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第268章 春歸

偃師縣署,花廳。

整整一下午,呂令皓與楊齊宣坐着飲茶湯,談論詩詞歌賦,一派悠閒,與縣署中忙碌的景象格格不入。

待到散衙的梆鼓聲起,呂令皓邀請楊齊宣到家宅用飯,被禮貌地拒絕了。

“楊參軍回京見到吳將軍,代我多叮囑兩句。”

“呂縣令慢走。”

楊齊宣手一擡,請呂令皓先散衙還家,臉上雖還客氣,態度卻隱隱有些居高臨下。彼此聊得再好,一個失了權力的縣令,已得不到他的尊重,打發時間罷了,哪怕呂令皓官階還高好幾階,沒用。

口中談論的詩詞歌賦猶帶餘韻,現實中的人生道理始終涼薄。

待呂令皓落寞的背影遠去,縣署裡逐漸亮起燈火,官吏們正在夜以繼日地忙碌,想多賺些膏火錢,唯有楊齊宣一個閒人還在等,等到怒火中燒。

終於,薛白來了,道:“楊參軍久等。”

楊齊宣翻了個白眼,啐道:“啖狗腸,你知道你把我晾了多久?”

薛白不急着說話,吩咐吏員道:“把酒食端過來,我與楊參軍邊吃邊談。”

楊齊宣雖然生氣,卻無可奈何,他對薛白與對呂令皓完全是兩種態度,此時雖不客氣,心裡卻有忌憚,或者說是敬畏。

“你也不要叫我‘參軍’了,我也不會在這小小的起家官上待多久,喚我一聲阿兄就好。”

楊齊宣官不大,官威卻不小,擺出兄長的樣子,又道:“記得伱我初次見還是在右相府,十郎爲你我引見,說你是楊慎矜之子、右相府的十七女婿。這才過了多少年,物是人非啊。”

薛白道:“物是人非,但我們的交情沒變。”

認識兩年,他們的交情是一點也沒變好。

此時酒食已端上來,楊齊宣夾了一筷子,有些嫌棄,道:“我之所以來偃師這麼個小破縣城,還能待得住,肯定不是因爲這裡有半分樂趣。而是右相對你很重視,懂嗎?”

“這我知道。”

“你知道?但我卻沒看到你對右相的重視。”

“我在地方官任上,對右相的重視總不能高過治下百姓。”

“別給我打這種官腔。”楊齊宣道,“你向右相謀偃師縣尉之職時,答應過什麼自己可還記得?”

他很懂李林甫的心思,能順手除掉薛白當然是好事,可這並非他這趟來的本來目的,故而面對高尚的勸說,他不爲所動。

他另有正事。

“是。”薛白道:“王鉷。”

“虧你還記得。”楊齊宣道:“驪山大案,種種跡向皆指向王鉷,你到偃師來找證據,爲何這麼久沒有作爲?”

“楊兄是怎麼想的?”

“王鉷利用水陸轉運使權職之便,以徵勞役爲由,把對朝廷心懷不滿的妖賊送到驪山,偃師縣丞高崇,首陽書院山長宋勉,皆是其同黨……這般簡單一件事,你如何看不出來?”

聊到這個地步,薛白反而閉口不答了,思忖着。

他其實也得到一些消息,知道這半年來王鉷的權柄已漸漸威脅到了李林甫。

早在天寶五載,世人說起王鉷已是十分畏懼了,但那時的王鉷在李林甫面前還是無比恭敬。

說來,衆人皆捧,唯王鉷一個人還在苦苦維持的恭敬又能持續多久呢?

可見局勢又要有變化了,天寶年間這朝堂氛圍實在是算不上好,索鬥雞真是在一場接一場地鬥……

過了一會,楊齊宣沉不住氣,道:“你倒是說話啊!”

