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美軍陸戰隊第3師的一個營守衛着他們昨天剛剛奪取的大橋,這是一座橫跨清川江兩岸的公路橋,晚間人民軍多次實施小規模的進攻,試圖奪回大橋,雖然每次都顯得力不從心,可還是屢敗屢戰。這本是作戰計劃的一部分,讓人民軍發動夜襲騷擾美軍,可惜人民軍的“表演”水平太次,讓美軍看了出來。好在這支美軍意在防守,僅加強了大橋的守衛力量,並密切注意着大橋附近水面的情況。可是他們沒有想到,距此不遠處的地方,志願軍步兵部隊正在武裝洇渡,準備從後面抱抄大橋。志願軍的渡江位置距大橋較遠,守橋的美軍使用夜視儀無法觀察這裡的情況。

渡江的部隊是第3裝甲旅所屬的第2裝甲步兵營的士兵,平時乘車作戰的他們又回到了徙步時代,只因爲裝甲車太容易被發現了。對於這些來自江南水鄉的子弟來說,游泳可是天生就會的本事,帶上全部武器裝備就下水了。由於兵力有限,美軍竟沒有沿江設防,所以他們很容易就上岸了,並順利潛入預定的埋伏陣地,準備發動進攻。

奪取這座大橋,對於志願軍此後的行動相當重要,必須奪取,並保證不被破壞。這個重要的任務被交給了第3裝甲旅負責。這座大橋對於聯合國這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所以不僅在此部署了一支精銳部隊,還給守軍下達了必須死守的命令。

第3裝甲旅所屬的火箭炮營首先對守軍陣地實施了一次齊射,接着裝甲步兵1營於正面發動攻擊,裝甲步兵2營則後面抱抄。原本以爲大橋可以順利拿下,可美軍的頑強抵抗使進攻受阻。守軍可是美軍中的精銳部隊,而且防禦工事修的不錯,工事原是人民軍修築的,美軍佔領大橋後又加強了許多。

第3裝甲旅旅長江俊亭見攻擊受阻,立即派出一個99A坦克連支援,99A坦克強大的火力讓守軍吃了不少苦頭,而守軍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沒能擊中任何一輛99A坦克,原本99A坦克上裝有光電對抗系統,能夠有效的對付反坦克導彈。99A坦克連的投入,使情況有了不少好轉,但美軍依然頑強的抵抗着,戰鬥一時間還不會有結果。

“報告,發現約一個營的敵援軍。”派出去的偵察兵報告道,大橋東面不遠處就駐有韓國第5師的一個步兵團,得知這裡情況危急之後,立即派出了一個步兵營前來增援。

“命令,炮兵立即實施拉攔截射擊!讓2營攔住,不能他們讓會合!”江俊亭大聲的命令道,“還有,讓白起立即率隊涉水過江,支援2營。”

白起是120自行反坦克炮連連長,他接到命令之後,立即率全連出發,該連一共擁有6輛120自行反坦克炮。在距大橋約2公里的地方,該連涉水渡過了清川江。不過在該連趕到之前,裝步2營已經將援軍擊退。前來增援的韓國步兵營遭到炮火攔截之後,又遭到裝步2營的伏擊,損失慘重,不得不先後退,等待後繼部隊趕來。

無線電中突然傳出:“發現敵坦克!”這是裝步2營派出的偵察隊在發出警報,美軍的一個M1A1坦克連正沿着公路趕來。

“白起,你知道該幹什麼吧?”江俊亭通過無線電問道。

“明白,敵坦克就交給我吧!”白起堅定的回答道,“全連注意,跟着我,咱們去打真正的坦克!”憑藉此前的記憶,白起率領全連進入了打伏擊好地方--一片向日葵地,高高的向日葵配上自行火炮塗有的綠色迷彩,還有當時黎明前的黑暗,使人無法輕易發現埋伏着的他們。

剛剛埋伏好,美軍的坦克就到了,一共12輛M1A1坦克,此時已展開戰鬥隊型,正高速衝過來。這些坦克沒有發現埋伏於向日葵地裡的對手。

“注意,注意,沉住氣,等對手再近一點開火!”白起提醒着大家,“好,預備,放!”隨着一聲令下,6輛120自行反坦克炮一齊“怒叫”,接着數輛M1A1坦克被擊中起火,其中有一輛車內的彈藥被引爆,當場將炮塔“送”上了天。

