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好戰

夜色深諳,瀰漫着白色槍霧的校場中,篝火已經不再耀眼,所有發光物彷彿都被蒙上了一層灰紗。

下一刻,影影倬倬的迷霧中,高舉着馬刀的騎士撕裂帷幕,恍若惡鬼一般衝將了出來。此刻的騎士們,滿臉都是即將破陣的興奮,嗜血的表情裡充斥着扭曲和殘忍。

短短不到二十米距離上,迎接騎兵的,是正面三排雪亮的刺刀。

另外,還有一聲“開火”的命令。

隨着命令下達,在刺刀陣兩側,各有二十名不起眼,花花綠綠的人影扣動了手中的扳機。

“噠噠噠”的火舌瞬間噴吐出槍管,7.62MM的子彈毫無滯礙地穿透了三層盔甲和馬氈,將騎隊像割草一樣打翻在地。

分爲兩組,總數達到400人的騎兵隊伍,就像兩條多米諾骨牌般倒了下去,血液、兵器和殘肢在空中不停飛舞,人仰馬翻,遍地屍骸。

整個射擊過程只持續了兩個彈夾的時間。

由於使用重槍管和7.62MM彈的原因,導致MK17步槍比起後世那些輕便突擊步槍來,不但射速稍慢,而且只有20發的彈匣。

即便是這樣,在短短几分鐘內,自從穿越衆來到這個新世界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次彈藥消耗便產生了:40名隊員一共打掉了1600發突擊步槍子彈。

如此多的子彈,直接將校場上所有韃兵一掃而空,一個不漏。

場面短暫靜止了一下下。

緊接着,巨大的哀嚎和慘叫聲就從地上的傷員口中發了出來,間雜着響亮的馬嘶聲和血液流淌的嘩嘩聲。

反應過來的杜德威,趕緊按照預案舉起喇叭大喊:“全體突擊,注意火災。”

由於古代的城市都是木結構,所以放火便成了一種常見的破壞方式。亂兵、侵略者、處於拉鋸戰中的軍閥最喜歡幹這種事情:在離開攻佔的城市之前,一把火將城市付之一炬。

這樣做一來是爲了掩蓋自己在城市裡犯下的罪行,二來是打擊敵方的戰爭潛力,令對手無法短時間恢復。

在之前的戰前佈置中,防止韃兵放火這一項,同樣被穿越衆提到了一個很高的級別。所有參戰士兵都被告知:必須第一時間撲滅火情,哪怕放敵人逃走也在所不惜。

這個應對是必須的:敵人跑了,外圍還有負責阻攔的騎兵;但是一旦三屯營城冒起沖天火頭,那麼走廊兩頭的遵化和灤州等地肯定能看到,這樣一來,穿越衆的後續計劃也就破產了。

所以當韃子主力被消滅後,反應過來的杜德威第一時間就下令部隊往後衙突擊。

得到命令後,士兵們迅速開始衝鋒。戴着夜視儀的特戰隊員在前,提着刺刀的近衛營士兵在後,同樣分成兩股繞過了前殿。

這個時候,不出穿越衆所料,總兵府的後衙已經冒起了零散火頭。

剩餘的一百多名包衣原本是跟在旗下大爺身後準備打掃戰場的,這活他們熟。結果看到穿着厚甲的大爺們被人砍瓜切菜一般突突了之後,包衣們頓時心喪膽裂,一鬨而散,準備奪路逃命去也。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那恐慌的人隨手將火把亂扔,一些火頭便冒了起來。於是當隊伍突進後宅後,近衛營士兵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滅火上。

這樣一來,即便特戰隊員四處開槍,但是依舊有幾十騎零散的包衣從後門跑了出去。

率領包衣逃命的,不是別人,正是命大如狗的牛錄額真蘇和泰。

不知爲什麼,平日裡勇猛無匹的蘇和泰,剛纔在指揮騎兵衝鋒時,卻有意無意地落在了隊伍後方。

或許是門前那一串火星給他帶來的震撼太大......匆忙之中他無法給旁人講述門前詭異的那一幕,但是他依舊下意識地做出了利己行爲。

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兩個牛錄的精銳在幾息間就被密集的火星打死,唯獨早有準備的蘇和泰,雙腳提前離開了馬鐙,得以從中彈的馬兒身上跳開,撿回了一條命。

