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你也來了

春雨點點,杭州城春意濃濃,行人默默,往日喧囂不再。往年溫潤溼暖的江南古城,此刻沉浸在小冰河時期的雨霧中,陣陣寒意逼人。

修義坊內的一處私宅院內,一位妙齡女子正憑窗看雨。女子內穿青衫,外面是一件鵝黃褙子,一頭濃密的黑髮紮成仕女最愛的隨雲髻,耳旁流蘇垂下,曲線玲瓏,儀態優雅。

女孩此刻細手扶腮,美目沉凝,不知在想些什麼,一陣風吹過,窗外幾株海棠突然探頭入窗,當女孩被水滴濺到後,發出“啊”的一聲輕叫,這一刻,畫卷才捲動起來。

鍾秀秀容貌酷似其父:額頭平直,眉毛濃密,鼻樑堅挺,腮骨線條剛毅。

怎麼說呢,這副容貌放在17世紀的明人眼裡,說好聽點就是命硬,一旦遇到那種不畏權貴,恪守職業道德的算命先生和媒婆,他們會告訴你:這是剋夫之像!

鍾家女難嫁,其中還藏着這樣一處難言之隱:顏值。她的臉型不符合17世紀傳統的審美觀念,太硬,太張揚。

然而,但是,如果此刻鐘秀秀身穿一件白襯衣,扎個馬尾,手拿一個彩圈波板糖,站在後世的車墩影視基地......會迅速引起圍觀,遊客們會紛紛上前合影,並且誇獎妹子模仿秀水平很高。

......是的,這個眉毛濃黑,鼻樑高挺,線條剛硬的鐘家女孩,和後世那位拿着波板糖的啞巴女,顏值重合度是88%。

......

就在女孩兒心思重重,輕斥海棠之時,從小院的垂花門外,嘻嘻哈哈跑進來兩個年輕人。這兩位仁兄一黑一白,都是20歲上下的年紀,公子哥打扮,進門後說笑着就直奔鍾秀秀的閨房。

早在窗口就看到來人的鐘秀秀這時急忙起身,吩咐丫鬟去準備毛巾。

皮膚白一點年輕人是鍾秀秀的親哥,叫鍾義,是鍾老爺的次子。黑點的那個姓許,叫許七寶,是鍾秀秀義父許鄉紳最小的一個兒子。這兩人從鍾秀秀被接回杭州時起,就發現彼此臭味相投,成日裡在杭州城和一幫閒少們鬼混。

所以說,鍾家家教嚴那都是鬼話,像鍾義就屬於成天遊手好閒的那種貨色。

“二哥,七哥,何事這般高興?”鍾秀秀一邊挑起門簾,一邊問道。

“金娘,你那夫君來了,在堂上和大人說話呢。”這邊鍾義不等丫鬟拿來手巾把子,急急忙忙就把消息說了出來,一張圓臉上習慣性地露出一股狡黠的笑容。

小名金孃的鍾秀秀聽完後臉微微一紅:“今日來,明日走,須也攔不住。”

鍾秀秀說完這句掃興話後,場面略略有點尷尬。

......

在黃舉人提親後的這段時間,鍾家人的日子一樣不好過。

女孩的婚事在黃舉人出現之前,早已成爲鍾許兩家的噩夢:當初鍾老爺從許家帶走自己女兒的時候,“在杭州城找個好婆家”這個理由,是土棍許家最無可抵擋的說辭。土棍能爲女兒找到的最高檔次婆家...還是土棍,怎及得上鐘鳴鼎食的官家夫人?

然而現實深深諷刺了一把鍾老爺:自己女兒回杭州後,滯銷整整兩年,此時鐘許兩家已然是徹底坐臘:再把女兒送回溫州鄉下找個土棍?或是降低標準在杭州城裡找個酸秀才?

