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178章 狀元

進士的名單短短的,楊釗很快就看完了,卻是目光斜睨,冷冷打量着站在一旁的楊光朔。

“中丞?”楊光翔被看得不安,小心翼翼道:“除了高適落榜,這榜單與中丞要求的一樣。

他剛立了一樁大功。

在他看來,留他在禮部院盯着,目的就是爲了確保小郎君楊暄明經高中。但達奚珣這個鼠輩,竟說楊暄試卷太差了,建議緩兩年再取明經。

鼠輩想背叛我不成?!”達奚珣無奈,這纔將楊暄點爲明經的前幾名。

楊光翔立即稟報,楊釗將達奚珣大罵了一頓“我兒進士也能中,由此,進士科這邊的一些傳言,楊光朔就沒能顧得上。

“一樣?”

楊釗擡手就抽了楊光翔一下,叱道:“你被耍了知道嗎?如此簡單之事你能給我辦出意外來。”

“下官……不知有何意外?那高適的卷子誹謗……”

“謗尿,薛白之父名叫薛靈你知道嗎?”

“知道。”楊光甥依舊沒反應過來。”

“科場避諱知道嗎?出題時爲何不攔着?”

楊光翔連連搖頭,道:“下官不是科舉入仕的,進士一年才授官幾人,下官有門蔭。”

“孃的。”

楊釗還待再罵,忽聽得通傳。

“阿郎,有客求見,自稱李曇,趙郡李氏,乃上柱國張公之女“李曇?爲他賭鬼妻子之事來的?”

楊釗下意識地搓了搓手,自到堂上見李曇。

雙方非常客氣地寒暄,分賓主坐下,楊釗道:“放心,只要金吾衛拿下那些敢欺負尊夫人之歹徒,我必交代大理寺剝他們一層皮,這點臉面還是有的。

李曇道:“我只是奇怪,那四名歹徒是薛靈的好友,既找不到薛靈,爲何不去找他妻兒?”

楊釗笑道:“如何出面啊?說是替尊夫人討要賭債不成?”

李曇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我今日聽聞,薛白竟還中了狀元?”

“他聖眷正濃,無可奈何了。”

“好吧,我今日不是爲此事而來。”李曇笑問道:“楊中丞還兼任度支郎中?”

“哦?可是有盈錢妙法?”

“楊中丞分明守着金山,爲何問我?聽說如今竹紙工藝愈優,價格卻反而降了,低則八錢,貴則十二錢?”

“往後便是一錢三張亦是可能。”

“那楊中丞可知東市一張白藤紙售價幾何?”

“你待如何?”

李曇從袖子裡拿出幾封書契,道:“無非是想送楊中丞幾個產業,以期能一起造竹紙。”

“此事不是我能決定的。”

“若沒了元載、薛白,國舅豈不就是聽楊中丞你的?眼下工藝還未傳開,還來得及守住,只要守住了,可就是一筆巨利。”

楊釗眉毛一挑,反應過來,訝道:“原來是你?哈哈,今科春闈給我們一點厲害看看是吧?不對,你沒能耐說服崔翹。”

“不錯。”李曇點了點頭,道:“這主意是駙馬出的,他是聰明人,聽他的沒錯.…..

咸宜公主府。

“駙馬請過目。”

有奴僕從禮部院抄錄了進士名單跑回來,遞在楊洄手裡。

楊洄只看了榜首便驚疑道:“還真是狀頭?”

“薛白?”李嬿娘道:“可駙馬不是說,那題目一出,他無望了嗎?”

“是啊。”楊洄疑惑道:“就算薛白不肯棄考,崔翹分明知薛靈之名,尤敢出題、點狀元,作爲主考官也是犯忌諱了。”

“什麼意思?”

“按那夜大家說的,逼薛白棄考、或不點他中榜,也就足夠威懾楊銛了。給楊黨一個教訓,讓元載帶着那些窮酸士子滾蛋,搶下竹紙工藝。”楊洄喃喃道:“那爲何崔翹不惜自損,也要把事情鬧大?”

