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奇解行

拔出駁殼槍讓魯一棄感覺有些艱難……右手已經殘缺,只能用左手射擊,可剛纔的瞎子的盲杖偏偏又是刺穿的左肩窩。

手臂已經不能伸直,所以駁殼槍平端起來只能靠手肘的提彎。這樣平端只能是將槍端在腰肋間,這個高度是根本無法瞄準的。幸好的是魯一棄射擊是不需要瞄準的,他百發百中的槍法靠的不是眼力,而是感覺。

“呯——”,一聲槍響。與寺外大火中的喧鬧聲相比,這聲槍響真的很微不足道。但寺中現在聚集的都是這世上少見的高手,這聲槍響不但許多人聽到了,而且聽出了這是魯一棄開的槍。在把槍響的具體方向位置都辨得清清楚楚後,有好些人朝這邊趕赴過來。雖然他們的面前的路途是危險的、艱辛的,但他們毫不遲疑退縮,拼盡全力和性命而來。因爲他們知道魯一棄開槍意味着什麼,連魯一棄都出手了,那就是已經到了最緊要危難的關頭,而且是魯一棄已經沒有任何可依仗的幫手了。

其實情形雖然危急,卻並沒有到那些人想象的地步。魯一棄這一槍只是爲了找基準點。像這樣把槍端在腰間射擊還是第一次,所以應該先把基準點找到,這樣才能正確、準確地去感覺。

輕吐深吸,聚氣凝神,身心盡趨自然。魯一棄感覺之中已經沒有了自我,**彷彿已經融入空氣之中。但正是因爲如此,一時間其所攜氣相縱橫騰躍,如雲行空、水行澗、光華噴天東。見此氣相,朱家衆多高手驚異了、錯愕了。就連見識過魯一棄氣相的朱瑱命都暗暗稱奇,這才數日未見,這神奇的年輕人所攜氣相中蘊含的力量和光華都變得更爲強勁耀眼,給人一種無所能拒的感覺。

再次將所有的坎面釦子在腦子裡梳理一遍,包括那些坎扣的機簧絃線位置以及動作形式。所有這些概念已經在他意識之中預構形成了一幅的畫面,這畫面在他感覺中拉近、再拉近,只拉到探手可及。預想的畫面已經拉在手邊,那麼它的具體實現只是需要他一揮而就了。

“動,心輪!”魯一棄一聲輕喝。

活佛看着很平靜閒暇樣,但魯一棄字纔出口,身形立刻動了,帶着魯一棄一起迅疾地動了。只是一縱,位置卻是應合九丈佛體的心輪位。

活佛和魯一棄動了,另一邊的機栝也動了。首先正面範圍中的“刺蝟靠”,這釦子是正對三隻釦子中最靠西的一個。魯一棄算籌着活佛帶自己最多能一下閃過兩扣,所以將落點定在心輪位。“刺蝟靠”的確是啓動了,但它的弦簧只動了一半,便卡在了那裡。因爲魯一棄在說出“行”的同時開槍了,子彈正中“刺蝟靠”主括位,主括撐板卡入齒杆,釦子便停住不再動作。

第二槍射中的是“九九歸一穿山矛”石縫中的掛弦,“九九歸一穿山矛”在魯一棄他們剛踏上殺傷範圍時就已經崩弦上勁。但這一槍卻使得整個釦子弦勁一下全鬆了,穿山矛無一飛出。

“定!”魯一棄又高喝一聲。此時他的聲音已經不想最初時那麼平靜,因爲自己已經進入一個哪怕是眨眼的差池都會導致瞬間命喪的境地,不管是誰都會下意識地緊張。

說“定”的同時,魯一棄開槍射中了“田字切”的括扳子。這釦子爲動釦子,射出殺器時有左右一段距離的移動,這是爲了擴大殺傷範圍,也是對想突闖而過的高手一個追殺的手段。而且這釦子的機栝是側向扳力。從魯一棄這個位置角度無法讓機栝鬆弦退勁。這因爲如此種種原由,所以魯一棄是射中的括扳子。這樣那動釦子便提前移動了,在田字形切格未出之時就動作了。魯一棄讓活佛“定”,就是要利用這時間差停頓一下。這樣剛好躲過最先彈射出的田字形切格。

