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節 曲線救國

關於馬匹的戰略價值,這裡其實牽扯到了整個穿越集團的戰略佈局和對今後社會發展的推演。

總得來說,在當前這種極端需求進口物資的情況下,帝國高層是不會對馬種投入多少資源的——馬匹有沒有用?有!是必需品嗎?不是!

霍雄對於政策的把控是很準確的,所以他明確告訴黃旭,畜牧總公司不會摻和這場渾水......擴大馬種並不是帝國眼下最急需的事業,所以陸軍如果要堅持這樣搞,那就請他們擠出內部資源,至於公共資源,這個肯定不行。

黃旭明白霍雄的意思。但是像馬種這樣需要長期輸血的工程,用內部資源實在太不划算,所以黃旭還是努力了一把,試圖說服霍雄。

於是兩人就在坐在摩托上開始了一輪討論。

......

關於牲畜的利用,通常分爲力役和食用這兩個方向。

力役包括耕地和騎乘。

後世那個科技昌明的世界,是一點點發展起來的,這其中就包含着幾千年歷史的馬耕。

馬耕是效率最高的耕地方式,歐陸農夫和早期的北美拓荒者都是用的馬耕,重型挽馬的效率在拖拉機出現之前是最高的。

然而馬耕在東方大陸這裡就玩不轉了——漢地是多山之國,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積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69%。換句話說,漢族從來就不是一個適合養馬用馬的民族。

這個數據還要砍掉北方適合養馬的草原:在清代以前,蒙古從來都是遊牧民族進攻中原的根據地,所以要歸併到無法養馬的山地數據中去。

只有百分之20左右的平原地形可以利用的古漢人,根本沒辦法像歐洲人或者北美人那樣將馬匹上升到日常耕田的地步......平原上住滿了人,連綿的山野裡只能存活矮小的滇馬,北方人用鋤頭和牛,南方人用水牛,受環境所限制的民族,基因裡沒有烙上養馬的內容。

所以千百年來東方大陸最主要的耕地方式是鋤頭和牛,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只能用鹽鐵和茶葉從蒙古和青藏換馬。

至於歷史上那些酷酷的騎兵故事,包括霍去病和趙雲......事實上從秦滅六國一直到百萬紅軍渡長江,無數次的內外戰爭中,漢民族解決對手的主要方式從來都是海量的步兵,少數騎兵精銳並不能掩蓋骨子裡戰馬的匱乏。

......

事情具體到新位面的穿越衆這裡。

前文已經說過,陸軍將來到了北方後,完全可以就地購買蒙古馬和各類劣馬,包括驢騾組成騎馬步兵去殺敵,這邊沒有必要花費巨大代價去培育種羣。

這樣一來,馬匹的騎乘功能就不是當前急需了。要知道,這個位面的戰爭可不像後世的一戰二戰,工業國家之間打得天昏地暗,戰馬的死亡率都在幾百萬匹——這個位面是奧特曼打弱雞,帝國軍隊的優勢太大,戰爭通常是一面倒,根本不會那麼殘酷,也用不到百萬馬匹。

去掉騎乘功能後,剩下的就是耕地功能......然而在這個社會劇烈變化的新時代,耕馬很難說能趕上趟了。

穿越衆建立的國家,會在短短几年,十幾年內走過舊世界千年的發展歷程。

帝國新出爐的貴族們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是先知——早知三天事,富貴萬萬年,所以先知們不會選擇落後的生產方式。

整個東亞地區,最適合爆糧食的是哪裡?除了臺南平原之外,毫無疑問就要屬泰國的湄南河平原。無論是氣候還是水土,湄南河沿途的平原地帶都是天賜的稻米產地,東亞第一。

在後世,拼命出口的泰國稻米年產量是2100萬噸。這個數字中絕大部分的稻米都是出自於上述土地。另外,巨量的菠蘿香蕉荔枝這些水果佔據的土地還沒有計算在內。

在穿越衆的規劃中,一旦國家的綜合工業能力達到最低的輸出要求——炮艦,拖拉機,肥料,農藥,那麼在艦隊護送下的移民船隊就要在暹羅灣準備登陸了。

用機械化方式在泰國和臺南平原爆出耕地和稻米,這纔是效率最高的明末糧食生產模式。

以上這兩塊天賜之地,再加上煤氣拖拉機,土化肥,農藥這些大殺器,即便是一年兩熟,這兩塊地方的產出也足夠養活所有的明國災民,順便支撐帝國早期的殖民行動了。

所謂的打土豪分田地,成功後一窩扛着鋤頭的農民擠在村子裡幸福地高呼皇恩浩蕩......新位面不允許出現這種低效率的場景。

所有的農民都必須去新世界......與其在小冰河時代幾千萬人被餓死,病死,殺死,不如送他們出去殖民。

這些人需要以高昂的死亡率爲代價,爲子孫開拓出熱帶種植園,以及北美和新西蘭的農場。明大陸這一片多山的土地,除了那點宜居的平原地帶外,其餘人口在穿越衆規劃下都是要遷徙走的。

在這種關於未來的戰略推演下,馬耕又被放到了很靠後的位置——集中資源在兩塊平原上機械化農業是內閣既定戰略,如果有一天需要用到馬,那也是移民去了北美之後的故事了。

......

