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

和大多數女人一樣,尤氏在家庭大事上做不了陳超的主。儘管她不願意丈夫將祖產全都“交”出去,但阻擋不了丈夫的決心。陳超對妻子說,“你懂什麼叫化家爲國嗎?我們已經上了他的船,他若是敗了,你那點祖產也留不住;若是勝了,天下盡是你的,又何必在意那點蠅頭小利?”

這些道理,尤氏似懂非懂。但舉家遷入沂州後,家裡發生的變化卻是實打實的,光是陳超在華源實業的股份分紅(去年第一次分紅)就比種地強的多!按照丈夫的預計,今年華源實業的盈利至少會是去年的三倍!紅利當然水漲船高。現在總算明白了,搞工業比種田強太多了!

錢是不缺,但尤氏還是捨不得那些祖產。這次回陳家崖,也有落實那些地分給誰的意思在內。按照尤氏的想法,便是贈與鄉親,也要自己贈與吧?至少對方還記個大人情,給了自治委員會,算什麼事嘛。

尤氏與陳嫺在租屋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吩咐套車,他要去找接了丈夫委員會主任之職的蕭觀魚。沒想到陳家崖的鄉親們聽說她回來了,呼啦啦涌進院子十幾號女人,都是陳家崖的鄉親,噓寒問暖,頓時讓寂靜的院落熱鬧非凡。

陳超多年扶危濟困,在莊子裡本就威望極高,現在一下子捐出了名下全部的田土,更是令陳家崖的鄉親感動。聽說尤氏母女回來,串聯了一同來探視。

“哎呀嫂嫂,你這一走就是兩年,可想死俺們了……”這是一位平輩婦人。

“哎呀嬸兒,俺們約了去沂州看你呢,正商議着。你們就回來啦。今兒午間可得去俺家吃飯,都準備好了……”這是一位晚輩女人,但年紀看上去不比尤氏小多少。農村的輩分不代表年齡。

“哎呀小嫺呀,長高了,也更俊了,已經是大姑娘了呀。找婆家的沒有?”這也是尤氏的一位平輩,執了陳嫺的手一連串地問。

尤氏開心地笑着,“俺們也惦記着大夥兒呀。快進屋坐,咱們進屋聊。”尤氏將街坊們讓進屋子。

乍一回來,生活還真有些不方便了,連個茶具都湊不齊。尤氏歉意地說。“大家多擔待吧,你們看,手邊用慣的,都讓俺帶到沂州了。剩下的又缺胳膊少腿……”

“別忙乎啦,俺們就是來看看你。另外。聽說莊主他把地都捐給自治委員會了?真有這事?”還是那個晚輩婦人。她這句話問出來,另外幾個女人立即投以不滿的眼光。

尤氏警惕起來。她此番回鄉是臨時動議,並未與丈夫商議,她知道丈夫很重視此事,“嗯,這件事嘛,嗯,還沒有問大家,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過的好嗎?”

“日子還行,至少肚子是能吃飽了。尤其是那些種棉花的。都發財了……”

這件事尤氏知道,中興實業旗下的紡織廠就包了根據地的棉花,但是據說很多人家還是賠本的。

“日子比過去好過了,但就是瘮得慌,就說咱陳家崖吧,年輕人一半去當兵了,另一半去了沂州或者兗州的廠子做工,白日裡男人們再下了地,莊子裡像是沒了生氣……”

這是事實。陳家崖受陳超的影響,全力支持蒙山軍。參軍人數比例之高居根據地之首。這兩年來,特別是近一年來,陳超出於關心桑梓之念,數次派人回鄉招攬子弟赴沂州做工。

“可是,只有人都走出去了,日子纔有了盼頭。像過去一樣死守着幾畝地有啥出息?勉強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一直未開口的陳嫺終於說話了。

衆人訝然。覺得陳嫺離開兩年,變化之大不僅是個子長高了些而已,原先在莊裡時可是一個不願意出頭露面的小淑女,當着長輩說話都會臉紅。

“小嫺說的是。但外面的事咱山裡人總是吃不準,心裡不踏實。就說俺家那個毛小子吧,在電廠每月能拿四塊銀洋,差不多是三兩銀子呢。原先誰能想到他一個毛頭小子一個月能掙這多錢?可是他捎話回來說,廠子裡的規矩大,幹啥都不自由,哪裡如在家種地踏實?”話題還是轉回到了土地上,“嫂子,聽說俺哥真的將名下的田土都捐給自治委員會啦?”