倖存下的的M1A1坦克立即調轉炮口,準備還擊,可惜僅能憑藉對手開炮時散發出來的硝煙與火光判斷出對手的大致方位,無法確定準確的位置,不過美國人還是開炮了,希望能迫使對手轉移暴露。反擊的炮彈也確實落在了伏擊者附近,遺憾的是沒有一發命中。接着白起等人進行了第二次齊射,又有幾輛M1A1坦克被擊毀。這時M1A1坦克才發現對手的確切位置,太近了,僅有200米,不過沒能馬上開火,因爲裝填手還沒有將炮彈裝好,在搖擺不定的車內快速裝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事出突然。等M1A1坦克裝填手將炮彈裝入炮膛,白起等人已經第三次射擊,因爲120自行反坦克炮裝有半自動的裝彈機,裝彈速度很快,於是最後兩輛M1A1坦克也“報消”了。從第一輛M1A1坦克被擊中,到最後一輛被摧毀僅用時12秒。

此時大橋北部的戰鬥已進入尾聲,只有南面的戰鬥還在繼續激戰。原來裝步2營爲阻擊韓國步兵營的增援,影響了對大橋的攻擊。白起又率隊支援裝步2營,在強大火力的支援下,裝步2營很快消滅了守軍,佔領了大橋。

雖然大橋已被志願軍佔領,但聯合國軍並不想放棄,於是調動部隊,試圖重新佔領這座大橋。被擊退的韓國部隊,在後繼部隊趕到之後,首先發起了進攻,這次投入的兵力是韓軍第5師的一個步兵團,該師的其它部隊正來趕來的路上。

對此江俊亭早有準備,佔領大橋之後,第3裝甲旅的主力就通過大橋,並迅速展開戰鬥隊形,於是韓軍第5師的反擊,很快就變成了自投羅網,送上門捱打。99A坦克如猛虎入羊羣一般,橫衝直撞,韓軍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武器沒有一件能擊穿99A坦克的裝甲。韓軍的M60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無法擊穿99A坦克,但99A坦克的125毫米坦克炮則可以輕鬆擊穿M60坦克。然而那些伴隨99A坦克行動的各種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在韓軍的火力之下,損失慘重,因爲它們的裝甲太溥了,甚至能夠被25毫米炮彈擊穿。“伴隨坦克行動的裝甲車也應該具備與坦克相同的防禦能力!”這是江俊亭在戰後提交的戰鬥總結中寫道的。

韓國第5師很快被擊退了,可惜第3裝甲旅沒能隨即展開追擊,擴大戰果,因爲美軍第2師趕來了。美軍第2師剛剛結束一個階段的作戰行動,正在休整,接到命令之後,急忙趕來了。此時天已經亮了,從遠處就可以看到,美軍第2師的裝甲縱隊已展開戰鬥隊形,衝了過來。第3裝甲旅也急忙放棄追擊韓軍,重新部署兵力,準備迎戰,於是一場坦克大戰開始,不過這場戰鬥的規模並不大,朝鮮雖然沒有中東沙漠中那無孔不入的沙子找麻煩,但這裡多山少平原,要想找一片大平原比上天還難,對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並不適合。

雙方的炮兵首先開火,炮擊對方的坦克羣,可惜坦克是運動目標,間接射擊的命中率太低。同時,經過一段時間的戰鬥之後,雙方炮兵的彈藥消耗都很大,已經顯得不足了,可是今後還有戰鬥,所以炮兵很快就退出了戰鬥,真正的戰鬥還是在雙方的坦克間展開。

論數量,雙方投入的坦克數量相當,論性能,99A坦克並不比M1A2坦克差,論坦克手的素質,雙方都是老兵,誰也不比誰強什麼,這場戰鬥真可謂一場高手對決。

美軍裝甲縱隊中的M3A2步兵戰車已經由前排退到了後排,M3A2本來是用於偵察的,對付步兵還可以,要對付坦克還不行,對付坦克的任務還是要由坦克來負責,後排的M1A2坦克已經衝到了前排。M1A2坦克內的坦克手可是都是老兵,而且戰鬥經驗豐滿,其中不少軍官還參加過海灣戰爭。

美軍坦克看到了99A坦克那顯得有點與衆不同的身影,志願軍也同樣將坦克放在了最前面,距離2000米,“開火!”隨着指揮官的命令,一輛輛M1A2坦克開炮了,射擊結果讓美國人吃驚,M1A2坦克精良的火控系統確保大部分炮彈擊中了目標,然而120毫米貧鈾穿甲彈竟無法擊穿99A坦克的裝甲。

還等美國人想明白是怎麼回事,99A坦克還擊的炮彈就擊中了M1A2坦克,這回又輪到中國人吃驚了,99A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發射的貧鈾穿甲彈也同樣無法擊穿M1A2坦克的裝甲。

“等再近一些再開火!我就不信打不穿它!”江俊亭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也非常吃驚,但他還是對國產坦克有信心,尤其是昨天他親自觀看了繳獲的M1A2坦克之後(江俊亭看到的那輛M1A2就是北朝鮮人民軍在開城戰鬥中繳獲的那輛)。當距離由於2000米變爲800米之後,99A坦克的確可以擊穿M1A2坦克了,然而M1A2坦克此時也可以擊穿99A坦克了。最終99A坦克依靠其裝有自動裝填機,發射速度較快的優勢,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損失也不小,以至於江俊亭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如果當時配發了炮射導彈,就可以在4000米外擊毀M1A2,那樣我軍人損失就會少許多,可惜當時還沒有!”

