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已撤走,部分工事已被拆除,因此澎湖守軍只能算是一支步兵部隊,他們手中的防空武器太少了,也太差了。

突擊營營長李威夢向他的部下下達了準備出擊戰鬥的命令,馬上就要着陸了!李威夢的心情相當平靜,他幾乎不再是一個沒上過戰場的新兵,不過當他從直升機中跳下時,心中不免產生一種喜悅終於踏上了澎湖--與大陸分離多年的臺灣的一部分。他看了一下表,時間是下午3點整,屬於按計劃到達。

“很順利嗎!”李威夢的心中不禁歡呼,守軍的表示比想象的差多了,到現在還沒有清醒過來,不過他一點也不敢大意,必竟面對的是2萬守軍。最值得慶幸的事是,原認爲負責澎湖守衛的梓東溪是一個讓人頭痛的人物(金門之戰梓東溪被俘虜,後被釋放回臺灣,堅守金門的戰鬥雖由楊浦指揮,但守軍司令是他,因此功勞全歸於他的名下,很自然的澎湖的任務落入他這個實戰經驗豐富的軍事天才之手),可現在看來,他是空有其名,將手中的全部兵力幾乎分散的部署於整個澎湖列島,基本上以海岸線爲防禦重點,準備應付來自海上的進攻,然而對其防線後方的防禦並不重視。

等守軍反應過來時,李威夢已經指揮部隊着陸完畢,並按計劃展開,控制了着陸場,並按計劃對着陸場附過的馬公機場發動進攻。這時梓東溪已經完全清醒了,發現解放軍正在猛攻機場時,馬上認識到機場一旦失守所能造成的嚴重後果,一面令機場守軍死守,一面調兵增援,可惜此時可供調用的部隊並不多,大部隊部隊已分散佈防於各處,其實此時要調動部隊也不容易,解放軍的攻擊機封鎖了通往着陸點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守軍面對的是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部隊,第50集團軍第一步兵旅第一營的前身是瀋陽軍區特種大隊,一羣執行特殊任務的職業軍人,戰鬥力自然超過一般的部隊。解放軍部隊還得到空軍的全力支援,該營中編有專門的航空引導員,專門爲空軍飛機指示目標。一旦進攻受阻,發出空中火力支援的請求之後,空軍的攻擊機就會在上空出現,這時航空引導員們就會將炸彈引向正確的方向。一般情況下,一至二枚炸彈投下之後,隊伍就可以繼續上路了。

相比之下,別看守軍有2萬多,實際上只有11000人屬於正規軍,其他人則是當地的後備軍人,水平相當於大陸的民兵。守軍完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之中,臺灣方面根本無法提供什麼有效的支援。

結果守軍的反擊不僅沒能消滅着陸的解放軍,相反損失慘重。

半個小時後,梓東溪終於東拼西湊到一支部隊,準備增援機場守軍,可是解放軍的援兵來了!第15空降軍的傘兵乘運輸機趕來了,第一批傘兵安全降落於由突擊營控制的着陸區,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

隨着大批傘兵的安全着陸,解放軍發動了更加猛增的進攻,馬公機場最先被攻克,不過馬公機場還不能使用,機場跑道上堆放了不少東西,如廢汽車,守軍用爲些東西封鎖了機場,必須進行清理之後才能使用。

下午4點多,又一批大型運輸機還是按計劃飛臨馬公機場上空,只不過它們運送的不是傘兵,而是傘兵戰車,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вмп-3,有了вмп-3,空降部隊的戰鬥力進一步增強。вмп-3出現在戰場上時,守軍開始失去信心了!

當澎湖列島上正在激戰之時,臺灣方面也沒有閉着,自發現解放軍對澎湖實施機降與空降之後,臺灣海空軍一直想方設法支援澎湖守軍,可惜全部失敗了。臺灣海軍派出艦艇運送海軍陸戰隊支援澎湖,可是艦艇編隊剛出海就被發現,隨後受到攻擊,結果半路上不得不返航。臺灣空軍想派飛機對運輸傘兵的運輸機實施攔截,可是大部分戰機被封鎖於洞庫基地內,僅能派出的少量戰機幾乎全部被解放軍護航戰鬥機擊退,結果在付出巨大的損失之後,僅擊落一架運-8和一架運-7,還擊傷了另外2架,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日落之前,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在傘兵部隊的接應下,順利登陸。當晚8點,經過搶修,馬公機場重新投入使用。二小時後,運送陸軍部隊的船隊到達澎湖,開始狀卸下部隊,趕到的陸軍部隊是第181師,該師在大裁軍時代被改編爲武警部隊,後因戰爭需要於2003年5月重新升級爲正規軍,恢復了原來的番號。別看剛剛由武警升級的第181師雖缺少重裝備,但對於執行清剿殘敵,打掃戰場的任務還是得心應手的。

12月5日2點,馬公市被解放,至此澎湖島基本解放,澎湖島上少數繼續頑抗的守軍也在日初前被消滅。雖然白沙島與漁翁島還於守軍的控制之下,但梓東溪已徹底失去了信心,他迴天無力!解放軍不僅站住了腳,而且正在擴充控制區,澎湖的失守只是時間問題。失去信心與鬥志的守軍不得不於次日放下武器投降。

由於連接白沙島與澎湖島的跨海大橋已被摧毀,已佔領澎湖島的解放軍一時間無法進攻這兩個島嶼,不過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是一個次要的問題,白沙島與漁翁島的守軍已經被封鎖了起來,根本無法對解放軍構成威脅。

現在澎湖列島三個主要島嶼中的澎湖島已被攻克,取得一個進攻臺灣島的支點的目的已經達成,如何解決白沙島與漁翁島上守軍的問題被交給了第181師與海軍負責,這是一個次要的問題,俞登已將全部精力放在臺灣島方向,進攻澎湖列島不過是解放軍整個臺灣的開始!

