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節 雞湯

一干站在碼頭上迎客的廣東官員,看到熊文燦和當紅炸子雞曹某一同從戰艦上走下來時,衆多冠戴中免不了有那腹誹老熊的:如此張狂,體統何在?

然而腹誹歸腹誹,下屬們終究還是堆起笑臉迎上前去。

官員們的消息渠道是暢通的,所以他們很清楚現在這個時間段,沒人能拿“曹熊”這一對組合怎麼樣。哪怕這二位如此行事作風出格,旁人也不可能利用這一點扳倒他們。

即便姓曹的在地方上搞到天怒人怨,皇上迫於壓力,也最多下旨申飭幾句而已,重話都不會說。

最關鍵的是:只要盤踞在北方白山黑水的那些韃子還沒有死絕,那麼皇上就一定不會對姓曹的作出什麼有實質意義的打壓行爲,連帶着,姓熊的也同樣變成了不倒翁。

所以明知對這二位無可奈何的敵對人士,這會也就不費心帶那個節奏了。

一省總督到埠,迎接程序自然是最高規格的,當老熊踏上碼頭的那一刻,早已準備好的教坊司樂班便開始鼓樂齊鳴,演奏起了歡快的迎賓樂曲。

接下來便是標準程序官樣文章了。

總督大人和前來接站的布政使等高官一一寒暄問候,然後衆人依次登上停在一旁的官轎,按官等先後起行,奔赴城中最大的一處酒樓。

熱鬧的接風宴一直持續到了午後。這期間觥籌交錯伎樂演藝,一衆廣府官僚們花着自家蕃庫的公款,聽着自家教坊司的曲子,其樂融融,場面和諧。

引人側目的曹總兵這回倒也沒鬧什麼幺蛾子,一直老老實實隨班進退。

事畢,熊大人在和諸位同僚告辭後,獨自開着儀仗打道回府。

由於兩廣天高皇帝遠,偏偏位置又極其重要,所以坐鎮這裡的封疆必須有足夠權利來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在明後期以及有清一代的兩廣總督,大多數時候,身上都兼任着廣東巡撫一職。

也就是說,雖然老熊的總督衙門在肇慶,但是和王尊德一樣,老熊其實在廣州城裡也是有大宅子的:廣東巡撫衙門。

這之後幾天裡,初來乍到的老熊自然不會辦什麼公事,而是以接見各路客人,熟悉地方情況爲主。

至於曹總兵......該商量的事之前在撫遠號上就商量清楚了,現在自然不會再去湊那個熱鬧去打擾總督大人。

一切只需要耐心,按部就班地等待事情發生就好。

.....................

話分兩頭。

且說當日進入珠江的艦隊在黃埔港外分道揚鑣後,搭載着吳三爺等一干開拓軍將士的運輸船,就進港“卸貨”了。

雖說臺灣繁華,但是在明人心目中畢竟屬於偏遠地區。這一下從外島來到了心目中的大城市廣州的......城鄉結合部,講真,這幫土著的心情還是蠻不錯的,尤其是教官宣佈了過幾天給大夥放假之後。

就這樣,這幫兵不像兵,民不像民的開拓軍將士就在黃埔軍港安營紮寨了。

到了這一步,距離這些人上陣的時間就不遠了。那麼接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灌雞湯。

在這個時代,傳統軍人地位低下,當兵吃糧是唯一動力,沒有什麼保家衛國的情懷宣傳——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家的,民衆自然沒有那個閒心去保衛別人的家當。

