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

儀式性地出具/接收公文後,渡海而來的沙蔘將,這就算是和瓊州本地官員辦完手續了。接下來沙蔘將熱情邀請東道主一同登上戰艦,去正在建設中的“白沙新寨”視察。

初次登上掛滿白帆的戰船,土著官員們也是新鮮不已。沙蔘將在船隊啓動的空檔,熱情帶着客人在船上轉了一圈,還說有空帶大家出海打炮釣魚云云......

十七世紀的神應港,是一連串自然海灣組成的海灘。明人沒有機械來像後世那樣大規模改造,所以神應港建築羣,更多的是依託地形出現的原始海港。

沙蔘將和邵強這一路駛來,看到的就是岸邊聯排的木碼頭和岸上的倉庫民房。其中官私碼頭都有,漁船不停進出,岸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很有活力。

另外,這一路上還遍佈着烽燧和墩臺,防禦體系很健全。很明顯,瓊州這一帶面臨着相當嚴重的匪患。

5艘遠來的艦船沿着海岸往南駛了約三四里路,很快,在潔白的細砂覆蓋中,岸邊出現了一處被木樁和望臺包圍的港灣:白沙水寨。

儘管比起更南邊的泰國馬來等地,海南的緯度還是有點高,但是這裡的氣候相對大陸來說,已經妥妥算是熱帶區域了。

既然是熱帶,熱帶海岸特有的潔白海砂就出現在了眼前:這也是白沙水寨這個名稱的來由。

沙正明站在船頭,盯着眼前這座很有影城風格的水寨看了幾眼後,思緒卻歪了樓,然後他小聲問邵強:“我突然想起來,這海南的沙子也算是一種資源吧?”

“看你要幹什麼了。”

邵強笑了笑:“要是挖沙子給你在北方的私人海灘裝修的話,那還是不錯的。畢竟這年頭的白海砂都是無污染的天然貨,適合你這種小資。”

“要是說燒CPU......玻璃的話......”看到身高體壯的沙正明面色不善,邵強幹笑了一聲後轉入正題:“也可以操作,不過要上規模。”

邵強說着說着,自動轉入了區長模式:“嗯,這年頭運輸效率太低,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就地建廠,這樣才能利用本地海砂資源。”

“不過我個人不建議這樣做。海南這樣的原始風景,留着將來做風景區蓋酒店炒房地產不好嗎?何必破壞環境。至於沙子......其他地方的無非是石英純度低點,運到玻璃廠後會多一道分揀的工序,咱們在窯區就是這樣乾的。”

“哦,這樣啊!”沙正明點點頭,算是搞明白了這個。

就在兩人私下嘀咕這當口,官員們也回到了船頭,因爲大家都聽到了水寨裡發出的號炮聲:“沙將軍,這是水寨的湯將軍出迎了。”

“哈哈哈!”沙正明聞言連聲豪爽大笑:“傳令,放禮炮。”

伴隨着船頭的禮炮聲,白沙水寨寨門大開,從裡面駛出來幾艘明式硬帆船。

..................................................

按照初次見面的規矩,出寨相迎的白沙水寨參將湯允文身穿三品武將公服,此刻看似穩穩站在船頭,其實他的心情卻很複雜。

首先,和滿心歡喜的瓊州文官系統不一樣,對於過海強龍的到來,湯參將的牴觸情緒是很有一些的。這個可以理解:再怎麼說,自己地盤上擠進來另一頭帶着強軍的參將,主人怕是都不會高興的,畢竟是軍人。

可惜,沒人在乎湯參將怎麼想。

雖說湯允文是整個瓊州,包括周邊海域大明官職最高的軍將,手下貌似還有兩三千“雄兵”,然而沒卵用。說白了,他在大明龐大的軍政體系中,其實就是個邊防團長而已。

對於軍區司令部發出的移防命令,湯糰長這個偏遠防區的主官無力抵抗。更遑論沙團長移防瓊州這件事,是如日中天的軍區曹副司令一手推動,由何大司令以及兩廣熊總督簽署的軍令。

事實上,移防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人請示過湯糰長的意見......他本人得知這件事時,瓊山的文官集團都已經在緊急謀劃如何從客人身上撈銀子了。

可憐的湯糰長,是瓊山最後一個得知此事的高級官員。

所以湯允文今天的心情很複雜。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湯允文的本心來說,這位傳統軍人其實對沙正明艦隊的到來,是抱有那麼一點說不清楚的期望的。

晚明在財政崩潰的同時,偏偏外部壓力又愈發強大。似白沙水寨這種野戰邊防團,一邊要在財政緊縮的內部環境下苦熬,一邊又要面對數量大增的海匪集團和殖民流氓,想也知道湯允文在之前的歲月裡,日子撐得多麼辛苦。

而就在這兩年,局勢卻突然有了改變。

伴隨着穿越勢力從臺南一隅步步邁向大陸的,是一撥一撥海匪的南下浪潮。

穿越衆掃平海峽時,海匪南下,穿越衆掃平閩海時,海匪南下,穿越衆掃平粵海時,南中國最後一撥不想做狗的熱血海匪爺們,也統統跑路去北部灣吃安南大米了。

在上述時長兩三年的過程中,卡住了瓊州海峽這個南下嚥喉通道的湯參將,通過對一撥撥跑路者的拷問,他對穿越者的瞭解其實是遠超後者想象的。

更不用說之後曹總兵的大名頻頻出現在塘報上了。

這纔是湯允文今日心情複雜的根本原因。他知道來者不善,他知道來者是藩鎮,但他也清楚來者富可敵國,那些“西法大艦”上,有着足以洞金裂石的快炮和被銀子餵飽了的“官兵”。

還是那句話,湯允文畢竟是一名軍人,他還是希望看到轄區安靖的。

..............................................

