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

三屯營城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得被拿了下來。

士兵們第一時間撲滅了後衙的火頭,沒有讓沖天大火燃燒起來。與此同時,城裡城外總數爲556的韃兵,無論死活,一個不漏,全部被留在了這塊不屬於他們的土地上。

當東方第一縷陽光照射過來時,三屯營城已經恢復了昨日模樣,從外面看去,一切如常,完全沒有半點戰鬥過的痕跡。

三座城門吊橋高高拉起,城頭上依舊飄揚着鑲白旗的旗幟,角樓裡的望哨也在按規矩執勤。

昨夜跑出城外的死人死馬都已經被擡回了城中,包括護城河外的一些新鮮血跡,都被人細心地撒上了沙土。

而城裡面呢?在開屠宰大會。

城中的十字大街上,一排排屍體正在被處理。

所有旗兵的衣甲都被剝掉,腦袋被砍下來,身上的號牌也被收集好。客串刀斧手的老護衛在忙着割腦袋,一旁還有拿着紙筆的司務長在登記造冊。

砍下來的腦袋會在第一時間用鹽醃製......現在已經是三月底了,北方氣溫回升,不醃製的話,這些腦袋會腐爛。

正常情況下,用來報功的腦袋都是用石灰在外面裹一層完事,但是這種方式會令腦袋大幅變形,影響外觀。

所以不差錢的穿越衆就命令手下將倉庫裡的粗鹽拿出來,碾成細粉後用來醃腦袋。

到了這時候,一幫穿越衆對戰爭的複雜性纔有了更深的理解:無論事前計劃的有多好,總是會有疏漏。這不,醃腦袋這事就被大夥給忽略了,要不是三屯營軍需儲備富足,這下又要出紕漏。

好在醃腦袋這事不算什麼緊急軍情,亡羊補牢是完全可以的,天津那邊補充一點過來就可以了。不但如此,三屯營這邊還往老巢發了電報:下次運輸船隊來的時候,多發一兩船精鹽,哥們這邊做燒臘用!

在這之前,北上的穿越衆是沒打算往天津傾銷食鹽的。要知道北方更缺鹽,所以各個利益集團都對鹽務盯得很緊,以北上團隊這點實力,就沒必要去捅這個馬蜂窩了。

所以包括穿越衆自己吃的鹽,一開始都是在天津就地購置的。

現在看來,這個模式有必要改變一下:先發幾船精鹽自己用,等曹總兵把腦袋都交出去,在皇帝面前掛了號之後,再考慮往北方傾銷食鹽的問題。

除了腦袋之外,剩餘的屍體都堆在了水關後,等待運走。三屯營城是通河道的,北方的灤河支流能一直通到喜峰口。這會在北邊的山坳裡,有人正在挖坑,所有屍體最終會用小船運去埋葬。

事實上就在不久之前,城裡的包衣們也是這樣將很多屍體埋掉的。

之前三屯營破城的時候,除了上吊的總兵朱國彥之外,一部分人跑了,一部分戰死,還有一部分投降了。

當時是數九寒天的天氣,所以城裡的屍體就被草草堆在了屋宅中,沒人搭理——韃子壓根沒想到最終會常駐此地。

到了二月底的時候,大軍迴歸,所有降人都被帶走去了關外。不久後,天氣回暖,留守的包衣們害怕屍體傳播瘟疫,這纔出城挖了坑,將這些屍體草草埋了。

不想到了今天,這些士兵旁邊卻埋下了當初的行兇者屍體,也算是因果報應了。

......................

手下在忙忙碌碌處理戰利品的同時,領導也在檢閱戰利品......幾個穿越衆正在一間間驗看城內的倉廒。

三屯營作爲咽喉要地,平時不但要負責北方几處長城關隘的軍需補給,還要負責東邊山海關一路的供應,所以城裡有不少大型軍需倉庫。

現如今這些倉庫大部分已經被搬空,留下的都是一些“獨特”物資,譬如這間武庫裡的存貨就很全。

“我靠,早就聽說有這一茬了,今天才見到。”

說話的是張中琪,他手中正拿着一副扎甲。

扎甲的甲片已經生鏽,上面滿是鏽蝕的洞眼,包括穿甲的繩子在內也都朽爛不堪,輕輕一扯就斷了。

“你那算什麼,看這個。”

說話之人是錢鐵山。身材雄壯的老錢這時正拿起一柄砍刀,對着面前一根木頭架子掄了下去。

結局不出所料:刀斷了。再一看斷面,夾雜着黑色雜質的鐵料肉眼就能分辨出來......這種檔次的鐵料,在窯區,是當作高品質礦石來使用的。

其餘還有一拉就斷的弓,槍管裡面滿是毛刺,讓人不寒而慄的三眼銃等等等等。

“這他孃的能不亡國嗎?看看這軍事重地裡都存得是什麼玩意,還沒有外面包衣的裝備好呢!怪不得連韃子都不要。”

驗看完後,張中琪既無奈又有點憤怒地說到。

“有一點你錯了。”錢鐵山笑了笑,一臉你還很年輕的表情:“外面那些滿蒙勇士,包括包衣身上的裝備,也都是從三屯營拿到手的。”

錢鐵山繼續解釋道:“以韃子那副窮樣,能給包衣配一套皮甲就不錯了,根本不可能有鐵甲,何況還是裡外三層。這幫留守旗兵身上的好裝備,都是從本地武庫裡撿的洋撈,不信你可以去看記號,保證都是大明出產。”