“我確實答應過右相。”

“那把罪名推到王鉷頭上便是。”楊齊宣道:“我在這破地方苦苦等待,盡看你一通瞎忙,反把罪名往安祿山頭上栽,想食言不成?告訴你,戲弄右相絕沒有好下場!”

薛白道:“楊兄可知我爲何如此?”

“我管你爲何,我只要結果。”

“若我查出的都是真相呢?”

“真相?”楊齊宣好似聽了莫大的笑話,啐道:“狗屁真相。”

在他這種人眼裡,朝堂爭奪只有利益,沒有真相。

薛白其及背後的楊銛目的很明顯,是在利用右相府與王鉷的嫌隙,牟取官位。假稱助右相對付王鉷,實則矛頭指向安祿山,以剝右相之勢……着實狡猾。

這纔是真相,真相是逐利之心,假借忠誠正義之名、口口聲聲證據事實,而行爭權奪利之事。

“別以爲你能騙過我。你或是覺得我奈何不了你,但別忘了,你的前程還是掌握在右相手裡。你立再多功勞,右相一句話就能卡着不讓你升遷,甚至罷了你的官。到時貴妃、虢國夫人可來不及爲你求情。”

楊齊宣起身,最後道:“言盡於此,在我離開之前,把我要的證據給我。”

紈絝子弟這種可笑的威脅,薛白不在乎。

他也不急着馬上升官,眼下他最希望的是儘快把偃師縣的攤子鋪開,到離開前能夠安排能信得過的人來接替自己,或者暗地裡的勢力足以架空縣官了。

但李林甫的態度,他不能不理會。比如,之後要想把誰調到偃師來接任,繞不開右相的首肯。

今日楊齊宣能說這番話,顯然李林甫已經急了。

ωwш ¤ttκan ¤CO

薛白權衡着這些,轉回尉廨,鋪開紙筆,開始給楊玉瑤、楊銛寫信。

按理說,他們在長安,應該更敏銳地察覺到右相一系的分裂,但沒有。包括楊國忠在內,他們的來信並沒有提及此事。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次薛白反而是那一隻鴨。

他一邊寫,一邊思量,最後乾脆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意見寫上去。

他認爲楊黨絕對不能在李林甫的逼壓之下出手攻訐王鉷,當此時節,李林甫急需助力,楊黨反而應該全力對付安祿山。

如此雖然會讓李林甫不滿、敵視,乃至打壓。但只要扛住壓力,到最後李林甫是有可能犧牲一部分安祿山的利益來拉攏楊黨的。

這麼做當然不可能除掉安祿山,因爲一動他必引發邊鎮生變,但只要李林甫開始犧牲安祿山的利益,雙方必然會有嫌隙,這便是楊黨的莫大機會。

“春菲將盡,西望長安,滿目愁思,唯盼吾兄咬緊牙關,宰執天下在此一舉,萬不可退讓,切記切記。”

最後這幾個字寫完,薛白長出一口氣,吹乾了這封長信,正要裝入信封,須臾又擔憂起來,提筆再添了幾個字。

“功業當前,吾兄務必愛惜身體,珍重珍重。”

如此,他才裝好信,命心腹送往長安,囑咐一定要親手交到楊銛手裡,任何人都不能轉交。

~~

那邊楊齊宣轉回驛館,李十一娘正在打骨牌,見了他便沒好氣地罵道:“挨千刀的,一整天去哪鬼混?”

“被薛白晾在縣署了。”楊齊宣道:“我看他那態度,沒把我當一回事。”

其實李十一娘也沒把這夫婿當一回事,邊推着牌,道:“你不是要借高尚之事壓一壓他?”

