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節 祠堂

想要弄死一棵樹,其實並不用掄起大斧猛砍,只需要將主幹部位的樹皮扒掉一圈就可以了——截斷了營養輸送通道,樹冠很快就會枯死。

這種方式對於荔枝這類經濟作物尤其管用,因爲穿越衆不需要砍樹回去燒火。於是當天晚上,陳石村外荔園裡的果木就被如法炮製了一遍,即將成熟的荔枝這下再也長不熟了。

接下來是魚塘。這個更簡單,只需要突然間改變塘水的PH值就能弄死魚兒。關於這一點,江南的熊老爺有豐富經驗。當時在他的主持下,課題組測試了多種常用化學品和塘魚之間的耐受關係,取得了豐厚的科研成果。

於是一袋袋白色粉末就被撒進了周圍這些魚塘。另外,圍繞着魚塘的桑樹也沒有逃過劫難,統統被扒掉了樹皮。

最後是稻田。

稻田這個就沒辦法了,只能選擇最費工的方式,挽起褲腿,拿着長柄鐮刀進去亂割。好在破壞總是比建設輕鬆,一排人拿着長刀左右亂割順帶踩踏,連腰都不用彎就把事辦了,效率很快。

破曉時分,當陳石村早起的民人扛着鋤頭出村後,發現塘裡的魚兒全部翻了白肚皮,田裡正在抽穗的稻子貌似也被好心人幫着割倒了,周邊的樹木也做了美容去角質,露出了樹皮後白嫩的一圈。

“噗嗵”一下,民人坐在了地上,天塌了。

...........................

陳石村,陳家祠堂。

年歲悠久的陳家祠堂是前年才整修過的,刷過幾遍大漆的樑柱渾身沉穩地立在那裡,配合門旁長長的木刻對聯和擡頭的牌匾,到處散發着威嚴味道。

今天的祠堂,陳家幾乎所有男丁都到了場。

供奉着歷代先祖牌位的正堂裡,坐着各房頭話事人,他們背後站着自家子侄,門外則是密密麻麻的普通族人,一直排到了院牆下。

坐在上首第一位的,自然是陳家族長了。

族長名叫陳世愛。這人尖臉細眉,留着一把花白鬍須,五十多歲,頭戴文生巾,穿一身秀才袍,打扮文氣。

陳世愛是萬曆年間的老秀才,長房嫡子,多年以來的陳氏宗族族長,在族人中相當有威望。

此刻的陳世愛,滿臉怒容,正大力敲打着座椅扶手:“混賬行子,真正是無法無天。姓曹的這撲街是想造反嗎?反啦反啦,這丘八定是要造反!”

隨着老族長的怒吼聲,堂屋裡頓時議論紛紛,大部分族人同樣怒容滿面,紛紛詛咒姓曹的不得好死,生兒子沒**。

“好啦,莫要關起門來做大王。稻都割了,還在說這些,咒來咒去,姓曹的能掉一根寒毛嗎?”

說這句話的,是一個穿着緞袍,手指上有翠玉戒指,身材胖大的中年人。此人名叫陳世才,是三房話事人,在世字輩中排行十五。

陳世才滿臉不屑是有原因的。因爲他們三房多年來的精力主要用在了行商做買賣上面,所以和其他靠務農爲主業的房頭就有些不對付,彼此之間齟齬不少。

今天坐在這裡,看到這夥坐井觀天,抱殘守缺的族人,原本打定主意不吭聲的他,終於還是忍不住出言懟了一句。

隨着陳世才諷言出口,堂屋裡安靜了下來。

族長陳世愛這時不樂意了,他這會用眼皮翻着陳世才,陰嗖嗖地說道:“老十五,你把話說清楚,什麼叫關起門來做大王!?大夥這不是正商量對策嗎?”

“對策?哼,笑話。坐在堂屋裡罵街就有對策了?”陳世才這時一臉無奈,轉頭對衆人說道:“魚都死了,稻子也完了,什麼對策能讓魚活過來?之前頭善村和尾善村的人,不也是被人如此操辦,到頭來那些人有何對策?躺倒挨錘罷了!”

“荒謬!”陳世愛聽到這裡愈發不滿意,橫了一眼老十五後,他從椅中站起,大聲說道:“我陳氏一族自宋末南遷以來,在此地立足數百年,天災人禍遍歷過無數,何曾怕過誰來?哼,只要鄉黨齊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說完這段雞湯,陳世愛想想後又對着陳世才說道:“老十五,你也莫要在這裡煽風點火,我知你和曹賊有交道。”

指着身後的牌位,陳世愛繼續說道:“今日在這陳家祠堂,當着列祖列宗的面,你也不要打算着做虧心事。需知坐在這裡的,都是你的骨肉親族,人在做,天在看,宗親族法便是治不了你,將來祖宗也饒不了你!”

“又是那一套陳詞濫調。”陳世才聽完這一通夾槍帶棍,語帶威脅的話語後,不但沒有發怒,反倒露出了“早知如此”的表情,嘿嘿冷笑幾聲。

接下來,陳世才一臉無奈地搖搖頭,這才悠悠地說道:“交道,大夥都在和姓曹的打。那新城來的勞什子‘拆遷辦’的書辦師爺,不是每家每戶都進了嗎?人家給出的徵地章程,不是每家每戶都有嗎?喏,白紙黑字,我陳世才也有一份,不比誰家多一個銅板!陳世愛,你也莫要給我三房頭上潑髒水,來,看看我三房的章程,可有多拿一個銅板?”