“哥奴逼的?”

楊洄沉吟着,喃喃道:“薛白與楊釗一樣,都是上進狗,不會棄考。如今還得了這個狀元,像是狗咬到了骨頭,如何可能吐出來?弄不好又牽扯到他那狗屁身世。”

想到這裡,他皺起了眉,愈發想不通了。

“張咱爲何這般做呢?”

李嬿娘訝道:“駙馬不會是說……張咱連這都算到了吧?薛白可是他收養的,這事若揭出來,先被聖人猜忌的就是他。”

“別吵,讓我想想那夜喝酒時他說的話…….”

“吵?你嫌我吵?!”

酒樓裡喝酒的三個人都顯有些沉默,主要是高適一直不太說話。

他拿了紙筆,把應試的詩句寫了出來給薛白看。

“罷了吧。”薛白沒有多說什麼,道:“一開始本也說了是試一試。”

天下讀書人,千軍萬馬通過了鄉試,七百餘人彙集長安考進士科,只有二十七人中第,該怎麼才能把名額讓一個給高適這關東寒門子弟?

薛白雖承諾盡力,卻也不敢與元載打賭能讓高適中榜。

何況還寫這樣的詩,官都沒當過一天,滿腦子寫的是教皇帝怎麼當皇帝。

“我已很剋制了。”高適嘆道:“之前都已頌讚李林甫,我豈會故意壞了春闈?

“是,我知道,但何必讓“美人帳下猶歌舞’的高三十五郎寫些平庸的應試之作?”薛白道:“試也試過了。你想去王將軍幕下?還是哥舒將軍幕下?”

試已試過了,可以確定,當世大部分人才的晉升之路是斷的,大唐的科舉遠沒有達到“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中”之效。

一年不到二十七個進士,這絕非尋常人能走的道路,何況這二十七人能授官的又有幾人?

當世要想出人頭地,最普世的辦法就是到邊鎮幕下做事。

“薛郎有何建議?”高適問道。

“若問我,那便到王將軍幕下。”薛白道:“河東雖無戰事,早晚爲重中之重。”

“好!”

“高兄不必氣餒,相信你早晚有封侯拜相之日。”

“薛郎不太會安慰人。”

只淺飲了一杯酒,薛白沒有陪高適太久,畢竟他中了狀元,不適合安慰人,等董庭蘭到了,他便與杜五郎離開了。

酒樓外到處都是失意的士子。

這般一對比,薛白便覺得這個狀元身份愈發顯得珍貴。

“狀元郎來了!”

杜宅中,全瑞大喊了一聲,驚得整個宅子的人都跑了出來,好不熱鬧。

其實他們已經讓人回來報過喜了,包括杜五郎已經中了明經的消息。

“真中了狀元?薛郎快發喜錢!”

“我的錢很大部分都在大姐手上,大姐來發?”

“怎麼會是在大娘處,哦,對,大娘快發喜錢……”

杜嬗連忙轉過頭,掩住她看薛白時的一絲赧然,在私下裡,薛白絡。”

才喚她“姮娘”。

好不容易纔打發了這些喧鬧的人羣,杜五郎給父母請了安,下一刻就不知跑到哪兒去了。

薛白則與杜家姐妹自到屋中商議事情。

門一關,總算清靜下來。

“我派人打聽過了,這是那夜李曇、張泗夫婦宴請的賓客名單。收買了一些下人,應該可以確定。”杜始遞了名單,趁杜嬗不注意,拿腳背勾了勾薛白的小腿,笑道:“狀元郎請過目。’

“唔,好。”

薛白配合着擺了一下狀元郎的派頭,接過那名單掃了一眼,道:“確實很多公主駙馬。”

杜始道:“但與你有牽扯的,不多。張咱知道你的身世,而楊洄不像能佈局此事之人。”

“是啊,張珀曾出手庇護過我。”

