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

時光的偉力如此強大,能抹平一切人類活動過的痕跡,乃至記憶。

尤其是在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

廈門,這個曾經發生過連番海陸大戰的地方。當初那些聲勢浩然的海匪大幫和聲名顯赫的匪首,短短几年時間,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中,彷彿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

將將入夜時分,一盞明亮的煤油燈下,背手站在船頭的南望南老爺,眯着眼,仔細觀察着碼頭上往來的人流,還有煙火中依舊在徹夜發出巨響的各種港口機械。

此刻的東廣福號,正停靠在漳州內灣的北港。位置大約在後世的九龍江口,保稅港區。

吊機林立的北港,以前只是一片漁村。幾年前大戰過後,這塊屬於鄭氏一族的土地被曹氏吞下。

之後,漁村區變成港口區,被建設成了漳州灣內最大的貨運港口。

北港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九龍江沿線城市的出海港。穿越衆在這裡投入了大量資源,北港的定位是具有江海聯運功能的大型樞紐港口。

由此地上溯,包括漳州、龍巖在內的閩南市縣,都在九龍江的貨運航線輻射範圍內。

事實上,經過這幾年來的交通建設和商業網絡鋪設,即便是江西南部重鎮贛州區域內的一部分商品,現在都會走閩南九龍江航線“出口”。

這就是北港繁華如斯的原因所在。漳州的茶魚荔蜜,龍巖的銅金木鐵,乃至贛州的橙柚錫鎢,都會被各地航運公司組織收購,然後搭乘內陸貨船到北港,最後再經由北港龐大的江海聯運系統,將這些貨物裝上海船,輸送到大明沿海各地。

“站......老爺,給廈門站的貨都起出來了。”

一身長隨打扮的周乙,來到南望身後,小聲彙報了一句。

南望沒有做聲,他的目光依舊集中在碼頭的巨型龍門吊上。

燈火通明中,不時冒出一股黑煙,噴吐着高溫蒸汽的巨型龍門吊,和後世能裝配航母的巨物自然不是一個級別。但在17世紀,能用在千噸級貨船上的鋼鐵龍門吊,那也妥妥算得上是巨型了。

把目光從充滿大工業力量的鋼鐵機械上移開,南望回身看了一眼堆在甲板上的貨箱,這才微微點頭:“不急,廈門站的同僚應該就到了。”

說曹操,曹操到。

南望話音未落,地頭蛇廈門站站長韓良慷,已經帶着手下踏上了棧橋。

在情報總局下轄的各處駐外站中,廈門站毫無疑問是一個小站。全站上下加起來也就百十口人,平時蒐集情報的任務也不重。

如果說南望的甲種站長是分局局長級別的話,那廈門站這種就相當於丙級派出所了。

之所以這樣,是廈門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北邊是福州,南邊是廣州。被夾在兩處政治重心之間的閩南地區,自古就屬於“低關注度”地區,政治地位不高。哪怕在穿越衆眼中,閩南這一塊發展好商貿也就可以了。

雖說廈門地區如今的商貿形勢不錯,但商業情報畢竟是“副業”,和情報站的主業有點不搭界。情報總局在福建的重心,還是在政紳雲集的省會福州。

“哈哈哈,老弟,老哥哥在這裡給你道喜了啊!”

隔着老遠,被幾盞煤油燈包圍的韓良慷,聲音早早傳了過來。

單從資歷來說,韓良慷這個出身杭州的小生意人,和南望倒是不相上下。大家都是當初的“潛邸舊臣”,都是早期在杭州就跟着穿越衆乾的老手下。

不過從能力上來說,韓良慷就差南望很遠了。也就是勝在忠心老實,所以年紀大過南望很多的老韓,最後被安排到了廈門站,有那麼點養老的意思。

然而老韓今天可一點不敢在南望面前倚老賣老。誰都知道這位是當紅人物,說不得日後就是雲中大佬,萬萬不可得罪了。

見身材略微發胖的老韓一步跳上了船,南望趕緊上前握住老韓的手:“老哥哥身體康健啊,一向可好?這一晃又是兩年多沒見面了啊!”

“是、是。上次見面,還是你路過,咱們也是在船板上匆匆見了一面。”

韓良慷滿臉的感慨:“今天天色已晚,老弟你一定給老哥哥一個面子,咱們敘敘舊。”

南望略一沉吟就應了下來。大家算是同鄉,平日裡彼此照應,再說船到廈門本就是要修整一夜的。

於是南望當即點了周乙隨駕,隨來人一同下了船。

韓站長這邊同樣只帶了2個年輕心腹,引着南望上了馬車,留下大部分人手幹活......船板上的貨物要點數交割。

接下來就是常見的公款吃喝環節了。韓站長雖說就管了個派出所,但這可是開發區的派出所。

一行五人說話就到了廈門站自家開設的大車店。進店,輕車熟路地來到一間僻靜小院,然後從對街酒樓喊來一桌席面,韓站長和南站長開始把酒言歡。

韓站長人老成精,這一開席,便連連勸酒,和南望談笑風生,話裡話外對自家這位有出息的同鄉那是加意奉承,連帶着矇頭吃菜的周乙也被老韓誇幾句“年輕有爲”。

能被南望單獨帶出來應酬的,勢必也是心腹,老韓心裡明白。

席間氣氛很好,南望和老韓多少也說了幾句當年往事,這讓周乙他們幾個年輕人聽得津津有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臉上多少帶了點酒氣,話題更加寬泛起來。

