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

郭家本宅。

門環叩動的聲音如驚雷一般,聽得裡面的下人膽顫心驚。

“開門!官府辦案!

薛嶄還在變聲,公鴨嗓難聽至極,語態卻十分囂張,已有了一縣班頭該有的氣勢。

門一開,他便帶人衝了進去,揮手道:“查封倉房,搜索文契賬冊,動作快!”

薛白則走在後面,眼看着這一幕,心中沒有得意,反而有些自省,明白了何謂“破家縣令”。

他走到大堂,扶起一個嚇得摔倒在地的奴婢,道:“不必害怕,縣署依法辦案。”

堂上,一衆人扶着垂垂老矣的郭太公出來。先是見一根柺杖點在磚石鋪成的地面上,之後是一雙顫顫巍巍卻又很堅定的腳,腳上穿的是織履,彩絲織着繁複的圖案,光豔如新。

“薛縣尉,這是在做什麼?!”

“催稅。”薛白回答道,“我身爲縣尉,這是應盡的職責。”

郭太公緩緩在交椅上坐下,忍着怒氣,讓身邊的子弟們都退下,緩緩道:“薛縣尉想要什麼?只管與老夫說。

他養了許多的部曲、護院,終究是沒敢命令他們做出抵抗,命令了也未必有用。

眼下唯有選擇收買薛白這一條路了。

見薛白不答,他又道:“凡是這庭院中有的,不論是金銀珠寶、美人玉器都可以,甚至此處沒有的,如一縣之主的權力,若薛縣尉能放過郭家,老夫都會盡力滿足。”

薛白道:“郭公是爽快人,可惜我想要的,你給不了。”

“縣尉請說,給不給得了是老夫考慮的事。”

薛白擡眼看了看天,心想自己要的連說都不能隨便說,遂搖搖手,道:“談正事,我來追繳郭家積年所欠租稅。但不知郭家子弟可有揮霍,若是拿不出來可就麻煩了。

郭太公瞬間老淚縱橫,以柺杖敲着地面。

“如何還有錢糧啊,富餘的錢糧都買了田。縣尉說它們是隱田要抄查,卻忘了那本是郭家的財產,既拿走了郭家財產,如何還要追繳。

“買的?”

他已老邁,薛白原本還想給他留些體面,聞言卻是隨口說了幾個例子。

“開元二十八年,關窯村的關阿乙把三十八畝良田、三畝宅田一併賣給郭家,關阿乙實際得到了多少錢呢?三匹絹、五斗糧而已,折價不過一百文一畝,與強奪有何區別;天寶三載,馬窪村的馬三旺把四十三畝良田、兩宅田賣給郭家,只得了兩石糧。

“咳咳咳咳!”

郭太公重重地咳嗽起來,打斷了薛白的陳述,道:“說是良田,多年不曾休耕,田地早沒了肥力,加上年景不好,他們欠了收成,活不下去了,是老夫接濟了他們。至於那些田地,田地也是要養的,這些年老夫一直未曾讓人耕種,如何承擔得起租稅啊?”

兩人說着,薛嶄過來道:“阿兄,找到倉庫了,還沒清點,十三萬貫估計是不夠,得把宅院也賣一賣。”

這十三萬貫乃是從開元十五年以來郭家所積欠的隱田租稅,而偃師縣一年的稅賦折算下來也只有將近六萬貫,粗略估算下來,每戶人家一年繳稅在十貫左右,已不可謂不重,那郭家所少繳的部分卻又是分擔在誰的頭上?

薛嶄報出這數字來,郭太公一聽,不由渾身都在顫抖。郭家雖說家大業大,可若要拿出了這筆來也要一蹶不振。

他顫巍着,努力站起身來,哭道:“薛縣尉,這可是老夫一生的積蓄啊!你真要趕盡殺絕不成?”

老人積攢了一輩子,忽然之間要成了一場空,看起來分外可憐。

薛白卻不覺得他可憐,郭家雖沒有拿刀殺人,可因其而家破人亡,或一聲積蓄轉瞬成空的老人不知凡幾。哪個不比他可憐?

待薛白離開,許久之後,郭太公才從失魂落魄之中緩過神來,喃喃道:“沒了?不,還有轉機.….宋公可答應見我了?”

