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

近些年隨着北虜威脅日趨嚴重,位於戰場側後方,能通過海運支持前線的山東戰區也就愈發重要。那麼登州作爲戰區司令、登萊巡撫駐地,自然而然就成了軍事重鎮。

如此一來,環登州城的軍事建築也就多了起來。拋開年久失修的衛所城不說,光新起的營盤/校場就有好幾處。這些營盤大都是孫元化上臺後這兩年修建的,其目的就是爲了容納登州左衛、登州右衛、登州後衛等新軍。

說到新軍,歷史上滿清在快完蛋之際,貌似也操練過新軍——北洋新軍。結果新軍並沒有保住朝廷的花花江山,主子們反而被袁大總統抄了後路。

此刻,入了基督教,擁有西方軍事思想的孫元化,在登州操練的這支新軍,在未來不但沒有替大明殺敵,同樣反手捅了大明一刀,最終還孵化出了三順王。和北洋新軍一樣,都給自家朝廷釘上了棺材板。

所以說,新軍沒事不要亂練,這玩意妨主。

時間:孔有德船艙夜話三日後。

地點:登州城外,左衛營盤。

登州左衛的營盤已經算得上是永久性建築了。營盤外牆是夯土包磚,佔地面積廣大,內有校場軍營以及專設的火器靶場。

話說,既然是兄弟單位,那就沒有單方面交流一說。所以在孔有德回營三日後,遠來登州的客軍將領便接到了主人邀請。於是張中琪和沙正明等人,便於今早帶着一批參謀軍官來到了登州左衛。

張中琪坐在一張黑漆核桃木官帽椅上,手捂一缸熱茶。此刻的他,一邊和身旁陪坐的李九成說話,不時還掃一眼將臺下方正在拼力操演的左衛營兵。

經過一番觀摩,在客人眼裡,以孔有德爲主將的左衛營兵......精神面貌算得上齊整,軍伍行列一應基本功也還到位,整個營區稱得上刁斗森嚴,方方面面貌似都還行。

至於說這一套是不是爲了應付“上級檢查”而特意擺出的場面,穿越衆並不在意,穿越衆要的是態度。

明末主要是比爛。左右這些軍閥和官兵都是一丘之貉,大哥不說二哥。窩裡鬥起來都狠,在後金鐵騎面前瞬間原形畢露。

在一系列傳統的軍陣變換、冷兵器科目以及騎兵科目表演過後,今天觀摩的重頭戲來了:鳥銃射擊和炮兵實彈射擊。

孫元化是著名西學家徐光啓的高徒。這次組建的登州軍,是孫元化有意採用西式武器,以及西式訓練方式來做新軍事實驗的新軍。

之前接收了孔有德等人後,孫元化便利用基督教的關係,不但從澳門聘請了30個葡萄牙軍人做教官,還購買了紅衣大炮和鳥銃,組建出了十七世紀,中國第一支純火器部隊。

有了相對先進的孫元化西學派系支持,今天孔有德的炮兵和鳥銃兵科目,可以說是除了穿越勢力之外的大明最強炮兵了。

然而這沒什麼卵用。

登州左衛的火器表演或許能令大明其他部隊耳目一新,但是在穿越者面前,只能說屬於小學生過家家。

已經見識過客軍那誇張火器系統的李九成,這時候當然不敢顯擺什麼。在自家的弗郎機炮隊開火完畢後,他臉上堆着笑,用自嘲的語氣說道:“張大人,弟兄這法式須入不了法眼,呵呵,貽笑方家了。”

“公繼兄,無需煩憂。”

張中琪現在對這位面容方正憨厚,實則卻賭性極重的土著將領很感興趣:“今日一過,大家就都是自己人了。像這些火炮火銃,包括相應的士兵培訓,我這邊都可以提供。”

“此話當真?”

張中琪的承諾,講真,李九成有點不相信。

在李九成看來,似船上那等大炮和相應的士兵培訓,都應該屬於“屠龍技”,是一個有志於問鼎天下的軍閥最最寶貴的東西,怎麼能拿出來與人分享?

“公繼兄,世道變了。”張中琪開始了慣常的忽悠模式:“方今世界,中西交匯,互通有無,變革日新月異,再不是關起門來爭皇帝的劇目了。”

說到這裡,張中琪目光變得誠懇起來:“公繼兄有勇有謀,還是找機會去南邊看看吧。見過那邊的社會發展之後,老兄就會知曉大勢在誰......似火炮這等兵器,小道爾。”

李九成沒想到對方說出這樣一段話來。雖說其中有少數生僻詞語他聽不懂,但是對方的誠懇態度還是感受到了。

而李九成隨即領悟到:這難道是他靠攏過來後的好處?

這之前在應對穿越者的遼東將領內部會議上,激進和保守兩派,一開始是爭執不下的。

而從來不大出頭的遊擊李九成,這次卻一反常態,和試圖保守觀望的耿仲明展開了激烈爭論。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李九成這種性格,天生帶有賭性成份比較多。

歷史上的李九成,在吳橋造反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花掉了公款卻沒有買到足夠馬匹,於是藉機煽動孔有德造反。

這一次,雖說沒有吳橋,但他依舊看到了機會:交通外藩,進可成事業搏天下,退能借外勢圖自保,何樂而不爲?

