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朔賴攏跎倭鬆送觶攔說腗1A2坦克緊跟在他們的後面,這回坦克沒有越過步兵的想法了,緊接其後的是步兵戰車等裝甲車輛。人民軍的抵抗是顯得那麼無力,唯一能對付M1A2坦克的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早已損失光了,反坦克導彈也消耗光了,僅從後面的炮兵陣地打過來幾發炮彈,可惜間接射擊的命中率太差,沒有擊中一輛坦克,而且很快被韓軍炮火壓制住。

經過激烈的戰鬥後,金融川指揮的部隊突破了人民軍的防禦,與此同時,韓軍在東部也實現突破,只有中部地區由於人民軍的頑強抵抗,僅僅回到戰前的陣地,不過韓軍的作戰計劃實現了。依據計劃,韓美聯軍由東西兩個方向實施突破,插入人民軍的縱深腹地,形成鉗形夾擊,把中部地區的人民軍部隊包圍,然後加以消滅。人民軍的大部分部隊,尤其是精銳部隊,都投入到中部戰場,一旦這一計劃得到實現,那麼人民軍的主力將不復存在,戰爭也就結束了!

東西兩個方向被突破,人民軍很快判斷出敵人的意圖,於是金正日下令:建立新的防線,阻擊敵人,中部地區的部隊立即有計劃的退出部分地區,主力部隊撤退進行休整,準備投入新的攻勢。

於是阻擊部隊受命不計一切代價的阻擊,部分城市的居民也被動員起來,修築工事。中部地區的主力部隊也接到開始撤退,準備休整的命令。按人民軍的計劃,只要能成功的阻擊一段時間,敵軍將陷入嚴重的疲勞之中,戰鬥力下降,而己方主力部隊就可以完成休整,恢復戰鬥力,同時戰略預備隊也可以趕到。那時,就可以發動反擊,反敗爲勝。

這一計劃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可實際上,這一計劃根本無法實施。首先,人民軍的通信指揮系統處於混亂之中,通信時斷時續,命令無法有效的傳達到每一個部隊,結束部隊混亂狀況,上下級之間失去聯繫。各部隊的情況也不適合實施這樣的計劃,部隊在戰鬥中損失很大,尤其是軍官的減員相當嚴重,使許多部隊的組織管理陷入混亂。對於那些剛剛徵集起來的後備役和民兵人員,更是如此,這些人員平時就缺乏訓練,與正規軍相比,戰鬥力更弱,有時竟一觸即潰。同時邊境地區的居民也隨軍撤退,這使撤退行動更加混亂。開始時,還是有組織的後退,到後來,變得毫無組織,人們不知道要撤退到那,只知道撤退。韓美空軍的空襲,更加重了混亂。

金融川做爲一線的指揮官,親自隨部隊前進。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使部隊進攻順利,但推進緩慢的原因。北朝鮮的公路系統遠遠不及南方,公路兩側不是山,就是水田地,車輛根本無法通行,部隊只能沿公路前進。這樣的情況,滿足不了擁有大量現代化機動車輛的韓美軍隊的需要。同時,人民軍還在撤退時公路進行了破壞,炸燬了不少橋樑,相比之下,己方空軍炸燬的橋樑也不少。工兵部隊正用推土機等機械,將公路上處處運輸車輛、坦克、裝車的殘骸、以及被遺棄權的武器、彈藥推到一邊去,好讓車輛通過,一些士兵還在處理路過的一具具屍體,顯然這裡剛剛受到空軍的空襲,不!應該是屠殺!向沒有防空能力,正在潰退中的隊伍投彈不是屠殺是什麼?

在路邊一個小村子裡,金融川第一次看到了人民軍的俘虜,這是在剛剛結束的戰鬥中,抓獲的2個俘虜。當這2個俘虜被帶到他的面前時,他能從他們的目光中感覺到敵意,是的,他是他們的敵人,可是他與他們是同屬於一個民族。可是他不明白,他們爲什麼要頑強的抵抗,其中一個臉上還顯出孩子氣,顯然是一個學生,另一個看上去象這個孩了的姐姐。

“你還是學生吧?”金融川爲證明他的推算,問道。“是的!”一個很準確,也很簡單的回答。

“你爲什麼不去上學?爲什麼要拿起武器參加戰鬥?”

“上學?昨天,學校被你們炸成一片廢墟。今天,你們讓我失去爸爸、媽媽,還有奶奶、爺爺,只剩下,我和姐姐,你看我的家還有什麼?”孩子說着,用手指向不遠處一隻剩下地基的房子,實際上,整個村沒有一處房子是完成的,或者說有屋頂的,“我除了拿起武器,還能做什麼?爲什麼要打仗?”孩子說着哭了,“不允許你在他們面前哭!他們是敵人!”在一邊的姐姐教訓弟弟,“是的!姐姐,我不哭!”雖然忍住哭聲,但眼淚還有留在臉上。

“我和我的弟弟還着活,相比那些死去的,我們是‘幸運’的。”姐姐是這樣說的,“爲什麼要轟炸我們這個沒有任何軍事目標的村子?”