他已投了拜帖給宋之悌,希望以垂垂老朽之身爬上首陽山去拜會。

論底蘊宋家或許不如太原郭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但在偃師縣,別家都是支系,陸渾山莊確實是最顯赫的一家。

“還…….還沒有,阿翁你莫急。”

“唉,宋公竟還不見我。”郭太公氣得胸膛起伏,“昏了頭啊。”

他跌坐在交椅上,再開口語氣已是悲涼。

“《左傳》有個故事,晉國想要吞併虢國,但恐虞國出兵阻攔,大夫荀息遂提議,以良馬與美玉送給虞國,以此借道伐虢。待晉國滅了虢國,回師時駐後虞國,虞公仍毫無戒備,很快也當了俘虜,荀息拿回了當初所送的良馬、美玉,笑言美玉依舊璀璨,唯駿馬牙齒長了。”

說到這裡,郭太公拍案悲呼,道:“老夫該將這故事告訴宋公啊!宋公何其不智?!

陸渾山莊。

宋勉正把一疊田契交到了宋之悌手中。

宋之悌老邁,一雙眼睛裡十分渾濁,看不太清楚上面的字,宋勉遂拿出一張圖紙來,比劃着道:“叔翁請看,首陽山下東南方向這片田地,與我們原有的相連,水渠都是通的,薛白劃了一百八十七頃給我們。”

“原本只是一樁尋常交易吧?竟有這等意外之喜,薛白要什麼?”

“權力。”宋勉回答得很確定,“此人雖然年輕,卻不肯屈於人下,他希望我們能幫其奪呂令皓之權,使偃師縣由他說了算。”

宋之悌不置可否,老眼猶看着圖紙,腦子裡想着宋家已有如此家業,希望子孫後人能夠和睦不爭、將家業長長久久地傳下去。

宋勉等了好一會沒得到回答,繼續道:“此番拿下了郭渙,薛白希望能讓他的幕僚殷亮爲錄事,叔翁能否幫他向河南府舉薦?”

宋之悌不答,反而問道:“郭家的隱田不止這些吧?”

是,刨除掉各家想分的,還有兩百頃可以給我們。”

宋之悌這才緩緩開口道:“老夫可以給韋府尹寫封信,只要薛白值得信任。”

“他是自己人,收了我們的贓款,與我們銷贓。一死俱死。”

“老夫問,他能在偃師助力宋家多久?

宋勉略略沉吟,道:“叔翁放心,他背後還有楊黨,如今楊氏已把生意鋪到了偃師縣,眼下才開始,往後合作的機會還多。”

“如此便好。”

此事談過,一切順利,宋勉正想要退下,宋之悌忽然道:“讓人去把高崇的首級與屍體合在一處,葬到邙嶺吧。

“叔翁,高崇可是殺八郎的兇手….....

“人死已矣,不可因此壞了活人的交情。”宋之悌道:“高尚來信了,過段時日他會到偃師來拜訪老夫,他已今非昔比,留點餘地。”

他左手邊的桌案上還擺着幾封拜帖,高尚遞的那封被擺在了最上面。

至於郭太公的拜貼,已可讓人將它丟掉了。

薛白也有一張偃師田地的圖紙,他與杜五郎研究了很久,並且實地走訪,終於從郭家的隱田裡劃出四十八頃田分給逃戶。

暫時不能再分更多了,多了便容易讓宋家懷疑他的企圖,而他如今正需要藉助宋家之力爭權。

好在薛白是打着“濟民社”的名義拿下劃出的田地,加之高門大戶對那些貧宵往往不屑,不知情的還以爲這四十八頃田是薛白自己拿走的。

對於失去了田地的農民而言,這卻是破天荒的大事,其中的激動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農民也對租稅有深深的擔憂,這畢竟不是能免租三年的荒田,而是良因此,薛白下一步就打算不再“追死”,也就是說,農戶有幾畝地就交幾畝地的租稅,不必再承擔因爲逃戶而分攤到他們身上的部分。

要這麼做,必須重新丈量田地、登記戶口。此事原本由郭渙在做,如今郭渙已經落獄了,薛白遂藉機在縣署安插上他的心腹。

連着忙了數日,薛白親自提了一壺酒,到縣牢探望了郭渙。

經此一事,郭渙原本花白的頭髮幾乎全白了,額頭爬滿了皺痕,顯得萬分愁苦。

“我清查了郭家十三萬貫。”薛白開門見山道。

“什…….什麼?

