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節 北歸(十)

山隱峰現,玉盤當空。星光熠熠,月色町町。

夜空中,一道纖細的花火奔竄而上。藍色天幕下,拖着長長尾痕的銀白色花火璀璨奪目,彷佛要直入天宮,永不停歇。

然而,就在衝上羣山之巔那一刻,美麗的焰花炸開了,形成了一朵漂亮的鱷魚...斧頭...錯了,是銀色蒲公英圖桉。

眼睜睜看着頭頂炸開一蓬銀光,武火墩內,有一個算一個,全被奇景震精到了。人們仰着頭,張大嘴,表情癡呆,發出了一片驚訝的“啊”“哦”聲。

最後一個出聲的,是反應過來的大掌櫃。他絲毫沒有看到免費焰火的喜悅,而是用驚恐到尖厲的嗓音大吼道:“旗花火箭,有奸細!”

第一個發出吼聲的,是掌櫃。第一個有動作的,卻是吳法正吳少爺。

不知爲何,這一瞬間,吳少爺突然於冥冥中有一個模湖的感覺:這道旗花和自己有關。

下一刻,吳法正抽出腰間短刀,隨手拎一盞防風煤油燈,急跑兩步,翻身跳進吊籃:“快,快,送我下去。”

於是吊籃開始晃晃悠悠往下降。

幾息後,未等吊籃落地,心急的吳少爺就跳了出去。

旗花是在墩臺正面飛上天的,所以剛纔施放的位置一定就在前方不遠處。而就在吊籃落地前的短短時間裡,吳法正心中亦有了推斷:放旗花的人,大概率就是方纔去小河邊取水的某個人。

預料的沒錯。繞過一堆亂石,吳法正看到了兩個提着帆布水桶的夥計。

他記得很清楚:去城下負責打水的,原本是三個夥計。

這兩個夥計明顯也被方纔的焰火嚇傻了,傻愣愣地站在一個土堆前,低頭看着什麼。

吳法正過來後,一挑油燈......果不其然,桉發現場就在這裡。

低矮的土堆頂部,一根冒着鳥鳥餘煙的黑色管子,靜靜插在那裡。

彎腰伸手,吳法正將管子拔了出來。

黑色的管子精鐵打製,圓圓長長,握在手心粗細正好,很適合某樣物事的握把。

看到管子頂部獨特的螺絲擰口,吳法正面前出現了一幕夕陽下的笑臉:“這刀用着趁手,是小的跟碼頭上海員換來的,攢了兩月伙食銀子呢。”

......輕輕解開鐵管外部包裹的一層汗布,緩緩展開。

顯現在油燈光下的,是一款漂亮的灰色男士蘇格蘭格子純棉汗巾。

吳法正眼前又出現了一幕夕陽下的場景:“賞你了。刀柄裹上這個,吸汗,不滑手。”

“謝東家賞!”

想明白了前後因果,吳法正緩緩轉過頭,面無表情地問道:“與你兩個一同取水的,是叫火貴吧?”

“就是火貴。”兩個夥計這時候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臉色慘白,結結巴巴地回道:“方纔還在的,旗花一起就沒影了。”

吳法正這一刻,面對着前方夜色籠罩下的羣山,喉嚨中發出了咯咯的響聲,悲憤滿腔。

未及,羣山中響起了一聲迴盪無窮的怒吼:“火貴,狗賊,吾誓殺汝!殺汝,殺...殺...”

—————————————————————————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商隊已經把最後一着棋走完,再也沒有閃轉騰挪的餘地了。

眼下只能寄希望於那道旗花沒有產生效果,被動等待,走一步算一步了。

於是一夜無話。

次日晨,賊如約而至。

其實在四更時分,就有隱約的人聲和蹄聲隨風傳來。察覺到這個跡象後,商隊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清晨,伴隨着初升的朝陽,

素未蒙面卻又苦苦尋覓的雙方,終於得以互相凝視。

擠在牆頭的商隊人物,視線穿過中間淺淺的山溪和土路,落在了對面土丘上。

以土丘爲中心的匪夥,總數大約有四五百人。這些人馬毫無顧忌,大搖大擺鋪開在了官道兩側。

從裝束上看,匪徒明顯分成了三夥。

位於土丘頂部,佔據了C位的大漢,身材高大,寬眉細眼,有着一張明顯帶有蒙古血統的大餅臉。此人騎一匹黃驃馬,身穿一件油膩的黃色軍大衣,歪戴着皮帽,背後是同樣裝束的百十騎黃衣大漢。

餅臉大漢身後,是一面二尺寬,四尺長的白旗,其上繡着一個黑色的“義”字。

餅臉大漢左手,是一個身材瘦高,刀條臉的中年漢子。這人穿着土布夾襖,裝束簡單,騎一匹駑馬。

雖說看上去不起眼,但刀條臉漢子身後的小弟數量,卻是匪夥中最多的。不過這些穿着土布服飾的匪夥,大多都是手持刀兵的無馬人士。

刀條臉背後也有一面認旗,上繡一個“顧”字。

餅臉大漢右手邊,則是一個身材勻稱,長着一雙鷹眼的黃臉漢子。此人騎着一匹上好的蒙古馬,身穿氈袍,頭戴氈帽。與他同來的幾十騎,清一色都是這種裝束。

這夥騎馬的悍賊並沒有旗幟,大多數人臉上,有着坑坑窪窪的印記,明顯是常年在風沙之地行走的馬匪。

就在雙方安靜對視的過程中,伴隨着一聲響亮的喝罵,聚在關前的匪夥,突然間大聲鼓譟起來。隨即,各種喝罵聲,怪笑聲,乃至污言穢語,響徹了山谷,在山間不停迴盪。

見此情形,城牆上並沒有多少騷動......好歹也是走南闖北的老車隊,匪夥這種淺白的恐嚇,嚇不住人。

果然,見城頭上拿着刀兵的防守方並沒有慌亂,匪夥很快安靜了下來。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的開始。