“戰爭是殘酷地!好在,我們就要實現統一!我們將重建這裡的一切!”金融川不想爲己方的行爲辯駁什麼,但還是忍不住說了點什麼,實際上,轟炸村莊、車隊的不是韓國空軍的飛機,而是美國人。美國空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因爲美國人寵愛“空中制勝論”,於是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人投入了大量飛機。美國人不關心他轟炸的是什麼目標,就象當年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一樣,不分白天與黑夜的轟炸,只要炸彈不落在自己的頭上就行。韓國人多次想阻止美國飛機的“瘋狂轟炸”,可惜美國人以爲是“世界警察”,韓國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美軍的瘋狂轟炸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激起了北朝鮮人的戰鬥意志。韓國軍隊中許多將領人原認爲:只要突破人民軍的防線,那麼北朝鮮人的戰鬥意志將失去,大批人民軍將放下武器,進攻會相當順利,可實際上,正好相反。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軍隊曾經發生過成建制投降的事變,可北朝鮮人民軍則不然,雖然他們清楚形勢對他們不利,也聽到了敵人勸投降的廣播,但大多數人依然選擇了抵抗,在缺少後援,缺少重武器的情況下,頑強的阻擊着敵人,幾乎是用自己的傷亡爲大部隊的撤退換取時間。部隊被擊潰後,留下來的殘部組成游擊隊,展開游擊戰,迫使韓美軍派出部人清剿這些部隊。由於行動的拖延,還沒等韓美聯軍的兩個突擊集羣實施會合,形成鉗形夾擊,人民軍的大部隊人員就在損失了大部分裝備之後,安全的撤退了,合圍人民軍主力的計劃破產了。

人民軍的空軍消耗差不多了,美國戰鬥機已經很難在空中找到對手了,當然對手還是不時出現的,人民軍空軍還不想退出戰鬥。人民軍的防空部隊也損失不小,能用的只有一些高炮了,對美國飛機的效果幾乎爲零,尤其是在夜幕下,美國飛行員毫無顧慮。

“發現米格-29,野狼呼叫“黃牛”隊長,請求准許攻擊。”

““黃牛”呼叫野狼,同意!”

“黃牛”是美軍戰鬥機中隊隊長布爾的代稱,野狼則是他的僚機飛行員道尼爾。今天布爾率隊在平壤以北地區擔任巡邏任命。他們剛剛到達預定空域,就接到了發現2架米格-29的蹤跡的通報,這可是相當難求的獵物,北朝鮮空軍的飛機所剩無幾了。

E-3空中預警機上的空中指揮官感覺這有點太尋常,米格-29竟會出現在這裡。

“他們還沒發現我,我可以鎖定他們了,真棒!”道尼爾心想。

F-15的雷達性能的確不錯,而且還有E-3空中預警機的支持。

“野狼,左邊的那個給我,右邊的個給你,明白嗎?”

“明白!”

“鎖定!發射!”2枚AIM-120D脫離道尼爾的機機腹下的彈架射向目標,與此同時,布爾也發射了導彈。

米格-29好像發現被鎖定了,一架由於閃避動作不及時,化成一團火球下落,另一架則躲過布爾發射的導彈。不過,很快被道尼爾的響尾蛇導彈擊中,整個戰鬥前後只用了5分種。

“注意!鐵路上有一列火車!”道尼爾報告道,一列火車憑藉黑夜與車身上的僞裝色保護了自己,可惜最後一架米格-29墜落到地面後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它。於是一架F-15E趕來,投下數枚激光制導炸彈,將這列火車變爲“廢鋼鐵”。

看着下面,正在燃燒的火車,F-15E上的飛行員並沒有感到驚喜!這不過是一個平常的“戰果”。如果飛行員當時能知道全部情況的話,他一定昏過去,確切的說是高興的昏過去,他炸傷了金正日,當時金正日正乘專列離開平壤,準備去中國尋求支援,可惜很不走運,受的傷不重,也不輕,於是金正日到中國的目的之中就多了一項--治傷。

由於有關金正日被炸傷的消息被嚴格的封鎖了,所以此事並沒有引發什麼反應,由於金正日有傷在身,不能正常工作,於是李鬆堂受命接替金正日主持日常事物。李鬆堂原本是經濟學家,曾經在原蘇聯、中國等人留學,還當過北朝鮮駐中國大使等職。受傷後的金正日於17日早晨越過中朝邊界,到達中國的丹東市,再也不必擔心飛機的空襲了。實際上,爲避免刺激中國人,美軍飛機被禁止靠近中朝邊界,並劃定了自中朝邊界向南30公里內的任何目標都禁止攻擊。越過邊境之後,金正日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發電:“請求中國立即出兵支援北朝鮮人民反擊侵略者!”

實際上,中國早就準備好出兵了!