當大部分M1A2坦克被擊毀之後,美軍第2師師長馬德納西意識到該師的進攻已成強弩之未,M3A2步兵戰車等根本不是坦克的對手,繼續進攻下去,除了無意義的犧牲之外毫無價值,於是下令停止進攻,實施防禦,以待後繼部隊趕到,再組織進攻。

馬德納西的計劃並無問題,該師也在他的指揮下,順利後退到一處適於防禦之地,建立了新的防線頂住了志願軍的攻勢。問題是此時整個防線已經漏洞百出,韓國第5師被第3裝甲旅的擊退之後,不僅損失慘重,而且成爲驚弓之鳥,受到志願軍190師的猛烈攻擊之後,很快就潰退下去。190師藉機快速推進,對美第2師形成了右翼迂迴,與此同時,第40集團軍的118師也在美第2師西面實現了突破,擊退了其正面的韓國部隊,對美第2師形成了左翼迂迴。這樣190師與118師就對美第2師形成了一個鉗形攻勢,可惜這非作戰計劃的內容,這兩個師能順利切入敵縱深本屬意外,顯然是由於志願軍對韓國部隊的戰鬥力估計過高。

等俞登發現這個戰機,並下達有關命令之時已經有點晚了,好在美第2師並沒有撤退。實際上,馬德納西已意識到危險,並提出撤退的要求,科舍爾也同意馬德納西的分析,但科舍爾不同意馬德納西有關撤退的請求。因爲他心中還存在着樂觀的想法,認爲中國已入朝的兵力不多,志願軍的攻勢勢頭很快就會過去,戰局很快就會發生變化。總統布什的話依然圍繞着他,“一定要堅持住!絕對不能後退一步!”保持超級大國的聲譽是絕對優先考慮的問題,所以他不能輕易下令撤退,希望能再堅持一下。然而形勢並非科舍爾想象的那樣,聯合國軍方面兵力不足,尤其是地面部隊,一線的地面部隊僅有20萬,後繼部隊的數量是不少,但大部分是剛剛徵召的韓國後備役人員,無論是裝備還是素質都無法與志願軍相比,能夠馬上投入戰鬥的很少。美國好不容易從其地區它抽調了一些部隊,駐歐洲的第1裝甲師和第1機械化師,美國本土的第3機械化師、第4步兵師等部隊雖已奉命增援,然而這些部隊到達韓國還需要一些時間,是真正的遠水解不了近渴。相比之下,志願軍已投入的兵力則超過30萬,還有大量增援部隊正在路上,而且多爲精銳部隊,如第15、38、54集團軍。

直到美第2師陷入了合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之時,科舍爾才下令該師撤退,在第25輕步師的配合下,第2師成功的突出重圍。可是該師人員與裝備損失慘重,作爲一個師級單位已失去了戰鬥力,師長馬德納西在突圍時中彈身亡,成爲陣亡者中軍銜最高的人。

地面部隊的指揮官抱怨空中支援不力,讓科舍爾非常生氣,爲此在與空軍部隊指揮官斯文尼亞的電話中大吼到:“你的飛機都到哪裡去了!你一定給我解釋明白!”

“並非我們不想實施空中支援,而是我們無能爲力,部隊的損失太大了!”“中國人根本不在乎損失了多少飛機,他們有足夠的後備軍,可是我軍的損失補充太困難了。”“原來我們在東亞地區只部署了200多架飛機,現在得到了許多飛機,但是得到的武器彈藥與零配件很少,只能依靠原有的庫存,又消耗的很快,已經所餘無幾了。”斯文尼亞對於所處的困境,做出了無可指責的解釋。

“我承認這些的確是困難,可是我需要你們!”

“我們會盡力的!”

儘管斯文尼亞進行了許多努力,可惜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志願軍空軍的存在,讓聯合國空軍的飛機再也不能在朝鮮的上空爲所欲爲了。

志願軍的攻勢發動僅幾個小時,聯合國軍就支持不住了,韓國軍隊首先撤退,爲此美國人大罵韓國人是“豬”,將戰敗的原因歸納爲“由於韓國人的首先撤退,使整個戰鬥陷入困境。”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美國人並沒有留下來堅持戰鬥,與韓國人一樣撤退了。

當戰鬥進行到上午9點時,整個形勢已經明朗化,聯合國軍已開始撤退,不過科舍爾並沒有失去信心,他下令撤退的目的是:一、消耗志願軍的力量,二、重新調整己方部署,以等待時機實施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