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熊大來了

熊文燦是三月上旬在金鑾殿陛辭出京的,然而那時候北運河還沒化凍——小冰河時期運河化凍要慢一點。這樣一來,熊大人的隊伍就只好先走陸路,沿着運河一路磨蹭到山東地界後,老熊這才坐上官船,開始玩漂流。

等到黃志誠這邊安插在官驛的人手跑來報告的時候,時間已經是4月初。得到消息後,黃志誠便果斷暫停了婚禮流程:他要根據和熊文燦接觸的結果來決定下一步行止。

......

兩天後,德勝橋官驛。

穿着一身被士林默認爲舉人正裝的黑色寬邊直綴,全套披掛整齊的黃平老爺,此刻正坐在官驛的大廳裡,喝着茶,吃着點心,和一幫低級官員們聊天打屁。

熊文燦所坐的官船,是午前到的德勝橋。黃志誠今天來此,目的是投名貼,投薦書,應卯——老熊今天肯定不會見他,但是他必須擺正姿態,在官驛侯着。

身爲一省巡撫,哪怕是過路的,下船伊始,勢必會有浙江官場的同等級人物出來應酬,這之後按等排隊,等老熊有空接見到舉人這個階層,怎麼說也要兩三天的樣子。所以,在等着翻牌子的這幾天裡,黃舉人就要天天來此地上班應卯。

進官驛大門後,左右兩旁就是傳統的花廳,這是供各路侯見官人們閒坐的地方。德勝橋官驛的侯見廳,像黃志誠一樣跑來走門路的官兒、舉人、商人、秀才每天比狗都多,一年四季此地熱鬧非凡,絕不亞於後世的侯車大廳。

這些成天混官驛搏出位的人,境況都不會太好,通常都是一些沒後臺的雜官和侯缺舉人。真正有實力的早就擺平戶部上任了,誰還每天跟狗一樣坐在官驛裡等着大佬召見?

從第二天開始,黃老爺就帶來了好茶和點心——這兩天正是頭茬明前龍井上市的時候,現在是17世紀,龍井沒有論卡車賣這一說,等閒人家根本喝不起這種昂貴的茶葉。

所以黃平這個異類,這兩天很受歡迎,人既大方,談吐又風雅,大家一邊喝茶,一邊親密交流各類跑官經驗,各路大佬喜惡,很是相得。

黃舉人所在的陣營,裡面都是舉人和低品官,這個屬於嗓門最大的哈士奇團隊。這幫人成日裡斥罵驛卒,呼三喝四,整個花廳就可着他們一夥浪。

只有在門子高呼:“某某大人到......”的時候,場面纔會略略安靜一會,等一身官袍的大佬目不斜視的從面前走過後,喧鬧如初......

一旁還有那比較安靜的秀才陣營,這個屬於泰迪團隊,一個個臉上滿滿的都是激情,見人就想發騷,然而沒人搭理。

最沒有存在感的,就是角落裡的商賈陣營。這幫人屬於吉娃娃團隊,一個個滿身綾羅,肥圓的臉上堆滿人畜無害的笑容。

然而在這等官來官往的地方,商賈是最不得勢的一類,封建社會嚴酷的等級壓迫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沒有哪個窮官兒敢在這等場合下和商賈套近乎。

事實上,哪怕這些人家裡放滿了銀子,但是在這裡,他們也只能從驛卒那裡買一碗最次的茶水來解渴——草民喝好茶吃點心?大廳裡一幫老爺面子往哪放?沒讓你們跪着就不錯了!

黃平就是在這種局面下,硬生生在官驛裡泡了三天,每天灌一肚子茶水點心回家......好在還有個叫熊道的侯見商人比他更慘,連點心都沒得吃,喝得是劣茶,這讓黃老爺心裡滿滿的都是優越感。

熊大來到驛館的頭一天,時任浙江巡撫的張延登大人前來拜會。

第二天,浙江左右布政使董承韶和孫枝芳兩位大人前來拜會。

第三天,浙江提刑按察使林贄大人前來拜會。

等到第三天下午,杭州知府劉夢謙來驛館晃悠一圈後,黃志誠知道,明天大概就能輪到他——知府是熊文燦官方會客的最低品級,再往後便是私人關係。

......

果不其然,第四天午後,當黃老爺正和一幫侯缺屌絲們吹水吹得正開心時,一個頭戴軟帽(周星馳點秋香那種款式)的下人跑進花廳,高聲問道:“杭州黃平黃孝廉可在?我家熊大人有請。”

黃平聞聲扔下手中的半塊桂花桃酥,端起茶碗就開始漱口,一旁幾個吹水好友趕緊遞過來手巾把......黃老爺擦臉正襆頭收拾妥當後,便用穿越衆裡唯一專門訓練過的,含胸低頭的明代走路方式,跟着那個軟帽家人往內院行去。

稍稍往裡行了幾步,黃平這邊就開始打問:“不知這位如何稱呼啊?”

“不敢,小的熊七。”

“嗯,一路舟車勞頓,熊大人貴體可還康健?”