到這個地步,包括鍾秀秀在內的所有人,一度都陷入了絕望。

這就造成了當傻大頭黃舉人橫空出世後,鍾家上下一夜間又蛻變成神經質心態:略有風吹草動,就生怕哪裡出漏子,把事情搞砸。

金媒人很快嗅出了味道,這些日子裡,利用鍾家這種心態,賊婦果斷打破媒妁界常規,每完成一道“六禮”,便氣焰囂張得從鍾家勒索走5兩銀子......

要知道,這幾道程序通常是不給錢的,服務早就包含在總費用裡了——裹得一雙好腳,頗有姿色的潘金蓮,當年也不過是30兩銀子的身價......

然而這些鍾家人都捏着鼻子認了,包括得到消息後緊急趕來的許家先頭部隊都覺得還是不要橫生枝節——許家大部隊還在後頭,鍾秀秀頭上有七個土棍兄長......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好的不靈壞的靈。

黃志誠根本不知道自己跑去官驛拜老大的那幾天,鍾許兩家人經歷了怎樣的絕望:當鍾府收到黃府要“暫停婚期”這個比較模糊的消息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是崩盤的前兆——黃舉人大概是從哪裡聽到了什麼風聲,知道了某些真相,或者是全部真相......

這種大起大落的心態,一般人經歷過之後,估計就該看破紅塵,大徹大悟了。好在鍾秀秀從小在鄉下長大,沒玩過傷春悲秋那種人設,所以妹子目前還不打算出家。

當然,出家是一回事,情緒低落是另一回事,鍾秀秀最近滿腹幽怨,方纔一聽到自家哥哥講黃舉人到府,鍾秀秀自然而然地,話裡便帶着一股子無奈......封建結婚觀害死人啊!

“金娘,是好事!”皮膚黝黑的許七這時見鍾秀秀不自在,急忙把方纔躲在屏風後頭偷聽的那些談話講了出來:“你那夫君原本是個官迷,前幾日跑去官驛走門路,據說是入了哪家大官的法眼,要給人當差!”

“啊!”鍾秀秀美目流轉,驚了一呆。

“黃孝廉今日上門,便是來談婚期的!”鍾義在一旁補充道:“說是不日便要出外做官,婚期緊,要速辦!呵呵,呵呵。”鍾義說到這裡,禁不住笑了起來。

“去誰家衙門做官?做什麼官?”鍾秀秀聰明伶俐,當即想到了後續:“可是婚後要出遠門?”

這一串問題直接把兩個浮浪子給問傻了,他們當時躲在屏風後沒聽明白啊,什麼疊山(熊文燦表字)大人如何如何......這兩貨根本沒搞清楚誰是誰。

......

總之,今天黃志誠親自過府講明緣由,實實在在是給鍾家上下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一刻,事情又回到當初的起點:一波三折後,大家突然間又開始急着操辦了?

鍾老爺這邊留下準女婿用過午飯後,請來的風水也已經準備就緒,大家當場敲定半月後的一個良辰吉日。這之後鍾老爺心情大好,給了黃志誠一個官場禮包......鍾老爺修書一封。

福建現任的左布政使名叫蔡善繼,此人籍貫是浙江湖州,兩家多年交好。蔡善繼在萬曆年間任香山知縣,因爲當時“單車駛澳”,處理過一起葡人鬧事的案子,然後又制定出《制澳十則》,在澳人中威信很高,受到時任兩廣總督張鳴崗的推崇。

蔡善繼現如今官居福建左布政使,正是能左右福建局勢的大人物。

鍾老爺此次修書一封,也是希望黃志誠他日赴閩後能多個人看顧,不求建功立業,但求女婿平安歸家——老丈人不能忍受自己命苦的小女兒再變成寡婦......到那個時候,鍾秀秀剋夫這一說,可就再也洗不清了。

事情就這樣最終敲定。

黃志誠在餘下的半個月裡,開始全力籌備婚事。各種彩禮,各種應酬,各種忐忑:哪怕天天晚上有妹子陪,但是結婚這種重大的儀式,對於一個後世光棍來說,還是有心理壓力的。

好在黃老爺和後世那些屌絲終歸不同,黃老爺結婚不用自己辛勞,凡事動嘴就成,黃老爺結婚不用貸款買房,黃家院裡能停下很多輛路虎。

......

