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節 路邊的人

明朗的陽光,片片的白雲下,是荒蕪的濱海曠野。

古人生產力低下,邵強僅僅離開瓊州府城不到十里路後,四周的環境便開始向無人化發展。

邵老爺這一路走來,除了視線盡頭的零散村落和稀疏的田地之外,海灘,亂石,樹林,野草這些元素開始迅速佔據天地,只餘下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通向遠方。

如果誤以爲邵強對海口的原始海景有什麼迷戀之處,那倒沒有,邵老爺今天不過是興致所至,臨時出來放鬆而已。

後世人坐着最擁擠的交通,玩着只有人沒有沙的海灘,臨了還要被坑一頓天價海鮮,這就是所謂的海景遊。

然而穿越衆這幾年一路走來,從十七世紀的臺灣原始風貌一直觀光到閩粵,可以說他們對所謂的亞熱帶原始風情,早已有了免疫力。

現如今,除非看到北緯10度以南的準熱帶風景,譬如南越和泰國,否則的話,就大明國土內這些地方,還真是提不起穿越者的興趣。

講真,某些人現在最想看到的,就是鋼筋水泥高樓大廈,哪怕有點霧霾也認了......

щщщ•Tтká n•¢o

伴隨着從海面上吹來的腥鹹風,邵老爺一行人沿着土路漸漸接近了紅樹林。躺臥在滑竿上的邵強,這時候已經半眯起眼睛,開始思考“國家大事”了。

邵強身上的擔子還是很重的。

截止今天,算是在瓊州落腳後,下一步,他和沙正明這對開拓二人組,就要迅速把目標投向北部灣,投向越南......十七世紀叫做安南的那塊土地了。

換句話說,就是出了國門。

時間很緊。

他這邊眼下只能說是剛落腳,後續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做。然而無論是遠在廣州的內閣大佬,還是穿越衆內部,都有一個大體共識:南下艦隊要儘早南下。

現在已經是1631年的下半年了。按照穿越者的規劃,至遲明年,就要在中南半島建立起一系列穩固的橋頭堡,攻略中南半島的同時,劍指南洋。

這個隱性的時間要求令邵強十分頭痛。現在是十七世紀,他手頭並沒有萬噸巨輪和各種工程機械。相反,他麾下的那些風帆船隻,單程跑一躺中南半島就需要用“月”這個字來計算航程,邵強實在不知道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立“一系列”橋頭堡。

另外,出了國門,行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接下來第一個要面對的安南人,可不是對穿越者笑臉相迎,同語言,共血脈的大明官民。這個在秦漢時期還是中國郡屬的小國,自五代脫離漢家序列起,就自立帝王自建了文法。

儘管處處學習中國,但這一千多年下來,安南人早已從根子上自立。乃至經過和中原王朝多次翻臉對戰上貢請封的戲碼後,大家現在早就有了默契:中原強,安南人就關起門來做皇帝,中原弱的話,呵呵。

要不是安南這一時期正處在“鄭阮內戰”的年代,按照大明周邊這一干腌臢小弟的尿性,是肯定要乘老大虛弱時撲上來啃一口的。

所以即便在軍事科技方面佔有優勢,邵強對下一步的工作也不敢掉以輕心。安南是敵國,那裡從空氣到老鼠,從帝王到臣民,從草木到泥土,都對外來者報有惡意。

邵強今天出來散心,最主要的,也是他要理清一下工作思路,看看如何在時間限制下找到最快的發展模式。

...............................................

就在邵老爺閉眼沉思這當口,他感覺到身下微微一沉,這是隊伍拐下了路基,開始往海邊走去。

邵老爺微微睜眼一看,發現紅樹林就在前方百米處,於是他又閉上了眼睛。

下一刻,邵老爺猛然又睜大雙眼,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因爲一聲淒厲的慘叫正他身下發出:“大老爺救命啊,行行好,救命~~~~~~!!!”