李威夢率領的第50集團軍第一步兵旅第一營爲整個戰役的勝利立下了奇功,不過該營的任務最艱鉅,經受了敵人受猛烈的反擊與壓制,因此損失也不小,好在多爲輕傷。這支部隊還沒等澎湖島上的戰鬥結束,李威夢即率部退出戰鬥開始休整。還有任務等着他們去執行。

隨作戰部隊登上澎湖島的還有衆多的工兵部隊,工兵部隊在馬公市被攻克之後立即搶修馬公港,在海灘上修築了許多臨時碼頭等設施,以便船隻的裝卸。同時搶修與擴建馬公機場,並建立了多處直升機機場,以便提高空運能力,還建立了許多營地與醫院,後勤倉庫中心等,整個澎湖島正被改建了一個後勤保障中心,顯然新的行動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中。

12月5日早晨,運送吳濤等人的車隊終於按時趕到新的集結地,一路之上,車隊幾乎沒有停過,長時間乘車的感覺簡直中受罪,因此當他們下車都有一個解脫的感覺。這時早已等候多時的炊事兵將做好的飯菜送上來了,原來到了吃早餐的時間,看到冒着熱氣的飯菜大家都有了食慾,不用說別的了,開飯吧!

今天的飯菜真是太好了,聽說是請附近某大飯店的名廚做的,讓大家讚不絕口。“今天的飯菜如此之好,可能這是我們能吃到的最後一頓熱飯!不知今天在這裡吃飯的人,能有幾個活着回來?”吳濤心中這樣想着,“別想了,怕死就不當兵了!”

這裡是靠近海過的一處機場,確切的說是直升機專用機場,要說起直升機,對於吳濤來說那是作戰不可缺少的工具,要不他們就不是空中突擊步兵了。可是當他苦等了好幾個小時之後,等來的竟是一些標準的民用直升機,沒有裝有任何武器,外表還塗的五彩繽紛,聽說是剛剛從民間徵集的,如果乘這樣的直升機去打仗等於去等死,好在,他們不過是乘這些直升機去澎湖島。

當他們乘直升機到達澎湖島時,已經是中午時分,又趕上了吃飯的時間,炊事兵已將飯菜準備好了,不過這次吳濤沒了吃東西的興趣,隨意吃了幾口就急着趕到指揮部去了。剛剛接到指揮部的通知,馬上要召開一次會議。可是當他趕到指揮部時,部分人員還沒有到達,會議還要等一下才能開始,藉着這個機會,他與李威夢聊了起來。

“現在整個戰局如何?”

“你不知道嗎?”聽到吳濤的問題,李威夢有點不解的問道。

“是的,一般的消息還可以,我想知道是那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你在這已經很長時間吧?能知道點機密的東西吧?”

“要打聽機密消息,你找對人了!”李威夢得意的說道,“剛纔找機會打聽了一下,我們的空軍與二炮把敵人打得擡不起頭,可惜敵人早有準備損失不大。聽說我海軍的主力已經掩護着登陸艦隊出發了。下面就要看我們陸軍的,好幾個集團軍正在沿海登船,聽說爲運兵徵用了上萬艘民船,等着看萬船齊發的場面吧!”、

正在這時,人員到齊了,會議要開始了,於是兩人的談話不得不結束。今天前來開會的人並不多,會議內容也不太重要,這僅是出擊前的一次碰頭會,僅是作戰部隊的幾位主官見個面,交流一下情況。

當開完會,吳濤乘車返回營地時,全營官兵早已整裝待發,沒有什麼需要討論的問題了,先召集部下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情況,然後親自檢查了一下,確信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吳濤下令道:“登機!”隨着這聲令下,全營1100多名官員登上了已等候多時的直升機,與3營一起行動的2營也開始登機。

隨着一發紅色信號彈的升空,整個直升機羣立即開動了發動機,準備起飛了!當3發綠色信號彈升空之後,幾架擔任偵察任務的直-11立即出發,隨着數十架直-10離開地面,幾分鐘後,運送着步兵的運輸直升機也出發了。

第60章

這數百架直升機起飛之後,立即實施超低空飛行,儘可能貼着海面飛行,這樣雖然危險了一點,但可以有限的躲避面達的偵法測。然而美國人正無時無刻密切注意着解放軍的每一動作,憑藉着世界上最發達的偵察手段,電子偵察機,衛星,等等應有盡有,以及世界上最發過的情報網,美國人察覺到了解放軍的這一行動,雖然所接獲取的情報有限,無法依情報斷言解放軍此舉的目地是什麼,但完全確信這將是一次十分重大的行動,好在情報需要反覆的核對,確定無誤之後,還要經過分析判斷等一系統複雜的工作,美國人用了不少時間纔將這一情報通知給還一所知的臺灣方面。