經過幾天的努力,俞登總算完成了志願軍部部的重組工作,同時數以十萬計的解放軍部隊正等候出擊的命令,至於增援部隊的到達則只是時間問題。後勤部門報告說,已經爲部隊準備好了,食品、被服、彈藥、油料、各種備件、藥品,只缺少一樣,地圖---朝鮮半島地區的作戰地圖。小小的地圖成問題,這可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也是最不好解決的問題。

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於軍用地圖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等馬上就要出兵之時,解放軍才發現手中的朝鮮地圖數量太少了,不夠分配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地圖的內容要不斷更新,可是北朝鮮人或者韓國人是不會讓中國的測繪兵在他們的地盤上隨意測量。加之,此前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僅繪製了少量的朝鮮地圖,而且多爲大比例的,讓將軍們用還可以,讓作戰部隊還不行。爲部隊提供足夠數量、質量的軍用地圖成爲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繪製新地圖來不及了,於是一切可用的方面都使出來了。

“土匪!一張也沒給我們留下!”這是一位人民軍軍官回憶當年解放軍人員向其索取軍用地圖一事時說的,是的,派出的人,象“土匪”一樣向人民軍索取,或者準確一點說是掠奪。索取到的地圖不經翻譯和校正,直接送交印刷廠,大量印刷。地圖下部給部隊時,附帶一本中朝字典,也是剛剛印刷的,讓部隊自己派人按着字典翻譯地圖的內容。這下可好,各部隊中的朝鮮族官兵可有事趕了,這翻譯的活是他們的,還要當朝鮮話翻譯,部隊馬上就要入朝了,沒有朝鮮話翻譯可不行。

“開玩笑吧!當翻譯?”

“你不是朝鮮族嗎?沒問題吧?”

“我是朝鮮族不錯,可朝鮮話我說不好。”

“什麼?你小時候上的是朝鮮族小學和中學嗎?難道朝鮮族學校沒有朝文課?”

“可是我中在說普通話的環境是長大的,朝鮮字還認識幾個,可朝鮮話說不上幾句,當翻譯絕對不行!”

“你不當,誰當?至少你還能說幾句,我一句也不會。”

這是一朝鮮族解放軍戰士與一位軍官的對話,的確,中國的少數民族都學習和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權利,爲此還開辦有專門的學校,然而在漢語普通話的環境中長大的人,要熟練的掌握本民族的語言並非易事,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

第30章

一、二戰期間,美國通過向交戰國出賣軍火、物資而大發橫財,幾乎不分敵友---1941年之初,美國還是日本所需有石油、鋼鐵等物資主要供應國。到二戰結束時,美國的黃金儲備約佔世界黃金儲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美元則成爲世界通用的貨幣,國與國間的貿易往來多以美元爲單位結算。可是今天,美國的財務政赤字是以萬億美元來計算的,成爲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不要說還債,就是每天的利息都還不上,從數字上看美國早已“破產”上。可事實上美國的經濟非但沒有破產,反而蒸蒸日上。美國人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是借錢過日子,美國的私人儲蓄率一直是負數,一切都是依賴借債,可美國人沒想過還錢的問題,因爲美國是擁有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誰敢強迫美國還錢?

事實上,美國的經濟基礎現在不是建立於貿易或工業上,或者高科技之上,而建立在全球金融的“間接服務**易”──即證券及外匯炒作上。這就是被所謂“新經濟”或“知識經濟”掩蓋的金融經濟。只要道瓊斯指數不斷上漲,美國經濟就高高在上。當金融炒家們的運作,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潮又一潮的金融風暴,一個接一個的國家一夜之間便莫名其妙地經濟衰退,本國貨幣貶值,當大量財富流入金融炒家們的手中時,使人們看到“希望”,於是更多的錢流入金融市場。以錢直接生錢,以貨幣創造貨幣的金融投機,成爲一條充滿希望的發財之路。不僅是普通美國人放進股市,各種基金,還有許多來自日本、歐洲、中東等國家,這就推動了美國股市一漲再漲。爲了給還在懷疑或觀望的人吃定心丸,美國人將這些歸功於美國經濟良好,以及“新經濟”時代的到來,等等,反正是要人們相信美國經濟會越來越好。

美國在戰略上的每一次勝利,都意味着美國股市的再次上漲,經濟中的泡沫越來越多;然而,泡沫永遠是泡沫,泡沫總有破碎的一天。泡沫一旦破碎,美國經濟就完了,美國也完了,爲了不讓經濟泡沫破碎,美國就要繼續更多更大的勝利。海灣戰爭、蘇聯解體、東歐鉅變等一連串的勝利,美國不戰果不可不謂輝煌,可是這次美國遇到的是中國,一個被美國人視爲泥潭的地方。

美國股市本已居於危險的高度,臺海戰爭、第二次朝鮮戰爭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同小可,美國政府不得不得動用大批資金維持股市的穩定。

對於戰場的失利,呂秀蓮等人並不承認,反而一再宣傳自己的勝利者,尤其是解放軍減少對臺灣的空襲次數,同意實施沿海島嶼局部停火之後。對於這些宣傳臺灣人多不相信,可對於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人來說,臺灣人報道比中國大陸的報道可信,於是許多美國人開始相信臺灣能夠依靠自身的保衛自己。16日美韓聯軍轉入反攻的消息更讓美國人相信形勢一片大好。於是,道瓊斯指數就沒有理由不漲了,股市漲得越高,將來跌得就越慘,危害就愈烈,恢復就愈困難,這就象與吸毒一樣。股市已完全依賴於美國政府的信用,而只有美國戰敗才能動搖這種根植於人們頭腦中的信用。(吃鬼子的老虎:有點像從春秋到戰國,呵呵~~~)