老韓大約是心情好的緣故,再一次自斟兩杯後,他興致高昂,不顧南望勸阻,硬是要給年輕人講幾個“檔案”故事:其實就是南站長不爲人知的一些豐功偉績。

這一下,周乙更是來了興趣。

他之前在總局偶爾聽到過的,關於南望的故事,那都是鳳毛麟角隻言片語,南望也從不給他講,今天是第一次聽到正版。

老韓這一講,幾個情報系統的優秀年輕人,纔算是真真接受了一番內部“革命歷史教育”。

尤其是周乙,當他聽完“南大孤身醉衆匪”這一回目後,驚訝萬分,頓時感覺自家老大的形象又憑空拔高了一截,口中連連叫好的同時,趕緊給老大端一杯酒表示敬意。

就這樣談談說說,一席酒硬是從入夜喝到深夜纔算收了攤。

南望二人酒足之餘,就地被安排在了小院休息。至於其它商場上的酒後節目......北港是大型港口城鎮,玩樂項目自然應有盡有。然而情報局家規嚴謹,兩位站長又都是老狐狸,肯定不會授人以柄。

第二天上午,裝載好廈門站運來的一些本地貨物後,東廣福號就要起航了。

清晨就回到船上的南望,正和前來送行的韓站長依依作別。不久後,韓站長一行人下船,拱手,和船頭人最後告別。

下一刻,船纜解開,已然升了帆的東廣福號,緩緩起行,出港北行。

而始終站在南望身後的周乙,這時卻發現,南望看似作別,其實目光並沒有關注棧橋,而在遠眺船尾:九龍江方向。

周乙這一刻,非常明白南望的心情:九龍江上游,是龍巖縣,是南望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那裡有他的功勳,以及深深的回憶。

——————————————————————————————

東廣福號過了第一站廈門,第二站自然就是福州。不到300公里的海路,在如今沿線都有燈塔的環境下,並不算遙遠。

所以儘管風向不太順,但是離開廈門後的第四天,東廣福號就駛進了福州城外的一處偏僻碼頭。

碼頭上同樣有人在等候。

一個看上去相當精悍的中年男子,帶着叢人上船接洽——此人是福州站情報科科長黃寬。

南望是認識黃寬的。事實上由於資歷老,又全程參與了情報系統的早期建設,所以情報總局派下去的中層幹部,南望少有不認識的。

雙方很快接上頭,然後又是交接貨物的那一套手續。

手續辦完後,南望照舊點周乙隨他上了馬車,一路不停,進了福州井樓門。

穿過井樓門,左近就是繁華的船行街。

聚攏了大船行總部的船行街,是最早拆遷修整過的高檔街道。現如今街面都是昂貴的龍糞面料,寬廣的街道兩旁,有着一水的高端中式門面。這些門面,都是各大商行和船行在福州設立的總行。

差不多在街尾,有着一家七間的連排大門面,其上的牌匾是“海東商行”。

這裡就是福州站的老巢了。

來到福州站門前的馬車,徑直穿過一扇雕花鐵藝大門,在一處寬廣的貨場停了車。

下車後的南望,第一時間看到了被隨同環繞,C位等候在車前的中年人。

“南站長,歡迎來福州站做客。”

中年人身材勻稱,穿着一身合體的休閒襯衫西褲。此人留着三七開短髮,面帶溫和的微笑。表示歡迎的同時,他伸出手臂,自然而然地和南望握了握手。

儘管之前沒有見過這個中年人,但是和穿越衆打過太多交道的南望,一聽到這句標準的普通話,再結合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身姿作派,南望確信無疑,這位就是“隨同曹將軍當年起家的海外老弟兄”,福州站站長溫廣軍。

和廈門派出所所長老韓不同。同爲甲種大站站長,穿越者溫廣軍在自家門前迎接南望,這個禮數很標準,一點都不失禮。

第171節 德邦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134節 砸響窯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277節 升官第205節 殺王(二)第179節 淘汰賽第450節 直線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34節 綁票(一)第379節 到站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311節 瘟疫第459節 再造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27節 暗青子第304節 建制(二)第380節 落腳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339節 開港(五)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622節 大會(五)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202節 授業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175節 前程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420節 白酒業第646節 站長第160節 亮相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213節 殺王(十)第251節 後遺症第246節 升級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322節 鍾四毛第425節 飛虎營第52節 新貴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426節 求醫第307節 建制(五)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502節 臺北(一)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26節 打聲招呼第204節 殺王(一)第678節 北歸(三)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211節 殺王(八)第496節 裂縫第158節 小書房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678節 北歸(三)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27節 暗青子第640節 立錐第368節 反應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448節 連戰第477節 御花園第383節 上硬菜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724節 雞肋第593節 定約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681節 北歸(六)第257節 辭職第623節 討逆(一)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51節 落腳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91節 大樟村第442節 接觸第594節 上門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206節 殺王(三)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196節 夜景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46節 瞧病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