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倒海樓

在魯一棄的感覺中,箱子破裂的縫隙中有怪異晦澀的氣息騰躍。他趕忙腳步踉蹌地往步半寸和老叉那裡跑去,邊跑邊叫:“鬆了!鬆了它!”

可就在他剛剛跑到兩人身邊時,水面上的那隻箱子碎裂了。正傾斜身體用勁的老叉和步半寸一下子跌了出去。

步半寸不愧爲步半寸,雖然跌出,腳步一個小收,腳掌在甲板上一滑一握,摜出五六步的身體就重新站住了。

老叉則不行,跌出的身體只能雙臂亂舞希望抓住什麼支撐物。於是剛好到了他們旁邊的魯一棄腦袋被老叉手肘擊中,摔跌出去。而老叉倒是藉着這一擊之力穩住身體。

帶着“八抓收囊”的回頭繩也“嘣”地一聲彈回船上,被剛好穩住身體的老叉一把握住了繩頭鉛坨。他根本不管自己撞了什麼碰倒什麼,健步縱到船舷邊,探頭往海中看去。

碎裂的箱子中掉出了好幾個瓷瓶,那些瓷瓶在跳躍的浪花上顛簸起伏几下便一個個往水下沉去。老叉想都沒想,抖手甩出“八抓收囊”在已經下沉的隱約影子中抓住了一個。然後突然發力,將收囊拔出水面,拔得高高地,然後二次發力,空中收繩,把那隻瓷瓶抱入懷中。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回頭繩在他手中就如同活的蛟蠎,快疾、準確、兇猛。

跳起的浪花已經平息,周圍海面上恢復了一片死寂。

魯一棄側着腿坐在甲板上,很舒服的樣子。其實這是一種配合着他氣息的極爲自然的打坐姿勢,但他自己也許都不知道。有兩件東西在面前放着,兩件從翻騰的海中搶出的東西,這兩件東西讓魯一棄的腦海也翻騰起來。

這之前魯一棄是躺在甲板上的,老叉無意間的一記重擊讓不是練家子的他昏厥過去。是女人蘸了溼冷海水的棉巾讓他從昏厥中醒來的。

醒來後的他覺得腦袋很疼很暈,可當看到放在甲板上的那兩件東西時,他瞬間清醒了,單臂一撐坐了起來。

很明顯,那兩件東西都不是要找寶貝。

老叉搶上來的是個古瓷瓶,瓷是好瓷,看着像均州窯。只是這隻瓶子的造型很怪異,四耳鱗腹倭底,四耳都是大弧形的盅耳,腹鱗爲三角尖鱗,倭底是內卷大圓邊。而最爲特別是瓶頸處,有層疊的瓷樓(一種瓷器的裝飾方法,用瓷塊疊成樓宇、山巒狀。),更爲奇怪的是那瓷瓶的瓶口用瓷泥封了。

鯊口帶上來的卻是一件西洋貨,是用黃銅做成的圓形玻璃面盒子,剛上來時還黃燦燦的,現在卻已經變成黑綠色了。

魯一棄示意女人把盒子推近點。沒等女人動手,鯊口就急忙把盒子端到魯一棄的面前。

鷗子也主動要將瓷瓶往魯一棄面前端,但他看到了魯一棄在搖擺無手的右胳膊。

魯一棄不錯眼地看了那盒子好久好久,終於擡起頭站起身來。然後走到船舷邊,再次用迷茫的眼神往四面遠處的海面望去,最後在只有他能感覺到的烏氣翻滾的方位停住。一聲緩緩的嘆息,充滿了悵然和無奈:“不對了!真的是過了,過得太遠了!”

步半寸他們幾個都聽不懂這話是什麼意思,老叉乾咳一聲剛想開口問,魯一棄突然轉身面朝大家,用平靜清朗的聲音說道:“必須調轉船頭,趕緊地離開這裡!”