邊跑邊脫掉身上的重甲後,魂飛魄散的蘇和泰在包衣伺候下又上了一匹馬,然後他大喊一聲:“明狗古怪,快走,報於貝勒爺知道!”後,便帶着大夥跑路了......

雖然從客觀上說,蘇和泰想把這支古怪敵軍的消息通報給高層的行爲是正確的,但是實際上他現在已經徹底嚇破了膽。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感受到那種無力和恐懼,這不是靠着武勇能解決的對手。

帶隊衝出後門,腦子還算清楚的蘇和泰將剩餘這點人分成了兩隊,各奔東西——小東門和小西門。

北邊城牆是沒有門的,而這些鬼神一般的敵手又是從南門進來,所以現在只有不需要放下吊橋的兩座小門,纔是唯一能逃出生天的地方。

分了一半人去小西門後,蘇和泰帶着剩餘的包衣瘋狂趕馬,沒多久就來到了小東門。

這個時候,隨着天上無人機的通報,無論是從南門方向還是總兵府方向,都有追兵在圍攏過來,隔着老遠就有槍響,子彈嗖嗖在身邊飛過,不時有人掉下馬來。

而蘇和泰這幾十號人,就抓住了這一點點空擋,派人下馬擡開了小東門的門閂。

在幾個忠心包衣拼命推搡下,隨着吱吱嘎嘎的響聲,小東門緩緩打開了縫隙。緊接着,殘存的二十多人在蘇和泰帶領下,埋頭衝出了生天。

小東門外就是護城河,河上在承平時期還會有一條浮橋。當然,眼下自然是沒有任何橋樑了,所以虎口脫險小分隊必須要依靠個人精湛的馬術,一舉跳過這條只有兩米過一點寬的護城河。

好在蘇和泰不但熟悉地形,而且馬術精湛。在頭頂嗖嗖的子彈身中,他一邊伏低身子將全身埋在馬頸後,一邊微微擡頭緊盯着馬蹄前方。

剛剛穿過大門沒跑兩步,一馬當先的蘇和泰便看到了馬蹄前方的粼粼河水。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暴喝一聲後,長身而起,用力一勒馬繮,胯下的駿馬便將將好騰空而起,越過了護城河。

下一刻,成功飛躍最後一道關卡的蘇和泰同志,卻又張大了嘴,勒住了馬繮——就在他對面不遠處,前後兩排高舉着火把和馬刀的騎士,正在緩緩啓動胯下馬匹,滿臉都是殺雞前的興奮。

“明人何時變得如此好戰了?”

這是蘇和泰被砍死前的最後一個念頭。

第423節 校場(二)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216節 瑰寶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18節 胡管家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276節 惡意第709節 收線(一)第451節 雙鬼拍門第308節 建制(六)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342節 開港(八)第312節 打野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5節 秋闈第145節 熊道第308節 建制(六)第157節 滯銷第446節 傻狗第198節 播種機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623節 討逆(一)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202節 授業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153節 妹子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461節 過夜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11節 接着忽悠第163節 新服務第9節 有錢啦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421節 選拔第19節 來龍去脈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635節 鄭和島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91節 大樟村第268節 阿隆索第51節 血舞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05節 臺北(四)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84章 電信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130節 暫一營第437節 休假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88節 焦姐第91節 大樟村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631節 調停第676節 北歸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179節 淘汰賽第454節 降將第439節 老孫頭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646節 站長第714節 收線(六)第59節 楊二入彀第132節 動真格第169節 轉運第482節 分流第639節 火光第74節 忙碌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71節 散沙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484節 到埠第151節 雙重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