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節 晨光

駱養性是現任錦衣衛指揮使,周延儒是現任內閣首輔,王之心是現任東廠提督。這三人分別代表了三大系統,崇禎必須先要通過他們來調查覈實事件真僞。

下完命令之後的崇禎,傻愣愣站在那裡又看了一遍信件,然後他漲紅着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仰頭閉眼,嘴裡開始唸叨一些“祖宗保佑”之類的詞語。

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朕如此勤勉”,什麼“堯舜禹湯”之類,周圍衆人這時都不敢鬨笑......但是月臺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通常這種人在後世,一旦進入高鐵站之類的地方,就會被報警拘留。

好在現在是十七世紀,皇城裡也沒人敢造反拘老大,所以崇禎就這麼光天化日發起了癔症。

最後還是張皇后見勢不妙,站出來打斷了皇帝的發病過程:“邊關有此大勝,本宮爲皇帝賀!爲大明賀!”

伴隨着張皇后萬福行禮,月臺上所有太監宮女侍衛大臣統統都跪了下來,齊聲大喊道:“奴婢/微臣爲皇上賀!”

皇帝驚醒過來。

詫異地環視一圈後,回到正常頻道的崇禎急忙躬身伸臂虛扶:“皇嫂快快請起!”

待到皇嫂起身,皇帝這才微笑着雙手虛擡:“都起來吧,今日大喜,朕與諸位同賀!”

從來沒聽過皇帝這樣和藹說話的宮人們,一時都不敢相信,大家於是又磕了一個頭,這才紛紛起身。

接下來,皇帝滿臉微笑地對某人說道:“既有大勝,其中環節想必不少,溫愛卿,快給朕講一講詳情。”

老演員溫體仁這時並沒有按照皇帝的意思來,而是明確指出了當下最應該做的事:“皇上,宮門快落鎖了,臣以爲,當先移駕。”

“啊,對了,移駕!”皇帝聞言後看了看天色,發現已經到了傍晚時分,再過不久宮門就要關閉:“是朕高興亂了,來人啊,移駕乾清......去皇極殿。”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所謂“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

由於乾清宮位置方便,出了乾清門就是外朝三大殿,所以明朝多位皇帝都以乾清宮爲寢宮。包括平時處理政事,接見大臣和外國使節,擺家宴等等活動也都在乾清宮。

剛纔崇禎就是習慣性的要回乾清宮。

然而他突然意識到,既然出了如此大的事情,那麼今天晚上他和臣子們很可能要連夜辦公,所以他不能回內廷。不然的話,馬上宮門落鎖,臣子出入會不方便。

所以只能去皇極殿。

皇極殿是明朝的叫法,就是後世的太和殿,是午門後第一所大殿,也是體積最大,平時用來開大朝會的皇家象徵。去那的話,等宮門落鎖,皇帝就可以下令保留外朝某一扇小門用來出入,不打擾到內廷。

於是皇帝就在身後太后宮人的再次恭賀聲中,急匆匆擺駕去了皇極殿。

崇禎現在的位置,是在紫禁城右邊邊牆下。從這裡徑直向西,過御馬監,再穿過左翼門,恰好就是皇極殿。所以皇帝這一次反而比臣子來得快。一羣人進殿升座後,發現只有在不遠處文淵閣上班的周延儒先到了,其餘人還沒來呢。

滿頭霧水的首輔周延儒先看了信。

看完信,周首輔的本能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

在他看來,且不說大明對後金一直以來的頹勢,單單就4000這個數字,那純粹就是弄虛作假謊報軍情,這種戰報他看過太多了。

另外,考慮到最近溫體仁正處於入閣的關鍵時段,所以周首輔有理由相信:今兒這一出,準定又是溫體仁搞出來幺蛾子,手法和之前舌戰羣儒是一個套路,總之還是爆眼球吸睛引皇帝注意的路數。

鑑定完畢,周首輔掃了一眼御座上興奮至極的皇帝后,他不鹹不淡地說了兩句,然後老神在在,雙手搭在肚子上,準備順水推舟看好戲了。

是的,首輔大人沒打算攪了溫體仁的好事。左右不過一半天功夫答案就能揭曉,他何必跳出來作梗?

相反,他倒是打算用心學習一下老戲骨矇蔽上聽的手段。要知道,周延儒是有明一朝最年輕的內閣首輔,今年才37歲!需要學習老前輩的地方還有很多。

..................................

周延儒這個人,說白了就是個騎牆派,利益至上份子。

首先,周延儒和東林黨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他是東林黨首任黨魁葉向高的門生。

然而在這次的己巳之變中,當週延儒察覺到崇禎對袁崇煥和東林黨的失望後,他第一時間翻臉彈劾了袁崇煥。

後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東林黨對於二五仔是一定要報復的。

於是黨魁錢謙益在採用抓鬮法選內閣輔臣時,偷偷做了手腳,把時任禮部尚書的溫體仁和侍郎周延儒的名字都給去掉了。

然後由此引發了溫體仁和皇帝的反擊,將錢謙益一舉打成了退休老幹部。

事後周延儒如願當上了首輔。

真實的歷史上,等今年溫體仁入閣後,雙方隨即翻臉開始撕逼,然後老溫用了三年時間,將周延儒也打成了退休幹部。

然而回到老家的周延儒,卻又和東林黨打得火熱。等到崇禎十四年,周延儒在東林黨的大力支持下,終於再一次起復上京,爲朝廷發光發熱去了。

總之,順水推舟看好戲這個反應,對於眼下這個時間點的周首輔來說,是符合他的立場和牆頭草人設的。因爲截至目前,他和溫體仁之間沒有什麼大矛盾,雙方在對付東林黨方面,反倒是有點共扛壓力的味道。