“嗯,是有這事。”尤氏點頭道,“你們也曉得,俺就是個婦道人家,男人的事俺是不管的。只要家裡有吃的,有穿的,有零花就行。”

“嬸兒,您老還要操啥心呀?有龍司令這杆大旗樹在身後,別說是縣裡,就是州府,還不是橫着走?如今呀,您老就是拔根汗毛,也比俺們的腿粗。俺們就是想說,想說,”那位與陳淑平輩的中年婦女到這個時候也有些說不出口,“與其捐給自治委員會,倒不如給咱本家、鄰里分了……”

“爲啥?”未等母親開口,陳嫺忍不住問道。

“原先俺叔做着主任時節,辦事都公道。人們也服氣。但現在不同了,自治委員會九個成員,竟沒有咱莊一個!這不是明擺着欺負人嗎?蕭觀魚,申無病,程大牛,哪個不是隻爲自己莊子說話?小妹呀,俺們是跟王司令講不上話,這話還要你帶給王司令纔好。他們這樣做,既看不起莊主他老人家,也是不將龍司令放在眼裡。”

“她沒有說清楚。是這樣的,咱莊子裡大多數都租種着老莊主的地,這些年來老莊主對俺們的照顧,俺們心裡都感激着呢。若是地交給自治委員會,從俺們手裡收回去重新租種給別人,俺們吃什麼呀?是不是?”進屋後一直沒開口的一位瘦小婦人道。

這番話立刻讓尤氏變色。陳家崖過半村戶是陳家的僱農,如果從他們手裡奪走土地,確實是個大事。

“各位嬸嬸嫂嫂,聽我說幾句吧。”陳嫺看母親臉色不虞,急忙站起來,“俺家的地怎樣處置。那是俺爹說了算的。俺娘連問都不問。所以呀,大家的來意俺明白了。這樣吧,俺將大傢伙的意見帶回去,帶給俺爹。讓他決定好不好?”

送走一幫婆姨,尤氏立馬吩咐套車。陳嫺問要去哪裡,尤氏說去找蕭觀魚呀。虧他還是你爹幾十年的好友。虧你爹推薦他接任這個勞什子主任。怎麼搞的亂七八糟?

“娘,你咋能光聽她們的呢?再說了,要找也是找明遠哥,蕭叔叔敢不聽明遠哥的?”

“嗯,你這麼一說,還有幾分道理。好吧。咱就再去鄭家莊一趟吧。”

母女倆坐了馬車,直奔鄭家莊。昨天回家心切,沒有多理會周遭的變化,今日細看,見道路拓寬了。栽了整齊的柳樹,不過樹苗還小,不足以遮陰。原先龍謙主持修建的那座木橋也加固了,刷了油漆。而鄭家莊莊子裡的道理環境更加整潔,令從沂州來的車伕讚不絕口,“喔,真沒想到,這山村也如此的乾淨,還有公廁呢。”

“真是少見多怪!”一名保安說,“這兒是龍司令發跡的地方。不知道?俺可是聽說過,龍司令就是靠着周邊幾個莊子,硬是一次次打敗袁撫臺的大兵!龍司令哪是啥人?上天下凡的星宿!你看咱沂州這兩年變化多大?”保安身負保護尤氏母女安全的重責,不敢須臾離開。

“嗯,那倒是。”尤氏聽那名消瘦精悍的保安誇獎自家女婿,也覺與有榮焉,“當初龍謙的司令部就設在那兒。比起沂州來,這兒還是土的不行呀。真是應了他那句話,先得有電纔好。可是,從沂州把電引過來。那該要花多少錢呀?”

其實,沂州絕大多數百姓尚未用上電。但電是什麼東西,對沂州來的三人卻是不陌生了,“夫人無需擔心,要俺看呀,只要龍司令管着沂州,再有幾年,保證將電引到這裡!”

“那就借大兄弟的吉言了。”說着車子來到鄭家大宅前,崗哨通報後,王明遠親自出來,將尤氏母女接了進去。

不需要寒暄,尤氏劈面便將剛纔聽到的與自己擔心的講了出來,“明遠啊,你叔既然決定舍了那些地,本來俺不該再過問的。但陳家崖畢竟是俺陳家的根,就算俺住在沂州,也會時常回來看看不是?總不能讓街坊本家對俺家生了怨恨不是?”

