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節 李大嘴

明亮的月光下方,是一片坐落在矮崗上方的龍眼樹林,其中還混雜着一些羅漢松。

穿一件風騷的花襯衫,站在樹林前端擺出POSE,用夜視儀俯瞰腳下村落的,正是留着短寸髮型的副區長李大嘴。

下一刻,吐出口中菸頭,他冷冷一揮手:“上。”

話音未落,背後樹林裡就竄出來大批黑影。這些黑影行動敏捷,悄無聲息,手持各種工具,像水銀般鋪向了腳下不遠處的村莊。

......................

李大嘴,其貌不揚,中年油膩男一個。這位兄臺穿越時間很短,迄今不到一年,是最後來到明朝的幾位穿越者之一。

李大嘴資歷不高,又不具備什麼新世界稀缺技能,所以從理論上來講,原本是輪不到他來做這個副區長的。

不過大嘴還是來了,沒遇到什麼阻礙就來了。

這一切,還要從他和曹皇帝的特殊關係說起。

在這之前,李大嘴是個寫網絡小說的,更早一點此君批發過拖鞋,再早就不可考證了。

之所以說大嘴有點特殊,因爲他是唯一“主動”參與到穿越大業的一個人——大嘴兄當初提前意識並發現了曹皇帝的秘密。

注意,當時他還在舊世界。

那件事的具體詳細過程沒人知道,當事人諱莫如深,但光是流露出來的一點外圍消息也很驚險了:李大嘴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了曹皇帝的秘密,然而他並沒有公開此事,也沒有找皇帝勒索個一百幾十億......大概是當撲街寫手時的文青病發,所以他直接找曹皇帝穿越了,將一切秘密都帶到了新世界。

當然,李大嘴這樣做是冒了極大風險的,因爲他並不知道時空門後等待自己的是什麼,一個美麗新世界?三萬英尺高空?沸騰的鍊鋼爐?500把張開的強弩,大王,殺不殺?

最終,他賭對了,沒有化身自投油鍋的終結者,而是正式成爲了穿貴一員,給自己和子孫後代掙下了與國同戚的基業。

李大嘴在穿越後,其實很快就暴露了本色,這貨就是一個幹嘛嘛不成的嘴炮強者,平時除了在論壇裡灌水亂噴之外,也沒啥好事可以幹,這也是他迅速被人起外號李大嘴的原因。

然而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因爲上述和曹皇帝之間的瓜葛,李大嘴自然是和其他屌絲不一樣的。

在他穿越後,曹皇帝不但當衆拉着手給大家介紹“這是我老哥”,還特意專門給李大嘴批了“幾箱”私人物資,頗有一字並肩王的感覺。

於是李大嘴一夜間就變成了“不可描述”之人,人們紛紛對這貨保持了“禮貌的微笑”,就連夏中堂也不敢造次:隨便你了,想做什麼都可以。

最終,在大員無所事事了一年時間後,李大嘴終於覺得自己要爲新世界做點什麼了。於是他在那個局域網破論壇裡發了最後一張自絕於人民的羣嘲貼後,來到廣州,準備好好做點事。

不想這一下還來對了。當時正好碰上特區拆遷,原本丁立秋是不打算讓他做這種苦活累活的,誰知道大嘴卻自告奮勇迎難而上——他在舊世界的老房子就是因爲遲遲沒開發商拆所以當不了拆二代於是滿腹怨念,這下終於可以扮演救世主,去拆別人的了。

特區這邊的拆遷工作還是很繁重的。一開始規劃出來的一期工程,總面積達到了20平方公里,不算官地的話,光就地拆遷的村落就有十幾個。

在十七世紀,府城外的地區,毫無疑問統統是農業用地。這麼多農用地要拆遷自然會遇到阻礙,因爲絕大部分明人是搞不懂那一套政策的,他們只知道一件事:有人要奪去他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土地。

這毫無疑問引發了一系列矛盾,然後李大嘴就開始了四下征戰的過程。

說到拆遷政策,之前在臺灣的時候,穿越衆沒有十七世紀拆遷經驗,對於當地土人那都是強佔,然後再考慮補償。

現在用在廣州的經驗,是之前江南熊老爺拆遷時總結出來的,條件算是相當優厚,因爲穿越衆不缺錢。

拆遷戶願意賣地的話,這邊的收購價格不但超出了當地平均水平,而且拆遷戶還會全家安排工作和臨時住房,發補貼。

不願意賣地的人也不虧,只要配合拆遷,領一部分拆遷費的同時,將來還會按照同等面積,將農田換成鬧市區值錢的商鋪或者住宅。總之,合同肯定是優厚的,也沒有任何陷阱,地主變成包租公,旱澇保收。

奈何當地很多地主就是不配合。因爲在明人眼中,賣出世代耕作的土地毫無疑問是短視的昏招——明人腦海中根本沒有現代都市的概念,他們實在不能接受一片上好的田地變成什麼勞什子底商。

這樣一來,特區政府就只好先在其餘地方收購土地,然後拿地契前來兌換了。

這一招配合當地募工和相關利益方的解釋滲透,算是搞定了一部分人,畢竟換到手的土地面積肯定比原先的要大,等於是增值了。

至於剩下的死硬份子們,那就沒辦法了,關門,放李大嘴。

要知道這裡可是山高皇帝遠的廣東,穿越衆在此地的力量投放充足,壓根不是熊道當初的艱難局面,所以李大嘴一出場就是強拆流,氣魄威猛,勢大力沉。

然後這幫死硬份子就倒黴了。短短几個月時間裡,原本消息閉塞,壓根不知道曹總兵是何許人等的鄉下土財主們,紛紛知道了厲害。

於是,特區的徵地工作終於順利開展了。一期工程需要的土地陸續到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大潮。而今天李大嘴帶人來強拆的,則是一期工程中最後一處頑抗之地。

他腳下的村落名叫陳石村,是由陳姓和石姓兩大姓人家組成,總人口約有七八百人的樣子。

在這之前,村中人數較少的石姓宗族已經簽了拆遷合同,全族從村中撤了出來。他們中少數地主去臺灣買地置業,大部分人留在新區得到了新工作,給穿越衆扛活。

而剩下的陳姓宗族則寧死不退,做了抵抗曹賊的最後一道堡壘。

下一刻,李大嘴吐出口中菸頭,冷冷一揮手:“上。”

伴隨着他的話語,大批黑衣人士舉着各式工具衝向了矮崗下方的陳石村......周邊。

那裡有稻田,有荔枝林,有桑基魚塘。

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335節 開港(一)第42節 反賊們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447節 打援第192節 勘探隊第207節 殺王(四)第440節 三屯營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622節 大會(五)第710節 收線(二)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622節 大會(五)第59節 楊二入彀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500節 自己人第410節 黑煙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160節 亮相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205節 殺王(二)第35節 綁票(二)第335節 開港(一)第430節 反賊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106節 齊備第474節 爆吧第485節 女流氓第461節 過夜第30節 杭州第251節 後遺症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367節 跌倒第4節 暫住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257節 辭職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3節 冷兵器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635節 鄭和島第428節 手術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383節 上硬菜第443節 好戰第141節 農場第86節 崑崙人第128節 新附民第188節 焦姐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344節 開港(十)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188節 焦姐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500節 自己人第132節 動真格第469節 晨光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727節 歷史(二)第386節 節奏感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59節 楊二入彀第461節 過夜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360節 去舟山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第718節 清場第339節 開港(五)第74節 忙碌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463節 懟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650節 夏口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17節 銀元寶第482節 分流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592節 毛承祿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26節 打聲招呼第4節 暫住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533節 接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