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留都又失陷

藥葛毗伽小聲的說道:

“唐朝何時,何時會妖法了?如果,如果翻手爲雲,覆手爲雨,那,那豈非無敵於天下了?”

“什麼妖法?如果真的有妖法,又何至於被安祿山打到了長安城下?”

磨延啜羅不忿的駁斥了一句,忽然又意識到自己的聲音有些大,便故意的把聲音又壓了下去。

“叔父莫要被唐朝人嚇落了膽,這不過是他們玩弄的障眼法,爲的還不是恐嚇咱們?”

話雖說的斬釘截鐵,可心裡終究還是有些沒底,因爲一時間也捉摸不透,唐朝人是究竟如何把兩座小山一般的夯土堆夷爲平地的。

不過,神武軍並沒有就此收手,又有一支軍陣出現在了校場之上,巨大的架子在挽馬的牽引下緩緩前進。

許多人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是神武軍在長安解圍之戰時使用過的石砲,只不過比之戰時低矮了不少,看起來也精緻了許多。

很快,大約有二十架的石砲被固定在了校場的正中,投射方向對準的乃是北方,那裡是一片空曠的平地,仔細望過去不知何時竟插滿了密密麻麻的人形木板。

剛剛在驚駭中緩過來的百官們又開始交頭接耳,天子李亨側身詢問身旁的秦晉。

“秦卿,如果朕沒猜錯,這就是石砲的實物了吧?”

秦晉欣然點頭。

“陛下猜的沒錯,這是經過神武軍改造以後的石砲,體積更小,威力不減,可以更安全的投射霹靂炮,請陛下捂住耳朵,接下來還會有巨響!”

李亨笑了,擺擺手,表示自己無妨。

“將士們都可以近距離的操作,朕又豈能被這區區巨響驚着了?如此利器可以殺敵盈野,發出的巨響也是天籟之音,朕喜歡聽還來不及呢!”

興奮之下,李亨的話也多了起來。

不遠處,磨延啜羅叔侄也對這二十架石砲在不停的品頭論足着。

磨延啜羅從未見過此物,覺得神武軍的花樣越來越多,真是不清楚這種可以移動的木頭架子又如何殺人了!

一陣急促的鼓點驟然響起,緊接着又是三聲尖利的哨音。

衆目睽睽之下,二十架石砲的擺臂猛然彈了開去,衆人只覺得有二十個黑影朝遠處的人形木板陣飛去,瞬息間爆炸此起彼伏,白色的硝煙團團騰起。

操作石砲的神武軍軍卒動作十分熟練麻利,以極快的速度一連投射了三輪,然後就開始收起架子,把石砲拴在挽馬上,漸漸步出了校場。

人們初時還有些莫名其妙,這表演到了一半怎麼人馬架子就全都撤了呢?但隨着北面遠處的白煙漸漸消散,這才駭然發現,那些人形木板早就碎成了千片萬片,沒有一個還能保持完整。

這一回,磨延啜羅竟呆立了半晌沒有吭聲。如果說此前將兩座夯土堆夷爲平地搞的是障眼法,那麼炸碎木板陣則是切切實實發生的。他自問自己的眼神不差,也不會看走了眼。

只聽藥葛毗伽無意識的嘟囔着:

“如果,如果唐朝有如此利器上千,數萬人馬豈非頃刻盡覆?”

磨延啜羅竟也跟着下意識道:

“難怪孫孝哲二十萬燕兵盡數折戟於長安城下,如果神武軍能早一日拿出這種利器,洛陽又何至失陷,潼關又何至失陷?”

一連兩聲發問,沒人能回答他。而報有這種想法的,也不單單是磨延啜羅一個人,天子李亨就在感慨,如果**有這種利器在手,收復東都豈非指日可待?而當初太上皇任憑楊國忠打壓秦晉,並把其攆出長安,怎麼看都是昏聵之舉。

當李亨向秦晉表達了對這種利器寄予厚望的想法之後,秦晉苦笑道:

“石砲與霹靂炮確實厲害,但陛下所見威力卻是有一半都摻了假的!”

“摻了假?”