說到這裡,陳世才從懷中掏出了三張裝訂在一起的白色A4紙,啪地一聲拍在了茶几上。

“就是這份章程,全族人家,人手一份!陳世愛,你不要張口祖宗閉口祖宗,我且問你,這半年來,章程就捏在各家手中,你身爲族長,除了坐視等死,可曾有過一點點應對?”

陳世愛聽到這裡張口就要反駁,可是語氣不由得弱了一些:“事關重大,總要看看別家如何應對,才能趨利避害不是?”

“趨利避害?哼哼,稻子都被毀了,這趨得是什麼利?明明是引狼入室纔對!”

看陳世愛一時氣結說不出話,陳世才往堂中走了兩步,抖一抖衣袖,最後冷笑着說道:“即抗不過,又不願賣地,可不就是坐等死路嗎?好了,事已至此,我看爾等也拖不下去了。今兒我把話講明:三房回頭就要簽了那章程,你等不願籤的,隨意便是。”

陳世才說到這裡,擺一擺手後,大步出了祠堂。跟在他身後的,是三房一衆人等。

.................

陳世才走後,略顯尷尬的堂屋裡又開始了新一輪竊竊私語聲。沒過多久,一個頭發胡子都純白的老頭張口了:“世愛,看這情形,那曹大將怕是紅了眼,勢在必得。人家手裡有兵馬,這半年看下來,怕是官府指不上了。”

“別家村子也有硬抗的,下場大夥都曉得了。前車之鑑啊,咱們可不能步了後塵,”

“如今也是胳膊拗不過大腿,不若就簽了那文書。不然的話,桑稻都已被毀,莫說子女沒飯吃,馬上到的秋稅,那可就是鬼門關了,咱們拿什麼應付?”

聽到這位年高德勳的族老發言,陳世愛這下倒是沒有再拿大義出來懟人,而是滿臉苦澀地說道:“四伯,非是世愛頑固,可要是簽了那文書,我陳家就真正大難臨頭了啊!”

陳世愛說到這裡,兩眼都紅了:“離了田土家宅,族人散落四方去給姓曹的扛活,今後誰來辦族學?誰來給祖宗上香?這筆一落,陳家可就徹底玩完了啊。”

不得不說陳世愛這個老秀才的眼光還是不錯的。他這一番話,明確指出了拆遷徵地對於宗族的隱性殺着:一旦剝奪了宗族賴以剝削捆綁農民的土地,傳統的宗族結構就會瞬間煙消雲散。

像陳世愛這種族長,拆遷等於遭到了降維打擊——他沒辦法再利用“公產”“祭田”“族學”等等手段來剝削族人,也沒辦法在祠堂裡用大義和家法來處置族人,因爲族人們都去了天南地北的集體宿舍,再也沒人聽他那一套了。

這就是陳世愛面對拆遷辦,寧死不屈的最根本原因。他看破了一切,知道一旦屈服,自己將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權利。

然而看破歸看破,事情終歸是要解決的。水塘裡的死魚和稻田裡的青苗就躺在那裡,光靠講大義可解決不了現實問題。

於是陳世愛扭頭,對坐在他身旁,一直默不作聲的一個老者說道:“世齊,說兩句吧。”

陳世齊,萬曆年間舉人,做過兩任知府和一任分巡道,如今告老在鄉,是陳家族人最大的依仗。

面容清矍,穿着一身黑色直綴,留着三縷長鬚的陳世齊,聞言微微搖了搖頭,皺眉說道:“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那曹某人是招安來的海寇,兵強馬壯,日前又去了京城勤王,故而廣東憲蕃三司要讓他幾分,便只好容此獠發瘋一段時日了。”

“總不能就這樣等死吧?”

陳世愛緊緊盯着他唯一的希望,眼睛都不眨。

“算時間,京城那邊的來信也就在這幾日了。到時若是能在朝堂上奏那曹川一本,大約也能見效。”

“那眼下該如何是好?”

“拖。”陳世齊斬釘截鐵地說道:“做些小動作,但不要過火,待我看了來信再說。”

“既如此......”陳世愛揹着手在堂中踱了幾步:“我明日便去縣衙擊鼓鳴冤。那孫縣令與我慣常交好,當可給那‘拆遷辦’添些麻煩。”

“善。”陳世齊點頭道:“文牘往來,拖幾日再說。”

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623節 討逆(一)第473節 彈劾第11節 接着忽悠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41節 動力爲王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80章 執照第681節 北歸(六)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204節 殺王(一)第402節 湖中會第718節 清場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627節 討逆(五)第483節 回航第651節 落腳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454節 降將第453節 同行第192節 勘探隊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672節 知交第13節 備戰備荒第45節 崑崙神僧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160節 亮相第31節 塘莊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650節 夏口第643節 年飯第45節 崑崙神僧第83節 柴系統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251節 後遺症第134節 砸響窯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5節 南望第277節 升官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93節 談判條件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445節 三角第457節 各方(二)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88節 談判(二)第727節 歷史(二)第321節 脫毒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623節 討逆(一)第14節 兩筐石頭第481節 後果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196節 夜景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366節 政策第54節 海軍建設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371節 問診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10節 出關第473節 彈劾第422節 校場(一)第31節 塘莊第69節 靠近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39節 談話(二)第223節 接活第304節 建制(二)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86節 崑崙人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177節 船廠第271節 下午茶第2節 假劇組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407節 交公第131節 大員鷹第78節 本子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46節 瞧病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676節 北歸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342節 開港(八)第336節 開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