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節 檢驗成果

飛虎營這次全軍進入燕山餘脈,本質上還是一次大型的練兵活動。

現在這個時間點,八旗主力還沒有完全撤出走廊地帶呢,所以大家就只能在羣山裡轉一轉,搞搞實戰演習,不能衝出去大規模作戰。

於是部隊在進山後,第一時間就分散成了五部分,展開了一個大的威力搜索幕,人員消失在了茫茫羣山中。

理論上來說,這種分散會很容易失去聯絡,所以古代的騎兵除了放出去的探馬外,主力是不會這樣做的。

然而在後世通訊器材的聯絡下,飛虎營這種看似分散的陣型,實際上依舊是一個緊密的網絡,隨時能對發現的情況做出反應。

特戰隊司令錢鐵山坐鎮的指揮部,就像蛛母一樣位於整個大幕中心,隨時在收發各方情報,居中指揮。

部隊進入的這段燕山餘脈,從走廊西邊的山口薊鎮算起,一直到東邊山口的遷安,東西長度是200裡。

這中間山勢最厚的一段,則是從遵化以南到遷安這一段,南北差距有100裡,進山的500多名騎兵和上前匹馬,就是消失在了這一百里厚的山巒中。

這點路程在後世不過就是2小時的車程,長深高速正好從山巒中穿過,輕鬆加愉快。

然而在十七世紀,路可就不好走了。

冬日的北方山地,遍地殘雪,山上山下到處是雜亂的樹林灌木,間或還有冰凍的河流、山澗、村莊擋路——按照規定,實戰拉練的飛虎營士兵必須要繞過這些零散的山村,不能被山民發現。

這樣一來,南北厚度只有100裡的山脈,梅撫西小隊保持着緩慢的搜索隊形,足足走了四天時間才望見了盡頭。

正午,迎着毫無熱量的陽光,站在一處山頂的林木間,小分隊全體人員坐在馬上,靜靜地望着北方。

在他們的角度,已經能透過前方逐漸稀疏的山隙,隱隱望見遠方的平原了。寬度只有10公里的遵化平原,就在小分隊左前方的位置,只要再穿過幾座山頭就能進入。

然而隊伍也就到此爲止了,接下來的滲透方案,人數會更加分散。

眼下這個位置已經有極大可能遇到八旗探馬,所以之前的搜索隊形就不需要了,三人最多四人一組的抱團戰鬥隊形,纔是最佳選擇。

和指揮部通話彙報完畢後,陳火丁告訴梅撫西:“營部”命令就地休整。

接到命令,梅撫西當即分派任務:兩個帶着望遠鏡的隊員去山頭兩側擔當瞭望哨,其餘人就地下馬,在這片柏樹居多的雜木林裡開始休整。

隊員們熟練的開始了紮營。有人取出混合着小麥、黑豆和蕎麥的料袋一一掛在馬頭上。還有人點着煤油爐,從一旁鏟來乾淨的殘雪放入鍋中。

這一路走來,當初那點用來測試的酒精燃料早已經消耗完畢,所以現在只能用煤油來做飯了。

比起無煙無味的酒精燃料來說,煤油會有一點菸,還會有煤油味。但是在十七世紀的山林中,這點菸味根本不足以被遠方的人眼觀察到,所以還是很安全的。

兩個煤油爐裡的雪水很快就咕嘟嘟滾了起來,然後一些鹹肉和乾菜就被扔進了鍋裡。與此同時,一塊薄薄的,帶着網眼的鐵皮蒸格被當成了鍋蓋,上面碼放了一些肉餡餅。

在北方冬季行軍就有這點好處:所有的食物在下鍋前都被寒冷天氣凍得梆硬,沒有腐敗變質的危險。

要知道飛虎營全軍從天津衛出發已經是第七天了,這要是在南方,七天時間會令大部分食物長毛。

正準備吃飯的小隊還不知道,就在他們煮鹹肉的同時,載着野戰神器的罐頭船已經飄蕩在天津外海了。等飛虎營下一次正式出動作戰時,梅撫西他們就能吃到南方水果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軍隊不愧是國民第一耗錢大戶。

在後世,兔子一年的軍費是7000億左右,而人們耳熟能詳的二馬,全部身家纔多少?

這種比例是正常的。有了家當,就一定要有相應的武力去保護。像大明這種平時把軍隊當叫花子養,上戰場時又指望士兵一夜間變身猛士的腦殘作風,不亡國也說不過去了。

來自後世的穿越衆,在軍隊待遇方面,自然是和後世的理念看齊的。

一個荔枝罐頭,無論是在天津本地銷售還是運去北京,在十七世紀能閉着眼睛賣到10兩銀子/罐。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北方的古人對於南方荔枝的態度,唐明皇和楊貴妃可以作證,這完全是一件能讓土豪們無腦掏銀子的商品。

所以穿越衆在這方面也是咬了牙的:哪怕只是在上陣前給士兵配發幾個罐頭,那也代表着大筆的軍費開支。

.................................

