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

和馬有布爲代表的官方勢力談妥後,大掌櫃就地給八人組發了銀子。

這一下,事情就算成了。懷裡揣着銀子的老兵紛紛摩拳擦掌,這就打算上牆頭去放號炮。

然而他們被大掌櫃攔住了:先做好準備,什麼時候放炮,聽吆喝。

放號炮等於和匪夥徹底撕破臉。就現在的局勢而言,時間是商隊這一邊的。不說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商旅、巡邏官兵等變數,單從長遠來看,這邊還有自家援兵。

所以放號炮是萬不得已的最後一步,眼下還是要爭取交涉。能拖一時算一時。

一柱香後,顧老成又騎着馬,慢吞吞來到關下。

這一次,沒等顧老成開口,吳掌櫃便探出身子喊道:“既是三位當家當面,又埋伏了一手好探子,義鑫隆今日合該認栽!”

頓一頓後,吳掌櫃繼續喊道:“車隊中現下有現銀三千五百兩,原全數拿出來交過路錢。再奉上些許紅貨,算是給幾位當家拜個早年......來日方長,今日行個方便,咱們總有再會之日。”

吳掌櫃方纔說出的條件,已經是他所能承受的最大底線了。每年年底送往族中的現銀可以捨棄,但是貴重商貨無論如何不能丟的,這些是義鑫隆商號的基礎,是維護大客戶的信譽根本。

關下顧老成聞言,冷笑一聲:“吳大掌櫃橫是不曉得輕重!三股好漢今日不遠千里聚旗,靠銀子能打發咱爺們嗎?”

“也罷!”

顧老成說到這裡,嘆一口氣:“不見棺材不落淚,今日就斷了爾等念想!”

話音剛落,顧老成探手從背後一抓,然後勐地一揚手,將一樣物事扔上了天。

黑乎乎的物事打着旋落了下來,無巧不巧,正好跌進了下意識張開雙臂的吳法正吳少爺手中。

下一刻,吳法正和手中物事四目相對,卻是極其熟稔的一張面孔:平叔。

看到平叔怒睜的雙眼和頸下血肉模湖的刀口,吳法正瞬間破防,他滿面悲憤地衝着關下喊道:“火貴,你不得好死!”

緊接着,吳法正扭頭大喝:“放炮!”

隨着“轟隆隆”的號炮聲在羣山之間傳播鼓盪,

商賊雙方徹底沒有了退路,交鋒隨即開始。

————————————————————

第一撥衝上來的,是太行雜匪。

這幫人都是顧大當家手下的底層匪徒,忙時山中務農,閒時下山打務工,屬於標準的氣氛組。

炮灰們也沒什麼裝備,一個個穿着破爛的土布短褐,手拿柴刀和火把,人羣中還扛着一根碗口粗的樹幹,這是用來撞門的。

到了關下,氣氛組成員一邊發出震耳欲聾的怪叫,一邊將燃燒着的火把用力扔了上去。與此同時,撞門組扛着樹幹衝向了關門。

面對這種立體攻勢,關上的應對也很簡單:及時滅火,射箭阻敵。

武火墩是介於烽火臺和關卡之間的大型墩臺,擁有後世大約三層半樓高的厚實牆體,算是一座迷你袖珍小城。

這種高度的墩臺,在防守方人手充足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時間內打下來。

所以匪夥的攻城方式很容易就被猜到了:無非是撞門+火攻。

至於最常見的蟻附攻城......匪夥是昨夜看到煙花信號後連夜趕來的,根本沒有攻打據點的思想準備,也沒有時間來打造攻城器械,譬如梯子。

第一撥的結局和預料中差不多:飛上天的火把,無論是落在牆頭還是院內,都被有準備的防守方第一時間撲滅。

而撞門組,僅僅只撞了兩下門,就被上方射下的利箭穿了三個人,然後就崩潰掉頭跑路了。

第一回合短兵相接,短短三分鐘結束。進攻方風一般撤退之餘,在原地留下了幾個哀嚎中的傷員。

而防守方除了兩個被火燙傷手臂的倒黴蛋之外,全員無損。

見此情形,位於土坡上的三位大哥倒是沒什麼情緒波動:義鑫隆能在口內口外行商多年,勢必是扎手的硬點子,一碰就垮纔不合理。

剛纔是試探,下面纔是正餐。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後,匪夥組織的第二撥衝擊開始了。

依舊是太行顧老大的手下。只不過,這次上陣的都是精銳,俗稱積年老匪。

和之前的氣氛組不同。第二撥精銳,不光臨時製作一些了防箭的竹木牌,還配備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獵弓和弩機。

