士兵問道。

“肯定是這樣的,我們不妨做個演練!”

張雲在地上畫了兩條線,一粗一細,對衆人道:“粗的是渭水,細的是官道。”

他又拾了一把松果放在遠處,“這就是馬匪,一共一千餘人,距離官道至少有數十里,南面是渭水,那他們肯定是躲在北面。”

他又撿一隻松果放在官道上,“這是我們,三天來我們一直在官道附近尋找,卻沒想到馬匪在我們北面數十里外。”

他又撿了一段枯樹枝放在官道上,北面再放一個小松果,對衆人道:“這段枯樹枝就是我們輜重主力隊伍,而那個小松果則是馬匪的探子,他們一直跟隨着輜重隊伍,一旦隊伍到了適合伏擊之處,馬匪探子就會通知主力,一千馬匪就會趁夜間襲來,所以我們這三天的搜尋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衆人也聽明白了,一名士兵道:“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在北面找到這支馬匪,對吧?”

張雲點點頭,“我們無法判定他們會在哪裡出擊,那麼找到這支馬匪便是瞭解他們動向的關鍵!”

...........

過了大震關後,郭宋便調整了隊伍,將一行輜重隊變成兩列並行,家眷隊伍也是一樣,這樣十幾里長的隊伍就縮短了一半,變成八里長。

騎兵也重新進行部署,由長長的直線式護衛變成集羣式護衛,八千騎兵分成三支集羣,郭宋親自率領三千騎兵走在中間,護衛着家眷,前後兩支騎兵各兩千五百人,由中郎將姚錦和羅大霄率領。

隊伍行軍更加謹慎,每天早上出發,下午就駐營,同時派出一千騎兵在夜間值守。

不過猛子的到來讓郭宋心中更加穩健,白天猛子可以高高盤旋在天空,基本週圍二十里內的敵情它都能發現,它被豐州軍將士封爲斥候大將軍,不是沒有道理的,看樣子它準備在甘州繼續捍衛自己的榮耀。

不過薛濤對它拋妻棄子不負責的行爲始終耿耿於懷,到現在還沒有理睬它。

“爲什麼使君一直認爲馬匪會在秦州和渭州交界地帶襲擊我們?”張謙逸不解地問道。

郭宋微微笑道:“那是因爲你還沒有看明白斥候情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他們一共十六次襲擊商隊,其中十四次發生在秦州和渭州之間,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兩州官府可以互相推諉,這其實是党項人的一貫作法,党項人還有一個特點是,一旦發現形勢不對,立刻做縮頭烏龜,說明他們還是比較謹慎,他們肯定會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尋找機會,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來襲擊我們並撤退。”

張謙逸又問道:“使君覺得党項人一定會襲擊我們?”

郭宋點點頭,“他們一定會!”

“何以見得?”

“因爲我們運送的兩萬套兵甲以及大量弓弩、盾牌等軍事物資是他們最渴望的東西,但他們很難有機會,雖然我們知道党項人可能和朱泚有勾結,但朱泚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兵甲輸送給党項人,但朱泚一定會把我們運送兵甲的情報告訴党項人,党項人面對這個難得的機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鋌而走險。”

“但党項人毀了隴右商道,朱泚不是在自作自受嗎?”

“朱泚被冷凍在京城,很快就要調離隴右了,隴右節度使將由馬麟接任,據說朱泚和馬麟關係十分惡劣,不排除朱泚是在給馬麟上眼藥。”

張謙逸輕輕點頭,他顯然認可郭宋的分析,但他還有些疑問,他沉吟一下又問道:“使君覺得党項騎兵怎麼會在隴右道出現?”

郭宋淡淡道:“昨天之前我一直認爲党項人是想把商道北移,但很多年前,党項人同樣毀了北面的商道,有點自相矛盾,但我今天卻想到了另一個可能,党項人會不會和吐蕃人勾結了,吐蕃人想打通北上通道,党項人失去了薛延陀的支持,目光又轉向了吐蕃。”

“很有可能!”

張謙逸立刻反應過來,“吐蕃和吐谷渾人翻臉,沒有了吐谷渾人在隴右替它興風作浪,那麼吐蕃轉而支持党項人就在情理之中了,党項人破壞隴右的商業和農耕,對隴右軍影響很大,長此以往,會削弱隴右軍的戰鬥力,這正是吐蕃人所期待的,可惜朱泚還是太愚蠢,看不透這一點。”

郭宋卻知道朱泚並不是愚蠢,而是野心太大,他何嘗不也是在利用党項人?

..........

兩天後,輜重隊走出了隴山谷道,進入隴西丘陵的茫茫無人區,他們將走六天抵達渭州的襄武縣,在那裡和渭河上岸的輜重隊匯合,一起前往蘭州。

就在輜重大隊剛剛走出隴山谷道,立刻便被馬匪派出的探子發現了,他們將消息通知隱藏在北面的主力隊伍。

這支馬匪確實是党項人假扮,一共有一千二百人,由一名千夫長統率,正如郭宋的判斷,党項人確實和吐蕃人有了勾結,但雙方又互有顧慮,吐蕃只是口頭上支持党項人在靈州建國,卻又拿不出真金白銀支持,党項人也不願意真的爲吐蕃賣命,派軍隊攻打隴右,假扮成馬匪搶掠隴右便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党項人已經搶掠隴右一年多,搶到了大量財物和女人,他們甚至在隴右有了自己的根基,就在秦州和渭州的接壤處有一座青牛山,又叫小崆峒山,這裡山高林密,地形複雜,党項人就在半山腰上修建了一座營寨,用來屯放搶掠來的財物,搶來的女人也成爲他們發泄獸慾的工具。

上午時分,党項人首領拓跋通接到了探子送來的消息。

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二十章 甘雷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