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決戰終開端

得到了秦晉的保證,李亨終於疑慮盡去,表示將會全力擋住一切雜音,他只須一心處置城內外的防務即可。

出了太極宮,秦晉非但沒有如釋重負之感,反而覺得肩上的膽子越發沉重,沉重到自己也幾乎看不到希望的地步。

遠處接頭,隱隱有幾聲狗吠,刁斗陣陣傳來,北風呼呼刮過,秦晉下意識的打了個寒顫,隨即又將身上的大氅裹緊。此時的他儘管疲憊已極,卻毫無睡意。

“大夫,郭將軍正到處尋你呢。”

一名軍中隨從打馬而來,在皇城內正尋着了秦晉的馬隊。

“何事尋我?”

秦晉知道,郭子儀沒有事絕不會急着尋自己,一定是有什麼他難以決斷的問題。

“郭將軍沒有交代,直說茲事體大,須得大夫立下決斷。”

“他現在何處?速引我去。”

郭子儀此時正在金光門內處理一樁突發事件,就在這裡巡查隊抓到了私收財物,放縱他人出城的守門軍將。爲此,巡查隊特地找來了郭子儀處置,但他仔細詢問了具體情況後,也覺得很是棘手,只能向秦晉請示。

“甚?牽連陳希烈和他的兒子?”

秦晉被郭子儀的話嚇了一跳,想不到這老傢伙竟又跳出來刷存在感,而且還是在這種極端敏感的時刻。

“還查出了什麼?”

他纔不相信,陳希烈的兒子買通了守將,爲其溝通內外僅僅爲了逃出長安。

“這是密信,請大夫過目。”

秦晉接過了郭子儀手中的密信,一目十行的看了幾眼,頓時就覺得腦後冒着嗖嗖的涼風。

陳希烈居然有心通敵?

這個消息實在過於震撼,難道他在政爭落敗以後還不甘心嗎?寧肯出賣唐朝也要東山再起?

秦晉暗歎一聲,人的yuwang真是無窮無盡,明知道希望渺茫,卻也要不惜一切代價的飛蛾撲火。

試問,向陳希烈這種人,就算投了安祿山,也只會被當做可恥的叛臣,儘管安史叛賊出於收買人心的需要,會在最初予以後代安撫,可終究不會信任重用於他的。

“大夫,此事當如何處置?要不要請準天子?”

秦晉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在這種時候,讓李亨知道了陳希烈謀叛的事,只會動搖他的信心。倒不如神武軍在暗中解決了此事,等到事後再一一稟明也不遲。

其實,郭子儀的神情裡所流露出來的,壓根就沒有打算將此事稟明李亨的意思,只不過是一次試探而已。見秦晉否定了這個建議,他不由得稍稍鬆了口氣。

“就怕天子身邊有陳希烈的耳目,萬一消息走漏,咱們豈非丟了一個可以大做文章的契機?”

覺得郭子儀話中有話,秦晉就問道:

“大做文章?郭將軍詳細說說!”

原來,郭子儀的打算竟然是想將計就計,假作陳希烈與叛軍聯絡,說不定就能收到奇效。

秦晉覺得也是可行建議,便將此事全權交給郭子儀處置,只又着重叮囑了一句。

“保密工作做好,陳希烈那裡也要嚴密監視。”

郭子儀則道:

“請大夫放心,末將一定會謹慎從事。”

此事說完,既然見到了郭子儀,秦晉索性把明日的安排也一併告知於他。

“走,先回中軍,咱們路上邊走邊說。”

兩人上馬,並排而行,秦晉就把自己的判斷又詳細說了一遍。

“孫孝哲的軍糧肯定撐不了多少時日,接下來的日子肯定要比以往更加艱難,如果所料不錯,明天,長安就可能會面對更加猛烈的進攻。”

郭子儀的反應與崔光遠大不相同,只見他一臉的凝重,目光稍稍放低,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倘若果真如此,玉石俱焚,也未必不能!”