無論如何,私底下滿溢的對朝廷的不滿,令李九成沒有做什麼心理建設,就一力主張和穿越勢力結盟。

最終,孔有德權衡利弊後,還是採納了李九成的意見。因爲孔有德意識到一件事:其實從他和張中琪見面那一刻起,就已經踏上賊船了。

孔有德的理由很簡單:如此重大的“造反事宜”,人家既然話已出口,那就是吃定了大夥,大約不是一句“老子不上船”就能推脫掉的。

孔有德精準get到了穿越者的意思:大爺我既然紆尊降貴跑來張口了,還能允許你聽完後不上車?想什麼呢?

真不上車的話,之前大爺表露出的那些政治軍事方面的強橫實力,大概率就要用在你們頭上了,就問你扛得住嗎?

東江這夥人分析過後,徹底明白了過來,這就是標準的無妄之災:上當了,我沒得選,做不了好人,糟老頭子壞得很。

事已至此,發現沒得選後,以孔有德爲首的東江諸將最後也只能妥協。於是就有了邀請友軍前來交流觀摩的一幕:其實是藉機會盟來着。

於是乎,當張中琪一行人今天來到左衛營盤後,他很快就感覺出了新格局:負責接待示好的,是李九成。

這樣一來,優先拉攏誰也就明瞭化了。這也是張中琪對李九成發出邀請的原因:但凡去一趟南方,見識過初級工業社會的土著精英,就一定會醍醐灌頂,緊密團結在以曹XX爲核心的......以下略去三百字。

講真,李九成突然接到張中琪的邀請後,第一時間還是很意動的。然而他很快就清醒過來,畢竟再小的軍閥也是軍閥,以現如今的情況,李九成肯定不能丟下部衆出遠門。

不過李九成畢竟是下注於穿越者身上的,所以他微微一思索後,很快拿出瞭解決方案:自家長子李應元可替父出行。

張中琪當即點頭同意。

對於李家父子,張中琪是有所瞭解的。李應元在歷史上也是隨同孔有德造反期間的一員將領,此君完全有資格有能力代其父去南方一遊。

於是就在將臺上,東江將領中最熱衷於和穿越勢力打交道的人,於寥寥幾句言語之間,便和穿越者達成了一項極其重要,足以影響到其父子未來大局走向的交流項目。

隨着私下約定達成,將臺上公開的觀摩活動也進行到了尾聲。

今天公開課的最後一項流程,是參演士兵集體拜見將主,並領賞。

發完了這個時代慣例該有的賞錢後,演習就算正式結束。下一步,早已預備好的宴席在等候貴客。大傢伙在小冰河時期的冬日裡吹了一早上寒風,是得好好修整一番。

宴席氣氛自然是好的。主人喝了客人帶來的精品二鍋頭,客人也品嚐了登州城內請來的大廚做出的燕翅席。席間大家互相恭維其樂融融,賓主盡歡。

酒足飯飽撤席看茶。這之後,將主孔有德出面,延請貴客去中軍一敘,商討出兵援救大淩河堡一事。

既然是雙方主將商討最重要的軍略,那麼無關閒雜人等肯定是要退散的。很快,隨着將主一聲令下,寬敞的中軍大堂內,主人就只剩下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而穿越勢力這邊,也只有張中琪和沙正明兩人。

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任何試探的必要,圖窮匕見的時候來了。下一刻,張中琪開門見山,一字一句地,正式將穿越勢力的有關於雙方“結盟”的條件細則講了出來。

關於這方面的條件,之前在船上時孔有德已經大致有所耳聞。

而今天張中琪所講的,則是更加細緻,更加關鍵,更加“大逆不道”的條款:除了應急糧草軍械之外,張中琪還承諾:在重鎮天津會時刻保持應急船隊和戰備物資,一旦登州這邊“有事”,那麼無論孔有德部處於什麼境地,都可以揚帆海上以圖後事。

另外,張中琪再次承諾了孔有德輩目前最缺乏的東西:政治保護。

以上種種好處,沒有年限,只要當前大明局勢不變,就永遠有效。

總之,無論是有形之物還是無形之物,張中琪這邊統統慷慨解囊毫不吝嗇,一派大家風範,令談判對手很尷尬:想到的沒想到的人家都承諾了,這還怎麼談判?

當然了,光付出不求回報的話,那也容易令合作方產生懷疑和懈怠情緒,不是健康的合作關係。

於是張中琪在中場休息後,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合作方要求:據他所知,東江鎮目前尚有十萬軍民困餓不堪。正好,眼下天津和上海等地都缺勞工,希望盟友能借這次出海的機會,配合他“招募”一批去做工。

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644節 年話第153節 妹子第426節 求醫第72節 油畫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506節 拆遷款第513節 錯判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366節 政策第116節 夜謀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18節 胡管家第623節 討逆(一)第502節 臺北(一)第619節 大會(二)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596節 登艦第181節 入役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481節 後果第221節 人質第618節 大會(一)第30節 杭州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83節 柴系統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646節 站長第716節 收線(八)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16節 靶場第1節 守株待兔第37節 後庭對第449節 大貝勒第317節 草料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561節 接收(四)第307節 建制(五)第513節 錯判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76節 江山多嬌第483節 回航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674節 幻變(二)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344節 開港(十)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422節 校場(一)第343節 開港(九)第128節 新附民第307節 建制(五)第509節 雞湯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681節 北歸(六)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47節 荷月第61節 學霸第90節 初次接觸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34節 綁票(一)第492節 祠堂第118節 公開信第147節 駁運第466節 解惑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497節 人棍第411節 鎮蠻號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27節 討逆(五)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43節 合作模式第91節 大樟村第192節 勘探隊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412節 觀光第61節 學霸第91節 大樟村第374節 公文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45節 崑崙神僧第59節 楊二入彀第457節 各方(二)第311節 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