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

郭宋和張雷分手,返回了園宅,距離園宅還有一里,便看見天空有兩隻雄鷹在盤旋,其中一隻應該是猛子,不知出了什麼事,郭宋加快馬速。

剛進府邸,王管家迎上來道:“夫人在小東山那裡,樹上落下一隻小鷹。”

郭宋快步來到府宅東面的小山,只聽見妻子薛濤焦急地喊道:“應該就在灌木叢那邊,好好找一找!”

只見女管家帶着一羣丫鬟婆子圍成一圈,小魚娘正在一叢灌木中搜尋着什麼?

這時,一隻光翅膀的小肉雞從丫鬟羣中飛奔出去,一羣人頓時大呼小叫,郭宋手疾眼快,上前兩步,一把抓住了這隻小肉雞,他不由啞然失笑,這不就是當年的猛子嗎?

一羣丫鬟婆子頓時安靜下來,薛濤驚喜道:“夫君回來了!”

她連忙迎上來,郭宋舉起手中小肉雞笑道:“怎麼會發現它的?”

薛濤指了指天空上盤旋的猛子道:“是猛子飛來找我,在院子裡鳴叫,很急促,我就跟着它來到這裡,發現一隻無毛小鷹在亂跑,我猜是從樹上掉下來的。”

“附近有野貓嗎?”郭宋問管家婆道。

管家婆搖搖頭,“倒是沒看見過野貓,不過這裡還是太危險,這種無毛小鷹,很容易喪命的。”

“夫君,怎麼把它送回去?”薛濤望着大樹上高高的鷹舍擔憂道。

“讓我來!”

小魚娘自告奮勇請纓,“我能爬上去。”

郭宋搖搖頭,“你靠近鷹舍會被猛子攻擊,還是我來吧!”

郭宋又對丫鬟婆子道:“你們都回去吧!”

管家婆知道主人不想讓外人看見,便招呼大家離去,小東山只剩下薛濤帶着阿秋和小魚娘兩人,薛濤擔心道:“夫君,太危險了,還是讓小魚娘上吧!”

小魚娘在一旁直翻白眼,這是什麼話,危險就該自己上?

“沒事的!”

郭宋脫去外袍,扔給阿秋,又讓小魚娘去取兩把匕首,他將小鷹放入懷中,輕輕一縱身攀上大樹,用腳夾住樹幹,兩把匕首輪流插進樹幹,一點點地攀上去了。

這時,猛子和母鷹從天空盤旋落下,站在樹幹上,目光銳利地注視着郭宋。

郭宋終於爬上樹頂,站在一根粗壯的樹枝上向鷹舍內望去,裡面居然還有兩隻小鷹,在一隻用樹枝達成的大鷹巢中撲騰。

‘啾—啾—’懷中小鷹急不可耐地叫了起來。

“你應該叫我舅公!”

郭宋笑着將小鷹放進鷹舍,小肉鷹立刻撲打着翅膀向鷹巢內奔去,兩隻鷹箭一般地飛進鷹巢,猛子站在門口,擋住了郭宋的視線,它用一種不歡迎的目光望着郭宋,意思是你該走了。

“你這臭小子,我馬上去甘州了,你就留在這裡照顧妻兒吧!”

下去就快多了,只片刻,他就從十幾丈高的大樹上攀下,最後輕輕從大樹跳下,薛濤拍拍胸口,懸在空中的一顆心也跟着落地了。

“我們走吧!”郭宋笑道。

“夫君,我們走了,那個小傢伙再落下來怎麼辦?”

“今天只是偶然,它們會看好那個臭小子的,我看它翅膀已經長毛了,最多一個月,它們就該練飛了,那小傢伙我有預感,又是下一個猛子。”

.........

一旦確定了出發時間,時間就過得飛快,轉眼到了出發前一天,郭宋以及部分將領士兵的家人也陸陸續續來到軍營,大約有近千人左右,軍營特地設立一個家屬營,以供家屬居住。

張謙逸也在五天前正式成爲郭宋的幕僚,協助郭宋處理軍務,郭宋對他頗爲滿意,正如顏真卿的評價,張謙逸擅長處理瑣碎的政務,思路清晰,條理性極強,能將繁瑣的事情處理得十分簡潔,短短三天時間,便將堆積的軍務處理完畢。

臨近中午時,張謙逸匆匆走進大帳,將一份牒文遞給郭宋,“兵部的批覆下來了!”

郭宋接過批覆看了看,這是批准他們前往甘州的調兵令,沒有這份調兵令,軍隊就不能擅自離開軍營,更不可能離開關中。

“兵部做事很高效啊!”

郭宋哼了一聲,“居然能趕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把批覆趕出來。”

張謙逸笑道:“朝廷各部寺其實都一樣,他們絕不會因誤事而承擔責任,但要他們做事積極,也不可能,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還好了,我以爲他們傍晚纔會送來,居然提前了半天。”

郭宋又問道:“各營收拾得如何了?”

“差不多了,卑職等會兒去看看後勤輜重隊,那邊東西比較多比較雜,別被拖後腿了。”

郭宋點點頭,又吩咐旗牌官道:“通知劉司馬以及各營,明天五更起身,吃罷早飯,收拾營帳,然後卯時三刻出發!”

“遵令!”