接獲情報之後,臺灣方面還需要一番分析判斷,可是沒等結果出來,直升機羣已經越過了臺灣島的海岸線,此時再作出反應已經太晚了。

臺南市位於臺灣西海岸南部,地處嘉南平原南端,臺灣第四大城市,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蹟,與之相翎的臺南縣地處嘉南平原中心,溪流縱橫,水庫、湖泊甚多,盛產甘蔗與柑桔,還有海鹽。縱貫臺灣南北的鐵路、南北高速公路既經過這裡。

也許正因爲這此良好的條件才被俞登選中,這可是他綜合各方面因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成果。這可不是一個一般的決定,而是一個關係整個戰局的頭等大事。於兵力薄弱的地方機降和傘兵部隊,然後衝出向海邊,接應後繼部隊登陸,此後的第一個目標是臺南市。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俞登的選擇沒錯,臺灣方面根本沒有想到解放軍會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實施機降。依臺軍參謀部的判斷,解放軍主力艦隊掩護登陸艦隊剛剛靠近臺灣島北部,受威脅最大的是臺灣北部沿海,如:基隆、淡水等地,解放軍在臺灣南部發動登陸的可能性不大。南部的解放軍正在攻擊澎湖列島,同時缺少登陸艦艇,要很快發動一次登陸是不可能的,至少在24小時內不行。

解放軍突然實施的直升機機降行動完全超出了臺灣方面的預料之後,打了臺軍一個措手不及,當得知此事時,夏健不禁冒出了冷漢,如果形勢不能得到控制,那麼結果就不堪設想,“反擊!不惜一切代價!”指揮部內迴盪着他的大叫聲,然而部下的回報讓爆跳不以。

事實上不能不讓他爆跳,“飯桶!”他這樣來評價負責臺南地區防禦的指揮官諸葛羽,諸葛羽竟沒有仔細考慮應付解放軍實施機降的可能性,把大部分兵力派到沿海地區,準備應付來自海上的兩棲登陸。結果從直升機上跳下的解放軍士兵竟沒有受到象樣的抗抵,他們機降的地方根本沒有什麼象樣的守軍。

以“飯桶!”來評價諸葛羽也許是對的,可是以“無能”來評價空軍顯然是不當的,空軍確實是盡了全力,可惜解放軍早料到這一點了,已派出大批戰鬥機護航,因此臺灣空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沒能完全任務,其實要攔截低空飛行的直升機並不容易。

“把指揮部設在這吧!”一着地,吳濤就迫不及待的命令部下將他的指揮部設在一個樹林中,通信兵迅速將各種設備展開,按放就位,僅僅幾分鐘,一個現代化的指揮部出現在吳濤的面前。別看順利着陸,並按計劃內佔領了所有計劃佔據的地區,而且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可以說整個行動進行的異常順利,然而吳濤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實際上整個部隊都處於緊張的狀態之下,好在大多數人都經過戰火考驗的老兵,能夠保持冷靜與沉着。必竟他們正處於敵後,周圍有敵人的數以萬計的部隊。

“敵人在那?”吳濤問道,“快接總部,問一下敵人的調動情況。”他急切的想了解敵人的動向,自從他們踏上臺灣的土地之後,沒有遇到什麼象樣的抵抗,遇到的不是正規軍,而是由當地人組成的民團,也就是臺灣方面宣傳中所說的國民警衛隊,實際上是一羣一擊即潰的傢伙,可是真正的敵人還沒有出現。

很快總部傳來的最新情報,與他們一起行動2營已經按計劃機降於臺南機場附過,正與機場守軍激戰之中,我傘兵部隊已開始增援他們,不過臺南市的守軍出兵增援機場,形勢一時間還不明朗。通過對敵人通信的竊聽,發現敵人已令高雄及嘉義縣的的機動部隊增援,不過這些地方的增援部隊距此尚遠,而且沿路受到我空軍封鎖,無法及時趕到,臺南縣城的敵人也有出擊的跡象。可惜依然沒有任何有關敵第74師的消息。敵第74師是一個裝甲師,無論人員素質,還是裝備水平都可算是一支精銳部隊,尤其是該師完全由臺獨派分子組成,戰鬥力不可小看,更爲重要的是,各種情報顯示該師佈置於臺南縣某地,可是無論空軍的偵察機,還是潛伏的情報員都無法找到該師的影子,不知這個強勁的對手在什麼地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敵第74師突然出現,那結果可就不堪設想。

這的確令吳濤非常頭痛,不過也有好消息,增援他的傘兵部隊馬上就到,果然幾分鐘後,空中就傳來了運輸機的轟鳴聲,很快運輸機就出現在視線之內,天空中也隨之佈滿了傘兵的降落傘。待第一個傘兵營安全着陸,收攏好隊伍之後,可擔負起警戒任務之後,吳濤就迫不及待的率部出發了,此次他的第一個任務是爲空降部隊的安全着陸佔據一個着陸場,現在看着這個任務基本成功了。

將掩護着陸場的任務交給傘兵部隊之後,吳濤立即率部搜索前進,準備建立一條防線,以應付敵人的反攻,爲傘兵部隊進攻臺南市解除後顧之憂。

這時一直伴隨着解放軍的好運結束了,着陸場開始受到臺灣炮兵的轟擊,萬幸的是臺灣炮兵沒有確切的情報,只能懷着“瞎貓碰着死耗子”的心裡,向着陸區胡亂開炮,而且炮擊引來了解放軍攻擊機的壓制,結果炮擊顯得非常零散,根本達不到以炮火壓制着陸場的目的。