薛白看了杜始一眼,想到自己還沒告訴她那個關於身份的後續計劃,若說了她定然是會很興奮的……不過,這狀元郎的身份也很難得。

收回心神,他想了想,緩緩道:“已經不難推測出一個大致的脈“嗯,若是張珀所爲,他並沒有特意遮掩。”

“他做的事也很簡單,該是以竹紙、集註之利爲餌,驅使李曇、張泗夫妻,以及一些權貴阻攔我中進士。”

“讓士子犯避諱是很常見且最簡單的手段,每年都有數人至十數人‘心口疼’而棄考,算不上什麼大事,爲了竹紙、集註之利,他們敢。”

薛白道:“我不棄考,哥奴一定會順水推舟捧殺我,反正不費力氣。但,張珀若是想阻攔崔翹點我爲狀元,一定有辦法,他卻放任此事,爲何?”

“是啊,他竟不怕把你逼得揭出身世嗎?”

“除了張咱的動機,崔翹的動機我也想不通,爲了旁人的利益,他本不該做出這麼大的犧牲。”

此事脈絡很容易看清楚,唯獨這兩人的行事莫名其妙。

薛白道:“我有一個不太好的預感擔心他們是故意的,算準了我這個上進鬼的秉性,拿出狀元爲魚餌釣我。”

杜始道:“你這條魚還就是咬鉤了,打算丟掉薛靈之子這個還算安全的身份。”

“是啊,故而老師說,讓一年光景,去隴右歷練,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杜嬗忽然道:“或許……你們兩個想得太深了。”

“嗯?”

“你們是否猜得太複雜了?”杜嬗道:“若實在猜不出張珀、崔翹的目的,那也許他們未必想要害人。”

薛白與杜始對視了一眼,意識到也許還真是想得深了。

入夜,窗樞無風自動。

屋中未點火燭,唯有兩人在低語。

“我與大姐說讓你歇一夜,好有精力應付接下來之事,我是不是很壞?

“不怕她偷偷過來?

“那我就丟死人了。”

“那就讓你丟人。”

“呵,天寶七載的狀元郎,可是我的?”

“你收好?

“嗯.

風漸烈,窗柩搖動得愈響。

杜始終究還是丟了人。

她扯了謊而被杜姮撞見,一向溫柔的杜姮難得發了脾氣,冷着臉不肯理睬她。

“大姐爲何生二姐的氣?”

到了中午,杜五郎敏銳地察覺到兩個姐姐之間關係的僵持,十分驚訝,道:“她們還從未這般置氣過。

薛白問道:“你討厭撒謊嗎?”

“有時候會,有時候不會。”杜五郎撓頭道:“說不清爲什麼。”

薛白聽了,若有所思。

杜五郎遂問道:“你在想什麼?”

“沒什麼,差不多也該被推到風口浪尖了。”

杜五郎道:“我打聽過了,犯忌諱不會治你的罪,但你若處理不了,就是名聲盡毀,一輩子都當不了官,楊國舅估計也不會再親近你了,這樣的士子有過幾個先例,最後都活得很潦倒。但你放心,至少我肯定不會疏遠你,有我一口吃的,肯定餓不着你..

說話間,果然有人來找。

出乎杜五郎意料的,來的卻是個宦官,稱聖人招狀元郎入宮覲見,要在曲江宴上先交代一些事。

一路往興慶宮,薛白與對方也說了會話。

“薛郎可是何處得罪崔尚書了?”

“崔公點我爲狀元,是我的恩師,不知內官何出此言?”

“嘻,他明知你阿爺名諱,故意出題逼你‘心口疼’,之後點你爲狀元,今日清早又向聖人自罪,說是疏忽了,沒注意到你犯了忌諱,這不是故意害你嗎?

薛白道:“原來聖人都知曉了?”

“這些世家望族真當自己多清貴,當天子文章集註都歸他們,因一張竹紙,連聖意都敢違。你也是,非得犯這忌諱,等上一年,聖人還能委屈了你嗎?真以爲只有中了進士才能授官?真是本末倒置!”

