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大夫夜入宮

只聽崔光遠失魂落魄的嘀咕着:

“孫孝哲如此高調的豎起纛旗,分明,分明實在向咱們昭示,他,他在馮翊大獲全勝……馮翊郡同官倉的糧食難保已經落在了他的手中。”

秦晉見崔光遠如此失態,丟了魂般的木然,知道他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便解釋道:

“你不覺得孫孝哲如此大張旗鼓,態度反常嗎?”

“反常?旗開得勝,招展而回,又反得甚長了?”

秦晉本想詳細解釋,但一轉念又放棄了這種想法,有些事說的明白了,反而不如保持神秘感更令人深信。於是,他只神秘一笑,便要與崔光遠做賭。

果然,崔光遠將信將疑的看着秦晉,一時間腦子裡卻也轉不過這道彎來。

“看着吧,孫孝哲怕是要對長安不計代價的狂攻猛打了!”

這句話又把崔光遠嚇了一跳,只覺得今夜來見秦晉,把連日來所有的不祥預感都坐實了。

“難道孫孝哲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

秦晉鼻息間輕輕出了一口氣。

“崔大尹如何只長叛賊的氣勢,來滅自家威風呢?難道就不能是他窮途末路,孤注一擲?”

對這個說法,崔光遠實在想不通透,甚至有點不認識一般的盯着秦晉,只覺得今夜的秦晉說話也太不靠譜了,把正常的事說成反常,把叛軍泰山壓頂的進攻說成孤注一擲,實在匪夷所思。

“大,大夫,莫非勞累過度?有,有些……”

他本想說秦晉因爲勞累過度而頭腦不清楚,盡說些胡話,不過終究覺得礙口,沒能說得出來。

秦晉卻替他說了。

“大尹是否意味秦某糊塗了?”

被說破了心思,崔光遠尷尬的點點頭,表示承認。秦晉又反問道:

“大尹可見過秦某無的放矢?”

崔光遠下意識的搖搖頭,秦晉此人的確從未說過空話,若說他信口雌黃,也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把滿腦子漿糊的崔光遠打發走了,秦晉也不由得輕嘆一聲,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揣測推演的,孫孝哲反常的高調而回,一定有背後的原因。馮翊郡敗是肯定敗了,但他不相信,以杜甫和楊行本的性子能讓他輕而易舉的就得了那幾百萬石糧食。

更何況,還有十數名信使帶着自己的軍令趕往馮翊郡,只要有一個到了白水,將軍令傳達給楊行本或者杜甫任意一人,孫孝哲都只能無功而返,鎩羽而歸。

想到這裡,秦晉一掌重重的擊在案上。

是了!孫孝哲去時低調,又在回軍之時,大張旗鼓,爲的就是這一點。只有空走了一趟,一無所得,纔會急着向世人炫耀。而他這麼做,絕非是給唐.軍的。換言之,乃是爲了穩定軍心而撒的彌天大謊。

想到這些,秦晉只覺得心臟撲撲直跳,倘若果真如此,孫孝哲便到了窮途末路。

可是,這畢竟都是秦晉的猜測,軍中的人除了郭子儀對時局向來不動聲色,絕大多數人的態度都像崔光遠一般,日日惴惴不安。

崔光遠算是心思堅定沉穩之人了,都如此的心浮氣躁,又何況那些軍中的中下軍將了?

這個問題的出現是秦晉所沒想到的,長安的守軍多數都是以民營爲基礎組建的,相當於神武軍之外另起爐竈而成的,思想工作比起神武軍來還是失色不少。加之長安乃天子腳下各方消息鋪天蓋地,隨便哪一天不是謠言滿天飛呢?

對了!是時候管制謠言了,若是任由這些捕風捉影的信息在城中傳播發酵,說不定還會造成什麼難以預料的危害呢!

思來想去,秦晉更是難以入睡,便直接入城去見天子李亨。

自李亨登基以來,對幾位重臣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請見便必然接見。

秦晉身爲主持長安防務的重臣,更是沒有拒見的理由。

事實上,李亨也是夜不能寐,最近皇城內謠言他也多有耳聞,人心不穩之下,令人心神恍惚。但是,爲了不給秦晉添亂,他硬是忍住了不去過問,正在燭臺下看着公文發冷,聽到宦官輕言細語的說着:

“御史大夫秦晉請見!”

李亨下意識的坐直了身子,連忙道:

“請,快請!”

剛剛正在想着秦晉,不想秦晉就深夜請見了,他有種預感,秦晉深夜入宮,一定與他剛剛所擔心的有關。

“臣秦晉拜見皇帝陛下無恙!”

“秦卿平身入座,不必拘泥常禮。”

雖然李亨給了秦晉見君不拜的免禮特權,但他還是每次都畢恭畢敬的把臣子之禮做足了。對於與此相似的人和事,秦晉沒少耳濡目染,天子在重用臣子的時候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臣子看,但只要用過了,就會立即翻臉。

此時自己做足了臣子之禮,就算有朝一日飛鳥盡良弓藏,也不會給其以殺人的口實。

當然,這些只是秦晉在經歷過長安官場各種齷齪陰險後,本能的小心謹慎,此時他手中的權勢,只怕就算天子也不是說殺就能殺動的。

權力的怪獸被掌握在手中,這種力量究竟有多麼強大?秦晉畢竟在官場日短,且心思尚不在此,只是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前行。

“長安遍地謠言,已經達到了動搖軍心的程度,臣以爲當立即禁止謠言,增加宵禁的時長。”

李亨正爲謠言禍亂人心所煩惱,秦晉的建議正當其時,當即就允准了。

“此等尋常事,大夫但請自行其是,事後寫成條陳報與朕知曉即可!”