剛剛出發的3營也遇到了麻煩,他們與一支敵人的部隊迎面相遇。“來的好快!”吳濤發現這是敵人的一支機械化部隊,兵力約有1個營,後來才知道這支部隊是臺灣第62步兵師的師屬裝甲營,是第62步兵師僅有的一支機械化部隊。

此時臺軍的戰鬥隊形已經展開,十幾輛M-48坦克衝在最前面,後面跟着裝甲車,車內的步兵已經全部下車,跟隨在坦克的後面。

“準備戰鬥!”他的這道命令下達的多餘,士兵們早已準備好了。“先讓空軍先招待他們一下!請求空中支援!”因爲他不想浪費手中有限的彈藥。空軍也沒有讓他失望,將臺軍炸得人揚馬翻,可惜這沒能阻止敵人的進攻,不久臺軍重整旗鼓再次發動進勢,這回2營才真正開火了,敵人在損失了大部分裝甲車輛之後撤退了。

戰鬥這才真正開始,他們擊退的僅是第62步兵師的裝甲營,現在該師的主力趕來了。臺灣將陸軍擴充至140萬之後的結果之一就是造成各部隊配置的重裝備不足,第62步兵師的全部裝甲車輛僅夠裝備一個營,裝備的火炮數量也僅爲正常編制的一半,但是該師依然不形小看,必竟是一支擁有1萬多人的部隊,即便大部分是步兵。

經過短暫的交手之後,第62步兵師已經基本瞭解了所遇到的對手,代價是僅有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簡單的部署之後,該師所屬的炮兵開火了。隨着炮擊的延伸,步兵伴隨着該師僅剩的幾輛坦克開始推進。

“先打掉坦克,然後收拾步兵。”吳濤一邊簡單的下達了指示,一邊舉起望遠鏡觀察,臉上還帶着一股得意的笑容,剛纔他指揮部隊及時轉移了陣地,所以敵人的炮擊沒能給他們造成什麼大的傷亡。他還不時的評價對手,“這叫衝鋒嗎?不太合乎條例的要求。”“他們就這樣理解什麼是進攻嗎?”

“開火!”隨着這一聲令下,步槍、機槍、迫擊炮等武器一齊發言,將敵步兵放倒了一大片,反坦克火箭手則最後幾輛坦克打發上天了。在被好好的教育了一通之後,臺軍不得不退回了出發陣地。

戰場上沒有“仁慈”二字,只有“你死我活”的原則,講究的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人們常通過對比交戰雙方兵力的多少,裝備的優劣來預測戰爭的勝負,而常常忘記了,決定勝負的諸多關鍵因素之中,人員的素質是不可乎視的,除了優勢的士兵之外,優勢的指揮員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巧妙的指揮才能將部隊的戰鬥力發揮到極限。吳濤的部下都是精心選擇出來的精英,沒有被認爲是強者的人根本別想在這個營中生存下去,憑着優秀的部下再配上吳濤這樣一個優秀的指揮員,3營竟與第62師殺了個半一斤八兩,不公勝負。

面對近10倍於已的敵人,3營沒能立於不敗之地,應該說是一個奇蹟了,危機然而就整個局勢還是對2營不利,臺灣方面在高雄方面集結了一支約10萬人的機動部隊,在臺南市還有一個軍的兵力,其中一個師是可以隨時調動,臺南縣城也約有一個師的守軍,嘉義縣方向也有大批敵軍,還有一個不知在那的第74師,他們可謂落入敵人的重兵包圍之中。

由於要優先支援進攻臺南機場的2營,要優先爲2營運送人員與補給,這就意謂着短時間內吳濤的3營得不到增援,原因很簡單:直升機的數量有限,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唯一能夠支援他的部隊是空降兵部隊,然而空降兵部隊的主要目標是臺南市,不會留下多少兵力支援他。

苦戰中的3營雖數次要求增援,可是援兵一直不見蹤影,天馬上就要黑了,黑夜使空中支援的效率大大下降,3營手中的最大優勢--空中支援也將失效了。連續數次進攻受挫的第62師暫時放棄了進攻,顯然是在準備展開新的攻勢。此時3營的人員傷亡雖小,但人人已經精疲力盡,彈藥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沒有增援部隊,他再難以支援下去,唯有暫時撤退。

就在吳濤猶豫是否要撤退之時,增援部隊趕到了,李威夢率領的1營,還有他們帶來的大量彈藥。

“你們來的太及時了!”

“辛苦你們了!”李威夢迴應道,“下面的事交給我們吧!你們下去休息一下吧!”

“不行,據偵察兵回報,敵人在我側冀活動異常,顯然敵人想來一個側冀迂迴,可惜我們的彈藥不多了,側冀很容易被突破,如果你們不過,我可能要下令撤退,現在你們來,我可以去給敵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事讓我們來吧?”

“不行,你們還是接替我們防禦正面吧!我們比你們瞭解這裡的情況。好了,不必爭了,我們補充完彈藥就出發。”見此情景,瞭解吳濤的李威夢不再說什麼了,吳濤又問道:“其它地方的情況如何?2營打下臺南機場了嗎?”

“臺南機場已經拿下,不過聽說2營的損失不小,而且敵人正在試圖奪回機場,目前爭奪的很激烈。”李威夢馬上將他知道的情況全部說了出來,“就在你們英勇阻擊敵人的時候,已經有近5000員傘兵安全降落於你們身後的着陸點,這不過先頭部隊,聽說在空降至少一個師,現在一個團的傘兵已經踏上通往臺南市的公路。聽說正在空降的一個團的團長叫高潔,是不是你以前提過的那個?”