李亨鄒起了眉頭,神情又是疑惑又帶着幾分不快。這麼做,不就是欺君了嗎?不過,他認爲秦晉既然敢說出來,就必然有其理由,於是靜靜的等着解釋。

秦晉道:

“臣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做給關中百姓看的,可以提振士氣民心。另一方面也是做給回紇等外邦看的,使之放棄非分之想。不過陛下也請放心,這種火器的威力雖然沒有剛剛所見那般威力,僅僅是因爲製造不夠精良,只要經過不斷的改進,早晚有一日,其威力可勝過當下百倍千倍不止!”

如果這等話出自旁人之口,李亨只會當做誇誇其談,但秦晉從來還沒說過空話,不免就有幾分信了。然則,一想到威力可及眼前的百倍千倍,不禁心中凜然,如果當真有威力如此巨大的利器,天底下還有什麼是無法摧毀的?

“若百倍千倍於此,豈非一日殺人百萬?當真乃軍國利器,可朕卻不希望有朝一日會見到如此恐怖的東西,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只希望萬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秦晉心道,若論將來威力巨大的武器,又豈止於百倍千倍?後世的核武器就算毀滅整個地球也綽綽有餘,只不過這些東西就算說出來,以當世之人的知識儲備也難以理解。

“陛下仁心,臣感佩不已,臣心中所想的,只恨不能殺光叛賊,使之難再爲禍!”

整場大觀兵的焦點全在於霹靂炮的表演上,可以說收到了遠超預料的效果,百官爲此振奮不已,個番邦時辰則膽戰心驚,就連知道內情的天子李亨,雖然不似臣下那般興奮了,可心中也是對未來持着一種很是樂觀的態度。

這次大觀兵的主角不僅僅有神武軍,還有李嗣業的安西軍,以及由蜀中來的劍南邊軍。

安西軍的五千精騎完全是唐朝傳統的精銳模樣,剛一出場人麼就覺得這是一支久歷風沙的百戰老兵,其與生俱來的殺氣絕非那些新兵蛋子可比。畢竟在長安城周邊的軍隊,十之七八都是新招募的軍伍。若論參軍時間的長短,就連成軍不過兩年的神武軍也難以相比。

“唐.軍威武,唐.軍威武!”

傳統的口號立時響徹校場上空,五千張嘴異口同聲,立時就挑起了上下官員的激動情緒,也都紛紛跟着高呼威武。這使得今日觀兵的氣氛再一次被推向**,朝廷有如此強兵,軍心士氣如虹,哪個還敢說朝廷只是盤踞在關中做苟延殘喘之舉?

種種謠言在今日大觀兵之後將不攻自破!

李嗣業與段秀實在三日前就已經受到了天子李亨的接見,李亨對他們很是滿意,這兩個武將能夠不遠千里從西域趕回來,足見其真心。

在問起安西節度大使樑宰的情形時,李、段二人儘管極力遮掩,但李亨還是看得出來,此人有觀望的意圖,應該是不贊同出兵的。

李亨雖然是個厚道人,但卻不意味着可以任人欺騙,許多世情早就洞若觀火。

因而,在涼薄之人的反襯下,他更加珍惜那些肯在關鍵時刻,雪中送炭,施以援手的人。

大觀兵圓滿落幕,百官散去,百姓散去,原本熱鬧非凡的校場登時冷清了下來,然則李亨卻並不急於離去。身後跟着房琯、秦晉、郭子儀、李嗣業等一干文臣武將,在禁苑兵營中步行參觀。

他要見識見識這霹靂炮的真實威力。

“秦卿可否將霹靂炮再演示一次?”

雖然沒有明說,秦晉又豈能不知道,李亨這是要看看霹靂炮的真實威力!

“如陛下所願!”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玩弄玄虛,也沒有使用石砲發射,僅僅是將三枚霹靂炮埋在了土堆中,然後以火把點燃引信。

轟的一聲,土堆立時被炸的四分五裂,李亨再一次愕然,想不到縱然不作假,這威力也驚人急了。

當李亨問及觀兵如何作假時,秦晉呵呵笑了。

“說是作假,其實也算不得全然作假。比如石砲的演練,臣事先已經叮囑人在木板陣裡埋設了數百枚霹靂炮,威力自然震撼無比!”