“壞就壞在高尚,壓沒壓住,反而讓薛白氣焰愈發囂張了。若非如此,我不至於如此爲難。”

“六餅。”

楊齊宣站在妻子身後看牌,伸手把她要打出去的牌拿回來,指了另一張。

“你別動。”李十一娘最恨有人教她做事,瞪了他一眼,啐道:“滾一邊去,我用不着你教。”

受了這種氣,楊齊宣也沒吭聲,只嘆了口氣,道:“那你教教我罷了。”

“這還不簡單。”李十一娘登時打開了話匣子,“我早與你說過了,薛白那人吃軟不吃硬的,你再逼壓他,能比我阿爺還了得?此番無非是拉攏他來對付王鉷,好言好語勸便是了。知你抹不下面子,我讓十七去說一聲……”

“你早些說吧,這偃師真是待夠了。”

李十一娘這局牌本來馬上要胡,沒想到被人搶先了一步,她猶在嘴硬,只說自己運氣不好,把牌友都打發了,再喚人去請李騰空來。

婢子卻稟報,十七娘今日出去了。

“出去了?我方纔還看季蘭子買了胭脂回來。”李十一娘訝道,“哦,楊郎你是不知道,因明日要去陸渾山莊,這倆小娘子忙着梳妝打扮呢,還道士呢……嘁。”

她話多得讓婢子都回答不了問題。

楊齊宣只好再問了幾句,知道李騰空出門有帶護衛便是。

“該是那胭脂不滿意,她又去買了。”李十一娘絮絮叨叨,“不然還能去哪,她與季蘭子難得能分開。”

“是啊。”

楊齊宣走到窗邊,向院裡望去,可惜沒能看到李季蘭的身影。

他覺得她是喜歡他的。

她每次看到他,眼眸都亮晶晶的,雙頰泛起紅暈,顯得格外嬌麗,而她見不到他時,常獨自在那黯然神傷,目露愁思。

可惜,他已爲人夫,妻子還是如此傲慢的性格,不容他納妾。而這一路而來,他們都沒有機會單獨說上一句話。

想着這些,楊齊宣看着庭院中將要凋謝的花兒,心情憂鬱,想要賦詩一首向李季蘭表明已收到她的心意。

搜腸刮肚,他最後只是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唉……”

~~

“籲!”

偃師縣西的官道上,有五人策馬而來,在路邊的民舍前勒住繮繩。

“郎君,到佃戶家中稍歇一會吧?”

爲首的是個三十餘歲的中年男子,身邊跟着四個家僕。

他儀表堂堂,頭上戴着孝。風塵僕僕而來,眼眶發紅,顯然正經歷着巨大的悲慟。

此時聽到家僕問話,他並不回答,只是擡頭望向北面的首陽山,良久不語。

見此情形,家僕們遂將他扶下馬來,請進了佃戶家中。

“賀老頭!郎君回來了,快去燒壺水來!”

農舍裡轉出一個佝僂着身子的老農,見到這一行人,有些驚慌,欲言又止的,最後應道:“好,好哩。”

“這些馬匹是誰的?有人路過你宅子?”

“這是……”

賀老頭都還沒答,中年男子已被擁入農舍中,才進小院,他忽然停下腳步,愣在了那裡。

院中,一個女冠正在給一個小女孩敷藥。

她只顯出一點側臉,有着少女的纖細與嬌嫩,又像是個落入俗塵的善良仙子。

“這是誰?”

那女冠回過頭看了一眼,答道:“貧道來給幼娘治病。”

“鄙人宋若思,出身陸渾山莊宋氏,官任監察御史,家父……亡父……”

“節哀。”

“敢問道長尊號。”

“騰空子。”李騰空給小女孩敷好藥,道:“你不要碰水,過兩天再來看你。”

說罷,她起身便要走。

“且慢。”宋若思連忙示意家僕拿出錢銀來,“這是給道長的診金。”

“不必了。”

“該給,賀老頭是宋家佃戶,我身爲主家,不可……”

“不是了。”

李騰空終於停下腳步,頗爲認真地道:“他已經不是宋家的佃戶,而是偃師縣的編戶。”

宋若思愣了愣,不明白賀老頭是如何自贖的。他身邊的家僕正要喝問,被他擡手止住。

“原來如此,但這診金還請道長收下。”