“很可能,她是被空軍以傘兵團團長的職位請去的,沒想到她也來了。”

“一個女人能當上傘兵團長,還能親上前線,看來她不簡單。”

“那當然,要不她也當不上團長。”

正如吳濤所估計的,敵人確信有側冀迂迴的意圖,如果不是3營及時補救,那麼結果就不堪設想,然而情況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樂觀,敵人的進攻被擊退之後,一個壞消息傳來了,3營遇到的敵人不是第62師的,而是第121師的,這說明敵人的後繼部隊趕來了,他們所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連繼數次進攻被擊退之後,戰場再次陷入平靜。乘着這個寶貴的戰鬥間隙吳濤等人終於可以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幾點了?增援部隊到沒有?”剛剛吃了一點東西吳濤問旁邊的營參謀徐陵:“上級不是答應派增援嗎?”

“報告,現在時間晚上10點零6分,”徐陵看了一下表答道,“增援部隊還沒有到,估計快了。”

“希望他們快一點,我們的正面有2個師,第3個師可能馬上就到。”吳濤的話剛剛說完,偵察兵就傳來了壞消息,發現敵人的裝甲部隊。

吳濤連忙趕到指揮部的那部大型夜視儀下,這是他們擁有觀測距離最遠的夜視工具,望着對面由上百輛裝甲車輛由成的裝甲縱隊,吳濤的心幾乎在跳出來,M-60坦克,M-113裝甲車,這就是傳說中的第74師吧?“準備戰鬥!”“接1營,讓他們增援我們一些反坦克武器。”“接總部,要求支援,讓增援部隊快一點,最好能派飛機,用重炮轟擊也行,可惜重炮沒運到。”接連下達好幾道命令之後,吳濤也開始檢查自已的武器,他準備親自參加戰鬥了,因爲關鍵的時刻到了!

第61章

與3營相遇的正是臺灣陸軍第74師,這個師是王牌部隊,也是一支奇兵,非關鍵時刻,根本不會考慮使用,因此整個白天無論此處戰況如何,該師都沒有出擊,而是一直隱藏於距此僅數十公里的樹林中,直到夜幕降臨使解放軍空軍的活動減弱之後,該師才趕來參戰。第74師師長司馬星辰很慶幸他們是在夜上趕路,夜幕及僞裝的良好掩護再加上週密的安排,使他們沒有被巡邏的解放軍戰機發現,有關解放軍戰機的夜戰能力差的傳聞看來是正確。如果是白天行軍,一定會被發現,會如第121師那樣被飛機投下的炸彈炸得暈頭轉向。今天司馬星辰沒有坐鎮師指揮部,而是坐在坦克內親臨一線指揮戰鬥,這是因爲他心中充滿了信心,在他看來對付一支缺少重武器的機降部隊,使用第74師完全是“殺雞用牛刀”,他已經保證明天日出之前,將解放軍趕下大海。師長親自帶隊令他的部下異常興奮,於是該師殺氣騰騰的衝殺而來。

“炮兵開火!”隨着司馬星辰的一聲令下,該師所屬的十數部“工蜂”-6型火箭彈立即將數百發火箭彈傾泄於3營的陣地之上。接着坦克炮也噴出了火舌,整個陣地被火光與濃煙所包圍,“經過如何猛烈的轟擊之後,陣地不會再有幾個活人的,”許多人都是這樣想的,可惜吳濤已將其主陣地後撤了300米,因此大多數炮彈打在了空無一人的陣地上。

“準備!”吳濤下達了預備令,就在他準備下令全營武器一直開火時,突然有大批炮彈落在了敵人的隊伍之中。“敵人的炮兵出了什麼問題?爲什麼向自已人開炮?”吳濤將這一情況歸結於臺灣炮兵的誤擊。

“停止射擊!停止射擊!”司馬星辰也得出了與吳濤相同的結論,因此大叫着讓炮兵停步射擊,可是炮彈還是不斷落下。

“不對!按理說敵人應該發現了問題,可是這炮擊沒有一點要停下來的意思,沒什麼?落下的炮彈可象是155毫米炮彈。”吳濤發覺有點不對勁,“難道是我們的?不對,我們的重炮還沒有運到。”吳濤可謂是一腦子問號,可惜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戰後的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才知道那不是臺灣炮兵的誤擊,而是解放軍的,原來傘兵部隊在戰鬥中繳獲了幾門臺軍的155毫米重炮和彈藥,後來從炮兵部隊抽調了來的一批炮手來操作,結果炮手剛剛準備開火,就接到他的火力支援請求。可惜沒有時間去仔細考慮這一問題,“射擊!”這此時唯一應下達的命令。

雖然遇到不明的炮火射擊,以及頑強的抵抗,但是司馬星辰沒有一點放棄的打算,數次拒絕了部下要求撤退的要求,由於他的堅持第74師的裝甲縱隊在付出巨大的損失之後,終於切入解放軍的防線,將整個防線撕成碎片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了,可是正在這個時候,解放軍防線後方突然射來的炮火,並當即擊毀了數輛坦克。

