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瞬,一轉眼,到了1631年的春天。這個時間點,距離當初曹川在1627年的第一次穿越,已經過去四個年頭了。

在這滿打滿算的三年半時間裡,穿越衆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事業。

與此同時,穿越衆滲透大明的工作也沒有一絲一毫停歇,畢竟工業化所需要的人口和原材料都要指望大明來提供。

事實上,從今年開始,再說“滲透”這個詞已經有點不貼切了。隨着肌肉愈發強勁,穿越政權現在愈發不耐煩掩飾,動作開始變得強硬,姿態也從滲透漸漸轉化爲了“吞噬”。

增城縣的徭役就是開端。

此次徭役,其實說白了,就是一次大規模的官方移民活動。

這是穿越衆竊用大明朝的公權力,第一次在大明朝的正規縣域組織社會活動,背後的含義很深刻。

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這其實還是曹大人當初招安投靠大明後,延續至今的紅利。這股紅利一直以來,都隨着曹總兵在大明體制內的節節拔高繼續增值,在可見的未來,紅利還會源源不斷涌來——直到有一天曹忠臣正式舉起反旗爲止。

.........................

時間倒回到剿匪後不久,廣州特區區長丁立秋入增城。

增城縣這一次提前徵發1631年度的均徭,關於縣衙方面,丁立秋也是做了一番細緻工作的。

雖然有着來自高層官場的天然威壓以及通過剿匪展示出來的硬實力,但是徭役畢竟是一縣大政,是要通過縣衙來行事的,所以丁立秋這邊肯定要和增城縣衙勾兌好,不能硬來。

另外,徭役只是一方面。關於增城縣下一步的社會改造,其中還有很多內容,這些都需要縣衙方面的配合。

於是當丁大區長坐鎮增城後,就抓緊在1630年底這天,拜訪了谷縣令。

在剿匪一事上,即得到了豐厚的政績,又沒有付出代價的谷縣令,現在對曹總兵一系的人馬是充滿了好感的。這次得知曹總兵手下的大師爺來訪,谷縣令這邊自然是不敢怠慢,雙方隨即在縣衙的花廳裡,展開了一輪親切而又富有成效的“談判”。

兩輪茶水喝罷,互相商業吹捧幾句。谷泰谷老爺雖說在做封建官僚一事上不太合格,但是待人接物,世俗交往的技能點卻是很高的,於是氣氛很快變得融洽起來。

這個時候,丁師爺也不墨跡,便首先提出了要求:增城縣衙需要配合曹大人這邊的戰略,提前徵發崇禎四年的均徭,將應役民人調集到黃埔軍港,並且按照指令將徭役銀子翻倍。

丁立秋來縣衙之前,自然是提前通報過谷縣令,雙方大致都知道今天的議題,所以谷縣令之前其實是和自家師爺有過商量和心理準備的。

現在聽到丁師爺說出要求後,谷老爺和身旁參與談判的馬師爺對望一眼後,輕捋鬍鬚,眼中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意。

緊接着,馬師爺便賠笑着問道:“如此,於縣衙,於我家老爺何益?”

丁立秋點點頭。

他是穿越衆,之前在福建當師爺時,就接觸過很多滿口道德的明代官僚,所以他現在很喜歡谷老爺這種把利益擺上桌的明人——大家時間都很緊,按後世的節奏來,有話明說不好嗎?

現在既然谷老爺是明白人,那麼丁師爺也就直接說出了條件:只要谷老爺配合,那麼曹大人在徭役一事上,不但會全額現銀補足縣衙在徭役方面的損失,於縣衙上下這些私人也有好處,而且還有特殊回報......待到谷縣令這一任滿後,京城方面在吏部可以幫忙運作,分配谷縣令去一個上縣或者上州當官,而且很大可能官升一級。

聽到這些承諾後,谷縣令先是稍稍有點失神——對方能量大他是知道的,但是如此大刺刺的應諾能搞定吏部,還是令谷老爺驚訝了一下下。

然而接下來谷老爺依舊沒有點頭,而是提出了另外一個疑慮:“這般使來,兩三載後,增城的錢穀便收不上來了。”

曹總兵在臺灣的基業缺人,到處在拉人頭去墾荒,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這次徵發徭役的背景,谷老爺心裡很清楚。

於是他就提出了這個疑問:大批徵發徭役,然後佃戶都給你們弄去夷州不回來了,今後縣衙的賦稅找誰去收?要知道谷老爺在增城可還要幹幾年呢,貪圖眼前這點好處,過兩年給蕃庫交不上賦稅,這可是要被上官貶斥抽臉幹**的!

這就是谷老爺一直以來最大的擔心。相比這一點,之前丁立秋承諾的升官,谷老爺卻反倒不是太在意:他本身就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指不定這一任後,他感覺沒意思就回老家享福了,大明這溫吞官兒,不做也罷。

丁立秋雖說不知道谷老爺的內心活動,但是眼下這個問題他是必須要解答的:“好說,只要谷老爺在這增城任上一日,這每歲的夏秋兩賦,曹大人這裡就提前給老爺墊付了,如此可好?”

“此話當真?”

聽完丁師爺石破天驚的土豪言語,谷老爺和馬師爺頓時瞠目結舌不敢相信。

“呵呵,我家大人富有四海,這一縣之賦,大約也不是什麼難事。”

丁師爺說到這裡,優雅地在冬日敲了敲手中的扇柄:“只需谷父母點頭,明日一早,就有現銀現糧送入縣庫......至於這數量嘛,就按縣衙去歲的賬目來,滿額足十,銀子都是新鑄的銀圓,糧食都是夷州運來的新米,再給縣衙加一成損耗,如何?”

話說,中古時代的地方官,其實最大也是最難的政績,就是如何把賦稅收全上交,其餘那些勸農勸桑坐堂審案都是捎帶的,有沒有就那麼回事。

所以土豪一出手,臉被銀子打腫的谷縣令自然就點頭應諾了——能在年初就收到全年足額的夏秋賦稅,一個縣令還有什麼話好說?

然而曹將軍的錢穀是那麼好拿的?

在談妥了第一樁生意後,丁師爺順勢就提出了第二樁生意:既然今後幾年的賦稅曹大人都墊付了,那麼自然而的,增城縣的應收賦稅,是不是也應該交給曹大人來處理?

是的,這裡就牽扯出了丁立秋打算在日後實施的下一步行動:包稅,討債,扒房拆屋,牽牛拉羊。

第83節 柴系統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561節 接收(四)第442節 接觸第323節 過期品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1節 守株待兔第721節 逐鹿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252節 機械廠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679節 北歸(四)第206節 殺王(三)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386節 節奏感第152節 積分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46節 瞧病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83節 柴系統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84章 電信第205節 殺王(二)第720節 鯁骨第152節 積分第266節 股東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537節 宗本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623節 討逆(一)第481節 後果第15節 購物第681節 北歸(六)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463節 懟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72節 油畫第75節 錢錢錢第675節 幻變(三)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451節 雙鬼拍門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377節 古道熱腸第303節 建制(一)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153節 妹子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426節 求醫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544節 家園第158節 小書房第18節 胡管家第442節 接觸第20節 攔路虎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34節 綁票(一)第84章 電信第412節 觀光第676節 北歸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258節 前路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5節 高科技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4節 暫住第312節 打野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507節 PPT第21節 王國棟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241節 崩潰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723節 囚徒第498節 出逃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319節 大田作物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422節 校場(一)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4節 粉墨登場第645節 銷假第394節 大手筆第400節 方岳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