安排好了出發的細節,郭宋隨即來到了家屬營,家屬營位於軍營一角,四周有營柵,營柵門口有士兵站崗,基本上和軍營分開,整個營地由兩百頂大帳組成,當然以主帥郭宋的家人最多,除了妻子薛濤外,還有僕婦二十餘人。

唐朝不像宋朝的僕婦都是合同制,和主人一樣的平民身份,按月拿工錢,合同期滿後就離開主家,唐朝不是這樣,唐朝依舊保持着奴籍,對主人有人身依附關係,他們是主人的財產,可以買賣,一旦主人遷徙,他們也必須跟隨,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運氣好一點,主人每月會給一點月錢。

事實上,除了宋朝外,後面的元明清三朝也是一樣,在《紅樓夢》中已經有足夠多的故事了。

郭宋夫婦算是比較善待下人,每月每人都有幾貫錢的月錢,這次去河西,還給每人加了兩貫錢,但也並不是所有僕婦都奴籍,也有聘請的家僕,比如管家夫婦,他們就是有着豐富管家經驗的平民,王管家月俸十五貫,妻子楊氏月俸十貫,這次去甘州,郭宋給他們每月加了五貫錢,夫妻二人每月收入達三十五貫錢,在京城也是高薪了,收入超過了縣令,他們當然願意跟隨主人前往甘州,幾年下來,就能在京畿道的縣城內買一座不錯的宅子了。

郭宋來到大帳,只見薛濤正帶着阿秋和小魚娘收拾起被褥,要在灞上住一夜,薛濤從行李中取出被褥,不料後勤士兵送來羊皮毯子等物品,她們只得又把剛打開的行李又重新放回去。

“還在收拾行李啊!”郭宋走進大帳笑道。

薛濤不好意思道:“早知道軍營已經準備好了毯子,我們不會把行李拿出來了,還得又放回去。”

“看吧!如果不習慣,你們晚上就睡在車上,這些羊毛毯還是太粗糙,只適合鋪,不適合蓋,我建議你們還是留幾牀被褥,到時候直接放在車上就是了。”

聽丈夫說得有道理,薛濤欣然對阿秋和小魚娘道:“那就留個三四牀被褥,晚上咱們就在車上睡。”

三人只留了幾牀被褥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其他都裝回箱子裡。

薛濤跟隨丈夫走出大帳,有些擔憂道:“夫君,聽說路上要走一個月?”

郭宋點點頭,“差不多,主要是有輜重跟隨,每天也就走四五十里,不像騎兵日行三百里,不過慢一點走也不累,我們就當是出門遊山玩水好了。”

“可惜夫君不能和我呆在一起!”

“儘量吧!”

郭宋笑道:“我會時不時過來看看你,或許晚上也能來陪陪你。”

薛濤笑逐顏開,“那我們就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郭宋笑着點了點頭。

這時,帳外楊駿報告道:“啓稟都督,有客人拜訪,在帥帳那邊等候!”

“是誰?”

“好像是甘州前任都督王連恩!”

郭宋點點頭,對妻子道:“我去去就來!”

.......

王連恩是繼趙騰蛟之後的甘州都督,但他的任職只完成了一半,只出任了兩年甘州都督,便被郭宋接替了。

他被解除甘州都督的原因郭宋也聽說了,他率一萬甘州騎兵和三萬沙陀騎兵激戰,陣亡了近七千人,只有三千人撤回張掖城,使一萬五千人的張掖城只剩下八千士兵。

據說是因爲唐軍要掩護城外百姓入城,堅決和沙陀人激戰,寧死不肯,一個很悲壯的故事,也正因爲如此,於連恩沒有被追究罪責,改任代州都督。

郭宋走進大帳呵呵笑道:“我以爲王將軍已經去代州赴任了!”

王連恩年約五十歲,相貌長得很粗糙,臉龐就像用岩石雕鑿一樣,他原本是朱泚的部將,得到相國崔佑甫的賞識,推薦他爲甘州都督。

王連恩似粗糙,實際上卻精細無比,他前天已經和郭宋交了軍權,但今天不知什麼緣故,又要和郭宋見上一面。

王連恩還禮道:“準備明天北上,不過還是有點不太放心甘州,所以特來和都督交流一下!”

“原來如此,請坐!”

郭宋請王連恩坐下,王連恩嘆了口氣道:“現在甘州的局勢很不利,我也很慚愧,給給郭都督留下一個爛攤子。”

“爛攤子談不上吧!至少張掖城沒有失守。”

“張掖城沒有失守是因爲天公幫忙,去年大雪來得早,沙陀大軍不得不提前撤軍,但開春後就難說了,現在城中士氣低迷,將領們都在各自推諉責任,一旦沙陀大軍再度殺來,張掖就危險了。”

“等一等!”

郭宋打斷他的話,疑惑問道:“我不太明白了,什麼叫將領各自推諉責任,他們推諉什麼責任?”

“郭都督有所不知道,甘州軍是出了名的派系林立,內鬥厲害,軍隊訓練也很糟糕,當然我也有責任,我在任兩年,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調解內部矛盾上,忽視了軍隊訓練,以至於遭遇沙陀騎兵時纔會傷亡慘重,這也是內鬥的惡果,軍隊各自爲陣,不管他人死活,最終被各個擊破,教訓慘重啊!希望郭都督能吸取教訓,儘快消除甘州軍內鬥,團結將士。”

郭宋沉吟一下道:“王將軍調解了兩年,似乎也沒有效果,我就能辦到?”

王連恩沉默片刻道:“這就是我今天特地來提醒你的,郭都督必須把郎將和中郎將全部替換成自己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內部矛盾,我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優柔寡斷,基本上保留了原班人馬,也繼承了甘州軍延續下來的內鬥。”

郭宋微微笑道:“我明白了,多謝王將軍的提醒!”

.........

郭宋將王連恩送走了,他望着王連恩的背影,淡淡問道:“張先生覺得這個王連恩來找我究竟是何用意?”

張謙逸搖了搖頭,“我的直覺是來者不善,他沒有安好心,只是我沒看出來他的險惡之處在哪裡?”

郭宋冷冷哼了一聲道:“你難道沒有聽出來,他其實是讓我和所有甘州軍將領爲敵嗎?”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二十章 甘雷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