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

第128章 皆大歡喜

李季蘭忽然轉過頭,低聲道:“騰空子,我可以喚薛郎‘先生’嗎?”

李騰空愣了愣。

她意識到自己誤會這個同門師姐妹了,季蘭子原來真的只仰慕薛白的才情吧?

“爲何問我?你要如何喚他……與我何干?”

李季蘭卻沒再說話。

她覺得薛白才華真是太高了,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故意唱得不好,讓聖人承諾給他封官,愈發崇拜。

至於爲何問騰空子那個問題?她其實只是想讚歎一下而已,分享、表達一下對先生的景仰。

帶着這種情緒,她目光緊緊盯着薛白,也不知先生那顆腦袋裡還有多少了不得的詞作。

因看得認真,她甚至沒留意到有宦官領着人進了堂,從薛白身後走過。

……

李俶走到堂中,在薛白身邊站定,向聖人、貴妃行了一禮。

擡頭間,他忽留意到了什麼,轉頭一看,恰見玉真公主身後有個小道姑正在看他。

這小道姑生得十分美豔,尤其是一雙眼,含情脈脈,似春風吹過的一泓春水,似盛開的桃花。

李俶雖然還很年輕,但英姿勃發,早已習慣了被女子愛慕。此時見這小女子確實動人,有些起意將她納爲宮人。

宴上卻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辦正事要緊。

“你們來有何事啊?”

“回聖人,三妹聽聞貴妃宴上有新樂曲,頗感興趣,也想要聽一聽。”

李俶說着,側過身,引出身後的妹妹李月菟。

李月菟時年十五歲,不久前才行了及笄禮,暫封爲和政縣主。她長得漂亮高挑,身穿襴袍,英姿颯爽。

她今日莫名地被兄長帶過來,此時還被當成藉口,卻也不生氣,落落大方地向聖人行了一禮,道:“孫女其實是想見見聖人。”

李隆基大樂。

他聽得出來,這孫女此言是真心的,並非假意哄他高興。

當年,宮人吳氏就是他賜給李亨的,吳氏雖早逝,生的這一雙兒女卻很讓人滿意……比李亨讓人滿意多了。

“賜坐,在朕的宴上不必拘禮。”李隆基打趣道:“阿菟嚐嚐貢桃,待你何時要成親了,朕給伱封郡主。”

“不成親纔好,我隨姑祖修長生道。”

李月菟說着,在玉真公主一旁坐下,又聊了幾句,待旁人不注意,轉頭向身後兩個小女冠道:“你們好漂亮,與我交友可好?”

語氣坦誠、直率。

……

李俶在玉真公主另一邊坐下,待許合子開始唱歌了,低聲笑道:“姑祖可不能偏心。”

“我一個化外之人,偏心誰了?”玉真公主不由莞爾,“你們這些小的,也個個是鬼機靈。”

“那有樁小事,姑祖幫幫侄孫兒可好?”

玉真公主順着他的目光看去,正見到已入座的薛白。

她當即明白了李俶的心意,反問道:“欣賞他?”

“他有大才。”

玉真公主沒說話,飲着茶,聽着身後三個小丫頭那小小聲的嘀咕,搖了搖頭,道:“此事我幫不了你。”

李俶有些訝異,道:“爲何?”

“我既收了十七娘爲徒,怎好壞她的姻緣?”

李俶略略沉吟,心知不能讓薛白與索鬥雞聯姻,此時卻對玉真公主無可奈何。

他轉頭看了李騰空一眼,無意中又見到了李季蘭那含情脈脈的眼。

~~

李俶年紀不大,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且長子李適今年都五歲了。

他年少時看上了宮人沈珍珠,生下了庶長子,此事其實是有些麻煩的。

好在聖人喜愛他,爲他選了王妃崔氏,崔氏身份不凡,父親是博陵崔氏、母親是韓國夫人。

換言之,李俶與楊家有聯姻,這也是他認爲自己能拉攏薛白的原因之一。

是日,回到別館,他便與崔氏談起了他的想法。

“你覺得讓三妹嫁給薛白如何?”