李騰空沒有馬上走,就是想看看宋若思對佃戶變編戶之事會如何反應,見他沒有生氣,方纔離開,但還是悄悄留下了一個護衛看着事情之後的變化。

~~

“宋若思對編戶之事沒太大反應,在賀老頭家只待了一會兒就趕回陸渾山莊了。”

縣署,薛白一邊聽杜妗說着,手裡還拿着一本冊子。

趕回來的宋家子弟一共有十三人,他需要從這其中選一兩個最好控制的作爲陸渾山莊名義上的繼承人。

重點在於,是由他選,是由他給了對方一個機會,他纔是施恩的一方。

“目前看來,宋若思是人品最好的一個。”

“是。”杜妗道,“但有一個問題,他官位太高了,三十七歲已官任監察御史。”

“都與我老師差不多了。”

監察御史其實只是從八品下的官,但卻是相當重要的一道門檻。連宋若思這般身世,在這年紀任此官職還算是年輕有爲,可見大唐官途之難。

薛白沉吟着,最後道:“官職高不怕,反而能服衆,真正怕的是能力高、性格強……明日先到陸渾山莊看看吧,若他夠弱就用他。此事,讓杜五郎去試探便知,他看人還是準的。”

“五郎也只能看出與他差不多的。”

“是。”薛白笑了笑。

杜妗抿脣一笑,問道:“明日帶兩朵李花去?”

“都說了,與她們只是朋友。”

“是朋友,你還與楊玉瑤是姐弟,與我是家人?”

說話間,薛白已放下了手中的冊子。

他明日要帶二李去踏青,杜妗顯然在想給他來點狠的。

她今日穿了一條長裙……

“現在很多事都可以入手了。”

若說這兩人的野心原本毫無希望,如今似乎已踏出了第一步,所以他們控制了偃師縣之後,一直都很興奮。

但這日還有一些不同。

杜妗能容忍薛白與楊玉瑤,近來還在幫忙拉攏李騰空,心裡未必就真不介意。能夠忍下這些,因她有些想法。

因此這日情到濃時,她附耳對薛白說了一句。

“我給你生個孩子好不好……唔!”

她的野心還在蓬勃燃燒,在這一刻被頂到了最高點。

~~

次日醒來,薛白有了一點小煩惱。

但其實都是很遠的事,暫時多想也無用,他安排好縣務,準備去往陸渾山莊。

去驛館接人的路上,杜五郎竟是忽然問道:“你也有難解決的事嗎?”

“我神態有異嗎?”薛白問道。

“那沒有。”杜五郎道,“但我們多熟啊,旁人不瞭解你,我還能不懂嗎?”

薛白自省了一下,提醒自己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其實我就是瞎問的,你真有什麼心事?”

“沒有。”薛白道:“我看你有心事。”

杜五郎一問就說了,道:“過了年我與運娘不就已經十八了嗎?這都三月份了,我們還是沒有結果,阿孃一直催我一直催我。”

薛白很驚訝他這般着急,感到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昨日的少年已開始考慮爲人父的事了。

轉頭看去,只見路邊的野花已經凋落……他卻沒有因此傷春悲秋,心中只想到,時不我待,得要更快地上進了。

“薛郎。”

李騰空、李季蘭攜手從驛館出來,少女的俏麗讓人眼前一亮,一掃暮春的凋落之感。

薛白的目光落在李騰空身上,愣了愣,點了點頭,卻只轉向楊齊宣與李十一娘,道:“楊兄請。”

衆人遂往陸渾山莊而去。

唐時風氣,女子出門多數也騎馬,李騰空原本是打算與薛白並轡而行的,倒不是她想,而是李十一娘對她有所囑咐,交代她轉告薛白一些話。

但當李季蘭熱情跟在薛白身邊,她卻是又猶豫了。

……

“可有半年未聽到薛郎賦詩詞了。”李季蘭今日異常開心,“我寫了那許多詩詞寄於薛郎,換一首可以嗎?”