“躍!海底輪”魯一棄又喝一聲。

活佛應聲而動,帶着魯一棄,身形正好隨着前面“田字切”依次彈出的切格躍出。切格盡出之際,他們也正好落地。

落地的同時,與“田字切”複合的下道扣“雲霓圈”正好動作,時機剛好搶在活佛落地轉息需要的剎那停滯。頓時,有無數鋒利刃口的平身鋼圈飛雲般捲來。這一次他們兩個正在口形正中,再也無處可躲。

“伏!”魯一棄喝叫的同時,手中槍再次響起。這一回是連續地響起。

子彈是直奔那些環而去的,但就魯一棄手中槍的子彈數量遠遠少於那些環,更何況這子彈也不能全打完,要少了它們,下面的坎扣還是無法過去。魯一棄沒有全將子彈射出,只是打了五槍而已。這五槍卻不是與飛環正撞,而是有一定的角度,這樣被子彈撞到的飛環便變向撞到相鄰的飛環,所以雖然只是五槍,撞飛的飛環卻是三倍數上。十幾個飛環撞飛了,這就讓如雲的飛環羣中出現了一個缺口。這缺口不大,形狀也蹊蹺,可卻能讓伏身收形的活佛和魯一棄剛好從這缺口中通過。

在旁人看來,活佛和魯一棄就像在表演一場木偶戲、皮影戲,槍擊聲、機簧動作聲是他們的伴奏。他們的身形動作是怪異地、莫名其妙地。一會行,一會停,停後又行,再伏,再躍……唯一的要求是他們必須將這些動作連續、連貫地做到底,直做到沒有坎扣的位置。因爲稍有滯怠或者錯失一個機會,代價將是兩條性命,兩條極有價值、無可替代的性命。

豹姬娘娘驚呆了,十六鋒刀頭駭異了。暗伏於隱蔽處的朱瑱命快步地衝了出來,他不是要趁這機會攻擊魯一棄他們,而是不想錯過震驚千古坎子行的精彩一幕。原來坎扣還可以這樣解,原來坎面還可以這樣過。魯一棄自己就是坎子高手,除了有其他高手一樣的驚駭之外,他更多地還有欣賞和佩服。到魯一棄他們衝到最後兩三個釦子時,他甚至從心底暗暗在給魯一棄鼓勁,希望他能順利闖過去,希望他能創造奇蹟。這道理也就是常說的,真正的對手也正是最好的知己。

魯一棄和活佛闖過去了,他們擺脫了所有的坎扣……雖然有的是解的,有的是破的,有的是躲的,有的是投機取巧讓它預先動作了的。但他們確確實實是闖過去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闖了過去。

一共是連續的十一道坎扣,卻是魯一棄和活佛兩個人共同闖過。兩人之中少了哪一個都不成。不知道此舉到底算不算超過了“墨白雙成”兩位前輩的造詣。

闖過之後,兩人並沒有因爲這樣一件奇蹟的創造而有任何得意和回味,如果真要有什麼的話,也該是後怕和慶幸。所以他們只是繼續急急朝前趕,直往天梯石階而去,不敢有絲毫停滯,匆忙得連臉上冷汗都未及擦拭,。

當到達石階之下時,活佛卻突然奇怪地“咦”了一聲。

“有何不妥?”魯一棄問。

“不是不妥,只是奇怪,豹姬娘娘的那些靈獸怎麼一隻都沒見。”活佛言語中帶着些疑慮,更帶着些慶幸。

如果魯一棄知道活佛所說的靈獸是什麼,他一定會覺得活佛不但應該慶幸,而且更該狂喜。靈獸所指當然不會只是那些飢餓的豹子老虎,這種靈獸是朱家費數百年之功暗中培育而成的“三獸獒”。據有識之士考察,這一怪異種類,也許就是《山海經》中所提到怪獸之一——狡。《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玉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

這些靈獸並不是豹姬娘娘對魯一棄他們網開一面而驅走,而是因爲它們另外要面對一個厲害的闖坎者而無法脫身。這厲害的闖坎者就是穆天歸。

穆天歸遇到這些靈獸時已經受傷,他只能退避到凸石背後的一處凹壁中。或者說,他根本就是被這些靈獸逼入到那塊凸石之後的。

先前他上到竹夾布卷,來到坎沿相合之處。當他將一切準備都做好,準備冒險盪到繞塔廊中。就在這欲縱未縱的瞬間,十六鋒刀頭到了。刀頭要從背後追襲穆天歸已經是來不及了,而最簡便的間接攻擊方法就是割斷穆天歸立腳的竹夾布卷。