李亨聞言一愣,也跟着笑了,他可沒想到,竟是這等作假的法子,說到底也算不得全然作假,畢竟爆炸的威力可是貨真價實的。

於是乎,李亨對未來更加充滿了希望。

“現在秦卿不妨將此前未及奏報的軍務說與朕聽了!”

跟在李亨身後的房琯和崔渙面色登時變化,他們雖然不清楚內情,但也敏銳的意識到,這一定不是什麼好消息,否則在大觀兵時當衆宣佈,豈非更好?

“陛下,臣得到了河東軍報,太原失守了,監軍張輔臣壯烈殉國!”

張輔臣在宦官裡算是少有的厚道人,當初在長安時,也頗爲善待備受打壓的李亨。

因而,李亨聽說張輔臣在太原城陷後力戰身死,也不免有幾分感傷。

“張輔臣可還有什麼家人、着有司從優撫卹。”

朝廷對張輔臣進行追封那是必然的,但這畢竟都是虛的東西,重要的是要從優撫卹其家人,纔不枉其拋灑了一腔熱血。

宰相房琯在聽到太原陷落的消息以後,面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太原作爲唐朝在北方的留都,意義十分重要,當此之時失陷,絕對是個噩耗!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兄弟夜襲營第一百六十四章:勝負尚未分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第七百二十二章:二虎爭高下第九十六章:相疑誠可悲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舊習難改也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三百五十一章:火中成灰燼第四百一十一章:改造下山匪第一百八十八章:高宜託風塵第六百三十二章:王子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四章:血染灞河水第五百三十八章:叛軍生譁變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一百六十六章:轉機難預料第一千五十八章:虛驚又一場第一千二百零九章:隱伏如深井第一百六十五章:兵危難逆襲第四百一十九章:蕃將急復仇第一百六十八章:逆轉已成舟第二百三十六章:使君不止禍第八百零七章:百騎繞城走第四百九十六章:驚聞蕃將敗第十四章:唐兵半不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二百三十九章:罪囚赴長安第一百一十三章:聰明反被誤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無能爲力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人心不知足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幸哉第五琦第八百一十四章:城門驚失火第四十七章:皆是狐鼠輩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膽怯康多思第六百七十四章:朽木難堪任第三十一章:奇襲高麗奴第一千零六章:葡萄帶曲紅第六百六十四章:小吏難遮掩第二百三十二章:蠢貨不自知第七百九十七章:田某的謀劃第三十三章:錯與衚衕仇第七百八十章:河水低處流第九百三十一章:兩相爭熟強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六百五十九章:崔渙憤辭相第一百三十六章:籌謀軍器監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返程遇馬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一怒心頭熱第一千四十章:閒人自討苦第一千二百零六章:一怒心頭熱第五百五十七章:咎由自取之第一千六十二章:仲春遲改元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四百八十二章:大夫亦妄爲第一百九十二章:心生考校意第二百三十七章:先生難食言第二百六十九章:大使兩頭騎第一千二十三章:事起突然間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彼時此時也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逃入密林中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九百三十一章:兩相爭熟強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聰明反被誤第六百七十八章:噩夢又一場第八百三十七章:欲毀洛陽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莫名的使者第十章:夜進長石鄉第一百一十六章:聲名兩不同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將爲軍心第十七章:兔絲附蓬麻第一千七十五章:大尹獻奇謀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七百九十五章:初露端倪也第九百四十章:黑煙滾滾來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第五百四十六章:秀實入長安第七百五十四章:奸細來投靠第六百一十章:太上皇求封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七百三十六章:安慶緒噩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一千二十二章:抵達張掖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四百五十九章:誅盡楊氏賊第十四章:唐兵半不歸第七百四十七章:終得知真相第三百二十四章:爲誰驅虎邪第四百一十二章:使君有所命第七十八章:閱兵震朝野第一千零七章:爲難安定侯第八百零九章:賊營突生亂第八百零六章:敲山震虎也第一千七十四章:河北事難決第六百一十一章:皇后是主謀第八百七十四章:宵小盡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