儘管早在大辦公室時期,邵老爺就接受過防刺殺培訓,然而這幾年養尊處優起居八座被萬惡的舊社會腐蝕已深的邵強,早已經完蛋了。

所以他此刻雖說頭腦清醒想要做出點閃避自保的動作,但身體卻很誠實,在滑竿上僅僅扭動了一下,並沒有做出什麼有效行動。

就在這時,同樣被慘叫驚嚇到的轎伕,心頭一哆嗦,腳下一滑,肩頭一側,把老爺給掀了下來!

老爺被掀下轎子,這可就是大問題。好在邵老爺身周全是人,就在掉下來那一瞬,自有那身手敏捷的七手八腳接住了老爺。

同一時間,擔負警衛工作的隨從也是大驚失色。這些人都是經過正規培訓的,所以他們太清楚被保護目標出事會有什麼後果了——現在是野蠻的十七世紀,邵大官人要是掛了,所有在場的隨員大抵都是要償命的。

下一刻,十幾個人,七八條槍,N把冷兵器,齊齊指向了發出慘叫的......那一處......草窩子。

要說這處草窩子也是絕妙,位置正好處於路基下方。當大隊伍拐下來後,誰也不會想到,手旁遍地可見的草窩子裡,會突然冒出如此響亮的慘叫聲。

隨即,兩個身高體壯的警衛撲進了草窩子。一通折騰後,從裡面拖出來一個身穿長袍,頭戴髮髻的土著明人來。

這土著剛一被拖出草窩子,貌似掙扎兩下,就給了警衛理由。心下憎恨的警衛們這一刻美帝警察附身,頓時一通槍托皮靴,直把這土著打得哇哇大叫,口中大喊“好漢饒命!”

“行了,別打了,沒聽人家都把咱們當成好漢了嗎?前邊還叫老爺呢!”

被七手八腳攙扶起來的邵老爺,發話救了這土著一命。

驚魂普定之後的邵老爺,先是四下掃視了一圈,發現並沒有什麼大批埋伏的人馬對他老人家不利,於是他明白過來這就是一個巧合。

雖說落轎這一出有點丟人,但是邵強畢竟是後世思維,他也沒打算遷怒這些人,於是發話救了這土著一命。

這一出小小的插曲後,邵老爺扶起了跪地不停磕頭的幾個轎伕,繼續坐上了滑竿,大部隊開動紅樹林。

而那個連名字都沒人知道的土著,則被警衛推推搡搡,一路押在了隊伍後方。

終於抵達紅樹林後,看看風景天光都還不錯,於是隊伍選了一處有着潔白沙子的海灘。隨從們很快支起了自帶的桌子,椅子,涼傘,擺好了鑄鐵烤架,拿出了從基地帶來的活海鮮,刷上老爺愛吃的調料,撒上蒜渣,辦起了露天海鮮燒烤party。

邵老爺這時依舊半躺在竹椅上,不時擼一根串,然後再喝兩口純麥自釀啤酒。擼串的同時,老爺目光深邃,凝視着波濤翻滾的大海,一副哲人模樣。

隨從們知道老爺習慣,所以大家儘管也在大口擼串,但是沒有人喧譁,生怕打擾了老爺思路。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時辰後,邵強終於自言自語一句:“還是要一力降十會啊!”

說完這句“今後對安南工作方針”後,邵老爺貌似通透了許多。做出決定後,他心情一下放鬆起來:“再來幾串烤乳豬!”

胃口大開的邵老爺當即又擼起了五花肉。在擼肉的同時,老爺終於想起來了之前害他老人家落馬的罪魁禍首:“把那個誰誰誰帶上來,老爺我要審問審問!”

“遵命!”

草窩尖叫者很快被人拎到了老爺面前,然後腿彎捱了一腳,做跪地磕頭狀。

邵強一邊擼串,一邊打量了大俠一眼。

這位草窩俠和邵強在這個時代見到的所有貧苦農民一個樣,貌似更加狼狽可憐一些:五短身材,樣貌醜陋,渾身泥土草梗,臉皮青腫,土布短袍破破爛爛,小腿上用布帶捆紮一圈,滲出了血色,貌似有傷。

“說吧,誰叫你埋伏在路旁當刺客的?”