此時此刻,世界金融市場內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資金正時刻尋求着發財的機會,對於金融投機者來說,美國是否會破產則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他們關心的自已的錢是增加,還是減少,只要有利可圖就會不惜一切的運用手中的資金進行炒作,這就是金融投機的基本原則,也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7月1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突然間宣佈爲刺激香港經濟,決定對港元匯率實施下調,香港終於承受不住港元貶值的壓力了,這令金融炒家們的興奮了,可接下的內容讓他們失望了,港元下調的方式讓人不能接受,由以前與美元掛釣,改與人民幣掛鉤,對換率爲1:1,此前與美元的對換率約爲7、8:1,可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約爲8、2:1,結果港元貶值的力度有限,遠遠達不到金融炒家們的的要求,還加入到人民幣的保護之下,人民幣可是讓這些金融炒家們頭痛的,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對換的貨幣,開戰後,中國政府又使用戰時金融管制法,使人民幣處於中國政府嚴格的保護之下。這樣一樣,雖然使港元躲開了金融炒家們的炒作,但對香港經濟不利,不過與東南亞國家相比,香港的處境還是不錯的。金融炒家們見在香港無利可圖,就轉向東南亞國家,結果東南亞金融危機再次上演。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不僅擁有了大量外匯儲備,而且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金融人才,這爲中國實施一場金融戰提供了所需的一切,現在是打一場金融戰的時候了。實際上,有關的計劃早已制定,並多次完善與增補,自開戰之日起,有關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港幣改與人民幣掛鉤,只是計劃開始的標誌。

與此同時,出現了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謠言,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介不僅不闢謠,反而有意無意的宣揚,其中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對此的報道最爲引人注目。

焦點訪談節目中接受採訪的幾位經濟學家的名字,觀衆中沒幾個人知道的,“能被焦點訪談節目請入演播室的人能是無能之輩嗎?”基於這一邏輯思緒,這幾位經濟學家非常自然的成爲著名學者了,說出的話也不能隨便懷疑了!

“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的“經濟制裁”是毫無理由的,我國實施反制裁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對外貿易受到了影響,進出口都有不同成度的減少,尤其是出口。同時我們還需要大量進口石油等戰略物資,而且這些物資的價格還在上漲。我認爲在這種情況下,讓人民幣升值是必要的。”

“本國貨幣升值,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實際上,中國的對外貿易已由出超變爲入超,如果人民幣升值,將有利於我們以更低的價格進口更多的物資。由於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旺盛,人民幣早就存在升值的壓力,正好使用這次機會升值。”

經過這幾位“著名學者”的宣揚,人民幣升值論引起了大多數人的注意,成爲人們荼餘飯後的話題,這個時候人民銀行行長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面對記者的提問,做出的回答是:“不排除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

這引起了許多手中擁有美元的人的驚慌,就在這時,政府又出面保護本國公民的利益,宣佈:“從即日起,本國公民存於銀行中的外匯存款,只要在今三個月之內不支取,在此期間,由於美元匯率出現波動,造成存款人實際利益的損失,將由政府將給與一定的補償。此規定僅對本國公民有效,希望廣大居民立即將手中的外匯存入銀行。”

一經宣傳,就引起巨大反應,人們紛紛將手中的外匯存入銀行。長期以來,許多人將持有外匯做爲保值、增值的一種手段,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人的手中擁有的外匯數量非常多,主要是美元。現在大家都將外匯存入銀行,這將爲打金融戰提供了大量“彈藥”。通過調用港澳的外匯儲備,以及國內各銀行的外匯存款等方法(其中不少操作屬於非法的,可惜執法者就是違法者,沒人查辦),集中了大量外匯,準備用於這場金融戰,金融戰也於無聲無息中開始。

對於中國發生的這些不尋常的事情,應該能夠引起注意力,可惜的是發現問題的人很少,少的可憐。中國對於大多數西方人來說還是神秘的。如果你問一箇中國人,美國是由多少個州組成的?美國總統是誰?一般人都能回答上來,可要問一個美國人,中國由多少個省及直轄市組成?中國國家主席是誰?能回答上來的沒幾個。許多西方人對中國的瞭解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水平上,還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充滿懷疑,美國人的考克斯報告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真正瞭解中國的人,少之又少,這真可謂天助中國也!

對於這場金融戰,中國雖有充分的準備,不過能否成功則依賴於,中國能否擊敗美國。能否取勝現在還是未知數,中國人已經下定決一死戰的決心,因爲中國輸不起。“如果中國輸了!我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國家主席!”胡思考是這樣評論的。

此時,中國人不僅有信心,也有實力。空軍方面,殲-10與仿製的蘇-27的大批量生產與裝備部隊,這兩種戰鬥機的性能完全可以與美軍的戰鬥機相比,美軍的空是中優勢將受到強有力的挑戰。地空導彈也裝備了不少新式導彈,防空能力提高不少。陸軍在這幾年也裝備了不少新式武器,足以與美軍一決高下。只有海軍的力量相對弱了一點,好在,戰鬥將主要在陸地上進行,海戰的結果對勝負的影響不大,中國海軍只要輸的不太慘就行了。

17日,俞登第一次以中國人志願軍總司令員的名義,召開了戰前會議,部署作戰計劃。由於馬上就要打仗了,參加會議的各參戰部隊的首長們都顯得相當興奮。

“你知道我爲什麼要把你們軍縮減到5萬人嗎?”由於開會的時間沒有到,俞登與第39集團軍軍長黃興業閒談了起來。

“當然,我要將我們軍與40軍當主力使用,最難打的仗一定是我們的。”

“好,你們明白就好,準備的如何?”