穆天歸是剎那之間感覺到背後如刀的氣勢的,脊背肌肉的緊縮和汗毛的倒立讓他知道危險的來臨。而且這危險非同小可,不是自己能在短時間就解決的。所以回頭應對不如及早避開。而自己又正好是欲躍之勢,要收式迴轉也已經來不及了。

穆天歸的選擇是正確的,不過動作卻是慢了。不,應該說是刀頭的刀來得太快了。刀頭全身有刀,人就是刀,刀就是人。只要是心意一到,那刀也就到了。刀未及物,刀勢就已經讓那竹夾布卷立斷。

竹夾布卷一斷,穆天歸躍出之勢便只借得半截勁力。腳下突然的虛空讓穆天歸不由發出一聲驚呼。趕緊手中帶力,是想利用手中有彝麻線將身體帶起。但彝麻線畢竟只是輔助器物,不能全借於它。如果將它拉斷,那麼穆天歸就要直接落入到坎面之中。所以穆天歸雖然試圖以彝麻線借力,力道卻只是控制到它的最大承受力。這樣雖然身體依舊能朝前方飛出,同時卻還是大幅度地斜下而落。

不過有一點卻是值得慶幸的,正因爲刀頭這一刀砍斷竹夾布卷,穆天歸的半力斜下而落,倒比他原先的計劃更趨於坎沿的弧形。只是在最後的階段偏離坎沿,而且提前的落地處是在“九色天雲獸紋場”坎面之中。

穆天歸在要過“九色天雲獸紋場”之前就已經看清自己會面對什麼坎扣。所以自己的落腳處會出現什麼釦子殺傷已然早就在料算之中。着地處有翻板,微微一踩那翻板便會側翻,翻開的口子中會有“倒射天柱”撞出。“倒射天柱”,爲四面尖頂直形石柱。高過兩丈八,四格窗見方粗細,所以這釦子極其粗大,分量也重。也正因爲這樣,它需要極強的上衝力道,但衝擊速度卻不快。把這釦子放在坎尾就是因爲其除了有上衝攻擊力外,在所有柱子都啓動後,還是一道屏障。可以逼得輕功較弱且沒有輔助裝備的闖坎之人繞路而進。當然,到達此處,能找到的繞行路都會是死路。

謹慎了一輩子的穆天歸之所以敢在此處冒險,就是因爲他對付這最後位置的“倒射天柱”有點辦法。當一隻腳剛踩開翻板,另一直腳便立刻在旁邊的翻板口邊沿上借力一踏,盡全力騰身而起。但不管怎麼着,人的勁力都是比不過機栝之力的。所以穆天歸雖然是躍起了,兩根“倒射天柱”還是隨着他躍起的身形而出,直追到他的身體。

因爲都是上衝之勢,因爲穆天歸已經預料到直柱尖頂的所在。所以穆天歸併沒有被“倒射天柱”傷得很重,只是被硬生生地頂推了出去。空中縱躍的身形,無可避免地是被頂翻了,所以穆天歸舞手舞腳地在半空中第二次朝前撲出。

將穆天歸傷得很重的是那幾支箭,從金幢白塔上射下來的箭。

相鄰的兩個坎面,又有坎沿相交,在前坎的最位一扣做成與後坎聯動,這是坎子家設置坎面時常用的技法。穆天歸被兩支“倒射天柱”推出之時,也正是這兩根柱子帶動下一坎中“飛雨射”釦子動作的之際。沒等到落地,已經有三支牛尾箭射中了穆天歸。落地之後,除了又有兩支牛尾箭叮在穆天歸身上外。

將穆天歸傷得很重的還有鋒口鉗夾,是金幢白塔坎面範圍中,暗埋於地面下的“片鉤鉗”。

“片鉤鉗”是由獸捕子改良過來的扣子種類,有鏈子與地下深處的固石相連。突然從地上土層中跳出的兩副“片鉤鉗”,分別夾住了穆天歸的右大腿和右腳踝。“片鉤鉗”除了夾口鋒利,而且夾勁剛猛。一副“片鉤鉗”頓時就將大腿處夾得皮開肉翻,而另一副“片鉤鉗”更是將腳踝附近的脛骨一下便給夾斷了。