說到後來,這小宦官幾乎是在叱罵他。

薛白卻還得感激他,道:“多謝內官提醒。”

一路進了興慶宮,繞過龍宮,李隆基今日在沈香亭排戲。

遠遠看到薛白來了,他爽朗大笑,道:“狀元郎來了快,你們且停下,莫讓他窺見了你等的技藝。”

“見過聖人,請聖人春安。”

“免禮,既中了狀元,很快便可稱臣了罷?”李隆基說着,收了笑臉,轉爲不悅的語氣,道:“但得先解決了你鬧出的麻煩,你也有夠麻煩!”

“聖人息怒......

“朕息什麼怒?朕管你避不避諱薛靈,但規矩就是規矩,孝道就是孝道,這是天下人的道德!

“是。”薛白道:“我太缺德了。”

李隆基似乎笑了一下,道:“崔翹老了,無所忌憚了,已向朕自請調爲東都留守,付出了代價。你呢?你明知要犯忌諱,還敢答帶靈’字的題,你打算如何?告訴朕,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薛白目光迅速一掃,只見李隆基身後站着的高力士表情與平時別環。

“回聖人,我不是薛靈的兒子。我之所以認他,是因爲科場需要身世,官場需要家世,我當時想的是,不能本末倒置了。”

一句話,李隆基聽得面泛怒色,狠狠瞪薛白一眼,拂然轉身在御榻上坐下。

事實上,若回想上元夜,李隆基問薛白是否確定薛靈是他阿爺,薛白答的是“我不太記得了,似乎有印象”,對炒菜有印象。

此事不必提,因爲兩人之間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關鍵在於,李隆基當時高興點一個佳話就隨手點了,如今卻憑什麼爲了薛白說一句“當時弄錯了”?

炒菜、骨牌、故事、詩詞、戲曲……薛白一年以來拼命獻寶,卻還未必有這個資格讓聖人開口。

“你真該殺!”李隆基罵道。

薛白猶豫了良久,緩緩道:“我罪該萬死,我利慾薰心,爲了當官不擇手段,爲了擺脫官奴之身,認薛靈爲父,如今遭到反噬,我活該。我知道錯了,只想把所有真話告訴聖人。

“說。”

“我在宗聖宮偷見了唐昌公主……學沒有人留意到,李隆基在這一瞬間有個驚訝的停滯,眼睛稍眯了一下,看向高力士。

薛白則擡着頭,目光看着李隆基,很真誠地道:“因爲很多人說我是薛繡之子,慶王李琮便安排唐昌公主與我見面。”

這次,高力士終於瞪大了眼,沒想到薛白這樣就把李琮賣了。

“唐昌公主說,薛鏽爲了助力廢太子,蓄養了一批義子,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沒有父母,從小就是一個孤兒,薛鏽對我有恩,所以我當時報名字便自報‘平昭’,願爲他平冤昭雪。但後來我失了記憶,如今只記得聖人的恩惠,認爲薛鏽蓄養義子不對......

“在宗聖宮,我便知曉了自己的身世,但認爲這身世太危險了於是繼續冒認爲薛靈之子。直到科場上出了忌諱,當薛靈之子沒有好處了,我就想,我努力了這麼久,一定得中榜。大不了就是死,這些人想攔我,最壞就是拖着他們一起死,我無親無故,而他們是世家大族,我賺了…...

“對了,右相、東宮,許多次說這個案子、那個案子是我犯下的,也正是因爲我這個身份,只要把政敵與我牽連在一起,揭破我的身份,害人就事半功倍,我一直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不讓他們得逞。我犯了欺君之罪..

“直到現在,我還在犯欺君大罪。我還有一小半的心思,寄望於聖人能看在我說實話的份上饒了我,因爲我這一年來就是故意討好聖人,期望這一天到來時能讓聖人心軟,那些詩歌戲曲就是爲此準備的,真是欺君....