“準備好了,只是不知道把我們軍的全部參戰坦克都運到瀋陽去趕什麼?我還需要這些坦克。”

“放心,馬上就還給你。這些坦克送到瀋陽去是安裝換裝新式裝甲,中國自己的貧鈾裝甲和反應裝甲。還會給你們一批貧鈾穿甲彈,保證能一炮穿M1A2坦克。”

“那太好了!”

“好了,開會的時間到了,我們去吧!”

………

“空軍的情況如何?”會上,俞登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劉文強問道。

“空3師已經到了,加上原本的部隊,我手中可直接指揮的戰鬥機約500架,其中一半是新式飛機,還有約400架飛機不歸我指揮,但可我支援的行動。上級還將增派一些部隊,保持數量優勢不是問題。敵人則約有1000架飛機,數量比我軍多一點,但其中包括不少運輸機、轟炸機等機型,戰鬥機的數量並不多,而且許多飛機已經老舊了,經過幾天的戰鬥後,出勤率正在下降。還有敵人必須保留一定數量的戰鬥機保衛後方,實際的出動量會比我們少。總的來說,形勢沒有我們樂觀。”

“如果,空軍全力出擊,能支持幾天?能掌握局部制空權嗎?”

“至多7天,再多我就不能保證了。局部制空權也不成問題。”

“足夠了,勝負幾天之內就可以決定出來。”

………

“聽者,此次出兵必須勝,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敗敵人!”

與會的全體軍官齊聲回答:“明白!”。

與50多年前相比,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裝備發生了質的變化,唯一缺少的就是經驗,當年的志願軍可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可這次全是未上過戰場的新兵。俞登手中擁有第39、40集團軍、新組編的第64集團軍(該軍本已裁掉,是由預備役部隊升級的4個步兵師、1個炮兵師、1個高炮旅重組而成的)、第16、23集團軍;以及其它部隊。第39、40、16集團軍將首先入朝,第23、64集團軍隨後入朝。關內的第38、54集團軍、第15空降軍等部隊將陸繼出關,準備入朝。

俞登還有一張王牌---新組建的第3集團軍,實際上是一支空中突擊軍,主要裝備是直升機。爲組建這支部隊,俞登已經收編了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第3集團軍的裝備特別“雜”,法國的“小鈴羊”,俄羅斯的米-8、17,國產的直9、10、11,其中國產的直10性能最好,可惜剛剛裝備部隊,大部分直10的飛行員還沒有打過靶其實是也沒有辦法,戰爭不能等你訓練好了再打。組建以直升機爲主的空中突擊部隊,早就有人提出了,並進行了大量研究,可要讓這一思想被人接受不容易,利用出兵朝鮮之機,俞登才得以按自己的想法組建起第一支空中突擊軍。

當晚第一批解放軍作戰部隊借夜幕的掩護秘密越過中朝邊界,並立即向前推進,其先遣人員則已先期入朝。部隊入朝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番號也隨之改變,把番號中的解放軍更換成志願軍就行了。瀋陽軍區第一前沿指揮所也隨即正式稱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中國正式出兵朝鮮!

第31章

敏銳的嗅覺是新聞記者所必需的,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戰爭還沒有開始,許多記者就依依不捨的和家人告別,跑到中國東北,現在終於等來了戰爭的爆發,中國是朝鮮的鄰邦,又與北朝鮮有特殊的關係,不能不讓記者們“關心”。可自臺海戰爭,尤其是朝鮮開戰之後,中朝邊境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備戰活動。在這一地區設置了大量檢查站,檢查過往的車輛與人員,禁止外國人,以及新聞記者的進入,當地的新聞媒體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港澳地區的記者也被禁止進入,因爲港澳新聞媒介對於內地的軍事機密非常的“熱心”,尤其是最近的調查表明,臺灣正利用港澳新聞媒體從事間諜活動。爲了得到了更詳實更精確的報道的西方記者們,並沒有因禁令的存在而止步。戰爭的突然爆發,讓這些記者們狂熱了起來。尤其是當中國國內要求出兵朝鮮的呼聲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紛紛利用各種機會進入禁區,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間諜。越靠近邊界的地區,檢查越嚴格,也是這些記者越想去的地區,可惜嚴格的保密措施,使這些記者收穫太少,每天都有不少記者被發現,遣送回去,以至於某些記者將自己的如何躲避檢查,如何收集信息等經歷寫成報道發表,結果反應還不錯。

除了敏銳的嗅覺之外,誇大的言辭、見風說雨的預言能力是西方新聞媒體最不缺少的東西,實地“採訪”沒有什麼可報道,但記者們是不會就此收手的,於是無中生有的假消息、誇大的真消息,大量產生,並充斥在西方的各媒體之上。這些消息中有不少還是解放軍情報部門編撰的,所以一時間什麼樣的消息都有了,亂七八糟的,讓人分不出真假。《華盛頓郵報》15日就報道,中國出兵朝鮮的消息,讓美國人緊張的不得了,結果最後發現這是一個假消息。美國情報部門明知許多報道是假的,可是還是儘可能的收集這些消息,並一個個的判斷其真假。