聽到邵老爺充滿戲謔的問話後,草窩俠一臉懵圈——土著聽不懂邵強那一口普通話。

好在邵強既然是前來攻略瓊州,身邊的隨員裡自然有瓊州本地出身的,於是翻譯官很快出場。

聽明白翻譯官講出的瓊州土話後,草窩俠被揍得青腫的臉上,頓時擠出了一副留着鼻涕眼淚的竇娥表情:“冤枉啊大老爺,小人冤枉!小人是被工役上趕出來的啊,絕無害人之意!”

“哈哈。”邵老爺又擼了一根串後,拿起啤酒杯喝一口,然後舒服地靠在了躺椅上:“好吧,看你這副衰樣,也不像個刺客。那就把你的悲慘故事說來聽聽,讓老爺我高興高興。”

接下來,邵強又一次聽到了他在這個時代耳熟能詳的故事。

草窩俠是瓊州本地臨高縣的農民。一個多月前,縣衙突然派發了徭役,說是去瓊州府修繕海港防備海賊。

這草窩俠家中窮困,自然沒有能力掏銀子免役,於是就被派到了瓊州給南下艦隊修海港。半個月前當邵強他們到來後,草窩俠又被派工去給府城裡的衙門砌牆。

結果就在昨天,這貨的腿被磚頭壓傷。

凶神惡煞的官差一看這貨沒用了,當即把他趕出了府城。於是一瘸一拐的草窩俠,就這樣踏上了迴歸臨高之路。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草窩俠走到半路腿傷發作,困餓交加的他只能躺在草窩子裡等死。結果被他等來了邵老爺,還把老爺驚下了轎。

“看看,看看,這舊社會活脫脫把人變成鬼啊!”

儘管邵強一早就大致猜到了此人的遭遇,但他還是做出了憤慨的表情——思想工作時刻不能放鬆:“你們說說,這不改變,能成嗎?”

“老爺說得沒錯!”

“這天下的規矩是該改一改嘍!”

隨從們早就是被培訓班洗了腦的,所以這時候同樣一臉憤慨,附和着老爺說話。

邵強點點頭:“嗯,也是個可憐人,還是給咱們修過碼頭的。”

最後,邵老爺做出了決定:“這樣吧,看他這樣子,咱們不救就死在這裡了。你們把這人帶回勞改營,給治治傷,等他腿好了,看給安排個活兒幹。”

“遵命!”

下一刻,邵老爺和顏悅色地問話草窩俠:“對了,老鄉,你叫什麼名啊?”

這句簡單的話草窩俠聽懂了,於是他期期艾艾地說道:“回老爺,小的符有地。”

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635節 鄭和島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518節 徭役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509節 雞湯第311節 瘟疫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594節 上門第132節 動真格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43節 合作模式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439節 老孫頭第716節 收線(八)第83節 柴系統第174節 看片第436節 人頭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680節 北歸(五)第721節 逐鹿第677節 北歸(二)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203節 傳道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210節 殺王(七)第486節 黑導遊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84章 電信第67節 出航前(二)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205節 殺王(二)第720節 鯁骨第28節 破莊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27節 有光號第205節 殺王(二)第544節 家園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20節 攔路虎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105節 日荷矛盾的由來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436節 人頭第131節 大員鷹第45節 崑崙神僧第541節 頭籌第14節 兩筐石頭第122節 利潤點第10節 出關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74節 忙碌第43節 合作模式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90節 初次接觸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412節 觀光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470節 京觀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303節 建制(一)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586節 初見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35節 綁票(二)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593節 定約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371節 問診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591節 突至第216節 瑰寶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586節 初見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75節 錢錢錢第148節 海底撈第620節 大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