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噩耗

普特曼斯對一官同志是相當瞭解的,畢竟大員的前前任長官德·偉斯閣下帶領着殘兵敗將逃回巴達維亞的那一幕纔過去不久。

現在聞聽這個當初的荷蘭翻譯官,現在的海盜頭子已經死亡,普特曼斯還是小小吃了一驚的。

然而更吃驚的還在後面:蔡飛明在這之後明確告訴他,大員方面準備僱傭全部的14艘荷蘭船隻,在大約1個月後,去廈門一帶消滅海盜。

......陷入混亂的普特曼斯不得不要求蔡飛明提供更詳細的情報。他無法理解這種邏輯:已經擁有生絲進貨渠道的穿越衆,跑去海峽對岸打海盜是爲了什麼?

要知道,荷蘭人在沿海打生打死,今天打官府,明天又和官府合作打鄭芝龍,這一切都是有明確目地的:獲得生絲貿易權。所以當生絲滿倉的穿越勢力吵吵着要去海對岸搞事情時,荷蘭人就懵逼了。

蔡飛明自然不會將這裡面的曲曲繞繞講給紅毛聽。他只是簡單地告訴普特曼斯:盤踞在大員島上的這支古老貴族勢力,目前和明王朝還維持着君臣關係,所以消滅海盜是政治原因;另外,消滅海盜有助於今後穿越勢力壟斷生絲貿易。

聽蔡飛明這麼一說,普特曼斯反倒是明白了。歐洲歷史上國王坑大貴族,大貴族打臉國王的故事比牛毛還多,所以他很快就把局面代入進去:明國皇帝在想辦法削弱穿越衆的實力,所以指派他們去消滅海盜。

想到這裡,普特曼斯臉上露出一股瞭然的微笑:“就我本人來說,幫助尊貴的先生們去消滅海盜是一項高尚的事業。當然,這件事還需要和那些水手們商量一下,畢竟,您知道的,那些人的眼裡只有金錢和啤酒。”

“是你小子眼裡只有金錢吧?”蔡飛明這時滿臉微笑着點了點頭,然後從桌上拿出一份文件遞給紅毛:“這是幾套關於僱傭荷蘭船隊外出作戰的薪酬方案,貨物和金錢我們都可以支付,拿回去和船員們商量吧。”

“很好,這份文件很及時,我會很快給您答覆的。”

......

講真,荷蘭人從心底裡是不願意出手幫忙的。因爲時移世易,如今既然穿越衆已經有了生絲貿易權,那麼作爲第三方購買者,荷蘭人天然就不願意某勢力更進一步,壟斷生絲貿易。

這就和歷史上他們不願幫鄭芝龍打擊對手是一個道理:任何商品一旦被壟斷,那麼購買者就將處在一個危險的境地。荷蘭人作爲全球馬車伕,這一點他們很清楚。

然而荷蘭人的意志沒什麼卵用。

歷史上的荷蘭人既然沒能阻止鄭芝龍一統江山壟斷沿海貿易,那麼今天的穿越勢力同樣如此,甚至比鄭芝龍更加可怕:穿越衆拿出來的都是硬實力,荷蘭人的任何歪腦筋在意大利炮和重機槍面前都是浮雲。

所以,明面上關於去打海盜這件事,蔡飛明是在徵求荷蘭人的意見,事實上這件事是不容推脫的——只要想想碼頭倉庫裡的貨物和今後的貿易資格,荷蘭人不答應也得答應。

而且荷蘭人這一次連磨洋工都不行。德·偉斯的船隊在去年官匪洋三方剿滅鄭芝龍的戰鬥中可以帶頭跑路,普特曼斯今天就不可以......事後回不回大員裝貨了?不賣力作戰的話,戰後不但有論功行賞,還有秋後算賬呢。