“你在詫異什麼?覺得郭家不該能拿出這筆錢?”

郭渙滯愣了很久,拿起酒喝着試圖澆愁,哭道:“我從來沒想到,家族能在一夜之間垮了。

個能扛事的,對家中子弟管教得也不錯,不見有甚惡行,否則,這次落獄的遠不止你一個。

“富貴如浮雲嘛。”薛白這般安慰道,“好在人都沒事,郭太公年紀雖然大了,但是郭渙盯着他看,眼睛裡浮起恨意。

“你恨我無妨。”薛白並不在意,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經此一遭,你家中子弟往後更能爭氣,從混吃等死變成立志做出事業。”

“你是爲了羞辱我的?

“不,郭家既然補繳了積欠,念在郭錄事曾經爲縣中庶務盡心盡力的份上,我可放了你。

“放了我?

“你利用權職爲人謀田,流三千里,但允你贖刑。”薛白從懷裡拿出一封判文,“找人給你贖刑吧。”

郭渙看過判文,目露訝異,再擡頭看着薛白,眼中恨意不散,但也浮起了求生的期望。

薛白道:“還有,我與你說的話還作數。你若一無所有了,可以來找我,我會給你一個重新再來的機會。”

郭渙以爲薛白是在開玩笑,但等這一壺酒喝完,薛白競真讓他兒子郭憬來牢中看他,還很大方地讓他們父子倆單獨談話。

“阿爺!

郭憬一到牢中就大哭起來,道:“阿爺啊…….家裡人都在怪你,二叔把我們趕出了本宅,三叔還把你在城內的宅子賣了…….

“莫哭了,你先去提一千貫來贖刑。”

“沒了,阿爺,家裡都沒錢了啊。

郭渙愣了愣,嚥下滿嘴的苦意,道:“你去找明府,就說…....我知道是明府給薛白施壓,給了我機會,必銘記於心。請他在縣署賬填上一千貫,放我出去。”

從郭家抄查的十三萬貫財物在接連搬運了多日之後,這日終於全數搬到了縣署庫房。

呂令皓原本是極力反對此事的,眼看不能改變,只好無可奈何地接受下來。

畢竟這也是他的政績。

當主官便該有這種超然心態。他不會像薛白、高崇那樣親自出面去爭鬥,因爲縣裡但凡有功勞都少不了他一份;而出了差池,他還可想辦法先撇清責任。

因此,這件事雖然是薛白對付郭渙,也讓呂令皓感受到了危險,但呂令皓輕易就能變壞事爲好事。

冬天才收繳了郭萬金的“五萬貫”給朝廷,開春又追回了郭家的積欠,連着兩樁大功,他只要再用力打點一二,已經可以升遷。

問題反而在於,呂令皓既不想去長安看人眼色,又不願去旁的州縣當佐官……終究是當慣了一地之主官,太超然了。

郭憬找來之時,他正在變壞爲好。

“贖刑?

“是,求縣尊救我阿爺一命,他年紀大了,若流放三千里如何還能回來啊?

“你糊塗啊。”呂令皓扶起郭憬,痛心疾首道:“你阿爺以權謀私的證據都被薛白捉到了,他能有那般好心放了你阿爺嗎?爲的就是讓你來求情,他好順藤摸瓜,拿住郭家更多把柄啊!

郭憬一愣,面對縣令這樣誠摯的說辭,不知怎麼辦纔好。

簡單而言,就是不幫忙。

等郭憬無可奈何地告辭,反而是呂令皓的幕僚元義衡提醒道:“明府,郭錄事畢竟輔佐明府多年,若見死不救,是否失了人心?”

“這明顯是薛白拖本縣下水的詭計,更何況,郭家失了勢,郭渙丟了職,還要他的人心有何用?