“不可能的,中國軍隊怎麼會有坦克?”司馬星辰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可他確實發現遠處有數輛坦克的影子,而且一邊開火,一邊衝過來。“還等什麼?快開火!”清楚過來的司馬星辰立即下令開火消滅那些突然出現的坦克,不過這些突然出現的坦克令司馬星辰失去了再打下去的信心,當部下再次提出撤退的要求時,他馬上同意了。司馬星辰看到確實是解放軍的坦克,但那是真正的坦克,而是解放軍傘兵部隊的最新裝備--2002式自行反坦克火炮,其上裝備的105毫米炮足以對付臺軍的任何一種坦克,不過爲控制其重量以便空降,造成其裝甲很薄,幾乎等於沒有裝甲保護。

3營幾乎奇蹟般的擊退了敵人的裝甲部隊,當然這還要歸功於突然出現的援軍以及那不知來自何方的炮火。爲此吳濤打算熱烈擁抱增援部隊的指揮官,可是當他見到對方時,他立即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爲來者是高潔,一位女傘兵團長。

見到吳濤也確實讓高潔感到意外,必竟兩人曾是“同事”,不過在這個時候她沒有心情閒談,而是立即傳達了上級的命令:“立即撤退!”

“爲什麼?”

“當你們在這裡阻擊的時候,敵人的2個師已向我軍兩冀迂迴,因此你們要立即撤退,以縮短我軍的防線。”

“是,立即執行,不過我們不會就這樣走了。”

於是3營立即在增援部隊的接應下開始撤退了,不過在撤退的時候,他們特意製造了大量假象,結果敵人沒能發現他們已經撤退了,等發現他們撤走了再追早已來不及了。

自從開戰以來,俞登與關蒼海就一直沒有好好休息過,中間除了被迫吃點東西補充一個體力之外,他們一直忙於工作,雖然做爲最高首長他們並不需要不斷的發佈命令,但是他們需要不斷的瞭解情況,然後做出決判,而這些決定關係重大,因此馬虎不得。

戰場上的每一次變化都會很快會引起在攻臺總指揮中心大廳內的大型顯示器屏幕上內容的變化,屏幕上的電子地圖清楚的標明瞭敵我雙方的機場、軍營等軍事設施,還有雙方的部隊的位置,以紅與藍兩色分別表示交戰的雙方,以不同的標誌表示不同的部隊。

表示解放軍的紅色續佔據了澎湖列島之後又插上了臺灣島,不過此時正被無數的藍色標誌所包圍,這令俞登憂心不以,這可以說是俞登在整個戰役中最憂心的時刻。

俞登說道:“看來情況沒有我們預想的好,不過還可以。照這個樣子,堅持到早晨不成問題,只有能堅持到早晨,那麼形勢將出現轉變。”

“不錯!”關蒼海應道,“我們的登陸部隊正在穿過臺灣海峽,明天一早就可以在臺南地區實施登陸,不過這次有點賭博的意思,如果發生意外,損失可是太大了!”

“是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要我登陸艦隊一出海必然被敵人發現,要想達到登陸的突然性幾乎不可能。將登陸艦隊集中東海,讓敵人以爲我們將在臺灣北部登陸。我們一攻打澎湖,敵人又必會想到澎湖對面的地區將是我軍最可能登陸的地區,必會增兵防守,如果再等幾天,那麼行動的突然性就沒有了。因此我們又突然實施空降,打亂他們的佈置。雖然這樣使我軍空降部隊面臨敵人優勢兵力的重圍,重大的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唯有這樣也能保證登陸的成功,這樣就可以少犧牲許多戰士的生命。”

“可是敵人已經在向臺南地區集結,也許登陸之後將面臨一場惡戰。”

“我正希望如此!將敵人的主力消滅於臺南,不是很好嗎?當臺灣回到祖國懷抱時,不應該是一片廢墟!”

“不擔心的是美國人的反應!”

“美國人正急着調兵遣將,不過在是否出兵的問題上美國人內部還在爭吵之中,看來朝鮮一戰已經讓美國人不得不重新評估中國。”

“決定美國人出兵與否的關鍵因素是我們,一切就要看我們的表現了。”

“同意!”

當臺海正處於激戰之中時,美國人也忙着準備出兵干涉,不過美國總統還沒有決定是否出兵,在這個問題是不僅是總統,包括國會、三軍將領等都猶豫不決,如果面對的是伊拉克或朝鮮,他們絕對不會如此猶豫,可是他們面對的是中國,他們擔心出兵干涉將引起中美間的戰爭,如果中美開戰,那將是一場雙方都輸不起,也贏不起的戰爭。中國人已將美國出兵的結果明確的告訴了美國人,“出兵干涉將使中美將處於戰爭狀態!”現在要看美國人是否也有同樣的勇力與信心!

美國人不缺少與中國決一生死的勇氣與信心,關鍵的問題是是否值得,爲了臺灣與中國開戰,如果與中國人對抗,那麼臺灣就是一枚不可多得的“棋子”。同樣,中國人也不缺少與美國人決一生死的勇氣與信心,問題是在中國人眼中臺灣不是一個“棋子”,而是“身體”的一部分,是可以不惜一切保衛的國土。

美國總統在其回憶錄中寫道:“當再次開戰的消息傳來時,我感到糟遇了一次新的‘古巴導彈危機’!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這個危機!也沒有人告訴我應該如何!”

