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

郭宋剛喝了口茶,這時,樑管家在院門口稟報,“啓稟公子,李季將軍來了,在客堂等你。”

“我這就去!”

郭宋起身快去向中庭客堂走去。

李季目前的官職是豐州都尉,掌管豐州的三千軍隊,這三千軍隊有三名校尉,三十名旅帥,都是當初跟隨郭宋去安西的士兵,其他三十名士兵也都分別在三個受降城的軍隊任旅帥,另外還有十名士兵也出任旅帥,不過他們負責掌管民團士兵。

正是這個七十餘名心腹出任軍隊中最重要的百人隊統領,才使郭宋即使爲文官,也能從底層牢牢控制住六千軍隊。

就算某一天李季不服從郭宋的命令也沒有用,郭宋能輕易地將他架空。

郭宋走進房間笑道:“是不是沒叫你一起去打獵,心中不滿,跑來聲討我?”

李季微微笑道:“打一堆山雞野兔回來,我寧可不去。”

“那你跑來做什麼,不讓我歇一會兒?”

李季沒好氣道:“我都等了你三天,好容易纔等你回來,你覺得我會放過你?”

郭宋白了他一眼道:“說吧!找我什麼事?”

“關於軍隊屯田,馬上要開春了,我們屯田的地方還沒有正式明確,你說我能不急嗎?”

“等一等!”

郭宋連忙止住他,“你不會今年就想種麥子吧!剛開墾出來是生田,不是要積肥一年後才能耕種嗎?”

李季着實有點無奈道:“我真不知該怎麼說你了,虧你還是豐州刺史,連豐州最起碼的情況都不瞭解,豐州土地那麼肥沃,還需要堆肥嗎?當然是開墾出來馬上就能耕種了,這是連豐州小孩都知道的常識。”

郭宋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不好意思道:“我還真不知道,慚愧!慚愧!好吧,我亡羊補牢,你說我該做點什麼?”

李季笑了起來,“既然你這樣說,那明天一早我們一起出城,去把軍隊屯田的土地劃出來。”

.........

九原縣距離位於南黃河的北岸,距離黃河不到十里,九原縣從漢朝以來就充分利用黃河水資源,修建大大小小河渠數十條,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使豐州和靈州一樣,也是著名的糧食產區。

目前九原縣的官田和民田主要位於城池東西兩側,沿着官道兩側分佈,數量有數千頃之多,而西北面主要以森林爲主,大片松林延綿百里,而正北面數十里等待開墾的肥沃土地。

所以考慮軍隊屯田,要麼向北面要地,要麼向縣城南面發展,李季最終選擇了南面。

天剛亮,郭宋便被李季抓了壯丁,前來縣城南面陪同他確定軍隊屯田範圍,李季也是有點急了,最遲二月下旬就要春耕,現在他們連土地都沒有定下來。

軍隊屯田是慣例,包括朔方、河西、隴右等地軍隊都必須就地屯田,解決軍糧問題,豐州有得天獨厚的土地和灌溉條件,這方面更不能落後。

郭宋之前已經向朔方節度府備案,第一期的軍屯土地爲三千頃,節度府也很快批准,但土地範圍則需要他們自己決定。

郭宋催馬奔上一座低緩的高崗,用馬鞭指着山崗下方的大片草地道:“我一開始就考慮把這片土地劃給軍方作爲軍地屯田,你可以估計一下面積。”

李季搭手簾看了片刻道:“這一片過去有十幾裡,四五千頃土地是有的,但好像灌溉設施缺乏。”

郭宋微微一笑,催馬奔了下去,李季連忙招呼隨從一聲,衆人跟隨着奔了下去。

奔出約兩裡,前面是一條溝壑,裡面長滿了雜草,約有兩丈寬,郭宋指着溝壑對李季道:“這裡便是從前的人工河渠,年長日久,河道淤塞,河水乾涸後就變成了旱溝,只要把兩頭數十丈長的淤塞部分挖開,讓河水流過來,這裡立刻會成爲一條非常好的灌溉河渠,然後還要挖支渠河溝,修建水車,我覺得你們可以忙起來了。”

“可是三千頃的範圍怎麼界定?”李季猶豫一下問道。

郭宋搖了搖頭,李季最大的特點就是循規蹈矩,小心謹慎過頭,不敢輕易突破某些條條框框。

“你管他三千頃、四千頃,你們能開墾多少算多少,開墾少了明年我慢慢增加,開墾多了我再申請二期,要丈量出幾千頃的土地,至少需要半個月,你們有那麼多時間等嗎?”