她騎術是所有人裡最糟糕的,偏說到興起,還擡起手來,用纖纖玉指比劃了個“一”,有些許卑微地強調哪怕只有一首。

薛白連忙伸手扶了她一下。

“你好好騎馬。”

“那薛郎答應了。”

“好吧。”

“太好了……”

楊齊宣就在薛白另一側不遠處,轉頭看向李季蘭笑靨如花的樣子,莫名有些吃味。

他其實也沒想怎麼樣,但就是覺得分明是一個愛慕自己的女子,如何能與薛白走得這麼近?是想離這邊更近一點嗎?

進了首陽山,前方的風景漸好,待走過山路,進入幽谷,更是山色怡人。

衆人在小溪邊稍歇,楊齊宣不由吟道:“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浩歌步榛樾,棲鳥隨我還。”

這是宋之問的詩,他來之前準備好的。

可惜,此時吟出來,只有李十一娘拍掌附和,得意道:“真是好詩。”

楊齊宣知道妻子根本不懂詩,心中毫無成就感,斜眼向李季蘭看去,卻見她像沒聽到一般,正指着遠處的寺廟問薛白那是何處。

~~

如今陸渾山莊的管事、僕役,或是被薛白收買了,或是換成了他的人,他已把陸渾山莊實際掌握在手中。這些宋家子弟雖然剛回來不久,不少人已察覺到異樣。

今日薛白要來,他們抓緊時間就此事詳談過。

“府中管事換了人,佃戶被改爲編戶,對我們說的話陽奉陰違……如此種種,可見這新來的縣尉薛白必是要謀我等家業。”

在外爲官的,顯然是比宋勉之輩更有閱歷。

這其中,宋若思官位最高,輩分也高,衆人遂推他爲首。

“七叔,你官位不低於薛白,又是此間主人,很多事該由你來問清楚,爲阿翁討個公道。”

宋若思卻是愁眉苦臉,道:“可我如今才得知,家中竟真是私鑄銅錢,這是大罪……”

“哪個高門大戶不私鑄銅錢?若是這樣七叔就怕了,往後如何當一家之主?!”

衆望所歸,宋若思被架了上去,只好應下定會向薛白問出個公道。

待得知薛白到陸渾山莊了,他便領着兄弟侄子們前去相迎……遠遠的,一道身影映入了他的眼簾。

他心念一動,摁捺情緒,向薛白見禮,他官位高,因此語氣平淡。

“薛縣尉來了。”

“宋御史節哀順變。”

“我不孝。”宋若思道,“從長安趕回來時,阿爺已葬下。我連最後一面也未見到。我阿爺最重禮儀,不知下葬時場面如何?”

這是京官對薛白這地方小官的敲打。

“我沒來,但聽聞只有一口臨時找來的薄棺。”薛白道。

宋若思愣住,彷彿覺得自己聽錯了。

他從小到大往來的都是彬彬有禮之士,從未面對過如此肆無忌憚的挑釁……聽聞薛白還是狀元,竟比邊鎮武將還要張狂。

“你……薛縣尉怎可待亡者如此無禮?”

“我爲何如此宋御史不知嗎?”薛白道,“案子沒有深究下去,我還叫你一聲宋御史,已是我莫大的禮儀。”

官職的錯位在此時才被打破,薛白遠不止是一個縣尉,而是貴妃義弟、楊黨魁首,當然,在地方有這名頭遠遠不夠,還得有地頭蛇的實力……他有。

至於宋若思,一個守孝的御史,在家族庇護下長大,倒更像是個初來乍到的外來人。

“薛縣尉請吧。”

到最後,宋若思也沒說出什麼來,轉頭去與楊齊宣說話。

楊齊宣今日莫名對薛白有些火氣,誰跟薛白不痛快,他都看着痛快,很快就與宋若思親近起來。

這兩人自覺官位高、地位高,搶在前面走,故意壓着薛白的氣勢。

宋若思得知李騰空是右相之女,更加仰慕,連連與她說話。

“十一娘,騰空子,你們女眷先請。我也好修道,盼能與騰空子談論道術……”

