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龍謙與秋瑾

“久仰秋女俠英名,今日得見,幸何如之!”

秋瑾站起身,將手裡的書卷扔下,盯着眼前一身軍服身材高大魁梧的軍官,“你就是龍謙?廣東提督龍謙?”

“正是鄙人。”龍謙也仔細打量了秋瑾,與他記憶裡照片中一身和服打扮的影像相比,眼前的女人顯得憔悴很多,“軍務在身,未能及早拜會女俠,還請諒解。秋女俠,來廣州數日,吃住還習慣嗎?”

秋瑾避開了目光,心情複雜,半晌才拱手道,“多謝龍將軍援手。不過,將軍身爲炎黃子孫,卻助紂爲虐,秋瑾很不佩服。”

路上王之峰已經彙報了秋瑾的基本態度,本在龍謙預料之中,龍謙肅容道,“敢問秋女俠,若是你處龍某之地,又當如何?”

“呸!沒骨氣的東西!”秋瑾勃然變色,“剛纔謝你,是爲私恩。現在罵你,是爲國仇!若是我有你手中兵馬,定當旌旗北指,直搗黃龍,驅除韃虜,恢復我漢家大好河山!哪裡會像你這般助紂爲虐,一而再地充當韃子的鷹犬,龍謙,你還記得你的祖宗嗎?”

後面肅立的王之峰和歐陽中齊齊變色,他們沒想到秋瑾脾氣如此暴烈,“秋瑾,你不要忘恩負義!若不是我家司令派人千里赴援,你早就成爲滿清的刀下之鬼了。”歐陽中厲聲呵斥道。

“沒錯!但秋瑾從來就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神州淪陷,腥羶之氣二百年有餘,即便活着也是行屍走肉。以我一腔熱血,喚醒千萬醉死夢生的漢家男兒,有何不美?你又是何人,有什麼資格與我對話。”

“秋女俠既然不怕死,又何不冷靜一番,就你所唾罵龍謙的問題做一探討?秋女俠請坐,我龍謙既然敢派人救你於死牢之中。就不怕挨你幾句罵。不過,革命者如果都如你一般呈一時血勇,我看你們標榜的排滿革命斷然難以成功。”說着,龍謙大喇喇在主位上坐下來,“先說我的祖先,先妣教導龍謙,永遠不要忘記你是一箇中國人。龍謙正是記牢了家母的教誨。這才遠涉重洋,回國效力。沒錯,龍謙是漢族,但敢問秋女俠,你們說驅除韃虜,是要將滿族人驅除至何處?東北?那裡也叫滿洲。是不是中國的領土?抑或做一次種族屠殺,將滿族人全部殺光,從此中國就沒有了腥羶之氣?那回民呢?苗人呢?還有藏民、蒙民呢?歷史上蒙元統治中原百年,殘酷不亞於滿人,是不是也要來一次民族復仇?”

“純屬狡辯。我何時說過要屠盡滿人?”

“好吧。我要說的是,在我中華領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不管是漢人還是滿人。不管是藏人還是蒙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家母教誨的意義正在於此,龍謙須臾不敢忘懷。再說第二件,女俠以爲,龍謙起兵于山東,有幾成勝算?”

“若是事事都要勝算在手,還革命什麼?”

“不。個人事小,國家民族事大。若是戰端一開,北方生靈塗炭,百姓家園盡毀,國家本來就孱弱到極點的一點元氣盡喪,便宜的爲誰?日本?英國?俄國?我麾下數萬忠勇將士,他們都有妻兒父母。我不能不爲他們考慮。秋女俠,我算過了,去年起兵,輸的定然是我。今年起兵,結果依然一樣!”

“狡辯!純屬狡辯!”秋瑾激憤之下,竟然沒有注意到龍謙所說的真實含義,“就算你爲了你部下考慮,儘可以窩在山東當你的縮頭烏龜,又何必充當韃子的鷹犬,鎮壓湘贛在前,屠戮粵西在後?這又是什麼道理?”

“道理很簡單。因爲我尊敬像你一樣捨生取義的革命者。我不去,起義的結果更糟糕。現在,至少大量的革命者因我而活。劉道一活着,蔡紹南活着,黃興也活着。”

“劉道一活着?黃興活着?他們在哪裡?”

“劉道一被我從江西帶至靈山,放他去與黃興傳話,現在在哪裡,我不知道。黃興被我有意放走了,估計走水路跑日本了。蔡紹南就在我軍中,女俠若是想見,隨時可以。大批的被我俘虜的義軍加入了我軍,女俠想見,也可以。看看龍謙是不是嗜殺之人?若不是景仰你的爲人,龍謙何必派我的部下甘冒奇險,到紹興走這一遭?”