美國的決策者們處於猶豫不決之中,並不是說美國人閒着,除了積極調兵遣將之外,還展開大規模的外交攻勢,欲和平談判解決問題。可是無論是充滿威脅的聲明,還有滿是甜言密語的和平倡議,都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性的結果,中國人的答覆永遠是含義模糊,因爲中國人不打算再考慮除武力之外的方案,尤其是在人民解放軍進展順利的時候。

指揮室內雖有空調將室溫控制在最佳溫度,可是夏健還是感覺“熱”,這不臉上開始出漢了,形勢對於他越來越不利了。開戰之前,他將陸軍主力調到北部,以應付解放軍在北部的登陸,然而解放軍的登陸艦隊穿過臺灣海峽南下了,等他意識到解放軍將在南部登陸決定將已北調的部隊再調回來時,交通系統已經陷入“癱瘓”,解放軍對臺灣的交通線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尤其是臺灣中部,雖然這不足以令臺灣軍隊不法調動,但軍隊機動的速度下降了,要想及時南調已成夢想。

當得知解放軍的登陸艦隊正在澎湖列島西南海域集結時,夏健意識到登陸馬上就要開始了,爲阻止解放軍登陸他動用他所能動用的一切手段,可是效果不大。臺灣海軍的大型艦艇不是被封鎖於港口之內,就是躲避到外海去了,因此只能派去空軍的戰機與海軍的小型導彈快艇實施攔截作戰。最後在付出不小的損失之援,令解放軍糟受了不小的損失,只可惜這些損失還在解放軍的承受能力之內,甚至比預料的好。

夏健本希望南部的部隊能迅速消滅解放軍的空降部隊,可是經過一夜激戰之後,解放軍空降部隊不僅沒有被消滅,還控制着一塊不小的區域。夏健本希望加強海岸線的防禦,可是最後還是一句空話,爲對付解放軍的空降部隊,不僅沒有兵力增援一線部隊,而且還抽調了不少二線部隊,這些部隊本打算做爲預備隊,準備在解放軍登陸後實施反擊之用。

12月6日日出時分,飽受臺灣海空軍騷擾的解放軍登陸艦艇編隊終於出現在距離海岸線不遠的地方,終於有了“出氣”的機會了,空軍的攻擊機剛剛投下第一批炸彈,艦炮就加入了“合奏”,除了驅逐艦上的130毫米加農炮和護衛艦的100毫米炮旬,還有大型貨輪上的122毫米火箭炮。

臺灣的海岸防禦工事可是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最近一個時期又進行了瘋狂的加強,有人說其爲:“固若金湯!”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工事多是按老式的標準修築的,再加上工程質量很差,效果並不好,而且解放軍掌握着非常精確的情報,所以火力準備的效果非常好。實際上歷史上許多被視爲“固若金湯”的防線都被突破了,人類的歷史早已證明根本不存在無法突破的防線。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火力準備之後,登陸部隊的小型登陸艇及兩棲戰車開始衝向海灘,經過短暫的交火力之後,第一批步兵部隊登上了海灘,建立了橋頭堡,兩棲戰車也順利上岸了,待灘頭進一步擴大與穩固之後,大型登陸艦衝到海灘邊將重裝備及更多的士兵送上海灘。工兵部隊也開始修築暫時碼頭,以方便運輸人員和裝備的民用船隻卸載,中國海軍擁有的登陸艦艇數量較少,爲了能一次運送儘可能多的人員和裝備,特意徵用了大批民用船隻,其中許多是噸位很小的漁船。

第1集團軍軍長江淚由於沒能趕上參加朝鮮的戰鬥,曾經大哭一場,這回他不打算再當旁觀者了,因此此次說什麼也要求第一批登陸。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第1集團軍如願成爲第一批登陸的陸軍部隊,第一批登陸的部隊屬於海軍陸戰隊。也許是出於急切,江淚一再的催促部隊快一點行動,這下不要急,本來船隻就多,卸載的物資與人員也多,整個海灘上的卸載工作出現了混亂,如果這個時候,臺灣軍隊能集中火力轟擊海灘,一定會給解放軍造成非常大的麻煩,好在臺灣炮兵除了偶爾打來幾發炮彈之後,根本談不上集中火力壓制海灘,不過戰後,江淚還有因此受到批評與指責。

江淚迫不及待的將他的指揮部從登陸艦上搬到了岸上,可是他並喜歡指揮部內的工作,沒達多久就找了藉口,將手中的工作交給了參謀長狄青,乘上裝甲指揮車上一線指揮戰鬥去了,如果不是因爲他身負指揮責任,否則他一定會乘坦克去參加戰鬥,他可是坦克兵出身,裝甲兵學院的優秀畢業生。這下參謀長狄青可忙壞了,整個軍指揮部只剩下他一個人主事,各種事情都需要他來解決,幸運的是參謀長狄青也非等閒之輩,把事情處理的非常好,令江淚放心大膽的去打了。

此時第1集團軍上岸的部隊僅有第1師,因此江淚親臨一線指揮的結果是將第1師師長周淳的權力架空了,不過周淳毫不怨言,而是高高興興的率部衝鋒陷陣去了,原本他一直苦於沒有藉口下部隊,江淚的到來正是求之不得的。

按計劃第1集團軍登陸之後的第一個任務是立即增援臺南機場的空降部隊,第1師最初的進展非常順利,並沒有想象中的惡戰,幾乎如同打掃戰場一般,這令周淳非常看不起自已的對手,認爲不過是一羣虛有其名的傢伙,直到他們與臺灣陸軍第70師相遇之後,他才改變了這種想法。第70師絕不容小看,該師的人員多爲停戰後被遣返臺灣的金門守軍,是臺灣陸軍中作戰經驗最豐富的部隊,該師師長是楊浦,金門之戰的臺軍指揮官。他雖有堅守金門之功,但因下令投降以及反臺獨立場受到排斥,返回臺灣之後僅被任命爲新建的第70師。

