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接活

十五艘荷蘭帆船的同時到達令港務局有點應接不暇,這是大員開埠以來一次性涌入船隻最多的一次。

好在赤崁碼頭的兩架煤氣吊機比較給力,所以這些船上的普通貨物,只用了一天半時間就全部卸載完畢。

聰明點的外來人現在已經看出了一些名堂:無論是挖泥船,領航船還是吊機,這些令人不安的機械上面都安裝有那種圓柱型的鐵爐,區別只是鐵爐的數量和大小罷了。所以,這些機械應該都是通過燒柴驅動的,這是一種神秘的轉換力量方式,操作者一定是東方的魔法師......

荷蘭人這次帶來的貨物大部分是按照當初穿越衆給出的清單來置辦的。這其中最主要的貨物自然是奴隸和硝石。其他的貨物裡印度產品佔了很大一部分數量:棉花和獸皮。

而來自巴達維亞本地的貨物除了人之外,還有蘇木,錫鉛,稻米和各種香料。

以上這些貨物通過赤崁港區24小時的連續作業,在第二天中午就全部卸貨完畢,於是可憐的荷蘭人再一次目瞪口呆:夜間的港區燈火通明,臺江上璀璨一片,粗大的光柱引導着領航船。而碼頭區的吊機則是徹夜不停,在一盞宛若太陽般的明燈下毫不停歇地連續工作。

在北線尾島上目睹這一切的荷蘭人,過後無不打算着去臺江對岸看一看:人類對光明的渴求是烙在基因裡的,習慣了伸手不見五指的17世紀人民抵擋不住這種誘惑。

然而想去對岸沒那麼容易。所有在北線尾島上的人,首先必須在此地待夠20天,然後每天接受紅外體溫測量。這些都過關後,沒有犯罪紀錄的人,纔有資格到警察局申請去對岸旅遊。

當然,以上麻煩和荷蘭高層沒關係。第二天清晨,在大員島新修的紅磚花園式商館裡醒來後,商館的新主人普特曼斯閣下和其他商務員首先感受了一番後世衛生間的神奇——無論是自來水,還是光滑的水泥牆面,抑或是頭頂有一個鐵皮水箱的馬桶,都讓使用者驚歎不已。

接下來是早餐時間。大家開始在餐廳的長桌上享用一份由煎蛋、鹿肉腸、薰魚和米粉,福橘組成的豐盛早餐。除了沒有面包這一點有些遺憾之外,其餘的食物味道都相當不錯,航海家們紛紛讚不絕口。

說到麪包......眼下穿越衆也是束手無策。臺灣的氣候不適合種植小麥,少量從杭州運來的麪粉,都被穿越衆裡愛吃牛肉麪和炸醬麪的北方人壟斷了,所以荷蘭人現在只能吃粉湯。

農業公司那邊有播種一些小麥試驗田,但是沒人對豐收抱有希望,因爲農業公司的注意力都在大麥和黑麥上:大麥的品種主要是啤酒大麥,而黑麥是給進口的寶貝疙瘩西門塔爾胚胎牛吃的,所以麪粉短缺的局面短期內無法改變。

......說回荷蘭人。

吃完早餐,接下來是工作時間。荷蘭人一行出門後,便沿着一條短短的用水泥鋪成的“商館街”,步行去拜訪蔡飛明。

蔡飛明的新辦公室就在這條街的1號樓。荷蘭人進門後,首先對唐小橋表示了感謝:昨晚大家喝得都挺好。接下來就是衛生間科普專場:蔡飛明不得不費力地指着窗外那座高高的紅磚水塔,開始給紅毛們科普自來水的原理。

科普完水往低處流這個真理後,老蔡又告訴他們:現在的衛生間只是一個半成品,因爲壓磚機的核心零件還在排隊等進口。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解決:至少在荷蘭人幾個月後返回巴達維亞的時候,大員這邊肯定能生產出光滑閃亮的瓷磚樣品貼在商館牆上,然後再賣給紅毛們。

談完閒事後,大家便一同去了赤崁碼頭。

在港務局局長羅教授的陪同下,大客戶們用一早上時間參觀了赤崁碼頭,赤崁大道,赤崁區政府,還有臺江船廠。等到中午,全部15艘船的貨物入庫單也及時算了出來。

既然入庫單算了出來,那麼穿越衆這裡自然又是一輪大出血:所有荷蘭人帶來的貨物中,大部分都會被某勢力直接收購,只有少部分荷蘭人會自己留下銷售,譬如香料。

於是,普特曼斯手裡又多出來一大摞天地劵......荷蘭人終於要大肆購物了。

赤崁大道上的工業品展廳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工業品。

從不起眼的紅磚、水泥、到漂亮的玻璃杯碗,然後到各種生絲,絲綢,瓷器,總之,某勢力手頭凡是能出手換錢的商品都在這裡展銷。

另外,隨着不久前元鬥號石油勘探船的出發,展廳裡也及時擺出了穿越衆用來揚名立萬的大殺器:煤油燈。

只有集齊七顆龍珠才能召喚神龍。而穿越勢力在來到臺灣一年多後,才終於集齊了鐵皮,玻璃,煤油這三大要素,生產出了天下無敵的煤油燈。

在17世紀這個黑暗時代,光焰明亮,不怕風,沒有油煙味的煤油燈是當之無愧的大殺器。這種商品可以毫無阻礙地通行於全球市場,砸開所有土財主的錢袋。此外,煤油燈還有最美妙的一點:煤油是穿越勢力壟斷的。

穿越衆現在的條件,可以說比當年的洛克菲勒還要好無數倍:穿越衆不只在煤油上能發財,煤油燈同樣是搶手貨。要知道現在是17世紀,人類還遠遠沒有發展到衝話費送手機的年代,所以,一盞由鐵皮和玻璃罩組成的油燈,能賣多少錢?