半月後,良辰吉日。黃舉人一身紅袍,胸配紅花,胯下騎着駿馬,身旁鼓樂吹打,隊伍轟轟烈烈一路行至鍾府。

鍾府這邊早已大開中門,各色人等穿紅戴綠,喜氣洋洋,只等姑爺進門。

名義上是續絃,實際上是首次結婚的黃志誠,早已在這兩天中被人整治的渾渾噩噩。原本就抱着應付差事這種心態的黃某人,此刻跟個木偶一樣臉上堆着傻笑,機械人一般在受人擺佈。

一路流程走下來,夫婦二人拜別了鍾老夫婦和特意趕來的許鄉紳夫婦後,黃志誠終於可以牽着妹子進花轎了......

想想回去後還有一波酒席在等着自己,這時的他已經想死——趕緊帶着妹子們逃離杭州纔是上策,他已經能預感到,自己轎子裡這位有着七八個兄長的惡毒大婦,日後會怎樣在自己的後宅興風作浪。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執客響亮的呼喊中,黃府正堂,一個聾啞老頭正張着沒牙的嘴,在接受“族侄”夫妻跪拜。

這個老頭是幾天前從丐幫選出來的,洗刷乾淨後臨時充當了一把黃家族人的“耆老”。

......

終於,一切都結束了。

應付完酒宴後,月上中天,穿越者黃志誠,穿着大紅袍,拖着疲憊的身軀,一步步挪進了洞房。

和電視劇上演得一模一樣,新娘一身紅妝,披着大紅蓋頭,此刻正坐在牀沿一動不動。

黃志誠這時已經沒力氣玩什麼狗屁情調,他先是灌了自己一碗涼茶,抹一抹嘴,然後隨意拿起桌上那根紅綢包着的秤桿,一把挑開了蓋頭。

這一刻,紅燭虛影下,光暗變幻,四目相對。

......

鍾秀秀髮誓,自己從沒見過一個人能驚訝成這幅表情。

黃志誠此刻大張着嘴,眼球突出,表情癡呆,前臂平伸,保持着一個挑蓋頭的姿勢一動不動。

聰慧的鐘秀秀很快明白過來:大約是自家這幅命硬的長相,出乎郎君意料......

這一刻,滿腹委屈,不甘,心酸的鐘秀秀咬着牙,狠狠盯着面前傻子一般的黃志誠,眼中漸漸蘊含出淚花。

然而新郎此刻並沒有舉起一把小刀,像星爺一樣和她四目相對,下一刻,“噹啷”一聲,秤桿掉地,鍾秀秀聽到自家郎君說出了一句怪話:“聖依,你也來了?見曹總了嗎?”

第716節 收線(八)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313節 竹鼠第618節 大會(一)第99節 許心素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11節 接着忽悠第497節 人棍第52節 新貴第637節 箭第82章 分基地第306節 建制(四)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227節 有光號第263節 入住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38節 羣英薈萃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626節 討逆(四)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676節 北歸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416節 天津衛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502節 臺北(一)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511節 教頭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342節 開港(八)第502節 臺北(一)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439節 老孫頭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118節 公開信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631節 調停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148節 海底撈第416節 天津衛第89節 土著貢達第192節 勘探隊第727節 歷史(二)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310節 建制(八)第50節 王對王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48節 緊鑼密鼓第14節 兩筐石頭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709節 收線(一)第394節 大手筆第251節 後遺症第343節 開港(九)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425節 飛虎營第535節 大衛星第541節 頭籌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676節 北歸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177節 船廠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247節 續升級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491節 李大嘴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450節 直線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473節 彈劾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305節 建制(三)第117節 政局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624節 討逆(二)第200節 展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