或許是聽說劉道一併未被殺,秋瑾冷靜了許多,“剛纔你說起兵反清不成,難道你真有反清之心?”

“慢來慢來,剛纔的話題還未談完呢。秋女俠,你等革命,目的就是驅除韃虜嗎?”

“當然。”

“驅除韃虜之後呢?”

“建立共和之民國!”

“再以後呢?是不是將滿清趕下臺,建立一個漢族政權就萬事大吉了?國防如何?外交如何?民生如何?秋女俠想過嗎?”

“到時候自然有辦法。”

“國家大事,豈能用‘到時候自然有辦法’來搪塞?先拋開我龍謙不談,北洋十萬雄兵就駐紮京畿,你認爲他們會擁護共和,擁護同盟會執掌權柄嗎?”

“這個……”

“聞說孫文先生有割據兩廣以抗中樞的計劃,早在李鴻章時期就試圖實行,可惜李鴻章瞧不上他。又聽說孫先生革命的資費,多取自日本,日本朝野對於孫先生的排滿革命異常熱心,對於孫文一黨,多方庇護。龍謙愚昧,日本人如此做目的何在?”

“這個……”

“秋女俠,我敢負責任地講,自日本明治維新成功,就將中國視爲頭號大敵,從地緣政治出發,日本與中國,是典型的兩雄不併立!日本強,則中國必弱,中國強,日本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他們那幾個小島上過日子!爲何日本要資助孫先生的革命?秋女俠,多少罪惡,都借革命的名義盛行。說實話,龍謙早就不看好滿清,他們將國家搞得一塌糊塗,早就該下臺滾蛋了。但中國之難題。卻不會因爲滿清之垮臺而解決,更不能仰仗日本之援手,甲午之恥,庚子之難,秋女俠真的就忘記了嗎?”

“想不到龍將軍一張利口。”

“不是龍謙口利,而是事實如此。我救女俠脫困,非爲女俠個人。乃是爲國家民族。女俠之令龍謙所尊敬者,不是你的政治主張,而是爲國犧牲的勇氣!中國所缺少的,就是女俠這樣慷慨赴死的勇士。”龍謙說到這裡,對身後兩名部下揮揮手,讓他們出去。“秋女俠,龍謙有一事相求,不知女俠答應不答應。”

“什麼事?”秋瑾警惕地看着眼前這個強悍的男人。

“龍某是要反清的……”

“什麼?!你再說一遍。”剛纔龍謙已經講了滿清早該下臺的話,但龍謙親口說出他要反清,還是讓秋瑾激動地站起來。

“沒錯,你聽的沒錯。龍謙臥薪嚐膽七八年,目的就是推翻滿清。建立一個富強民主的新中國。龍謙所求女俠者,便是一道爲新中國的誕生出力,爲新中國的富強出力。秋女俠可能答應嗎?”

“你若是起兵反清,秋瑾一定追隨!”激動之下,秋瑾脫口而出。

“慢來慢來,若是我要你就此脫離同盟會,你也肯嗎?”

“你爲何對同盟會有如此成見?”

“我不太贊同同盟會的主張。而且,我也不相信同盟會的主張。”

“同盟會的主張有何不好?”

“自古便是破壞易。創立難。打碎一箇舊世界易,建設一個新國家難。龍某居魯數年,閒暇之餘,很是讀了些史書,王朝易鼎,造反起家者要麼是不堪忍受,只爲一時痛快。要麼便是空喊了些華麗的口號,比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之類的讓赤貧無立錐之地的貧農動心而追隨的口號。就是同盟會,也搞出了平均地權的綱領。聽起來確實美妙動人。秋女俠。據龍某所知,追隨中山先生的革命黨骨幹首領,無一不是富家子,幾乎都有留學海外的經歷,或許正是留學海外看到了另一個不同於滿清自詡的天朝上國的世界,方纔認識到祖國的悲哀,於是萌生了推翻滿清,創建民國的動機。但是,真正身無餘財,貧苦交加的最下層貧民,誰能將子弟送至海外唸書?這些富家子一旦取得政權,誰又會革自己的命?將自家的土地拿出來分給貧農?平均地權,既是孫文十六字綱領中最具實際意義的條款,也是最難實現的條款。”