至於後邊匆匆趕來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和東廠提督王之心二人,那就更不用說了。這二位其實沒有什麼政治發言權,純粹是聽皇帝吆喝的。

所以當皇極殿裡大夥聚齊略微商量後,沒過多久,三大系統就派出了大批人手出京城東門,直奔三屯營方向去檢驗真僞了。

緊接着,包括各部尚書侍郎在內的三品以上官員,統統被皇帝遣人傳話:開晚朝。

通常來說,皇帝是很少開晚朝的。但是自從己巳之變以來,崇禎已經開過兩次晚朝了,所以得到消息的大臣們紛紛趕往皇宮,生怕又出了什麼大噩耗。

在這個過程中,韃子被滅了4000人,阿敏授首的消息自然是不脛而走。於是全京城就像觸電一樣,壓抑了許久的明人紛紛奔走相告,沒過多久,消息就變成了謠言,越吹越玄乎,韃子的死亡人數很快就被翻到了40000。

而此刻的皇極殿裡,自然也是極其熱鬧的。

一幫東林黨人正在口吐白沫,戟指怒視,大肆圍攻/狂噴溫體仁,大有把此獠噴死當場,以謝皇恩之勢。

天文地理無所不知,行兵佈陣無所不精的東林黨人,已經將那封信上的內容駁斥了個一乾二淨。不但指出了其中N處錯漏,而且大家還精準判斷出了溫體仁不可告人的陰暗目的:這廝就是個流量網紅,遍造這封信是爲了搏皇上眼球的。

在滿堂懷疑的目光和濺到麪皮的口水侵襲下,老戲骨溫體仁同志雙目微閉,雙手攏袖,充耳不聞窗外事,居然站在那裡假寐起來——他已經押下了注,做了所有能做的,就等開盅了。

至於東林這幫小丑......隨他們去吧,罵得越狠,皇上愈發不待見他們。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當崇禎發現面前的大臣們再也吵不出什麼新花樣後,便下令趕走了一票吃瓜的,只留下了少部分人重臣徹夜值班。

至於皇帝本人,由於太過興奮的緣故,他一直熬到了深夜纔去偏殿歇息,而且留下了話:有軍情隨時可以喊他起牀。

然而匆匆一夜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

第二天凌晨三點,上千名官員已經聚集在了午門外,等候着早朝鼓聲的響起。

今天不同往日,凡是在京有資格參與早朝的官員,一個不拉都來上班了,而且所有人都精神奕奕,人羣中一片嗡嗡聲,都在交流着那個所有人都驚訝的消息。

凌晨5點,鐘聲響起,宮門開啓。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站位

之後,只休息了幾個小時的年輕皇帝駕臨皇極殿外,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1630年4月5日的早朝,正式開始。

在這裡要特殊提一句:崇禎毫無疑問是明朝最勤奮的皇帝。

此君批改奏摺到凌晨一兩點很常見,而且每日早朝必到,比開國皇帝朱元璋還要勤政。然而這沒什麼卵用,大廈將傾,越勤奮,亡國越快。

....................................

今日的早朝,主旋律依舊是詐騙犯溫體仁批鬥大會。

東林各干將輪流上場,在把溫體仁批倒批臭的同時,還號召同僚不傳謠不信謠,順便有人還要求皇帝把溫體仁發配邊關,“以謝天下”。

於是在皇帝無奈的目光下,老溫頭默默承受,先是被狠狠懟了第一輪。

就在干將們歇口氣準備再接再厲時,東方紅,太陽升,一片晨光撒了下來。

與此同時,一騎快馬揮舞着腰牌闖過了午門和金水橋,徑直在皇極門外下了馬。

然後這個穿着錦衣衛服色的信使,在兩旁密密麻麻的京官注視下,一路狂奔至丹陛下跪地大喊道:“啓稟皇上,現已查明,漳潮副總兵大勝韃兵,斬首4000餘級!”

這一刻,東林黨人全部變成了蛤蟆,眼珠突了出來。

這一刻,老溫頭捂着額頭,搖搖欲倒。

這一刻,年輕的崇禎皇帝從御案後站了起來,攤開雙臂,擺出了泰坦尼克的經典姿態,縱情大笑起來。

第596節 登艦第308節 建制(六)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82章 分基地第591節 突至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724節 雞肋第412節 觀光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49節 齊備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164節 淨街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190節 迂迴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596節 登艦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36節 夏先澤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560節 接收(三)第244節 捷報送達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61節 學霸第723節 囚徒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145節 熊道第456節 各方(一)第456節 各方(一)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10節 出關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675節 幻變(三)第304節 建制(二)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98節 玄武岩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82章 分基地第323節 過期品第646節 站長第134節 砸響窯第175節 前程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498節 出逃第675節 幻變(三)第51節 血舞第724節 雞肋第469節 晨光第415節 北上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313節 竹鼠第506節 拆遷款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712節 收線(四)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684節 北歸(九)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644節 年話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422節 校場(一)第322節 鍾四毛第483節 回航第18節 胡管家第252節 機械廠第460節 真理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47節 荷月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618節 大會(一)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657節 救反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