呂令皓作爲主官,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靜制動,見元義衡如此相勸,不由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元義衡見了這目光,不由心下一凜,不敢再多言。

這日,呂令皓沒有去見郭渙,而是特意邀薛白來詳談,打算把他變成下一個郭渙。

“哈哈哈,薛郎來了,坐。近來有傳聞說,薛郎拿下郭渙是爲了與本縣爭權,但本縣從來不信這些。本縣相信薛郎所爲,乃秉公斷案,正大唐法紀,清查隱田,解百姓困厄。

見面便是這樣一番安撫,稍稍展現了主官的風度,呂令皓又問道:“還有,薛郎是宰相之材,志不在偃師,接連立下大功,升遷可有眉目了?”

薛白問道:“還得請縣令提攜,不是嗎?”

呂令皓心中譏嘲,暗道右相如此討厭你這豎子,如何會容你升遷?

他表現得卻是非常親切,笑道:“本縣確已致書於長安,據愛婿所言,萬年縣尉便要出闕了,他會爲你謀劃。不過薛郎也該在此事上更盡心纔是。”

如此示好,他幾乎就差直說了——爲了奪權也好、立功也罷,薛白你動了郭渙就算了,但別惹本縣,彼此維持和睦直到你升官。

薛白也沒有理由再不答應。若爲個人前程,他在偃師已經做得夠多了。若繼續下去連官長都對付,過猶不及,反而要被官場排斥。

又過了三天,郭渙才得以贖刑出獄。

換作從前,他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會連一千貫都拿不出來。

更讓他無法相信的是,偃師縣沒有一家高門大戶願意拿出錢來爲他贖刑。須知他在縣署爲吏的二十年間,一直盡心盡力爲他們謀事。

隱田不是隻有郭家一家有,各家所佔隱田比郭家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因爲他郭渙在縣署做事,每年租稅交的還是最多的。

結果出了事唯他一家來擔,這也就罷了,他遇到薛白這種不講理的,只能自認倒

然而,各家卻是背信棄義,瓜分郭家的田地,連一千貫的贖刑錢都不肯出。

出獄這日,唯有趙六牽着一頭騾子在縣署門外等郭渙,遞了被荷葉包着的胡餅給他。

“郭錄事,你在縣城的宅子被賣了,該是要回鎮上,路遠,騎這頭騾子吧。”

“縣尉讓你來的,收買人心?

“不是。”趙六道:“我阿爺過世時,是郭錄事你作主,讓我到縣署做事。好歹有份月俸,我阿孃纔沒餓死。”

“唉。”郭渙長嘆一聲,喃喃道:“我老了,眼力不如你們年輕人嘍。”

“郭錄事不算老,還有從頭再來的機會。”趙六道:“這是縣尉說過的。”

郭渙眯了眯眼,猶覺薛白可恨,卻也提不起心氣了….....

到了回郭鎮,氣氛與往昔大不相同,本宅的積蓄沒有了,族人們顯得緊張兮兮,還有不少人對着他指指點點。

隱隱地,他們說的是“都怪他得罪了縣尉”之類。

“十三嫂,不是我得罪縣尉,人家就是衝着我們的隱田.….”

郭渙想要解釋,纔開口,衆人已經嫌惡地避過了他。

他愣了好一會,想到這些年族裡大事小事,誰沒有拜託過他,當時常聽就是“數你最有本事,在縣署掌權,嫂子也知道欠你太多了”。

人情翻覆,翻覆之前誰都想不到會是這樣,或是想到了也難信。

“大伯呢?

反而是主院的奴婢願意搭理他,應道:“家主在書房。”

郭渙腳步沉重,到了書房,他推門進去,只見郭太公坐在那,老態龍鍾像是馬上要枯萎了,但還活着。

老人大概是不放心就此撒手人寰,希望親自帶着家族度過這場劫難。

郭渙再擡頭一看,擺在桌案上的那塊瑪瑙香爐已經不見了,那是郭太公最喜歡的一個物件,價值不菲。

“阿伯,侄兒對不住你!”郭渙哭着便跪倒在地。

郭太公原本還好,聽得哭聲,悲從中來,再次失魂落魄。

“一無所有了…….郭家除了這空屋,一無所有了。”

“阿伯,侄兒去殺了薛白,再以死謝族人!”