秋瑾一驚,沒想到龍謙如此評判孫中山的十六字大綱。

“要我看,不管是漢人掌權,還是滿人掌權,衡量一個政府是否合法的唯一標誌便是治下民衆的福祉。滿族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憑着十幾萬弓馬嫺熟的八旗兵便奪下了上億漢人的萬里江山,要我看,不是滿人多麼勇武,而是自萬曆至崇禎的漢人政權失德給了滿人入主中原的絕佳機會。龍某一直認爲,決定軍事成敗的根本原因是政治之成敗,而不是軍事的一兩次勝負。政治上開明進步,即使有一兩次軍事的失敗也無關戰爭的最終結果,反過來,即使戰場上憑藉將士用命取得幾次戰役的勝利,最終也難以改變戰爭的結局。明朝政治的腐敗決定了它的結局,沒有滿清騎兵的威脅,它也會將江山丟給張獻忠李自成或者其他扯旗造反之人。而張獻忠李自成若是政治成功,自然不會敗於兵力遠遜自己的韃子。”

秋瑾大失所望,“如此說來,龍將軍是要自立旗號了。”

“龍謙所幻想的新中國,是吸納所有愛國人士的新中國,是廣開民智,崇尚科學民主的新中國,是關心民生,努力使百姓富裕幸福的新中國,是建設強大國防,重振我漢唐雄風的新中國。龍謙自立旗號不自立旗號是小事,但龍謙可以向女俠保證,龍謙絕不稱帝,絕不建立一個新的封建王朝。”

“那,龍將軍如何對待同盟會?”

“自當海納百川。”

“好,秋瑾答允你了。我來問你,及既有反清之心,如何實施?”

“問的好。不外是練兵、籌款、厚培民生三件事。相比後兩件,練兵反而不難。我們不去管朝廷如何,主要是我們要集聚好足夠的實力。倒是有一件事比較急,還沒想好如何辦……”

“什麼事?”

龍謙想到的就是政黨。如果自己要建立一個新的封建王朝,建立政黨就不需要了,只要以權位富貴相召,總有賣身投靠者。便是蒙山軍諸將,看着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忠心自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軍事上疊遭大敗,問題將徹底暴露。建立一個具有先進性的政黨,情況將完全不同,中國雖然封閉愚昧,總不缺獻身理想者……可是,政黨是有明確政治目標,代表了一定階層利益的政治集團,蒙山軍代表誰的利益?工人?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工人有多少?農民?如何代表廣大農民的利益?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走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路?在鄭家莊嘗試土改就發現,地主和富農不能一概而論,情況至爲複雜……

“此事比較難辦,我尚未想好。待我有了眉目,再來請教女俠吧。”

“那,龍將軍如何安置我?”

“秋女俠,我希望你深入瞭解一下龍某以及龍某的軍隊。耳聞不如親見嘛。龍謙將會在廣東待一陣子,秋女俠若是願意,就留在廣東助我。不過,爲掩人耳目,女俠要化一化名。待大旗高舉,再恢復女俠的真容。還有一個選擇,那便是北上山東,親眼看一看山東新政,或許女俠對龍謙就有了更爲全面的認知了。何去何從,女俠可自定。”

“若是我要回日本呢?”

“也可以。但要女俠應允龍謙一件事。”

“什麼事?”

“不要說出是龍謙救了你。”

“爲何?”

“不是我小看你的同志們,嚴重缺少保密意識,八字還沒一撇,早已嚷得滿城風雨,徒壞我大事。不過,我不主張你出國,革命嘛,自然要腳踏實地,哪有躲在海外空喊救國的呢?”

這便是諷刺孫文了,秋瑾撇開了這個話題,“龍將軍的救命之恩,秋瑾自然要報。何況將軍心懷救國之志?我便留在廣東吧,且看你是不是心口如一。”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龍謙哈哈大笑,“滿清氣數已盡,但如何創建一個新中國,龍某卻有自己的一點小見識,既然大的方向一致,我們就求同存異,爲了重振我中華雄風攜手奮進,此刻嘛,便請女俠耐心等待時機吧。”

龍謙與秋瑾的交鋒,以龍謙完勝告終。當即龍謙告辭,在歐陽中的陪同下去看許思了。

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5節 楊度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9節 參謀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七節第22節 授勳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23節 伙食問題第31節 錦州之戰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35節 社會調查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7節 新軍第18節 平叛之後第5節 江雲第2節 袁克定第十七 北京七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2節 疑惑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12節 回國三第3節 動員第12節 條件第十七 北京七第11節 故土第16節 逆襲一第9節 國慶日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3節 抗洪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節 抗洪二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19節 北京九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3節 端方第21節 敗露第4節 南京一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17節 山東政務第10節 寺內第11節 特種作戰第43節 陳淑第5節 南京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8節 交底第14節 平叛四第2節 南滿支隊2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21節 整編前後十一第4節 黑溝臺二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27節 軍械組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16節 末日三第40節 誓師出山第39節 周馥一第21節 秋瑾二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3節 俄國戰略第12節 北京二第3節 抗洪三第9節 阻擊二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28節 招商會四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17節 平叛七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6節 整編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