當鍋裡的肉菜濃湯開始翻滾時,蒸格上的餡餅也被蒸汽騰軟了。這時候隊員們紛紛拿出自己的軍用鐵飯盒,輪流盛滿,開始在氣溫低於零下的樹林裡愜意吃喝起來。

與此同時,兩個煤油爐還不能休息:剛剛融化的雪水會被拿去飲馬。

一個小時後,所有馬匹都吃足了精料,飲足了水。

在北方作戰,說句難聽的,馬比人重要。穿越衆在這之前由於一直在南方活動,玩得主要是船,所以沒有估計到馬匹的重要性,尤其是關於精銳騎兵和斥候在馬匹方面的需要。

這一次通過北方代表團發回大員的報告,內閣和總參這才意識到了戰馬在某些時候的重要性。陸軍那個半死不活的養馬場這下終於迎來了曙光,阿拉伯馬的胚胎移植工作已經被提上了議程,貌似要加塞進口一批了。

吃完這頓高質量的戰地午餐後,隊伍便開始休息了。好幾個人這時都從懷裡掏出了香菸,梅撫西也不例外,他兜裡掏出的是硬盒黃鶴樓,價錢最高的品牌。

和跑來蹭煙的隊員嘻嘻哈哈打鬧了幾下後,富二代終歸還是請了客。

唯一沒有抽菸的是陳火丁陳二爺。

加入特戰隊後,二爺就不在執行任務時抽菸了。抽菸會讓身上發出異味,在一些需要潛伏滲透的任務中容易暴露自己。

不過這並不代表二爺就沒消遣......拿起手中的MK17步槍,二爺開始熟練地擦起槍來。

想當年,跟着大哥周通去杭州面見反賊曹道人時,山賊陳二爺還嚷嚷着要一把手槍才肯造反。

現如今二爺坐在千里外的北方山地,手中擦着自動步槍,腰間插着M9手槍,完全是武裝到了牙齒,想一想還真是世事無常啊!

就在二爺樂滋滋擦槍時,一旁笑眯眯地梅撫西湊了過來,開始和二爺一起擦起槍來。

梅撫西手中是一杆二八大蓋。

通過一個多月的訓練磨合後,飛虎營已經通過去蕪存菁,優勝劣汰,將整隻部隊的架構穩定了下來。這個時候,像梅撫西這種負責哨探的尖兵隊長,便獲准接受了射擊訓練,之後配發了火槍。

笑眯眯擦着小隊裡唯一一把火槍,梅撫西又一次開始和二爺套近乎,試圖將二爺手中那把“連珠銃”借來玩玩。實在不行的話,二爺腰間那把犀利的短銃也是好東西啊!

然而某人註定又一次失敗了,二爺根本沒搭理這油滑小子。在二爺看來,凡是沒有在戰陣上廝殺過的,統統都是油滑人......

就在這時,電臺又發出了信號。

陳火丁聽到提示音後,臉色一肅,收槍起身,按規定走到一顆大樹背後,打開了電臺,然後一串夾雜着很多暗語的話音就從耳機中傳了過來。

聽完營部遞過來的消息後,陳火丁同樣用一些暗語回了過去,雙方交流幾句後,陳火丁關掉了電臺。

電臺傳來的消息很簡單:有三個韃子哨探往這個方向過來了。

電臺發出的命令也很簡單:不希望看到十個人一哄而上解決韃子,要求陳火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檢驗一下隊伍的訓練成果。

陳火丁表示明白。

事實上在梅撫西這種號稱偵查小隊的土著前方,特戰隊員早就已經在山脈邊緣拉網監測了。

兩人一組的特戰隊員分成了十組,不但監視着幾個從走廊地帶入山的主要山口,甚至在昨天晚上,已經有隊員前出到了遵化城周圍做了偵查。

所以對於從這幾處山口進入的八旗哨探來說,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

“集合。”從樹後轉出的陳火丁很快將十個隊員集結起來,然後當衆給梅撫西傳達了上司指示:組織尖兵小隊突前偵查,其餘人原地待命。

梅撫西聽完後不疑有他,按照之前訓練的模式,他當場點了兩名隊員,和他本人一起組成了突前小組。

三人小組收拾好行裝武器後,便擺出一個品字形,沿着山頂左側的緩坡下到了谷底,按照之前陳火丁指出的方向,沿途偵查了過去。

而陳火丁這時也同樣騎着一匹馬,離着稍遠的距離跟在了小組身後,四人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菱形。

半小時後,剛剛拐進一處谷底的突前小組,遇到了韃子。

雙方在這條粗短的谷地裡,隔着三百米距離,同時發現了對手。

三對三。

陳火丁這時還沒有拐過來。

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727節 歷史(二)第206節 殺王(三)第211節 殺王(八)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00節 自己人第10節 出關第308節 建制(六)第492節 祠堂第514節 兜截第60節 姜十三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224節 噩耗第212節 殺王(九)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84章 電信第677節 北歸(二)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251節 後遺症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562節 接收(五)第134節 砸響窯第304節 建制(二)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558節 接收(一)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13節 竹鼠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223節 接活第41節 動力爲王第59節 楊二入彀第633節 聯軍第187節 接觸第296節 龍巖戰記(十八)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420節 白酒業第503節 臺北(二)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411節 鎮蠻號第402節 湖中會第307節 建制(五)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212節 殺王(九)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468節 講故事第651節 落腳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130節 暫一營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47節 荷月第145節 熊道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328節 會議(三)第335節 開港(一)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11節 接着忽悠第365節 自駕遊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169節 轉運第447節 打援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449節 大貝勒第642節 小年第372節 黑狀第326節 會議(一)第509節 雞湯第216節 瑰寶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118節 公開信第383節 上硬菜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174節 看片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430節 反賊第122節 利潤點第541節 頭籌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460節 真理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