郭太公招了招手,讓郭渙到近前來,緩緩道:“意氣用事,不行的。你回來之前,有人來見過我。

“誰?

“事已至此,你得分清,哪些人想對你剝皮拆骨,分清誰能給你機會。”

說到這裡,郭太公自己都覺得不甘心,淚水流下,流進深邃的皺紋裡。

“郭家的危險還沒有過去,獸羣裡,若有一隻野獸倒下了,是要被別的野獸吃掉的。

郭渙愣了一下,覺得這些話的語態有些耳熟,他不久前才聽過。

“阿伯。

“唉。

郭渙有些不確定,緩緩問道:“不會是……薛白來過了吧?

轉眼間二月又快要過去。

偃師田地不論怎麼劃,農戶與佃戶們都已經將縣裡的田地種上了。

眼看縣裡的權力爭鬥沒有耽誤春耕,薛白也是鬆了一口氣。

而在這個二月末,一份公文也送到了。

薛白看過,將它遞在殷亮手中,道:“殷錄事,你的告身到了。”

殷亮愣了愣,問道:“少府真辦成了?”

“不是我的功勞。”薛白道,“是宋勉請託了韋府尹,一個縣的錄事之職還是好辦的。

話雖如此,殷亮隨顏真卿到醴泉爲幕僚時,連顏真卿也沒能爲他謀得這樣的闕額,只能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杜五郎見此情形,反而是哀嘆一聲,嘟囔道:“如此一來,我要做的只怕是更多。”

當然,他近來也是本事見漲,否則大可不必擔心。

“放心,我還招了幾個幕僚。”

“可是像我這樣值得信任,又有才能的……不多啊。”

話到最後,杜五郎略有些沒底氣。

不多時,幕僚們進來,他目光一掃,見到一個熟人,卻是王儀。

杜五郎雖說與王儀之間有些交情,主要就是被擄走的交情,但還是先拉過薛白,小聲提醒道:“他可是王彥暹的隨從,你用他,宋勉不會猜忌嗎?

“證據都交給宋勉了,何妨?”薛白雲淡風輕地應着,“他們追殺王儀,我卻能收買他,方顯我能耐。”

事實上,有些事情王儀知曉的比杜五郎還多。

讓王儀當幕僚,除了因爲近來薛白觀察了其人的才幹,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王儀對宋家有仇恨。

經過了年節到開春,王儀已經學會了隱藏這種仇恨的情緒。私下裡,他喚薛白已是喚作“阿郎”。

“阿郎,陸渾山莊派人到豐匯行了,說是答應阿郎的事已經辦妥了。”

“好,我會把田契給宋勉。

這確實是早就說好的,宋家爲薛白謀一個錄事之職,換郭家的剩下的田地。

“還有,下次他們打算直接放出一萬貫的銅幣,需要我們的商行到揚州採買些輕說話間,薛十一郎卻是跑到縣署裡找薛白,神神秘秘地道:“阿兄,有個叫郭渙的到家裡來想要見你。”

薛白聽了,眼神便篤定下來。

他如今終於有些把偃師縣理順了的樣子,但偃師縣真正的主人還不是他。若有郭渙這個二十餘年的老吏相助,他便敢與舊主人碰一碰了。

到這一日爲止,薛白與呂令皓相處還算得上是和睦。他離開縣署回家時,恰好還在花廳外面遇到了呂令皓。

“薛郎這是是要先走了?對了,煩請替老夫恭賀殷錄事一聲。”

“縣令不怪我安插心腹?

“薛郎太小看本縣了。”呂令皓撫須道:“本縣是主官,巴不得屬下的官吏有本事,助本縣將偃師治理好。”

“是,有縣令掛帥,指揮得當,纔是最重要的。”

不論薛白說的真心於否,呂令皓捧腹大笑。

在他看來,這是兩人目前最好0的相處方式,相比最開始,他其實已經做了很大的退讓。

可惜,呂令皓送到薛宅中盯着薛白的僕婦、婢女們已經被送回來了,不知就在這一天薛白又見了郭渙。

而他已經忘了,這些年來是郭渙一直盡力幫他,才把縣務打理的井井有條.….