“噗呲。”崔彩屏不由好笑,拍了拍李俶的肩,道:“郎君總不會不知吧?薛白那可是我三姨的面首。”

她原本長得極美,但去年爲李俶生了一個兒子,今年又接着生了一個,身材走形得厲害,脾氣也差了許多,此時雖在笑,語氣卻帶着些頤指氣使。

“郎君有這想法,可得罪了我三姨。”

李俶知道崔氏孃家勢大,因此也願忍着這妻子,道:“不可與三姨商量?不論如何,薛白總該會有個正式妻子。”

“反正我不會去說。”

“此人是個人才,於我們有大用,偏李靜忠爲人陰狠,結了怨,總得化解。”

“人才誰願娶公主啊?”崔彩屏實話實說,“何況,我聽說薛白狡猾,雖有才,人品卻不好。”

“非常時期,用人首重才幹。人品如何,可待往後再說。”李俶試探着問道:“你大舅總不能真與薛白支持慶王吧?”

“瞧郎君說的,誰不是爲了自己的前途在做事。大舅想拜相罷了,他有他自己的主意,還能只顧着我這個親戚的想法不成?”

忽然,孩子的啼哭響起,吵鬧不堪,崔彩屏連忙讓宮人將小兒子抱過來。

李俶本還想再說些什麼,微微苦笑,起身出了屋門。

內侍程元振趨步趕了上來,低聲問道:“王上,可到沈氏處歇息?”

“不了。”

李俶擺了擺手,走過長廊。

程元振亦步亦趨地跟上,小聲問道:“王上有何思慮?奴婢可否爲王上分憂?”

“不要緊。”李俶擺了擺手,自嘲道:“想到兩樁姻緣。”

“兩樁?”程元振疑惑道:“縣主的婚事,畢竟還是要回了長安,問過殿下,若殿下肯,直接請聖人賜婚即可……卻不知另一樁是?”

李俶不答,只喃喃道:“阿爺不會不肯,他身邊的老奴出的差錯,我是在化解此事。”

“是啊,幸而有王上。”

“對了,今日見到姑祖身邊有一女弟子,頗有才情。”李俶似不經意地問道:“你可知她叫何名字?”

程元振當即瞭然,應道:“奴婢明白,奴婢去問一問。”

~~

次日,竹圃邊。

李季蘭有些緊張地盯着薛白的臉色。

好不容易,待他終於放下了手中的卷軸,她不由問道:“先生覺得如何?”

“好。”

《西廂記》的故事簡單,卻難在詞藻。李季蘭改來改去,如今纔算完成了三折。

薛白確實看到了她的改變,原本更多的是工整的對偶、駢文,如今則是隨性了許多。

只說這第三折,寫到崔鶯鶯與張生的幽會,李季蘭遣詞用字也是相當大膽。

“且看月色橫空,玉宇無塵,花陰滿庭,羅襪生寒,躡着腳步兒行,芳心自警。”

再往後看,看到一句“恨不得教他在我眼底眠”,連薛白都覺微微慌張,連忙合上卷軸,交回到李季蘭手裡。

他想到王維當時所說,一時也不知道教小姑娘寫這種豔文,到底是催生了藝術的發展,還是拉低了她的境界。

“季蘭子大才,依如此寫法,接下來便順了。”

“是先生教導有方。”李季蘭得了誇讚,臉泛紅暈,又道:“騰空子也幫了許多忙。”

李騰空嚇了一跳,連忙否認,道:“我沒有……”

“許多詞句都是騰空子想的。”李季蘭不肯貪功,已飛快地說了出來。

“不是。”

李騰空來不及狡辯,眼看薛白目光看來,連忙扭過頭去,道:“我不過是……指點一二罷了。”

“對了。”薛白道:“之後的故事,我還是想略作修改。”

“啊?”

“且說張生入京趕考,崔母逼鶯鶯出嫁旁人,她寧死不從,遂出家爲道,崔家只好尋一婢女冒充她嫁於一庸人,待張生高中歸來,從道觀接出崔鶯鶯……你們覺得如何?”

薛白覺得如此一改,李隆基定然會喜歡這故事,都用婢女代嫁來表明壽王妃與楊太真不是同一個人了。

可他面前的兩個小女道卻是呆愣住了。

“小女子無才……哪知道這些……”

“師妹,等等我。”

她們匆匆跑掉了。

薛白無奈地吁了一口氣,回過頭來,顏嫣正坐在鞦韆上,一臉看戲的表情。

“阿兄把人嚇跑了。”

“沒有。”

“季蘭子叫你先生呢。”顏嫣又道:“我又是阿兄的先生,那豈非是她的祖師?”