既然騎乘和耕田這兩樣最重要的馬匹功能被卸載和延後了,那麼剩下的食用功能馬匹就更是連邊都沾不上。

同樣是被剝奪了役用功能,但是牛這種生物依舊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家畜:牛扒,牛奶和土豆燉牛腩是真正能改變國民體質的最佳食品。

當霍雄把關於牛馬的問題掰開揉碎解釋清楚後,黃旭也無話可說了......畢竟時代不同,國家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不同,所以對待牛馬的態度也不能拿着舊世界的經驗生搬硬套。

將利害說清楚後,霍雄最後還是以“技術顧問”的身份給黃旭出了幾個曲線救國的主意。

考慮到眼下馬場的情況,其實黃旭他們張羅胚胎移植都是多餘的。因爲除了那幾匹阿拉伯馬之外,馬場連肩高合格的代孕母馬都沒有,何談胚胎移植?所以霍雄建議黃旭先靜下心來,把母馬收集好再說。

關於母馬,矮小的南方馬是肯定不行的:身材差距太大,即便將來做了胚胎移植,馬駒的身高也會因爲母馬的盆骨而受到影響。

關於這方面,霍雄指出:陸軍其實是有操作空間的。因爲內閣在意的是進口配額,至於陸軍拿銀子在土著那裡買馬,內閣是不會搭理這種事的。

那麼從哪裡買馬呢?霍雄說了兩個地方:杭州和印度。

杭州由於是大運河的終點站,所以每年都會有北方的牛馬販子運貨到埠。江南的富豪們用好馬拉車也不是新鮮事,所以陸軍可以委託杭州站的同志去購買一些身高合格的母馬,當然,價錢不會便宜就是了。

至於印度方面,可以委託歐洲人去組織母馬的貨源。

關於馬匹的品種,陸軍其實要求不高,因爲軍方的最終目的很簡單,就是培養出可以勻速長途跋涉的溫血騎乘馬。

這個要求可比培養出能夠衝刺的熱血馬低多了,事實上,大部分的溫血雜交馬都可以達到陸軍的條件。

所以霍雄在這裡透露出了信息:印度不但有自產的優秀品種馬瓦里馬和卡提阿瓦馬,而且出於戰爭和祭祀儀式的需要,再加上南印度的氣候不適於馬的生長,所以上層階級還經常從阿拉伯和西亞地區進口馬匹,這裡面就有大批的阿拉伯馬。

聽到這裡,黃旭基本同意了霍雄指出來的套路。

而霍雄最後也做出了承諾:只要馬場有了足夠的基礎母馬種羣,那麼畜牧總公司在檔案建立,雜交選育,胚胎移植這些方面會無償提供技術支持。

當然了,需要皇帝出手的冷凍馬胚胎,還是要陸軍自己想辦法。

“大不了用皇帝賞賜的私人配額嘛,反正胚胎罐體積又不大,你們又這麼喜歡馬。”霍雄在臨走時,壞笑着說了這麼一句。

“走你的吧!”黃旭又給霍雄扔了一根雪茄後,笑罵着揮手讓他滾蛋了。

至於說大家的私貨......每人一個立方的私人配額早就被炒成了天價。要讓陸軍的軍頭們私人貢獻出一點體積爲公家的養馬大業服務......黃旭想想都覺得很玄幻。

以己度人,就他這樣喜歡抽進口雪茄的,那點私人空間遲早都要用完,誰也不能讓他貢獻出來,送美女都不行。

“任重道遠啊......”黃旭站在青青的草地上,望着遠去的摩托,長長嘆了口氣。

而遠去的霍雄同志此刻心情卻不錯。有些話說開以後,大家反而找到了問題的癥結。這也讓一直夾在中間的畜牧總公司得以脫身:技術的歸技術,政治的歸政治,這纔是辦事的正確姿態嘛。

......從馬場出來後,霍雄一路狂奔,沒多久他就回到了熱鬧的赤崁大道,然後一頭扎進了赤崁區政府大院。

赤崁區政府是一座“門”字型的三層磚混結構大樓。霍雄把摩托停在大院裡後,熟門熟路就從裙樓上去。

到了三樓後,他用手抹了一把臉,換上了一副大哥前來收數的兇惡面孔,然後他大步來到一間辦公室門前,狠狠一把推開門的同時大喊道:“叫你們老大出來!還反了他了?敢躲老子!”

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26節 打聲招呼第188節 焦姐第507節 PPT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311節 瘟疫第223節 接活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339節 開港(五)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306節 建制(四)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128節 新附民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00節 自己人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483節 回航第374節 公文第727節 歷史(二)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561節 接收(四)第337節 開港(三)第560節 接收(三)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459節 再造第411節 鎮蠻號第443節 好戰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411節 鎮蠻號第240節 困獸第47節 荷月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593節 定約第73節 侵略者們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266節 股東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619節 大會(二)第90節 初次接觸第443節 好戰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210節 殺王(七)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407節 交公第374節 公文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44節 丐幫第463節 懟第477節 御花園第275節 養豬第469節 晨光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454節 降將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71節 散沙第502節 臺北(一)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29節 告辭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130節 暫一營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410節 黑煙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72節 鴻基堡第181節 入役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544節 家園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160節 亮相第20節 攔路虎第454節 降將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337節 開港(三)第337節 開港(三)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727節 歷史(二)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