到底是墨家當家人,遭受如此重創卻沒一點驚慌。沒顧及是否會再次自傷,手中劍一下劈出。也虧得穆天歸手中劍利,青芒一閃,便劈斷了那兩對“片鉤鉗”的鉗口。然後也不管身上插着的箭桿,就地而滾,直滾到繞塔廊的廊欄邊上。滾動中,身上的箭桿都被壓斷了,可箭頭卻更深地**進身體。不過也虧得這及時地滾動,因爲就在眨眼之間,在他被鉗住的位置上,落下如雨般的箭矢和楓葉鏢。

廊欄下,伸出半尺廊道基座。如果繞塔廊也是一座坎面的話,那這位置就是繞塔廊和金幢白塔這兩個坎面的坎沿交合處。穆天歸看得很準,料算也沒錯,這位置果然是安全的。但再安全,這裡也不能就留。現在倒不是急着要去救助魯一棄,而是要自保住性命。背後那攜帶刀鋒般氣勢的人正在解坎往這邊過來。自己已經受了如此的重創,無法再與這樣的高手對敵。眼下之計只有另找個地方逃避開來,保住自己性命再說。

點壓幾處經脈**道,止緩流出的鮮血。這是一般江湖人都會的處理傷口的臨時措施。這種手法倒不是真正用來治療傷口的,而是減少逃遁時留下的血跡,不讓別人快速追蹤到。然後以劍撐地,穆天歸跌撞着沿廊基跑出金幢白塔的坎面範圍。他知道,此時再不能往西面去了,自己這樣子,非但幫不了魯一棄,反而會連累到他。那麼是往東走呢?還是就在此地等待後面的援手?後面的援手只有易**脈。剛纔那刀子一般氣勢的殺手能追到自己背後,削斷竹夾布卷。說明他肯定是過了易**脈那一關。易**脈要麼已經身傷命喪,要麼就是被另外的什麼高手羈絆住了,一時半會兒恐怕是指望不上了。往東去不知道有沒有路,要是沒路,自己個兒再踏個死路扣,豈不是自投羅網嗎?

就在他思量之間,突然覺得兩邊有異常響動。朱瑱命汗毛陡豎,脊背發寒,怎麼,那刀子般的殺手這麼快就解坎而至?不對,怎麼沒有感覺到刀氣和殺氣的?還有,那感覺也不像是人的,而且不止一個。朱瑱命沒有轉頭看,他是老江湖,當然知道在成爲別人的目標後,一個微小的動作就會導致對手提前攻擊。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做的第一個動作也是最快的動作只能是攻擊或者是逃跑。

兩邊的逼迫越來越近,聽出來了,異響有些像是鼻息。也感覺出來了,兩面的氣相像是某種獸氣。是何種兇獸,卻無從而知。像穆天歸這樣見多識廣的人,竟然從未遇到過類似的獸氣過。

不清楚是什麼獸子,更不清楚這種獸子的厲害。能感覺到的是隨着這些獸子的慢慢接近,巨大的危險也在同時逼近。那麼幾乎不用想,能做出的第一個也是最快的動作就是奔逃。

穆天歸雖然身受重傷,渾身浴血,但逃命時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背後是坎面,兩邊都有獸子,奔逃的方向也只有朝前。

其實說穆天歸只是逃命並不準確,因爲他唯一可逃的方向並沒有路。對於這點他並不是不知道,辰時(七點到九點)都快過了,天色如此之亮,當然能看清前面就是無法攀援的山體,而且是山體的一個內凹處。他往前去只是想佔住一個有利的地形,對於這一點,他的決定完全是正確的。在那個位置,不但可以背靠山壁禦敵,而且在凹處,對手的攻擊面也展不開來。這對於應對多個敵手來說,應該算個不錯的選擇。

兩邊逼近的獸子速度也很快,在穆天歸奔逃之時,它們緊隨其後,並且輕鬆地保持着原有距離。看來它們似乎並不急於要滅了穆天歸,要不然憑它們奔跑的勁道來看,應該可以快速追上穆天歸。或許穆天歸也是它們未曾瞭解的對手,所以也在謹慎而行。