“別胡說了。”

顏嫣真就不再胡說了,起身,乖巧地行了萬福,道:“阿兄,啓玄真人說我已學會了他的吐納之法,往後該向阿兄學太極拳法,請阿兄多多指教。”

薛白不敢逗她,但兩人對視了一眼,卻是因默契而同時笑了出來。

因爲想到了他們常說的那句話。

“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中元節過後,在終南山居的日子也就結束了。

回程時,薛白隨着聖人的車隊而行。

他驅馬走在顏嫣的馬車旁,一路都老老實實的。

此行雖沒能根治顏嫣的病,好在得名醫調理,還是穩固住了她的病情;他還教會了李季蘭寫戲文。

從唐昌公主口中瞭解到宮闈舊事,確立了志向;與慶王結成了暫時的同盟;與咸宜公主夫婦化敵爲友;以幾首詞作增進了聖人、貴妃的好感。

與寧親公主駙馬、廣平王也有了初步的接觸。

從局勢上來說,把咸宜公主這個最愛出頭的拉攏過來,右相府、東宮暫時都不能借刀殺人,又不願親自出手對付他,想必能得到暫時的安穩。

而且禍水東引,有的是讓東宮與右相府煩惱的地方。

當然,之所以這般順遂,主要是他得了終南山的地利,李亨、李林甫在長安城忙於正經事,沒工夫搭理他。

但終究還是要回長安的,往後便不會次次這般順遂了……

想着這些,薛白擡頭看去,恢宏的明德門漸漸展現在了眼前,心情莫名地澎湃起來。

長安城雖更險,卻沒有讓他感到畏懼。

~~

七月已到下旬,歲考將至,安祿山將至。

而樓臺觀發生的諸事,也開始在長安城產生着影響。

~~

寧親公主掀開車簾,向後方望了一眼,恰好能看到薛白跟在玉真公主的馬車後面。

目光落回車內,她那雖然老了但還很英俊的丈夫張垍正在閉目養神,好整以暇。

“你做的好事,哪天那姓薛的小子惹出大禍來,看牽不牽連你。”

“那便實話實說罷了。”張垍道:“故人託付,我拒絕不掉。”

“你永遠就是這般軟弱性子!”寧親公主不滿,道:“誰託付你了?還不是你忘不掉那個逆女。”

“與你說過了,賀秘監致仕歸鄉時囑託,以他與我阿爺的交情,我斷不可能拒絕他的請求。”張垍道:“即便聖人得知此事,看在賀秘監的面子上,也不會怪罪於我。”

“滿口鬼話,我能信你?賀知章是太子老師,此事豈能瞞着太子?”

“此事已說得夠多次了。”張垍閉上眼,淡淡道:“公主若不信我,便當是我對四娘舊情未了罷了。”

“張四郎,你太放肆了!”

張垍苦笑,也不知自己是太軟弱還是太放肆。

想來,若不軟弱,如何會活成今日這般?

“駙馬。”寧親公主叱喝了一句之後卻又放柔了聲音,道:“夫妻間不該有所隱瞞,你實話說,他背後的勢力你知道多少?”

“有何勢力?”張垍嘆道:“就那麼一個小宅子,每月花費幾錢,公主已查得清清楚楚。我再多言何益?”

一個話題爭來吵去無數次,每次都是這樣的結果,像是成了夫妻二人之間的一根刺。

壓抑的氣氛一直持續,直到抵達寧親公主府,有僕從上前通報。

“駙馬,有客至,自稱替范陽節度使送禮的。”

說話間,一份長長的禮單被遞了過來。

寧親公主看了就不悅,道:“你別收這狗胡的禮!”

“他得聖人恩寵,君子之交該有的。”張垍神態淡定。

寧親公主無奈,自轉回後院。

張垍總是這樣,能與所有人都交好,比如,李白亦是他好友,且多次勸他莫與安祿山來往,他偏是能兩邊都安撫住。

他下了馬車,整理了袍袖,踱步前去迎客,在外人眼裡依舊是一副逍遙的神仙模樣。

唯他自己心知這輩子因尚公主而付出了多少。

~~

“薛白爲何拒絕了?”