“那這些又怎麼說?”張中琪伸手在周圍劃了一圈。

“文官的攤派。”錢鐵山兩手一攤,面露尬笑:“誰也不能阻擋兵部和工部的文官系統撈銀子的權利,所以這間庫裡的,都是用來衝賬的垃圾次品。”

“每個軍需基地,基本都會有這種廢品倉庫,這已經是公開的潛規則。軍將想要好兵甲,就要加銀子另買,窮鬼,客軍,頭鐵需要教育的那些憨直貨色,就會被打發來領垃圾武備上陣,然後丟掉性命。”

聽完錢鐵山的講述後,在場衆人所有的無奈和憤怒,最終都化爲了一聲長長嘆息。

驗看完軍械庫,穿越衆還去看了糧庫,雜物庫和東門外的草料廠。

除了糧庫和草料廠裡還存有足夠兩個牛錄消耗的糧食和草料之外,其餘的庫房不出所料,裡面沒剩下什麼,都被八旗大軍搶走了。

大概統計了一下剩餘的糧草數量後,穿越衆發現,這些物資剛剛好夠守軍維持三個月的。

張中琪這下又有話說了:“看來皇太極同志嘴上說要佔住城池不走,其實心裡還是有點逼數的。”

其他人紛紛點頭認可。

這一次的己巳之變,是滿清第一次入關。在整個過程中,不光大明君臣應對混亂,其實皇太極和八旗兵同樣是兢兢戰戰,摸着石頭過河。

所以儘管取得了事前無法想象的巨大戰果,但是國小民貧的滿清統治者還是將自己放在了一個弱勢地位,行事風格始終是走一步試一步,不管宣傳上怎麼講,實際上擺出來的,都是可以隨時縮頭的架勢。

這三個月的糧草,對於穿越衆來說也算是幫了不小的忙。除了第一批跟着運過來的那些糧草外,今後再從天津出發的運輸隊,就可以減少規模,取消大車隊,只用馬匹運一些其他物資就可以了。

手下在忙碌,軍方人士在點驗物資,那麼情報部門在做什麼呢?策反。

一直以來默默無聞,對戰役計劃幾乎是從不發言的兩位情報部門負責人,這次打下三屯營後,終於開始忙碌了。

姚建設和薛海元兩人,此刻正在總兵府的偏殿內,組織人手對俘虜進行突擊審訊。

昨天一夜下來,連輕重傷員在內,所有還能喘氣的俘虜總共有七十多人。這些人裡面重傷的就直接砍了,現在留下的大多都是輕傷員和一些投降了的包衣。

第一批被審訊的自然是這些投降包衣。至於那些堅貞不屈的以及正牌韃子,都先關了起來,等騰出手來再說。

既然能投降,那麼這些包衣就屬於把自家性命看得比較重的那種人。這種人通常不需要什麼大刑伺候,這個時代也沒有各種主義和思想來武裝他們,所以很快,這二十來個人就把所知道的情報都統統倒了出來。

.....................

包衣這種職業,雖說也留着金錢鼠尾,但是這些人和正牌韃子還是有天壤之別的;畢竟一個是奴隸,一個是奴隸主。

包衣們看上去助紂爲虐,爲滿清奴隸主耕戰,但是問題的根源卻不在這些人身上。

所有的包衣,在這之前都是在遼東生活的漢人。這些普通農民和軍戶在努爾哈赤起兵後,遭到了大肆屠殺和抓捕。到了崇禎年間,可以說遼東已經沒有漢人了——倖存下來的都被變成了包衣。

再到了明亡之後,整個清國都變成了半奴隸制國家,包衣們那時候已經延續了幾代人,後代早已被同化,變成了真正的滿族人。

所以說,根子還是在於明朝廷。

正是因爲明國國力衰弱,朝廷昏聵,所以一步步退縮,將遼東偌大的土地和子民全部讓給了滿清,致使他們在無奈在下變成了包衣——但凡有點選擇,誰願意被抓去當毫無尊嚴的奴隸?

關於這個問題,穿越衆也是很無奈。

這些包衣在十幾年,甚至幾年前,其實都是大明子民,老老實實耕地給將主上交糧食的軍戶。

現如今這些人被抓來降去,天天換主子,這會又落到了穿越衆手裡......算了,利用完了還是把這幫人都送去東南亞吧,那裡沒人把他們當奴隸,反倒是幹得好命大的話,還能奴役些土人開拓種植園,當一回真正的主子。

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367節 跌倒第402節 湖中會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307節 建制(五)第407節 交公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486節 黑導遊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679節 北歸(四)第275節 養豬第308節 建制(六)第468節 講故事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379節 到站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629節 討逆(七)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640節 立錐第563節 接收(六)第28節 破莊第64節 粉墨登場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544節 家園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128節 新附民第186節 福州第43節 合作模式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43節 小軍閥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485節 女流氓第339節 開港(五)第535節 大衛星第190節 迂迴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37節 後庭對第10節 出關第431節 罐頭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69節 靠近第251節 後遺症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473節 彈劾第625節 討逆(三)第306節 建制(四)第445節 三角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163節 新服務第539節 談話(二)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491節 李大嘴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322節 鍾四毛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25節 到地頭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47節 荷月第466節 解惑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363節 曹大頭第725節 接力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514節 兜截第211節 殺王(八)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13節 備戰備荒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641節 交待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429節 生養第248節 化工廠(一)第344節 開港(十)第400節 方岳貢第91節 大樟村第340節 開港(六)第218節 黑土第171節 德邦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562節 接收(五)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420節 白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