衝到關下後,積年老匪們迅速完成了分工合作。頂着盾牌的撞門組第一時間扛起樹幹撞門,其餘拿着各種遠程兵器的,開始和牆頭對射。

這一刻起,戰鬥纔算是真正開始,進入了殘酷的消耗階段。

甫一交手,城上城下便有了傷亡,雙方都出現了被箭失射穿面門和身體的傷員。另外,牆頭上突然扔下的灰瓶和石塊,也令頂着盾牌的撞門組出現了傷亡。

然而精銳畢竟是精銳。儘管被打倒打傷好幾個,但是不停有生力軍補充的撞門組,依舊在不停撞門。

作戰意志比氣氛組頑強了許多的精銳老匪,這一次在城下堅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關門被撞得搖搖欲墜後,老匪們才忍受不了傷亡開始撤退。

這一撥殘酷的攻防作戰,給雙方造成了十人以上的精銳減員。相比之下,匪夥損失得更多,超過了三十人。這個數字,對於商隊可以忍耐,但是對於匪夥來說,就很高昂了。

太行顧老大看似人手是三股匪夥中最多的,但精銳不是大白菜,都是團隊骨幹,死一個少一個。

第二撥戰鬥結束後,看看日頭已經到了頭頂,雙方都知道打不下去了,於是都默契地開始修整舔傷口,準備應對午後的第三撥攻擊。

全程提着一柄短刀在牆頭指揮的吳掌櫃,遠遠望見匪夥在起火燒水烤乾糧,終於鬆了口氣,開始安排善後。

他首先把牆頭上的人都換了下去,命令下邊待命的生力軍上來值守。

這就是防守方的優勢所在了:武火墩之所以當初選址在此地,就是因爲地勢三面陡峭,只有正面可以展開兵力。

這樣一來,總人數少的防守方,就可以專守一面牆壁,人力資源的劣勢得以彌補。

安頓好牆頭後,吳掌櫃沿着陡峭的階梯下到了院內。

爲了防備火攻,院落中心是空着的。所有的車輛和牲口,都被安置在了牆下。貴重貨物業已經被緊急搬進了房屋裡。吳掌櫃檢查了一番,發現都妥當後,這才進了營房。

官兵往日睡覺的營房,已經變成了傷兵營。

面無表情的吳法正少爺,正臨時客串衛生員,用鹽水和溼布給一處傷口消毒。一旁的通鋪上,還有好幾個受了傷的夥計和護衛在等待醫療救助,時不時發出一聲痛苦的冷哼。

幫着處理了兩處傷口,吳掌櫃臨出門時鼓勵了一番軍心:“都是櫃上的好漢,回頭一人賞十兩銀子。傷口但有發炎的,上皇安散!”

這一番說詞很管用。皇安散的神奇功效誰都清楚,吳掌櫃的承諾等於保了大夥一條命,所以傷號們的士氣頓時有了顯着提高。有那傷得不重的,還表態可以再戰一撥。

安頓好傷號,吳掌櫃終於得閒,去檢查了最關鍵的城門。

和高大的城牆不一樣。武火墩的城門,就是一扇普通木門,頂多厚實一些,也不存在城門洞,是防守薄弱點。

吳掌櫃檢查的時候,發現城門確實不行了,有半扇已經搖搖欲墜,能通過縫隙看穿對面。

“此處就是勝負手了。”

背手盯着城門,吳掌櫃對一旁的吳遷澹澹說道。

吳遷在戰鬥結束後,第一時間就到了城門這裡檢查。吳掌櫃過來的時候,他正陪着和尚和啞巴兩員哼哈二將,在地上的一堆裝備中挑挑揀揀。

這一堆包括棉甲、紙甲,刀斧盾牌在內的裝備,都是按條例儲存在墩臺庫房內的明軍武備。

裝備中能用的刀斧盾牌,之前都已經用在了牆頭。而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眼下吳遷他們在挑揀的盔甲,半數都已經腐壞朽爛,所以只能拼拼湊湊了。

“門口官府有預備條石,等午後再扛一撥,咱就用條石堵上門。”

吳遷提出解決方桉後,順勢又黑了官兵一嘴:“就是見炮響後不發兵,真個孬種。”

吳掌櫃聽到這裡,不禁笑了:“都在意料中,何須管他。”

按照正規程序,這個時候距離武火墩最近的,有大批官兵駐守的山內關,肯定已經派人來偵查過了。

然而聽到有數量如此之多的匪夥,大約守將就慫了......