太子別院,李俶一回長安已迫不及待向李亨說了他的想法,李亨對此是認同的。

“他若娶了三娘,盡釋前嫌,亦可保日後前程,竟是不願嗎?”

李俶道:“他說,是有難言之隱。”

“難言之隱?”

李亨忽然想到了一個隱秘的傳聞,眼神一變,臉色當即有些難看起來……薛白是因爲杜二孃?

他背過身,沒讓人發現他的不悅。

“看來是李琮許諾了他更大的好處?”李俶問道。

“有可能。”

“孩兒以爲,還是當拉攏薛白,他很懂得討好聖人、貴妃、高將軍。”李俶道:“且我們與楊家、大伯是可以相處好的。楊家與孩兒有姻親,大伯那邊則只要答應平反三庶人案、許諾封賞。薛白正是拉攏他們的關鍵。”

“這豎子不願,奈何?”

“請阿爺直接向聖人請求賜婚,如何?”

李亨有些不情願,理智卻知如此做是最好的。

安祿山又要進京了,其人與裴寬這兩任范陽節度使之間利益衝突極深,到時李林甫、安祿山勢必要除掉裴寬。

這正是收服薛白背後勢力的時機。

“我這太子,在聖人面前未必說得上話啊。”李亨嘆道。

李俶道:“阿爺只要與聖人言,三娘看上薛白了,此事自然玉成。”

李亨徑直點點頭,喃喃道:“三娘是我最寵愛的女兒,便宜他了……”

他們父子並不能談論太久,很快,有內侍來催促。

李俶告退,離開了太子別院,轉回百孫院。

他深吸了兩口氣,正要去見崔氏,忽想起一事,招過程元振。

“問過了?她可願意?”

“王上。”程元振有些爲難,遲疑道:“她自稱是女冠……恕不能入百孫院伺候。”

“何意?”

李俶很驚訝。

程元振猶豫片刻,道:“依奴婢看,季蘭子許是愛慕了薛白。”

“哈。”

李俶自嘲一笑,豁達地擺了擺手,道:“不妨的。”

不妨的,這兩樁姻緣,他已安排得很完滿了,皆大歡喜。

今天兩章加起來寫了1萬多字,月初求月票~~懇請支持,感謝~~

(本章完)

279.第275章 長安尉192.第189章 輸贏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288.要晚十來分鐘吧36.第36章 兩頭通吃第389章 一條船上的人第458章 譁變68.第68章 青玉案60.第60章 犧牲品228.第225章 上任51.第51章 勿論真假243.第240章 斬蛇第2章 大禍臨門205.第202章 早做準備60.第60章 犧牲品179.第176章 挑唆者第9章 放長線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229.第226章 縣尉第356章 夾擊20.第20章 審296.第290章 師徒48.第48章 船票272.第268章 春歸第4章 良娣29.第29章 金吾衛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第416章 局面向好51.第51章 勿論真假第422章 恩人第425章 土門關261.第259章 地主之誼第450章 驅狼吞虎126.第124章 隱情131.第128章 皆大歡喜319.第311章 禮成第460章 寶雞第361章 去留第395章 緩兵之計135.第132章 以快打快第401章 擺棋第386章 長恨歌181.第178章 狀元236.第233章 設局75.第75章 報案149.第146章 詐234.第231章 燈籠第435章 秋後算賬第407章 血口噴人258.第256章 隱田42.第42章 紈絝第412章 詩言志225.第222章 別長安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第2章 大禍臨門324.第316章 太池宴第410章 塞上燕脂凝夜紫第475章 平涼對策第432章 選擇250.第248章 鑄鐵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204.第201章 還債18.第18章 追兇者141.第138章 宴前31.第31章 尋親99.第99章 得寶歌第358章 奪城198.第195章 李花169.第166章 教坊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172.第169章 盛宴倒68.第68章 青玉案140.第137章 斬死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223.第220章 話別98.第98章 御狀270.第266章 發苗242.第239章 地頭蛇107.第107章 怪圈86.第86章 會當凌絕頂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153.第150章 滅火23.第23章 撿來84.第84章 骨牌253.第251章 進入角色46.第46章 當堂對質334.第326章 假想61.第61章 門第203.第200章 親家205.第202章 早做準備第430章 私兵98.第98章 御狀152.第149章 點火157.第154章 餿主意256.第254章 深耕206.第203章 不矜細行207.第204章 天寶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