不一刻,雙方船隻貼近,湯允文順着繩梯爬上了西法大船。

考慮到對方是省城大佬親信,而自家既乏裡子又乏面子,在摸不清楚過江強龍的脾氣前,老於世故的湯允文還是決定把姿態放低:“湯允文參見將軍!”

“湯大人,您這一出,從何說起啊?”

經過了幾年的穿越時光,穿越勢力對待土著各階層各職業,早已有了一套既定的套路。像湯允文這種的實權軍頭,在沒有明確表露出敵意的情況下,穿越者肯定以拉攏滲透爲主的。

所以沙正明這時急忙往前一步,伸臂拉住湯糰長雙手,貌似有點嗔怪地說道:“你我兄弟份數同僚,今後又得在一口鍋裡攪馬勺,怎能如此見外?”

湯允文聞言擡頭,發現對方雙眼明淨,神情絕無虛僞,於是心下放鬆許多......也對,既是能平滅鄭芝龍、李魁奇的海上大豪,當是有一股英雄習氣。

“不是個難打交道的。”

心下想定後,湯參將蠟黃色的麪皮舒展了許多:“如此,還請沙將軍入寨稍歇。”

“好說好說,正要去老兄寨中一觀。”

下一刻,一衆文官武官又移師岸上,盡職盡責地完成了官場這一套繁複程序。

和那些頭頂在天的文官不同,沙正明入得白沙水寨後,還是仔細打量了一番的。然而令人嘆息的是,湯允文下轄的白沙水寨,和他在閩粵兩省見過的那些明軍軍營並沒有什麼兩樣。

儘管事前做了準備,入眼的官兵貌似也很精神,然而那破舊的營房,老舊的船隻,還有空氣中濃濃的衰敗氣氛,卻怎麼也掩蓋不住。

草草進寨一圈後,大家就算是又完成一道程序。這之後,終於輪到最後一處視察項目了:白沙新寨。

白沙新寨距離老寨不遠,就在裡許外的另一處港灣裡。

當兵丁用擡竿將大人們送到新寨時,正趕上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原本荒涼,到處是亂石和齊人高野草的海灣,已經變了模樣。岸邊建起了幾排簡易房屋不說,還起了一條傳統的木質棧橋。此刻,沿着海岸圍滿了做工的明人。大隊光着膀子,拿着木質工具的土著,穿流來去挑土擔石,正在整修海灣。

“此處本無人跡。日前瓊州府接到布政使司行文後,可是須臾不敢耽誤,即刻發來周邊縣民,日夜辛苦,纔有了這番模樣。”

瓊州府賈同知此刻一臉邀功表情:“沙將軍,可還滿意?”

“滿意,滿意!沙某在此謝過諸位大人了。此事沙某定當報於我家總兵大人,一份心意是少不了的!”

如果按照穿越者的基建標準來說,這一處正在建設中的工地,肯定是達不到要求的。好在眼下剛開始,沙正明的要求也不高,艦隊可以駐泊,人員可以上下碼頭就行。所以他趕緊一疊聲地鼓勵土著官員。

這件事中間還是有關節的。瓊州孤懸海外,現如今穿越勢力的管轄範圍,還伸不到那麼遠的地方。也就是說,穿越衆想要在瓊州駐軍建設新軍港,那就必須要通過本地的文官系統,而不能像廣州新區一樣,自己召人自己建設......起碼一開始不行。

所以纔有了方纔這一幕:瓊州文官集團接到公文的同時,也接到了實打實由廣東布政使司發來的兩萬兩曹大頭現銀。

這兩萬兩銀子,纔是賈同知一干文官迅捷發動百姓前來修海港的最根本動力。單靠一份公文的話,那就是搞笑了,別說熊文燦,就是皇帝發聖旨,沒有銀子,窮得底掉的瓊州府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動作來給什麼人挖海港。

事實上,這兩萬枚紅紙包裹的精美曹大頭,是有明以來,瓊州府破天荒第一次從上級衙門拿到的十足真銀。這一次瓊州府上下包括知府胥吏,是實打實的被震驚到了!

要知道之前的歲月裡,廣州各衙門除了催逼稅款糧課外,可從沒有給瓊州府撥過一分錢,即便有,那也是互相抵賬了事,想要從廣州那些衙門要現銀?呵呵,想多了。

當然了,天下人都知道,這兩萬兩銀子是誰掏的腰包。賈同知他們也很清楚,該給誰邀功。

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141節 農場第410節 黑煙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27節 會議(二)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25節 到地頭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156節 卡位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380節 落腳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65節 秋闈第729節 歷史(四)第122節 利潤點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267節 捕魚第306節 建制(四)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35節 淬火第51節 血舞第122節 利潤點第472節 間隙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679節 北歸(四)第174節 看片第439節 老孫頭第410節 黑煙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674節 幻變(二)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620節 大會(三)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154節 黃老爺第626節 討逆(四)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160節 亮相第640節 立錐第153節 妹子第420節 白酒業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680節 北歸(五)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623節 討逆(一)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724節 雞肋第432節 服了第128節 新附民第727節 歷史(二)第47節 荷月第164節 淨街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106節 齊備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145節 熊道第185節 紛雜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629節 討逆(七)第122節 利潤點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710節 收線(二)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437節 休假第70節 接觸第463節 懟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383節 上硬菜第201節 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