薛白儘可能地說真話,除了遮掩掉一些致命的罪責,比如收養隴右死士。

還是那個道理,有時候,掌握權力的人才敢說真話,如今,能讓聖人開心就能帶來權力。薛白是官奴的時候,如果敢說真話,馬上就會被殺,所以他要成爲薛靈之子作爲過渡。

他盡了一切的努力,反而就是爲了能夠把這一切真相,攤開在李隆基面前。

在這個《西廂記》排演到最後階段,馬上要開始比試的時候,這是最好的時機,李隆基興致最高。

科場之上有人害他,逼得他承認,這不是壞事。相比起來無緣無故地主動坦白,反而會顯得他太過處心積慮,需要有一些被動、無奈,顯得他更像一個無助的少年,顯得他更弱勢。

但,李隆基還是發怒了。

“豎子該死!”

薛白道:“我罪該萬死.…..

不待他說完,李隆基已擡手叱道:“押下去。”

薛白當即被摁住。

他知道自己在賭命,顏真卿說得不錯,他比薛靈還要弄險。

但他認爲自己賭對了,他猜想李隆基近來已經知道了真相,今日就在考驗他說不說真話。

張咱的動機是什麼?

若不去想得太深,那就是自保,當薛白走進聖人視線,張咱就意識到曾經收養過薛白很危險,雖然彼此沒有任何交情,他只是受人之託,出一筆錢而已。

但這個駙馬非常會自保,於是利用鄭虔一事,試探聖人對三庶人案的反應,以考慮是否對聖人全盤托出,在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或許是出了什麼變故,張咱知道瞞不住便坦白了。

那麼,這次科場一事,甚至有可能就是李隆基默許的。

李隆基當然可以直接殺了薛白,但可能也想看看這個獻上各種寶物、一心求狀元的少年到底安着什麼心,於是放任臣子試探。

如此,崔翹明目張膽的行爲纔有可能說得通.…..

這些都只是猜想,薛白不確定。

他只能確定一點——反正早晚都瞞不住,不如一次揭個徹底。

萬一對了,他就是對當今天子掏心掏肺的忠臣、孤臣。

181.第178章 狀元159.第156章 高高掛起第462章 忠與逆88.第88章 師徒第416章 局面向好92.第92章 申告158.第155章 事不關己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442章 離間計204.第201章 還債90.第90章 考驗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59.第59章 選婿238.第235章 誰負責335.第327章 哪吒第423章 慫恿第472章 靈武68.第68章 青玉案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第345章 本沒有路32.第32章 籌碼第424章 自欺欺人217.第214章 長生殿285.第280章 隱藏第340章 提議156.第153章 妙法第350章 俘虜321.第313章 道姑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106.第106章 東宮喜宴第405章 還沒反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327.第319章 隱患190.第187章 曲江宴337.第329章 技窮第397章 小團體64.第64章 上元夜16.第16章 煞婢250.第248章 鑄鐵86.第86章 會當凌絕頂136.第133章 歲考298.第292章 一片冰心249.第247章 接手第352章 十月渡瀘第416章 局面向好330.第322章 舊時事342.第334章 食子229.第226章 縣尉第456章 挾天子第430章 私兵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96.第96章 春闈五子第375章 私怨第414章 傳承第12章 引見第7章 夜眺長安39.第39章 借刀209.第206章 出闕206.第203章 不矜細行68.第68章 青玉案124.第122章 道宮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總結53.第53章 珍饈第441章 都不團結第383章 仕女圖152.第149章 點火342.第334章 食子第472章 靈武27.第27章 邊軍履歷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78.第78章 租庸調264.第262章 奪印263.第261章 揮鋤第341章 互幫互助第374章 新的平衡第357章 入城182.第179章 實言第449章 喜與狂38.第38章 平安無事228.第225章 上任190.第187章 曲江宴第408章 非戰之罪第411章 心急第466章 燕帝264.第262章 奪印第351章 靈關道152.第149章 點火339.第331章 天下本無事193.第190章 吏部試298.第292章 一片冰心322.第314章 設套72.第72章 賤籍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231.第228章 遺澤213.第210章 昭應尉第370章 移棺114.第114章 踏青191.第188章 戲曲243.第240章 斬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