吳掌櫃和官兵打過太多交道,很清楚對方的想法,所以他今天只關注自身:“匪夥的脾性咱們都清楚,只好撐過今日,明日即便他們有膽子待着,那也不足爲患了。”

“是這話。”

......吳掌櫃的判斷沒有錯。

對於匪夥來說,像今天這樣強行攻打堅固據點的作戰模式,本來就不是常態。

行爲散亂,組織力度差的匪夥,是用來搶劫商旅的組織,根本做不到正規軍一樣,長期圍困城池據點,進行慘烈的攻防作戰。

更何況這次是三股天南地北的匪夥臨時合作,這種脆弱的聯盟,經不起連番減員所帶來的內部摩擦,分分鐘都可以因爲一件小事分崩離析。

另外,深諳明軍內情的吳掌櫃,情知關節所在:山內關卡的守將,在墩臺連續施放號炮報警的情況下,也就最多裝湖塗拖延一天。

如果明日他還不派兵驅散匪夥,那事後就要擔責:義鑫隆也不是泥捏的,屆時兵部必定有一本彈劾摺子等着該員。

總而言之,商隊能不能挺過今天,確切地說,是今天下午匪夥的攻勢,是一切的關鍵。

而根據匪夥之前的調度組織能力,吳掌櫃確信,他們最多再組織兩次攻勢,也就到頭了。

就在吳掌櫃推演盤算的同時,墩臺對面的土坡上,三位大哥也同樣做着最後的戰前協調。

坐在一副卸下來的馬鞍上,哈六哈大掌櫃面前是架在火堆上的一個大號綠色鐵皮罐頭。只見他尖刀一紮,便從中挑起了一塊金黃色的豬肉蛋卷,塞入嘴中,香甜地咀嚼起來。

與此同時,哈掌櫃含混地對一旁馬戒說道:“上午弟兄們不錯,下晌就看馬兄弟你的人了。”

戴着氈帽的馬戒面容冷硬,貌似沒心情吃飯。聞言,他用一口摻雜着濃重蒙古口音的漢話回道:“說好的定然做到。下晌第一撥,我的人就上。只好你們撞開門,我的人勢必壓進去。”

聽馬戒確認了自家的承諾,哈六笑嘻嘻地將面孔轉向了右手邊的顧鳴顧老大。

顧老大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看到對面兩位眼光掃過來,他同樣用小刀插了一塊肉,這才皮笑肉不笑地講道:“按章程,我的人已然衝了兩陣。午後這一陣,該哈大爺你亮亮相了吧?”

哈六搖頭:“說好的我打最後一陣,太行好漢打頭二陣,這第一陣屁都沒放就跑回來了,也能算?”

顧當家大約是心疼損失的緣故,這時候硬是耍起了死狗:“怎得也算兩陣。再要弟兄們上,沒好處,我也說不動。”

哈六頂着顧掌櫃的的眼睛想了想, 不知是何原因,下一秒,他那張黑黑的大餅臉上又綻放開了笑容,果斷說道:“那就老規矩,出花紅。銀子我先墊着。”

事實上,對於匪夥來說,真正拼命的攻勢,也就免費打一陣——這算是給老大交的稅。

像今天這種硬茬子,真要再往後打,按規矩,每一撥攻勢,都是要老大承諾從戰利品中放花紅出來的。

而哈掌櫃大方的承諾墊付花紅,則徹底堵住了顧大當家的嘴。

於是,具有土匪特色的招工模式開始了:太行弟兄們聽好了,撞門的現銀三兩,打和聲一兩,先登衝門五兩!來來來,有卵的好漢都來領銀子......

有了現銀花紅,那自然就有了充足的好漢。

午後,準備完畢,第三撥攻勢開始了。

這一撥攻勢,打頭當肉盾的,是懷裡揣着銀子的太行好漢。在而太行方陣後方,則是幾十號揹着箭壺,羅圈腿,身材粗壯的氈袍馬匪。

第496節 裂縫第410節 黑煙第631節 調停第541節 頭籌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432節 服了第202節 授業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538節 談話(一)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497節 人棍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506節 拆遷款第541節 頭籌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378節 肥羊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684節 北歸(九)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426節 求醫第511節 教頭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483節 回航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117節 政局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629節 討逆(七)第416節 天津衛第164節 淨街第592節 毛承祿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442節 接觸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455節 傳信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509節 雞湯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422節 校場(一)第134節 砸響窯第211節 殺王(八)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203節 傳道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13節 殺王(十)第492節 祠堂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314節 種牛第252節 機械廠第447節 打援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458節 華容道第71節 散沙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174節 看片第271節 下午茶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711節 收線(三)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68節 行路難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455節 傳信第171節 德邦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241節 崩潰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154節 黃老爺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430節 反賊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673節 幻變(一)第66節 出航前(一)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393節 賊巢穴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