原來如此。王明遠微微一笑,制止了陳嫺的話,“嬸兒,陳叔捐出上千畝田土,真的令俺們佩服,什麼是豪傑,這纔是豪傑!司令多次教誨俺們說,草野之中多能士,還是司令厲害呀。那些地如何處置,現在還沒有定,現在地裡都長着莊稼,怎麼分?另外就是嬸兒說的,總不能讓人沒地種。原先俺想將這些地統一交給榮軍農場管,僱主該交的租子照交。收益歸農場。而且,經過這兩年的摸索,農場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比如改種油菜、棉花,掙錢肯定比種糧食高。昨晚俺又想起司令曾跟俺講的話,又覺得這個辦法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

“咦,俺聽着蠻好呀。只要不搶了鄉親們的飯碗,其他的,俺真的不管。”

“嬸兒你聽俺說。”王明遠依舊微笑着,“司令給俺講,如果世上好人都有好報,那麼人人都會去當好人的。陳叔是好人,爲了司令的大業,捨得自己的家業。但是俺們不能不管陳叔和你呀?至於小嫺,俺倒不操心,反正有葉延冰負責呢。”王明遠順便開了句陳嫺的玩笑。

尤氏並不惱,“那倒是。明遠呀,你想的好,想的遠。難怪龍謙將你放在這個位子上!你說,要怎麼辦纔好?”

“俺也沒有想透徹。俺是想起華源和中興搞的股份制,忽然覺得咱們農場也可以搞股份制。陳叔的地,就算是對農場的投資!平素間如何經營,無需你們過問,但分紅時要請股東們一起來商議……”

“哈。這個法子好!”尤氏已經嚐到了股份制的甜頭,如此一舉兩得的美事如何不贊成?說實話,對於丈夫的決定,尤氏切切地肉痛不止。但又知道左右不了丈夫的決定,現在王明遠卻想出了這樣好的辦法來……

“成不成,還有交給委員會討論。嬸兒你別急……”

“成!怎麼不成?另外,那個委員會你也得操操心。陳家崖好歹也是咱蒙山軍的老窩,總得有個代表不是?”

“嬸兒,這個你就別管了。其實俺也不大管。這是司令親口交代的,俺直管程序是不是違反了。至於犯錯誤,就讓他們自己去糾正。原先司令是事必躬親,後來也放手很多了不是?自治委員會的章程是司令審定的,他們議大事,全靠着那本章程。這就是程序。至於陳家崖,上次改選是沒有人進入總會,不過不要緊,換屆的時候或許就有了,但是要讓各村的代表投你的票才行。”

“那怎麼行?俺陳家崖村子小,他們人多,無論如何是選不上的。”尤氏更加着急。

“不一定呀。石峁比陳家崖還小,上次不是一樣有人當選?主要是陳家崖的參選人不過關……”

“怎麼不過關?”

“要進入總會,必須對代表大會提出自己管理委員會的主張來,這叫施政綱領。比如說,怎麼敦促村民遵守鄉規民約,想什麼辦法致富鄉里?對村裡的不孝之子,懶漢怎麼管束?你得有一套辦法才行……”

急促的腳步打斷了王明遠的話,通訊員帶着一個汗溼衣衫的軍人風風火火地闖進來,“報告王司令,總部急件!”

“哦,辛苦了。”王明遠摸出鋼筆,在回執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接過封了口的信函,一面拆信,一面吩咐道,“帶這位兄弟下去用飯,洗澡,好好休息。”

看罷龍謙親筆書寫的來信,王明遠喊道,“來人,傳令警通排火速通知連長以上軍官來司令部緊急集合!限一個時辰到。”

“是!”隨着警衛通訊排的出動,司令部的氣氛立即緊張起來。

王明遠回頭對尤氏說,“對不住了嬸兒,軍情緊急。請你們先回吧。”

ps:

中午溜回家趕出一節。明天繼續吊水。

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8節 平叛之後第24節 春節前二第5節 破莊五第23節 行刺第十七 北京七第10節 回國第32節 文尼察戰役之收尾第5節 太原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節 無錫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6節 戰火重燃第33節 出征三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6節 沂州軍議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4節 練兵之始第14節 平叛四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1節 伍廷芳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9節 視察第34節 清廷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6節 彼得堡二第16節 北京六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5節 平叛五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9節 對策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28節 變化四第22節 擴軍第25節 新生活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28節 招商會四第36節 大勢五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8節 湖北第12節 北京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37節 大勢六第17節 股份第13節 機場宣言第13節 北京三第6節 就職第10節 回國第34節 新廠第9節 這一仗三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24節 縱論二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8節 國慶日一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5節 破莊五第3節 國會三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3節 俄國戰略第4節 要塞四第8節 膠縣之敗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6節 提親第11節 封國柱第2節 懷來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25節 俘虜們二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12節 平叛二第18節 北京八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2節 坦克第4節 方聲遠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32節 出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