見此情形,薛白不知所言。

倒不是生氣,而是沒想到這些人這般沒眼力見,蠢得出乎了他的意料,又好笑又無聊。

下一刻,李季蘭拉了拉他的袖子。

他轉頭看去,因與她那張豔如桃花的臉離得太近,莫名又回想起當時流鼻血的情形。

“薛郎,此間主人招待不週,你莫生氣。”

“沒生氣,而且這此間主人招待得……是也不算好。”

說到這裡,薛白看着李季蘭關切的眼神,道:“我送你一首詩吧。”

“現在嗎?”

“既是送你的,倒也不必在人前賣弄。”

“好啊。”

“……”

那邊李騰空好生不耐煩聽宋若思喋喋不休,好不容易等李十一娘不再挽着她了,終於是脫離了他們。

她故意落後幾步,轉頭看去,見薛白與李季蘭在說話,很親密的樣子。薛白還笑了笑,難得輕鬆的態度,她莫名有些被拋下的感覺。

而她卻只能一個人等在那裡,待他們慢慢踱步過來……接着,還聽到了薛白寫給李季蘭的詩,很好很好的一首小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薛白正念着詩,忽然心念一起,轉頭看到李騰空那有些失落的表情,不覺停下了腳步,有些感觸。

他自覺老成,心裡總想着建功立業,又知曉歷史脈絡,總有時不我待之感。

但在今晨,於這暮春時節見到李季蘭與李騰空,莫名因她們的單純善良而再有了年少的悸動。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詩,薛白是送給李季蘭,同時也是想給李騰空的……

第474章 堅城第464章 回駕95.第95章 讒言330.第322章 舊時事310.第304章 右相府15.第15章 大理寺24.第24章 公主宅40.第40章 補救169.第166章 教坊第1章 長安雪第356章 夾擊207.第204章 天寶文萃第394章 北風行第9章 放長線第460章 寶雞283.十月總結、活動預告(感謝月票金主“捏嗎”)21.第21章 隴右老兵301.第295章 擔責第11章 無賴19.第19章 欺上門73.第73章 相看177.第174章 開春80.第80章 小禮物202.第199章 家人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395章 緩兵之計224.第221章 仙官284.第279章 狼人第467章 共克時艱309.第303章 獻策第454章 身份274.第270章 歸不歸132.第129章 金飯碗38.第38章 平安無事第470章 立威第473章 嬌貴第437章 相惜第496章 咸陽橋之戰第10章 人脈309.第303章 獻策第431章 明堂167.第164章 洗兒宴114.第114章 踏青96.第96章 春闈五子224.第221章 仙官211.第208章 空穴來風181.第178章 狀元第441章 都不團結第5章 安頓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161.第158章 東宮主力第395章 緩兵之計263.第261章 揮鋤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第392章 國本動搖50.第50章 坐實第474章 堅城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第344章 西南第452章 長安亂第396章 蓮266.第264章 定罪第429章 背後的陰謀第460章 寶雞第340章 提議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304.第298章 人間薛公子第115章 匠師第423章 慫恿307.第301章 遮羞布238.第235章 誰負責13.第13章 奸相201.第198章 發報人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78.第78章 租庸調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第494章 放下屠刀第493章 夢非夢230.第227章 每個兇手第472章 靈武102.第102章 攢局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73.第73章 相看57.第57章 產業206.第203章 不矜細行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102.第102章 攢局254.第252章 善緣(2合1)第358章 奪城33.第33章 出價67.第67章 一夜魚龍舞274.第270章 歸不歸173.第170章 定角178.第175章 科舉試第346章 川西高原第460章 寶雞216.第213章 千古情第431章 明堂180.第177章 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