所以當天晚上紅毛們在商館裡略加分析後,就知道這次是躲不過了——大家除過明天去討價還價一通,爭取從穿越衆這裡榨出更多油水外,能做的並不多。

於是,在第二天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後,事情最終還是定了下來:荷蘭艦隊將在未來某個時刻隨穿越衆出征,去海對岸找海盜們的麻煩。

這個時間點眼下是不確定的。因爲鄭芝龍剛死,大員這邊還在等待廈門羣盜的反應。根據穿越衆的預測,那邊最快也要15天左右纔會有初步消息傳過來,而真正動手的時機,一個月後也不稀奇——反正時間是站在穿越勢力這邊的,拖得越久,烏合們就越混亂。

......

就在大員這邊明鬆實緊,緊密注視着海對岸情況的同時,1628年的第一場颱風颳了過來。

17世紀的颱風是沒有詳細記錄的,至少在臺灣就是這樣。所以當風圈從菲律賓海方向刮過來時,沒有衛星和超級計算機的穿越勢力只能做到提前半天預警。

半天時間明顯有些緊張。好在自從進入5月份以後,穿越勢力麾下的所有工礦企業就已經陸續開始了防災準備,所以當風暴刮過來時,絕大部分的工廠都已經按照預案停止了運行,工人們也開始給建築物緊急加固。

然而初到寶地的某些人終歸還是低估了颱風的威力。

持續了一天一夜的颱風毫不留情地從正面碾過,當12級的中心風力刮過臺南平原後,赤崁地區大批的木製宿舍被刮飛了房頂,一部分房屋倒塌,沿臺江一線的碼頭和船廠也遭受了重創。

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隨颱風而來的洪水和暴雨纔是大殺器。

由於經過了拓荒者們不遺餘力地改造,這之前包括新港溪在內的大小河道一度是非常安靜地:河中的沙洲和巨石已被清理乾淨,航道也經過了疏浚,水流非常平緩。

然而當颱風來臨後,暴雨引起的山洪從中央山脈直衝而下,臺南所有的水道頓時水位大漲,很多小一點的溪河很快就承受不住流量,下一刻,洪水開始漫溢。

然後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時刻:當天夜潮時分,臺江水位暴漲,原本從平原流入泄湖的溪河遭遇海水倒灌,赤崁新區和北線尾島在暴雨和倒灌的海水夾攻下,頓時變成水澤。

......以上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義,無論是穿越衆還是他們麾下的沿海子民,包括那些北線尾島上的外國水手,都對這種災害有充分的經驗和心理準備。

然而大家唯一沒預料到的是:有人死了。

一個穿越衆死於風暴中。

第90節 初次接觸第650節 夏口第640節 立錐第684節 北歸(九)第560節 接收(三)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169節 轉運第258節 前路第175節 前程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163節 新服務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423節 校場(二)第383節 上硬菜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148節 海底撈第17節 銀元寶第633節 聯軍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190節 迂迴第122節 利潤點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712節 收線(四)第268節 阿隆索第72節 油畫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78節 本子第122節 利潤點第244節 捷報送達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440節 三屯營第440節 三屯營第305節 建制(三)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117節 政局第304節 建制(二)第328節 會議(三)第76節 江山多嬌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257節 辭職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677節 北歸(二)第537節 宗本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206節 殺王(三)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713節 收線(五)第465節 溫尚書第69節 靠近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275節 養豬第619節 大會(二)第622節 大會(五)第77節 雖近亦誅第725節 接力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27節 討逆(五)第710節 收線(二)第457節 各方(二)第13節 備戰備荒第727節 歷史(二)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276節 惡意第181節 入役第361節 參觀團第187節 接觸第455節 傳信第685節 北歸(十)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200節 展銷會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429節 生養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181節 入役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61節 學霸第453節 同行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502節 臺北(一)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14節 兩筐石頭第134節 砸響窯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430節 反賊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78節 本子第372節 黑狀第344節 開港(十)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644節 年話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