沒有人問爲什麼,雖然魯一棄的語氣像是商榷,而在他們聽來卻像是命令,必須執行的命令。

步半寸這次沒有像以往那樣一陣吆喝,他想魯一棄的話別人也聽到了,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船動了,加速了,但是速度卻不快。因爲沒什麼風,所以帆沒有升,升了也是白升。眼下只能靠鷗子和鯊口在下面踩翻輪來作爲船的驅動力。這樣一艘漁船,雖然算不上很大,但是就憑兩個人踩翻輪來行駛還是困難些。更何況鯊口剛纔還下了趟深海,耗費了大量的體力,因此他這一邊基本上是和瞎子兩個輪換着在踩。

“步老大,有沒有法子讓這船再快點?”魯一棄現出些少有的急躁,他隱隱覺得背後有種能摧毀一切的巨大能量已經蘊育成熟,隨時都會爆發出來。

步半寸一臉的苦笑:“說實話,我把家底子都掏了。就下面那雙向直踩翻輪,你家長輩做的時候管這叫‘救命翻輪’是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用的。我們這趟走下來,用得都沒歇過。”

“那是因爲我們這趟萬不得已的辰光太多了。”站在船舷尋木魚浮哨的老叉接了一句,這話裡倒能聽出些豪氣。

魯一棄有些失望,下面的翻輪他見過,雖然是設計得極其巧妙,用了多重傳動,加大了數倍的輸出力,但是這總歸無法和他在洋學堂見識到的蒸汽機械動力相比。而且他心裡也清楚,其實就算祖先重生、諸葛再世,他們做的木車、木鶩和木牛流馬也是無法與現在技術相比的。還有就是……對了,魯家的木車、木鶩,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這其中有關聯嗎?還有《機巧集》,合天機與巧工之集,諸葛亮不就是懂天機又知巧工嘛,難道他讀過《機巧集》?不對,諸葛亮雖高若仙人,但天機與巧工均不能用之至極,也只是窺得一斑而已。自己魯家,所傳機巧雖然博妙,不輸諸葛,但天機卻只識得幾分,卻是無法與諸亮相比的。那麼這諸葛姓是否與對家朱姓有某種牽連合淵源……

就在魯一棄胡思亂想的時候,一縷晨旭從遠方的海平線鑽出,接着一瓣血紅切開了灰黑的天際。天要亮了。

魯一棄慢慢回頭朝太陽出來的方向望去。他回頭真的很慢很慢,等他完全轉過頭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放着亮光的金盤嵌在天地之間。

“來了!”魯一棄的話有些莫名其妙,至少在兩秒鐘之前步半寸和老叉都這麼認爲。但是兩秒鐘之後,他們就已經完全懂得了魯一棄的意思,只是也都覺得魯一棄的超前感知太晚了。

第35節 辨魑魅第1節 氣波動第14節 天罡圍第31節 回頭道第18節 鬼壓身第15節 漏露形第8節 燕歸廊第20節 尋隙逃第15節 異獸纏第29節 倒柱行第15節 漏露形第32節 水自流第31節 破七狸第11節 飄磷骨第10節 搔白首第33節 鷲雲烏第22節 脫身去有關術語的解釋第5節 聲嘹唳第8節 戰三重第29節 火慘烈第30節 寒壇勁第17節 觸壁知第21節 葉飄零第8節 海糉子第1節 明我形第27節 淤掩身第35節 鬼嬰壁第2節 殺無途第7節 顛撲道第19節 窗含雪第2節 鬼操船第3節 九宮啓第5節 聲嘹唳第27節 垂底穗第15節 浪衝灘第9節 探沒舟第17節 邪雨下第18節 不須歸第16節 雀在後第21節 池水驚第31節 破七狸第38節 壑難過第24節 花熔金第26節 逆流急第3節 憑何恃第14節 骨形道第6節 船影子第3節 皆遮擊第32節 飛鼎破第29節 冷熱熬第32節 花開石第3節 皆遮擊第26節 斷然殺第8節 戰三重第39節 刑天斬第21節 池水驚第29節 倒柱行第1節 路迷茫第30節 寒壇勁第3節 驀驚覺第20節 千目望第2節 二老訴第18節 逼兇現第32節 飛鼎破第12節 碧池紅第28節 殺二道第11節 皆狡殺第14節 骨形道第22節 高低錯第1節 入海流第8節 燕歸廊第10節 倒海樓第8節 戰三重第14節 相扶將第8節 戰三重第15節 琵琶射第42節 望感局第4節 誰宵獵第22節 陰氣升第26節 壁空壓第24節 徹骨寒第21節 葉飄零第26節 逆流急第28節 衝破雪第1節 氣波動第11節 柳葉落第31節 雪中行第7節 盡浮沉第35節 鬼嬰壁第32節 飛鼎破尾聲第30節 斯人歸第8節 鬧處襲第11節 柳葉落第23節 瓦如龜第9節 天將淋第12節 地下天第16節 至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