李季也意識到自己有點束手束腳了,他笑了笑道:“那我今天就組織士兵清淤,另外使君是不是要任命一名有經驗的屯田使?”

郭宋一陣頭大,又是要招募人手,他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先找幾個有經驗老農請教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至於屯田使,你就先兼任一下吧!州衙最近會臨時招募一批文吏,我給你招幾名從事,具體事情你讓從事做。”

“我兼任沒問題,但總需要找一些有經驗的人來做事,屯田也是一門學問啊!”

“你說得對,做任何事情都是一門學問,屯田也不例外,不過經驗也不是天生就有,人才還是要我們自己培養,我可以請靈州的屯田官員來傳授經驗,再招募一些腳踏實地的文吏,幾年就可以培養出來,其中優秀者還可以提拔。”

郭宋有感而發,豐州和三座受降城基本上都是一張白紙,需要很多人才,是引進外來人才,還是自己培養,其實這個倒不重要,關鍵是人才在哪裡?

這二十幾年大唐民間重武輕文,導致有才能的讀書人基本集中在各大世家,可各大世家的人才都削尖腦袋往朝廷裡鑽,誰願意來豐州這種條件惡劣的邊疆之地?

好在靈州和豐州還是有一點點讀書人,只能從他們中挑選,纔是現實之舉。

郭宋和李季明確了軍屯之地,便調轉馬頭返回九原縣,李季問道:“聽說使君打算把軍隊家屬遷到豐州?”

郭宋點點頭,“事實上在去年下雪前我就已經向朝廷提出申請了,朝廷還沒有批准,豐州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人數太少,立刻從內地大量移民顯然不現實,把軍隊家屬遷移過來便是最好也有效的措施,這也是邊疆慣例。”

“可他們不願意來怎麼辦?”李季又問道。

“那就拿出優厚的條件吸引他們前來,給他們土地,壓低稅收,讓他們能安居樂業,相信他們會過來。”

“這個.....朝廷會同意嗎?”

郭宋胸中城竹,笑道:“朝廷會不會同意我不知道,但天子一定會同意!”

李季心有所悟,看過這個問題郭宋和天子有過溝通,得到了天子的認可。

李季其實只猜對了一半,郭宋和天子李豫確實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溝通,但並不是得到天子的認可,而是這個方案本身就是天子李豫提出來的。

用土地和優惠稅收來吸引軍屬紮根邊疆。

兩人帶着隨從一路向西北疾奔,中午時分,一座城池出現在他們眼前,也是用青石砌成的縣城,周圍河道縱橫,卻一片荒蕪,看不到一戶人家。

城牆爬滿了藤蔓,城上城下都被積雪所覆蓋,當他們奔近時,一羣烏鴉飛起,在天空盤旋,發出的‘嘎!嘎!’刺耳叫聲。

這是一座已經廢棄的縣城,叫做永豐縣,二十年前,城內還有一千餘戶人家,七八千人,隨着唐朝從三座受降城撤軍,豐州百姓大舉內遷,這座縣城也被放棄了。

城門完全破敗,一半落在地上腐爛,另一半則掛在城牆上,已是千瘡百孔,搖搖欲落。

衆人催馬入城,城內房舍還算比較完整,也有部分坍塌了,長滿了雜草,因爲被白雪覆蓋,還看不出破敗,但等冰雪融化後,這裡就是一片破敗的景象。

這時,士兵回來稟報,“啓稟使君,啓稟李將軍,城內已無一人。”

“使君不會是想把隨軍家屬安置在這裡吧!”李季忽然有點明白郭宋的意圖了。

“爲什麼不能?”

郭宋笑道:“這裡的城牆很高大堅固,縣城也不比九原縣小,只要把城內清理乾淨,房舍修葺一新,這就是一座很不錯的縣城,四周灌溉河渠縱橫,土地田埂還在,只要把雜草清除,就可以耕種了,總比我們從頭開始,重新建立一座縣城要容易很多吧!”

李季想想也對,這裡是去西受降城的必經之地,恢復這座縣城對於聯繫西受降城有很重要的意義,這個方案確實不錯。

他沉思片刻又道:“就怕原主人見縣城恢復,又跑來爭奪房產土地,使君,這是一個隱患。”

郭宋淡淡道:“只要官府不支持,再鬧也沒有用,這座縣城的戶籍已經銷燬,我們重建後也不會再叫永豐縣,一切都重新開始。”

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