當17日晚,美國紐約某小報的一位記者將有關解放軍部隊正在過江的真消息發回,報社立即將此消息通知美國情報部門,可惜,這份報告並沒有引起注意,類似的消息也太多了,直到解放軍工兵在鴨綠江上架設了多座浮橋,坦克、裝甲車、運送士兵與物資的汽車源源不斷的通過浮橋進入朝鮮的衛星照片出來時,美國情報部門才第一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中央情報局局長尼韋爾急忙就此向總統布什會報,不過這是第一名解放軍戰士越過邊境數小時之後的事了。

“你說什麼?中國出兵朝鮮,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我需要你,中央情報局局長,拿出確實可靠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總統先生,我找不到中國不出兵的理由,而且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準備與我們在朝鮮再打一仗,數小時前,解放軍的先頭部隊已經越過中朝邊境。”

“中國人真的想我們打一仗嗎?他們有這樣的實力嗎?”

“是的,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中國人正在調動,第16、23、38、39、40、54、64集團軍,以及第15空降軍,同時,第1集團軍等幾支部隊也有北調的跡象---幾乎是中國陸軍的全部精銳,我是說全部精銳。在過去的48小時內,在中國東北的中國軍隊連續3次更換通信密碼,目前我們還無法破譯,18小時前,他們進入無線電靜默。這都表明,中國人正在準備進攻!”

“我們該怎麼辦?立即從韓國撤兵嗎?”

“是的,中國人將自己的全部賭注都壓上了。”

“從韓國撤兵?如果還沒有與中國軍隊見面,我們就撤退了,那美國政府的信譽就沒有了,其結果你知道嗎?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的美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後退!”

於是,這場談話結束,面對中國的挑戰,美國人勇敢的選擇了戰鬥!中國政府關於出兵朝鮮的正式外交照會不久就送到布什手中,軍事行動已經開始,沒有必要再保密了。

中國出兵的消息,讓美國民衆都張大了嘴巴,剛開始還以爲播報員們說錯了,但是,在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里卻都在以同樣晦澀的字眼報道着這一事實——中國軍隊越過中朝邊境。美國的民衆們沸騰了,他們認爲,中國人瘋了,美國是不可戰勝的,樂觀的情緒和高昂的愛國熱情蔓延了整個美國。

相比之下,美國的政府官員要清醒多了。中國擁有極爲廣闊的領土和十三億的人口,中國人平時雖不關心政治或者說對政治麻木不仁,但這不表示中國人軟弱,相反,戰爭將激發出中國人的“戰爭激情”,一旦中國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戰爭中去,那絕非美國能夠承受的。中國不同以往的對手,歷史上與中國人有關的“韓戰”和“越戰”都是美國人的“心中永遠的痛”。美國人能夠忍受巨大犧牲的,但美國人絕不會打一場遙遙無期甚至是毫無勝利希望的戰爭,美國不想成爲第二個英國,英國雖取得了一戰、二戰的勝利,但勝利並不沒有保證英國超級大國的地位。今天的中國就是一個能夠動搖美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地位的國家之一。

美國人無心打一場全面戰爭,同樣中國人也不想,一場全面戰爭的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誰也沒有好果子可吃。所以一個打着是聯合國軍的旗號,另一個則以志願軍爲外衣,將朝鮮戰爭限制爲一場局部戰爭成爲雙方的共同心願,一份“君子協定”由此產生,雙方都保證不攻擊對方的本土(好像中國當時無法攻擊美國本土),作戰區域僅限於北朝鮮與韓國的陸地領土,以及自海岸線各向東向西60公里的海域,及其上空。

同一時刻的中國,人們顧不得吃早飯,收看國家主席胡思考的特別演說,及演說後的特別報道:由於朝鮮停戰協定被破壞,中國的國家利益受到威脅,中國政府決定再次派遣志願軍入朝支援朝鮮人民。人們不禁爲此拍手、高聲吶喊。

“這纔是中國人應乾的事!”一位當年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人是這樣說的,人們再次回想起當年的“抗美援朝”。經過幾天的戰時生活,還沒有體驗過被轟炸的感覺的人們,已經體驗出戰爭給普通中國人帶來的是什麼?鉅額軍需訂單刺激了內需,許多本已停產半停產的企業紛紛開工,加班加點的企業越來越多,下崗工人有工作了。戰爭也讓愛國主義成爲時尚,在“用國貨就是愛國”的口號下,國產的東西銷路大開,更刺激了內需。股票市場上,所有與戰爭有關的股票上漲,甚至於一個未受證實的小道消息也能讓一支股票上漲。人們開始懂得什麼叫“發戰爭財”。

中國出兵朝鮮的消息也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反應,西方國家的股市都受到不小的衝擊,東南亞國家的股票市場再也經受不了壓力了,全面崩潰,東南亞金融危機再次上演。等等,影響力遠遠超過了臺海戰爭爆發時的情景。