次日,在縣城的十字大街、四個城門、碼頭,以及幾個鎮上,有告示被貼了出來。

縣署承諾,將會在一個月內重新清丈田地、排查戶口,之後的租庸調將依照重新造冊的田畝戶籍來,不再有“追死”。

這便意味着,普通農戶們再也不必分攤因爲逃戶而缺少的稅額。

但平民百姓要想意識到這當中的意義還要時間。不識字的農人們路過,有的不甚在意,有的圍在告示前聽人念着,卻也不甚明白。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呂令皓,他負責徵稅,並直接面對河南府。首先擺在他眼前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追死,缺的稅額由誰來補?

薛白這一舉動,幾乎是把手直接伸到他這個縣令的碗裡。

薛白一旦減免偃師縣的追死,承受風險的同時也能在民間獲得極大的聲望,這已嚴重影響到他這個縣令的威望了。

難爲呂令皓心中震怒,面上卻已恢復了涵養,還給了薛白最後的善意提醒。

“你且想清楚胡作非爲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天下哪個州縣沒有追死?地方官每年所要徵收的稅額皆有定數,丁戶逃了,不將這缺額攤派下去,難道他們自己掏嗎?你若太過特立獨行,成了梗在他人喉嚨裡的刺,自尋死路而已。”

“魚若沒了刺,如同人被拆了骨,與一灘被隨意咀嚼的爛肉有何區別?”薛白竟是態度強硬地頂了回去,問道:“縣令說是嗎?

“不識好歹!”呂令皓終於發了怒,怒喝道:“你待如何?要公然與本縣作對不成?!

“對。”出忽意料的,薛白竟是坦然承認了,“我希望偃師縣署由我說的算,縣令答應嗎?

“你.….你瘋了。”

薛白沒瘋,他只是在接連吞掉了高崇、郭渙之後,已有了宣戰的底氣。

這次,他要做的是徹底拿下偃師縣。

53.第53章 珍饈第445章 將計就計175.第172章 引見第339章 一場遊戲280.第276章 跋扈第461章 餘燼第468章 玩火自焚第474章 堅城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144.第141章 書坊第452章 長安亂62.第62章 上架感言第480章 贏第117章 魚鉤165.第162章 志不滅314.第308章 嚴網第431章 明堂29.第29章 金吾衛198.第195章 李花220.第217章 順臣純臣180.第177章 揭榜第448章 驅狼吞虎第466章 燕帝第4章 良娣第1章 長安雪第486章 幸蜀253.第251章 進入角色25.第25章 攀高枝第461章 餘燼50.第50章 坐實第422章 恩人337.第329章 技窮78.第78章 租庸調140.第137章 斬死219.第216章 掩蓋的真相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81.第81章 鄰居195.第192章 秘書省132.第129章 金飯碗195.第192章 秘書省147.第144章 見字如晤第453章 祭婿文稿39.第39章 借刀16.第16章 煞婢第451章 風吹去第418章 亂起第414章 傳承343.第335章 秘會264.第262章 奪印327.第319章 隱患140.第137章 斬死328.第320章 軍器302.第296章 徵辟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95.第95章 讒言第386章 長恨歌第341章 互幫互助第463章 真與假152.第149章 點火164.第161章 醉態190.第187章 曲江宴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第9章 放長線217.第214章 長生殿43.第43章 滿堂驚貴26.第26章 鐵案第455章 速去速回127.七月總結(感謝月票金主“愛愛他家大可第375章 私怨第481章 迴歸90.第90章 考驗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182.第179章 實言46.第46章 當堂對質第475章 平涼對策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第438章 都是對的95.第95章 讒言第344章 西南54.第54章 白膏油202.第199章 家人33.第33章 出價316.第309章 迎賓345.第337章 瞞住88.第88章 師徒313.第307章 羅鉗第425章 土門關126.第124章 隱情279.第275章 長安尉306.第300章 春來明主封西嶽330.第322章 舊時事308.第302章 狡辯第487章 上進心第454章 身份276.第272章 當歸第115章 匠師第387章 岩羊第429章 背後的陰謀57.第57章 產業37.第37章 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