第62章

周淳率部迎面與第70師相遇,第70師駐守的陣地是阻擋他們與空降部隊會合的最後一道阻礙,這時他們也真正遇到了“硬骨頭”。開戰以來,第70師就在這一地區擔任警戒任務,沒有投入任何戰鬥,因此該師基本沒有什麼損失,而且還修築了不少工事。

“混蛋!”當第3次進攻被擊退之後,周淳口出大罵起來,氣急敗壞的下令道:“給我轟!將敵人的陣地炸平!”於是部隊暫停了攻勢,轉而以強大的火力實施壓制。很快空軍的十幾架強-5攻擊機應聲而至,炸彈隨之呼嘯而下,這些炸彈並非普通的航彈,而是依據第二次朝鮮戰爭的經驗改進而成的最新式油氣炸彈,對人員的殺傷力非常強。

別看第70師擊退瞭解放軍的三次進攻,但是該師的損失也不小,猛烈的轟炸又令臺軍損失慘重,更令許多新兵幾乎精神失常,好在有許多參加過金門之戰的老兵壓陣,否則這支部隊很可能會崩潰。

相比之下,空襲成造成的人員傷亡,遠遠不及其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此時楊浦非常悲觀,自從回到臺灣之後,他就變得意志消沉,原以爲戰爭是證明男子漢價值的最好方式,可是金門的經驗歷讓他開始“厭戰”與“反戰”。被俘期間,他親臨大陸各地觀光,深刻的瞭解了大陸,對於中國大陸的實力深有體會,他相信臺獨絕無成功之可能,臺獨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再堅持一會,大批增援部隊就要趕到,從高雄趕來的數個師已經距此不遠了,楊浦也明知這一點,可是他無意再堅持下去了,不顧上級的命令,私自下令撤退了,他不想再打下去了,也不想讓他的部下再作無謂的犧牲了。

第70師的善自撤退,令周淳率部完成了與空降部隊順利會合的任務,從而確保了對臺南機場及其附邊地區的佔領。與此同時,高潔所率的傘兵團也突破臺軍包圍與登陸部隊會合,至此機降的兩支部隊分別與登陸會合,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結束。

第70師師長楊浦善自下令撤退看上僅僅是他個人失去信心的表現,然而實際並非如此,否則楊浦的這一命令根本不會得到執行,甚至無一人反對,事實上楊浦的部下比他更沒有信心,更不願意打下去,實際上這反應出整個臺灣軍隊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在精神上已經戰敗了!

停戰期間臺灣三軍得到的大量補充,爲此不顧臺灣經濟的承受能力,強徵數十萬人入伍,使軍隊總員額超過了戰前,可惜質量下降了。擴軍除需要補充大量人員之外,還需要大量裝備,不僅僅是武器及其彈藥的補充,還包括運輸工具,通信設備、被服、給養等等。臺灣僅限的物資儲備根本不法適應擴軍的需要,結果許多部隊裝備不足,遠遠達不到編制,因爲臺灣的綜合實力根本不法與大陸相比。

其實裝備方面的問題還算是小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操作這些武器的人,人員的素質可以培養,停戰的幾個月時間足以給臺灣培養軍事人才,問題是臺灣軍人的精神狀態。

海峽兩岸長期的隙離再加臺灣當局的宣傳使臺灣民衆對大陸的認知趨於“畸形”,對於“統一”感到畏懼,但心“統一”使他們成爲第二等公民,受到壓迫,財富被剝奪,因此他們敵視大陸與“拒統”,然而“拒絕”並不表示他們“求獨”。停戰期間,臺灣與大陸間的聯繫加強,做爲停火協議的一部分,臺灣方面不得不允許臺灣民衆更多的瞭解大陸,大陸人越來越多的出現於普通臺灣人的面前,大陸出版物在臺灣街頭公開出售。

大陸方面有意無意的宣傳工作,使臺灣人對大陸的瞭解越來越多,從對大陸的“誤解”與“懼怕”之中清醒過來,不再過分相信臺灣當局的宣傳,對於統一的態度從懷疑與否定,更多的向支援傳變,極力推行“臺獨”的人越來越少,實際上“臺獨”爲人們所拋棄,人們已經清楚的認識到“臺獨”不過是當局的一個藉口。對於大陸漸生“好感”並不足以讓臺灣民衆投統一的票,然而臺灣當局臺灣當局實行的獨裁統治,當初人們選舉有“臺獨”背心的陳水扁上臺,爲的就是解決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內部問題,如:貪污腐敗,賄選等問題,可是現實徹底打破了人們的夢想,結果不僅引起人們的反抗,當還令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大陸的“懷抱”。臺灣軍人,尤其是士兵開始對“臺獨”提出質疑,被“爲何而戰”“爲誰而戰”之類的問題困惑,精神上陷入“空虛”,因爲他們無法將當局的宣傳與客觀現實結合起來。7月間的那種“誓死如歸”“與解放軍決一死戰”的精神風采早已一去不復返,整個臺灣軍隊的士氣已經降到低點,一支失去信心,充滿了反戰、厭戰情緒的軍隊如此能有拼死的勇氣?又如何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

從開戰至今的戰場形勢爲:12月4日,解放軍突然發起攻擊,重創臺灣空軍,當日下午3點,解放軍機降澎湖列島,並於次日迫使守軍投降。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