“解放軍已經進入朝鮮,我們下一步應如何行動?”提知中國出兵的消息之後,金大中將樸正富找來,急切的問道。

“只有我們行動快一點,解放軍就將無功而還。”樸正富回答道,並進一步解釋,“最新情報表明,解放軍的確在向中朝邊境地區運動,但主力還沒有到邊,大部分部隊還停留在距離邊境地區還有一段距離。96年我到中國東北地區實地考查就發現當地的交通並不發達。同時解放軍的運輸工具不足,要讓數十萬大軍在了一短時間趕到前線,根本不可能。我完全可以在解放軍主力入朝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中國軍隊不可小看!”金大中提醒樸正富,“不要輕敵。”

“解放軍沒什麼可怕的!中國的第39集團軍是精銳部隊,但該軍是重裝部隊,並不適合於朝鮮的地形,第40集團軍剛剛擴編不久,裝備不足,機動能力有限。第16集團軍是乙類部隊,戰鬥力不強。第23集團軍不僅是乙類部隊,而且駐紮於黑龍江省,不可能馬上到過一線。其它多爲由預備役部隊升級,戰鬥力不強。第64集團軍則是十幾天前才成立的部隊。第38、54集團軍等部隊還遠在中國內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來,等他們趕來,戰鬥也該結束了。”

樸正富所說並非毫無道理,可惜他忘記了中國人的軍事思想更注重謀略或者說“狡詐”,這些都是俞登故意的,他要讓對手相信解放軍主力不會很快投入戰鬥,誘使對方加快推進速度。他的這一目的,的確達到了,美韓聯軍或者說聯合國軍立即加快了行動,準備在志願軍主力入朝之前,完成對北朝鮮的佔領或者重創志願軍。計劃的的確不錯,只是這正合俞登的心意,志願軍主力正在前面等候他們的到來。隨着瀋陽至丹東、瀋陽至北京、盤錦到大石橋等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多項公路改擴建工程的完工,東北地區已擁有非常發達的公路網,加上鐵路運輸網,東北地區的交通狀態遠遠超過了對手的想象。

同時,爲提高參戰部隊的機動能力,除部原有的運輸工具外,還臨時配備大量運輸工具,還準備在戰時大量徵用民用車輛。第39、40集團軍則將人員減少到5萬人,不僅可適應朝鮮半島的情況,而且機動能力提高不少。再加上,此前數天的準備工作,解放軍的數十萬大軍,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前進。

局勢對朝鮮越來越不利了,人民軍已經失去了指揮,並且正在潰退,“聯合國軍”則正加快北進速度。18日早晨,美82空降師的一個團空降到平壤,意想不到的是,人民軍的抵抗相當頑強,很快將這支缺少重武器的美軍部隊包圍,但人民軍部隊已無力消滅這支部隊,而且聯合國軍的增援部隊正在趕來,平壤的失守看來只是時間問題,平壤的得失對於雙方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7日與18日的夜間,志願軍先遣部隊入朝之後,立即快速南下,其它部隊緊隨其後入朝。真可謂“救兵如救火!”

當志願軍陸軍部隊的車輛排成一眼看不到頭的長隊在公路上急行軍之時,志願軍空軍已經投入戰鬥了。志願軍空軍部隊的數量與質量都足以與對手抗衡,除了新調來的空3師外,還有空1師,這兩支部隊可都是中國空軍的精銳之師,在當年的朝鮮戰爭中都有出色表現。此外的其它空軍部隊也非弱者,空2師與空4師的部分部隊也趕來了,只是由於剛到,沒有馬上投入戰鬥。

志願軍空軍的最高指揮部被設於大連市,18日是開戰的第一天,劉文強親臨指揮,如果不是由於年齡太大了,他早就親自帶隊出擊了。對於這場戰鬥,無論是操作飛機直接參戰的飛行員,還是地面指揮部的指揮員,都有着一種急切的心情,臺灣那邊的戰鬥讓他們羨慕的不得了,現在有機會來了。

這場空中戰役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任何一方都不佔有決定性的優勢,誰也佔不了便宜。聯合國一方,裝備較好,有實戰經驗,經過幾天的戰鬥後,人員較疲勞,戰機的出勤率下降,物資消耗較多。志願軍則佔有數量上的優勢,人員士氣很高,精神與體能狀態不錯,裝備的完好率高。

出擊命令一下達,早已等候多時的志願軍戰鬥機就迫不及待的起飛了,飛行員都急着“打一仗”,其中空3師飛行員高翔可以說是其中最急切的人。高翔是空3師最優勢的飛行員之一,可惜運氣太差,還沒等在臺海的空戰中得得一點戰果,就被從調到東北,看着戰友們的座機上增添的一個個代表戰果的紅星星,尤其是做爲長機,看着他的僚機擊落兩架F-16之後,他能不急嗎?