一邊問話,黃老爺大袖一邊甩動,熊七手裡頃刻間多出一小錠水絲細銀出來。

熊七歡喜得眼都眯了起來,軟帽上的絨球一抖一抖:“回黃老爺,我家大人氣色不錯,方纔還多用了一小碗飯。”

“哦,氣色不錯。”黃志誠一邊走,一邊想到:“別給老子整個日夜不思,茶飯不屬就好。”

熊文燦貴爲一省巡撫,上任時身邊的各路親隨師爺幕僚家丁轎伕護衛不下百人,所以在驛館號下三間院子。黃老爺這時被引到一處偏廳小坐,稍後一盞好茶便被熊七端上來。

等到茶水從滾燙放到溫熱,一身松紋道袍的熊文燦熊大撫軍,才從後堂繞將出來。

熊文燦是四川人,身形削瘦,面貌清矍,現年53歲,正是官吏的黃金歲月。

黃平見老大現身,急忙起身上前拜見。

在這裡黃平是不用跪拜的:公堂上且不論,私人場合,舉人這個級別相當於副處,而熊文燦的職官再大,級別也不過是正處(進士),除了一甲那三名副廳之外,其他人在體制內級別就差半級,沒有跪拜的道理。

這就是鄉試正途出來的舉人——已經是統治階級的一員。各種古代志怪小說裡,從來都是秀才被人騙,被人宰,被狐狸精睡,可曾見到過舉人老爺被宵小如何如何?

......

熊文燦身材瘦小,但是肺活量不小,一張口聲如雷鳴:“志誠無需多禮,我與爾師多年莫逆,且坐下說話。”

......這一刻,穿越衆之前大費周章的“李逵行動”,紅利開始顯現。

從熊文燦的稱呼上就能聽出來,他是看過黃平之前投來的名帖和薦書的。

在黃平得知自己要入幕熊文燦的第二天,一個信使就帶着黃老爺的急信直奔南京——黃平的座師陳盟,正是現任的南京國子監司業。在主持完丁卯科鄉試後,由於朝中黨爭日益嚴酷,陳盟前腳回京,後腳就被人從翰林院一腳踢到南京國子監。

這位陳司業和熊文燦在朝時同爲四川籍高官,自然是有私交的。所以當座師見到信使,看完自己座下最孝順的弟子的求援信後,當即寫了一封針對熊文燦的言辭懇切的薦書,交由信使帶回。

這就是爲什麼熊大人今天一見面,就直呼黃平表字的原因:老朋友的薦書內容,不是普通的“八行”,而是全方位對黃平的認可。

分賓主坐定後,熊文燦知道這位是來應幕的,略略客套兩句後,便開始考校起黃志誠來。不想這一考校,卻令熊某人大吃一驚:來人言辭便給,見解獨到,對閩海局勢洞若觀火。

只用了盞茶功夫,黃志誠這種說話直率,不雲山霧罩,並且夾雜着一些具體數字的分析局面的方式,就令熊文燦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起來,一句話:言之有物。

這可就很難得了。熊文燦半生宦海伏波,各路先生幕僚清客謀主不知見過多少,這等人有多少用處他心裡清楚:平日裡滿口微言大義,遇事一籌莫展,只把那書中的死道理擡出來生搬硬套。奈何此輩身後多有師友出面薦保,所以很多時候老熊也是捏着鼻子權做收留。

講真,就憑黃志誠座師那一封薦書,熊文燦今天原本也是打定主意要留下黃志誠的——只要他表現不是太爛就行。結果老熊萬萬沒想到,此子居然當場給了他一份驚喜!

“志誠現下是在杭州寓居吧,怎生對閩海局面如此熟悉?”熊文燦此時雙目炯炯,盯着黃志誠問道。

“不瞞撫軍,自三月上看到邸報,得知大人不日將南下撫閩,學生便動了心思。”黃志誠這時滿臉誠懇:“這些時日學生除卻翻查些故紙邸報外,還走訪了幾個海商,打聽到一些個閩粵洋麪的消息,故今日纔敢來大人面前稍稍賣弄。”

“志誠有心了。”熊文燦聽到這裡微微點頭,心中愈發滿意:這年頭能腳踏實地收集消息的人,哪怕是道聽途說,委實已經不多。

熊文燦不在乎方纔黃志誠所謂的局勢分析到底準不準確,有沒有用,這年頭消息不暢,等將來到了福州,自然有準確情報可供分析。

他在乎的,只是此子的才華,換句話說,就是黃志誠具有一種結合手中情報來分析當前局面的能力,這種本該是幕僚必備,然而現實中卻百中無一的本事,纔是熊文燦最看中的。

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243節 小軍閥第419節 展布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458節 華容道第213節 殺王(十)第563節 接收(六)第420節 白酒業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59節 楊二入彀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208節 殺王(五)第77節 雖近亦誅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27節 暗青子第252節 機械廠第561節 接收(四)第148節 海底撈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402節 湖中會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266節 股東第74節 忙碌第429節 生養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232節 羣賢畢至(五)第539節 談話(二)第410節 黑煙第164節 淨街第152節 積分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393節 賊巢穴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563節 接收(六)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621節 大會(四)第633節 聯軍第679節 北歸(四)第683節 北歸(八)第415節 北上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174節 看片第363節 曹大頭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460節 真理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640節 立錐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227節 有光號第307節 建制(五)第341節 開港(七)第129節 城市化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644節 年話第203節 傳道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218節 黑土第402節 湖中會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635節 鄭和島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641節 交待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36節 夏先澤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455節 傳信第499節 山精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12節 殺王(九)第447節 打援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465節 溫尚書第39節 蘿蔔開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