聞言,秦晉重重一擊馬鞍。

“就是這個道理,我也擔心孫孝哲會起了同歸於盡的心思,到頭來只會讓局面更加的複雜危及。”

這一下過於用力,以至於秦晉胯下的戰馬突然受驚,竟四蹄亂刨,希律律一陣長嘶。也多虧了秦晉有了足夠的駕馭能力,死死的將其控制住,纔沒有使得驚馬脫繮疾奔。

“既然如此,末將今夜便去佈置,要應對好叛軍不計代價的攻城。”

秦晉點點頭。

“只可惜神武軍還要守住河東,不能調來關中,現在看來,竟是我低估了孫孝哲的能力。”

對於秦晉的這種半是自責半是懊悔,郭子儀卻不以爲然。

“大夫過於妄自菲薄了,河東乃朝廷定鼎天下的根本,居高臨下可鉗制河北,隔河相望又對河南形成泰山壓頂之勢,只有河東依舊在朝廷手中,安史叛軍纔不敢輕舉妄動,傾巢而出,才使得孫孝哲部二十萬大軍成了沒有後援的孤軍。一旦河東有失,只怕朝廷危矣,平叛也將難上加難。”

郭子儀的話並非好言安慰,而是他心中實在所想,秦晉能以神武軍主力扼守河東,而僅以孤身赴關中,一肩扛起守住長安的重任,其膽識絕非普通人可比。

不過,人畢竟是人,都有不夠堅定的時候,郭子儀在今夜,就意外的發現,這個似乎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的御史大夫似乎有些難言的焦慮。

然則,既然秦晉不說,他覺得也不方便開口動問,只說着一些對眼下局勢的看法和建議。

到了中軍軍營以後,秦晉立即下令,召集所有旅率以上的軍將召開軍事會議,他要做最後一次戰前動員,成敗與否就在此一舉了。

動員會十分成功,在幾個原民營骨幹的帶動下,幾乎所有人都表示會拼力一戰,把叛軍徹底打敗。

直到後半夜,這場動員會纔算散場,散場之後,各旅率、校尉直接奔赴各自的軍中,提前做好戰鬥準備。

秦晉的預料果然初步應驗了,天色剛剛放亮,當第一縷太陽光懶洋洋的照射到關中大地上時,排山倒海的叛軍如驚濤駭浪直撲長安城牆。

經過半個冬天的大戰,長安城外堆積的屍體已經以萬計數,所有人都知道攻擊這座天下第一堅城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但這些叛軍在各自將主的驅趕下,依舊不顧生死的向前衝去。

“叛軍的戰術依舊,先用填命戰術消耗守軍士氣和體力,最後纔會出動精銳。”

秦晉在城牆上一直守到天亮,半夜的等待,有了結果,卻讓他心情更加沉重。儘管各種判斷都是基於此前得到的信息推演出來的,可在沒有確實的消息之前,這些推斷說到底也只是個大概率的事件,既然稱之爲大概率,那就有小概率不按推演進行。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

“大夫放心,咱們早就熟悉了叛軍的這一套伎倆,上午這段時間,大家都是輕鬆應對,過了午時以後纔是硬仗。”

郭子儀對這種烈度的強攻毫不在乎,彷彿擊退他們只是舉手投足間的事。

事實上,也果真如此,整整一個上午,叛軍和守軍就在長安城牆上反覆拉鋸。大批的填命鬼被督戰隊攆了上來,又前仆後繼的死在了城牆下,眼見着城牆下的屍體越堆越高,甚至已經接近丈許,就連一貫淡定的郭子儀都嘖嘖驚歎。

“叛軍若再這般打下去,只用死屍就能填上城頭。”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長安城牆高三丈有餘,周長七十餘里,想要用屍體鋪就一條足夠上萬人衝上城牆的大斜坡無異於天方夜譚。

攻防戰進行了整整一個上午,打的死氣沉沉,甚至連叛軍的喊殺聲聽在耳朵裡,都讓人有種無精打采的錯覺。

秦晉擡頭望了望天色,眼看着就要到午時了,也許今日的主角即將登場……

然則,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午時一過,叛軍居然就鳴金收兵了,除了在長安城牆下丟棄了上萬具屍體以外,一無所獲。

但是,即便如此,郭子儀也不敢輕舉妄動,有一絲一毫的放鬆,萬一叛軍再突如其來的殺個回馬槍又怎麼辦?