怎麼着也要100兩銀子?

100兩?100兩是成本,200兩起!你別嫌貴還不打折。你得研究縉紳大戶的購物心理,願意掏100兩銀子買油燈的業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100。什麼叫成功人士知道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

咳......以上這種鐵皮的是經濟適用版,的確不貴;穿越勢力將來還會推出全銅的商務款,全銀的豪華款,全金的尊爵款,全琉璃的VIP款,等等等等。

荷蘭人明顯是懂行的。當一羣人擠進小黑屋觀看完煤油燈的表演後,大款普特曼斯同志當即表示,此物甚妙,來300盞先。

300盞燈穿越衆是有的,沒有的話窯區加幾天班也能搞定:所有鐵皮零件和玻璃罩都有現成的模子,流水線模壓就出來了。

現在的問題是煤油不夠。

煤油只是石油副產品其中的一種。眼下苗粟那邊纔剛開張,連石油本身的產量都很稀少,所以供應不了這麼大的市場。好在紅毛們一時半會還不會走人,所以蔡飛明這邊抓緊解釋一番:此物是以產定銷,大款現在只需要預估一點數量就好,等將來船隊返航前,再根據實際煤油存量來搭配燈盞。

......

事情就這樣定下。荷蘭人這之後又預定了大批生絲,瓷器,玻璃製品,另外還有一些水泥用來壓倉。

這其中少了一樣傳統的貨物:松江棉。

隨着穿越勢力的工業品生產能力日漸增長,從松江再進口布匹就相當不划算了。首先,穿越勢力目前在江南一帶的運輸運力已經集中投入到了運輸流民,糧食和生絲方面,布匹的運輸等級被一再調低。

其次,即便是有了空餘艙位,那麼也是進口棉花比較划算:窯區的小紡織廠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用來當船帆和工作服的機器帆布,質量遠遠超過了古人的木器織物。

這就是工業國家的特徵:只進口原料,不進口成品。

......紅毛剛剛到手還沒焐熱的大筆天地劵,就這麼又花了出去。

荷蘭人和穿越勢力之間的這種交易,其實就是後世工業國和農業國交易的翻版:工業國的產品附加價值高,所以體積小,單價高。而農業國在這種交易格局中,只能靠增加產品數量來平衡貿易。

於是,當商務員們晚上回到商館後一算賬,頓時感覺錢又不夠了......

紅毛們悲催地發現:哪怕有着上千名奴隸來平衡貿易,但是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髡賊,這次又拿出了各種體積小价值高的好東西來勾引人。要是大夥按照今天預估的貨單來進貨的話,那麼等到船隊返航那一天,將會有三分之一的船隻空船而歸......

沒辦法,奴隸硝石皮革稻米的總價值遠遠比不過煤油燈生絲瓷器的總價,但是前者的體積卻龐大得多。

於是,原本以爲這次能省下點貴金屬,只靠着貨物就能平衡貿易的荷蘭人,只能再次掏出船艙裡的壓箱底銀幣來購買大員的工業品了。

......

俗話說:老天爺關了門,就會在其他地方開一扇窗。

上帝也說過:車到山前必有路。

於是,就在荷蘭人已經習慣性地決定掏銀子出來當凱子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機。

先是三艘漂亮的縱帆船齊裝滿員,殺氣騰騰地從臺江殺了出去——這一幕被日常遛彎的荷蘭人看在了眼中。

沒過兩天,當三艘縱帆船回到臺江後,很快,普特曼斯同志便受到了蔡飛明緊急召見。

雙方見面後,蔡飛明的第一句話就是:“接活不?”

“嗯?”

“有個需要出動船隊當打手的活接不接?待遇高。”

“哦......打誰?”

“打海盜。”

“是一官嗎?”

“一官昨天已經死了”

“......”。

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132節 動真格第361節 參觀團第410節 黑煙第86節 崑崙人第141節 農場第205節 殺王(二)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591節 突至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466節 解惑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171節 德邦第87節 談判(一)第727節 歷史(二)第29節 告辭第643節 年飯第725節 接力第631節 調停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246節 升級第68節 行路難第303節 建制(一)第679節 北歸(四)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326節 會議(一)第440節 三屯營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18節 胡管家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429節 生養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497節 人棍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202節 授業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177節 船廠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106節 齊備第66節 出航前(一)第637節 箭第48節 緊鑼密鼓第371節 問診第586節 初見第129節 城市化第644節 年話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3節 西崑崙第344節 開港(十)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712節 收線(四)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516節 紮根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160節 亮相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430節 反賊第304節 建制(二)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593節 定約第725節 接力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54節 海軍建設第393節 賊巢穴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592節 毛承祿第158節 小書房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154節 黃老爺第643節 年飯第224節 噩耗第639節 火光第185節 紛雜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466節 解惑第70節 接觸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84章 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