再有兩步,身體就要觸到山體石壁了。穆天歸朝前邁步的同時,身體猛然反抽,朝後面揮出一劍。這一劍是爲了防止獸子趁自己停步轉身的瞬間攻撲過來,同時,他也是借這一揮之力讓自己穩住驟然停住的身形。

站穩腳步,轉過身來,這纔將追他的這羣獸子看得清楚。很怪異的獸子,的確是從未見過。體形並不大,不但不如獅虎之類的大獸,甚至比一般的豹子都要小些,和藏地常見的雪豹差不多大。但其頭型卻是碩大,額前毛鬃蓬張,似有肉角隆起,眼若銅鈴,口若血盆,有多種特徵如同雄獅。尾若鞭杆,爪利賽鋼鉤,這些如同猛虎。削腰收腹,身上有花斑隱約可見,卻是與花豹一般。那些獸子見穆天歸停下,便也都停住追趕,只是緊緊圍住,鼻息之間,更多出一些低聲咆音。聽那咆音,竟然如同瘋犬。

似獅、似虎、似豹、似犬,這是什麼獸子?穆天歸心中一顫,腦袋嗡然。獸有奇相,必有其惡。落在這樣一羣兇獸羣圍之中,是否還能留息而存,恐怕只有天知道了。也許天都不知道,只有那羣獸子知道。

這些獸子就是獸姬娘娘轄管的靈獸——三獸獒。獸姬娘娘佈設獸坎,一般是在外圍放飢餓的虎豹,在內圍關鍵處纔會放這種三獸獒。這三獸獒其實是用四種惡獸雜交而產,爲獅、虎、豹、獒。先是以獅虎雜交而產出獅虎獸,這品種因爲獅種難尋,朱家人是捕捉到東北虎後,渡洋運至外域,雜交產出後再運回。再以花豹與藏獒雜交出的品種獒豹與獅虎獸進行交配,產出三獸獒。雖然只是如此一說,朱家高手卻爲此種配下了幾百年的工夫。本來只要是雜交之獸便再無繁殖能力的,數萬次中才偶然會有一隻能行交合,產出幼崽。所以最開始的配交總不能成功。後來朱家高手也不知從哪裡尋來的改造之法,用內藥配合金石之術,最終讓獅虎獸與獒豹配成,產出三獸獒。

第22節 小人襲第19節 器更利第4節 躍天渦第41節 諸多變第16節 至靈地第25節 不容輕第22節 小人襲第29節 火慘烈第13節 重理局第27節 蒿沒人第2節 二老訴第27節 般門斧第35節 又惡阻第13節 重理局第28節 殺二道第24節 花熔金尾聲第6節 搏冰樑第4節 剪子潮第14節 霍然覺第15節 琵琶射第25節 院中院第23節 百歲嬰第32節 水自流第29節 倒柱行第17節 邪雨下第6節 眉目間第31節 雪中行第36節 日煞兇第25節 來去兮第4節 躍天渦第10節 倒海樓第16節 雀在後第38節 壑難過第39節 刑天斬第24節 人亦鬼第31節 回頭道第34節 天火衝第26節 入龍鼻第40節 無影殺第29節 倒柱行第29節 火慘烈第18節 踏成道第11節 柳葉落第40節 碩野金第11節 飄磷骨第25節 不容輕第28節 坎漸識第22節 陰氣升第6節 船影子第2節 鬼操船第4節 躍天渦第3節 門扉開尾聲第13節 路徑疑第29節 屍王眼第25節 水留油第32節 水自流第28節 坎漸識第22節 脫身去第6節 水迴天第36節 山崩裂第29節 冷熱熬第22節 陰氣升第2節 鬼操船第41節 諸多變第13節 火欲旺第9節 衆援手第5節 動阻僧第1節 路迷茫第32節 三刀對第8節 燕歸廊第7節 盡浮沉第19節 開兇脈第16節 雀在後第27節 般門斧第13節 寒第6節 眉目間第32節 飛鼎破第35節 又惡阻第5節 動阻僧第14節 相扶將第3節 皆遮擊第2節 計亦賭第34節 天火衝第13節 水落砂第20節 獨步行第28節 坎漸識第28節 衝破雪第2節 殺無途第1節 氣波動第1節 氣波動第3節 九宮啓第5節 動阻僧第38節 壑難過第4節 雙強闖第23節 馭龍格第28節 坎漸識第38節 壑難過第16節 荷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