在這種高度戒備的狀態中,長安城牆上的所有守軍一直等到了太陽落山,天色徹底黑下去,也不見有叛軍精銳來攻。

秦晉就像一尊雕塑,在城牆上站了整整一日,郭子儀亦是如此。

“看來還是低估了孫孝哲的耐心,他在消耗咱們的耐心和士氣,往後有得好看了!”

雖然說得輕鬆,但郭子儀的眉頭卻沒有一刻鬆開過,直覺使然,孫孝哲絕對是個難纏的對手,一時之間也有點摸不準此人究竟還有什麼出人意表的手段。

秦晉只冷哼了一聲,然後活動了一下因爲站立而僵硬發麻的雙腿。

“不管叛軍如何耍花招,咱們只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還能翻上天去?”

不過,郭子儀的目光又落在了漆黑一片的城下,即便看不到任何東西,他也十分清楚,那裡到處都是堆積如小山的叛軍屍體。

“如果每日叛軍都如此愚蠢的攻城,只須二十日,長安之圍就可以解了!”

說着,連他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這明顯是天方夜譚。

第四百零五章:老少有深談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八百一十章:嶺上的爭執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一千五十四章:天子有悲哀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康國戰米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波斯大都督第四百九十六章:驚聞蕃將敗第四百五十二章:使君心思定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最後的燃燒第二百六十八章:結交觀軍使第七百八十九章:勝利的代價第六百一十二章:大寧坊拿人第九百五十四章:襄王已倒臺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七百五十七章:胡兵遭遇戰第八百八十五章:建寧王之死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心向大唐朝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子忽罷相第一百一十九章:滿室盡生花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四百二十九章:胡將生退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拔汗那叛亂第七百三十三章:晉王戲淑妃第八百九十章:翻手未必雨第八百四十六章:天道不足畏第六十三章:進退兩難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敵軟腳雞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視察西內苑第一百三十八章:誤中奸人計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叛亂陡然起第七百一十四章:內監又反覆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惡終有報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一百四十四章:出人意表時第四百一十章:斷燕軍糧道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馬嵬驛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三百三十章:面見秦使君第三百三十九章:使君有對策第七百一十一章:急轉又直下第二百七十七章:天子輕許諾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行商不要命第九百九十一章:因私而害公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五百八十五章:決心渡渭水第六百三十二章:王子的變化第八章:雪暗凋旗畫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卡扎爾之亂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哈里發之眼第一千三十二章:牛刀初小試第一百二十八章:寒梅最堪恨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丞相率軍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偷襲埃蘭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行商露馬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哈里發之眼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一千七十二章:慧眼識英才第五百零八章:叛軍劫掠急第四百六十四章:整軍待賊來第十七章:兔絲附蓬麻第八百八十三章:引出神秘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背水一戰也第三百三十一章:哥舒存忠良第三百五十七章:將軍欲聯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草原豎新旗第六百七十六章:義士欲求死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調返軍中第一百零三章:佳人空掛懷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六百零七章:私相定計議第六百二十一章:一響震四方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七百五十七章:胡兵遭遇戰第二百八十六章:天子擂戰鼓第七百九十三章:民營發神威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膽怯康多思第五百四十六章:秀實入長安第六百五十三章:永王下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第五百七十章:迷霧重重也第二章:胡來但自守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營第一百二十四章:殿上有危言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七十五章:潼關生變故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暴雨欲來也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五百六十九章:侍郎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敬酒變罰酒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鄉重第五百九十四章:名將薦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