而在穿越衆這裡,制度先進了幾個檔次,所以不論是正規軍還是開拓軍,“爲何而戰”這個道理,肯定要給士兵說清楚的。

於是,吳三爺他們在軍港裡修整了兩天,吃了幾頓炸魚這樣的好飯後,就迎來了長官的親自接見。

上午,大操場。500名陸續被運到黃埔的開拓軍種子,屁股底下塞着小馬紮,整齊地坐在了操場正中。

棍棒和皮鞭是最快速見效的教育工具。這些時日以來,就是靠着這兩樣道具,才令這些散漫的土著迅速學會了遵守軍容風紀。

駐紮在黃埔港的正規營士兵,此刻正荷槍實彈地圍在操場周邊,給這些土包子們展示着什麼叫做標準軍姿。

下一刻,開拓軍司令王博,身穿橄欖綠短袖將官服,在一羣參謀陪伴下,登上了點將臺。

明人現在對這一套已經很熟悉了。無論是在臺北的小鎮還是臺南的社區裡,“國產”的鐵皮大喇叭已經深深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給這個沒有手機和電話的社會帶來了最快捷的資訊傳播渠道。

果不其然,大佬上臺後,熟悉的帶着微微電流聲的講話就從大喇叭裡傳了出來。

“爾等大多都是刑餘之人,原本是要勞作到死的。現如今有了這個入開拓軍的機會,就算是重新投胎了,這是福報,要好好珍惜!”

“曹大帥豪闊,從不虧待兄弟,這個天下人都知道。你們這些人從軍以來,不但吃穿不缺,還都領了足餉,可曾有人被剋扣?看看官軍過得都是什麼日子?”

“跟着大帥幹,必定是一條出人頭地的好路子。這次來廣東剿匪,就是給你們練本事的。等到日後下了南洋,軍艦大炮一轟,大夥再一通亂槍上去,那土人的地盤和女人就搶下來啦!”

“大帥已然承諾,搶下的地盤,弟兄們人人有份!到時候你們個個都是大地主,少了千畝地十個老婆的,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跟着曹大帥,就是人上人!”

“搏一搏,土鱉變老財!”

“說你行,你就行,你一定能行!”

......................

動員大會最終是在全體將士激動的口號聲中結束的。

被打足了雞血的土著們,現在個個興奮的不得了,紛紛摩拳擦掌,就等着幹完盜匪幹土人了。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實戰操練了:500人以連和班排爲單位,初步分組後,開始了冷兵器和熱兵器的綜合訓練。

在十七世紀植被茂密的廣東剿匪,以及將來去南洋的密林中乾土著,冷兵器是必不可少的,因爲沒有那麼多開闊地形留給火槍手輕鬆打地鼠。

所以大批的冷兵器此刻已經運到了黃埔港。另外,考慮到開拓軍裡面有各種像吳三爺這樣的江湖人士,所以這些冷兵器的品種很雜很齊全,人們總能在其中找到趁手的傢伙。

這裡面不但有刀槍劍戟,而且有冷鍛盔甲等等等等,總之,十八般武器防具樣樣都有,皮布鎖板都全了。

當然,最厲害,最核心的武器也有預備:三零式隧發槍。

第729節 歷史(四)第258節 前路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179節 淘汰賽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500節 自己人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91節 大樟村第186節 福州第67節 出航前(二)第534節 課程第87節 談判(一)第209章 殺王(六)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432節 服了第483節 回航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311節 瘟疫第44節 丐幫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377節 古道熱腸第340節 開港(六)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157節 滯銷第323節 過期品第437節 休假第25節 到地頭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675節 幻變(三)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477節 御花園第591節 突至第457節 各方(二)第1節 守株待兔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306節 建制(四)第410節 黑煙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471節 面聖第637節 箭第367節 跌倒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122節 利潤點第67節 出航前(二)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188節 焦姐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724節 雞肋第449節 大貝勒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328節 會議(三)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48節 緊鑼密鼓第64節 粉墨登場第80章 執照第242節 華容道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80章 執照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436節 人頭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683節 北歸(八)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626節 討逆(四)第681節 北歸(六)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246節 升級第685節 北歸(十)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485節 女流氓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416節 天津衛第454節 降將第131節 大員鷹第313節 竹鼠第80章 執照第171節 德邦第145節 熊道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209章 殺王(六)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