見鼓譟沒效果,刀條臉大哥與C位大哥點頭示意後,一揮手,從他身旁便竄出了一位騎士,打着馬,不緊不慢地向關下行去。

伴隨着“咯噔咯噔”的蹄聲,牆頭上吳遷很快認出了來人:之前被他特意放走的太行探子顧老成。

這時候的顧老成,再不是之前倉惶跑路的姿態了。只見他懶懶散散,不疾不徐,享受着緊張的氣氛,感受着關上關下無數雙眼睛的注視,緩緩將馬兒停在了關前。

掃視關上一眼,顧老成臉上先是露出一絲獰笑,然後揚聲開氣,大喝道:“牆頭上的聽好嘍,今日廣義幫哈大當家,太行山顧大當家,宣化馬爺三旗並流,要尋你等發一場利市。”

“識相的,就老老實實開門迎客,可保小命。若是勞廢大爺動了手,那就是雞犬不留!~”

喊完後一句後,顧老成揚了揚手,最後喊道:“老規矩,一柱香功夫,取捨自便。”

看着顧老成打馬返回的身影,牆頭上一時陷入了沉默。儘管昨夜到現在,無數次幻想到了眼下的險惡狀況,但是事情真走到這一步時,很多人一時還是無法接受。

這種時刻,別人可以發呆,但決策者是無法發呆的。迅速將心中的負面情緒壓下來,吳掌櫃定了定心神,開口問道:“太行顧鳴和宣化馬戒都是咱們知道的,可那居中的廣義幫,又是何來頭?”

一旁護衛老傅臉色像吃了屎,慢吞吞地回道:“這廣義幫是近幾年才冒頭的匪夥,全員有馬,來去無蹤。聽說這夥人下手狠辣,出手往往不留活口,難纏得緊。彼輩頭目是哈六,據傳早年間在草原上做過馬匪,也做過幾日官兵。後來因隙反了上官,這幾年又出來做馬匪了。”

聽老傅這樣說,吳掌櫃反而放鬆了心態:“如此說來,咱們今日也是沒退路了。”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事情到了這一步,要是投降,那麼商隊這些人即便保住性命,回去後也會受到長期性的懲罰,還會牽連到家人。

所以對於吳掌櫃來說,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動員全體夥計,固守待援。

除此之外,別無它路。

而剛纔老傅的話語已經表明,對手是不會留活口的,所以這下吳掌櫃省事了。他無需費太多口舌去動員夥計,大家爲了自己的小命,是一定會和匪夥拼命的。

牆頭上很快達成了統一意見。

這之後,吳掌櫃尋到了在院內不知所措的老兵馬有布一夥。

由於只有八個人,所以原本的墩臺主人,夥長馬有布這一股官軍勢力,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墩臺的主導權,變成了吃瓜羣衆。

但這並不妨礙老馬同志行使他本身的官方職權:報警。

對於一處守員只有八人的墩臺來說,其所擔任的官方職責非常簡單:“有警舉煙爲號,寇至鳴炮以報訊。”

這也是吳掌櫃尋到老馬後,要求他做的事:鳴炮示警。

注意,不是放煙,而是鳴炮。

“舉煙爲號”,就是史書上最常見的“放狼煙”。

狼煙一放,左右不明情況的各處關隘也會隨之放煙,次第傳播。這時候,西至山西邊關,東至京城燕山,整個大明的北方軍事防禦體系都會緊張起來。因爲就大明朝眼下的局面,唯一值得放狼煙的,就是韃虜入寇了。

今天這局面,要是老馬放了狼煙,那倒是能立即召來大批官兵驅散匪夥......然而,等上官查明內情後,那等着老馬和商隊所有人的,則是誅九族的大罪......小民百姓敢裝周幽王的逼,分分鐘就被人抹平了,認識誰都沒用。

這個道理,吳掌櫃自然是懂的,所以他的要求很簡單:鳴號炮。

鳴炮是正規應對小股匪徒的程序。墩臺鳴炮,附近關卡的官兵會聽到,會派人前來查看。

當然了,如此大規模的匪夥,關卡值守武將到底會不會發兵,那就是個未知數了。

第163節 新服務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339節 開港(五)第248節 化工廠(一)第181節 入役第727節 歷史(二)第156節 卡位第307節 建制(五)第650節 夏口第486節 黑導遊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729節 歷史(四)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561節 接收(四)第172節 遮了天第544節 家園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140節 鍊鋼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723節 囚徒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306節 建制(四)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186節 福州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71節 散沙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174節 看片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54節 海軍建設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432節 服了第430節 反賊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50節 王對王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484節 到埠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681節 北歸(六)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393節 賊巢穴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728節 歷史(三)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84章 電信第160節 亮相第227節 有光號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31節 塘莊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57節 滯銷第500節 自己人第227節 有光號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360節 去舟山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78節 本子第66節 出航前(一)第423節 校場(二)第419節 展布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91節 大樟村第469節 晨光第70節 接觸第402節 湖中會第130節 暫一營第560節 接收(三)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468節 講故事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247節 續升級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16節 靶場第432節 服了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10節 出關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140節 鍊鋼第328節 會議(三)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