這回高翔的運氣還是不錯的,越過中朝邊境不久,美國的空中預警機就發現了他的雙機編隊,並給他“找來”兩架F-15。“無論是F-16,還是F-15,只要是敵機就行!”當接到指揮部的通知,得知對方是F-15之後,高翔在心中說道。

“閃電4,注意,跟上,準備攻擊!”高翔提醒他的僚機,閃電4是僚機的代號,他的代號則是閃電3。

“閃電4,說明,”僚機飛行員華正鋒回答道,他的臉上早顯露出一種笑容,“再打下2架敵機,我就可以是全師的第一。”已有2架戰果的他,正想着如何當第一了,根本就沒想過自己的長機是什麼感覺。

擊落對手的想法,布爾與道尼爾也有,作爲自認第二,沒有人勇稱第一的美國空軍的成員,他們不免會有一種自豪感。他們認爲,這羣毫無教養的中國人,竟敢向美國人攻擊,這簡直是“大逆不道”,他們有理由、也負責好好“教育”他們一下。

F-15與蘇-27及其武器的性能差不多,對於發現和跟蹤飛行高度超過1000米的飛機,中國的地面雷達系統並不比美軍的空中預警機差,所以決戰勝負的關鍵是飛行員。

布爾與道尼爾的F-15雙機編隊首先發射AIM-120D,接着高翔與華正鋒各先“回敬”1枚R-129,接着是2枚PL-10,經過改進之後的蘇-27具備同時引導多枚導彈的能力。

等高翔與華正鋒成功躲避開AIM-120D的攻擊之後,布爾與道尼爾的F-15都陷入了困境,R-129剛剛發射他們兩個就接到空中預警機的報警,R-129並沒有對他們構成威脅,可是接着趕到的PL-10引起了大麻煩。實際上,高翔與華正鋒的計劃是用R-129干涉一下對手,然後由PL-10解決問題。布爾與道尼爾被R-129弄得手忙腳亂,還沒等清醒過來,PL-10就到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結果道尼爾的飛機被擊落,布爾則被彈片擊傷,不得不返航。

高翔終於如願的擊落一架敵機,還有一架受傷的,他也不想放過,可最後他還是眼眼睜睜的看着“到口的鴨子”飛了,幾架美國海軍的F-18及時的爲布爾解了圍。

由於雙方派出越來越的戰鬥機投入空戰,很快空中就陷入了混亂,尤其是當雙方的戰鬥機混在一起之後。混亂的局面使返航的布爾差一點被當成敵機擊落。

布爾的大隊長邁克,今天剛剛參加空戰返回就發現,布爾正與幾個人爭吵。

“你們不能動我的寶貝!她還能飛,我還要與她一起參加戰鬥!”布爾大叫着。

“出了什什麼事?我可愛的布爾。”邁克問道

“他們不想讓我飛了,說要拆我的飛機。你看,我的寶貝還能飛。”布爾說着用手指向座機,的確傷並不重,可以修復。

“我知道你想參加戰鬥,可其它人也想,你知道嗎?我們從本土裝來的備件都用光了,新的還沒有運來,因爲沒有備件我們一半的飛機都停飛了,所以你的飛機必須拆,好讓其它飛機有備件可用。”

“不!”

“放心吧!只要新的備件一到,馬上把你的寶貝修好!”

布爾最終並沒有被拆,楊縝“幫了”布爾,借憑空中的混亂,楊縝所率領的編隊被美國人當成韓國飛機,直到他們“光臨”了,布爾所在機場爲止,他們臨走時,留下了數件“禮物”,用火焰將機場“裝璜”了一下,包括布爾的座機在內的數十架戰鬥機再也不能飛了。

當天志願軍空軍對“聯合國軍”的多處靠近38線的機場以及38線以北的地面部隊發動了多次空襲,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經過激戰之後,科舍爾下令,限制在清川江以北地區的飛行,轟炸機也不得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這說明美國人不得不承認,他們在空中遇到了真正的對手。自二戰結束以來,美軍多次出兵海外,可遇到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弱,尤其是在空中力量方面,不僅數量少,性能差,而且絕大多數飛機都是戰鬥機,美軍的地面部隊除了受到己方飛機“誤炸”之外,幾乎沒“品嚐”過敵人的炸彈。而這次遇到的志願軍空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過它所遇到的任何一個對手,而且從一開始就不惜一切代價的硬拼,除爭奪制空權外,還不斷出擊攻擊機實施轟炸。面對志願軍空軍的空襲,美國人才發現美軍地面部隊的野戰防空能力太弱了,尤其是面對象強-5這樣,依靠低空、超低空飛行實施突破的飛機。

敵機的空襲減少了,可志願軍部隊的推進速度依然無法加快,因爲朝鮮的交通系統建設水平比中國差遠了,再說中國這次是出兵數十萬,遠遠超過了道路的通過能力。不過各路大軍正千方百計的加快行軍速度,爭先恐後的南下,準備與敵決一死戰。

樸霖率領部隊越過邊境之後,一支由徵用的公共汽車組成的車隊就運載則全營南下,增援平壤,真可謂“救兵如救火!”

樸霖發現蔣振學將高潔派來的確有好處,通過高潔與俞登的師生關係,他的營才得以成爲第一批入朝的部隊之一,這可是讓其它部隊“眼紅”的任務,可惜這個任務是靠一個女人才得來的,不過這總比當後繼部隊強。

高潔則有另一番感受,作爲一個女人,要在軍隊這個男人的世界中闖出一番事業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惜她自小就對戰爭產生了興趣,到今天她已經適應了男軍官們的那種“懷疑”的目光。“絕不能讓老師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