不過,提出了對謠言的處置建議,對謠言的源頭,李亨還是心有重重疑慮,不過他的耐心極好,只等着秦晉自己說將出來。

“馮翊兵敗了,孫孝哲凱旋而回,許多人都在擔心,孫孝哲搜刮了數百萬石軍糧,長安危矣。臣請陛下放心,只要有秦晉在,長安斷不容有失!”

說這話也許有些滿,但如果不這麼說,又怎麼可能給心生疑慮的李亨以足夠的信心的呢?

果然,李亨不自覺的輕吁了口氣,身體也由僵硬轉而鬆弛。

與崔光遠不同,李亨對秦晉報之以絕對的信任,僅憑秦晉統兵以來未嘗一敗這一條,就足以憑藉。

wWW ttκa n C 〇

秦晉對李亨、李隆基父子的性格早就揣摩的透徹。李隆基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早就養成了多疑的性子,就算親生兒子也不例外。而李亨做了十幾年的夾尾巴太子,對身邊的人也城府甚深,但有一點與乃父大爲不同,那就是隻要認準的人,就深信不疑。

也正是憑藉此點,秦晉纔有把握一再說服李亨,支持自己的計劃。

心中的疑慮一去,李亨當即說道:

“秦卿放手對外,這些瑣事朕自有處置。”

這當然不是瑣事,只不過李亨在沒有定計之前會顯得猶豫不定,而在有了足夠的信心之後,執行力也會激增。

“臣還想請陛下做好準備……”

疑慮之事盡除,李亨的話也多了,笑問道:

“何事?秦卿吞吞吐吐,可不符一貫的性子啊。”

秦晉一本正經道:

“這幾日叛軍或許會不計代價,大舉攻城,臣還請陛下做好心理準備。”

李亨聞言,不以爲然的笑道:

“還以爲是什麼大事,秦卿儘管好好守城,餘下瑣事自有朕去處置。”

秦晉立刻就明白過來,李亨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他當然知道李亨的執行力,斷不至於拖了後腿,但叛軍的攻城,其烈度可能甚於以往,甚至會令人難以招架。

他只想李亨明白,長安即將面臨的壓力和危機是前所未有的,二十萬人倘若不計代價的強攻,其威力定是極爲恐怖的。

以往兩個月間,叛軍的歷次攻城,之所以都無功而返,很大程度在於孫孝哲愛惜人力,不想以過分的傷亡來換取勝利。因而,每一次,守城的唐.軍都能將叛軍從容擊退。

“陛下,叛賊有人馬二十萬,倘若不計代價,權力攻城,長安必然面對百多年來從未有過之壓力,臣請陛下堅定心思,莫要被雜念左右了心思。”

直接把話挑明,也是秦晉不願意耐着性子和李亨兜圈子,就差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一旦戰事更顯劣勢,只怕各路小人都會跳出來嘰嘰喳喳,到那時就怕李亨的心思不夠堅定。

李亨的心思何等通透,立刻就明白了秦晉話中所指,原本頗爲輕鬆的情緒也瞬間盡去。只見他面色凝重,沉吟了許久才道:

“秦卿,你給朕交個實底,若二十萬人不計代價,全力強攻,應對起來,究竟有幾成勝算?”

秦晉暗道,其實李亨問這個問題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既然當初選擇了堅守長安,不論勝敗,都是一次豪賭。贏了就盆滿鉢滿,輸了便一敗塗地,一文不剩。

然則,這張餅還是要畫的,有時虛假的希望反而是人挺過難關至關重要的因素。

伸出手指,比劃了個六字。

“六成?”

李亨的聲音有些激動。

“這還是保守估計,臣已經得到密報,杜甫和楊行本在馮翊燒了五百萬石糧食,孫孝哲無功而返,萬年縣儲糧又被付之一炬,叛軍積糧已經見底,用不上半月就會徹底斷炊。”

第四百六十五章:後繼豈無人第九十二章:但使願無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彼時此時也第一百三十二章:聖人亦可憐第九百二十七章:奇哉中護軍第五百一十九章:城破難殉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亂臣與賊子第一千四百章:兵敗如山倒第八百章:天子漸瘋魔第一百零五章:使君心頭怒第二百四十八章:天子積威重第一千零三章:清丈土地也第一千零三章:清丈土地也第九百四十五章:條約終簽訂第七百四十四章:兩軍再交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叛亂陡然起第七百八十五章:天降橫禍也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一千三十五章:嚴莊表心跡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兩軍有博弈第三百二十四章:爲誰驅虎邪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火驚天子第八百三十七章:欲毀洛陽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馬赫迪落網第一百五十五章:徵丁十六衛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釣譽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殺秦大夫第六章:默默以苟生第八百五十五章:鷸蚌將相爭第一千零九章:獨孤倓求救第六百零三章:父子皆軟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滿朝無忠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第九百零六章:野心再膨脹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八百九十二章:吐蕃困長安第四百三十章:神武伏胡兵第一百一十一章:宰相有諫言第一千四十二章:千頭萬緒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阿巴斯之敗第五百二十六章:雨過難天青第七百六十章:叛軍全覆沒第五百六十章:詭計借鼠兵第一百七十三章:得勝未有心第三百二十五章:軍法治民夫第五百五十七章:咎由自取之第九百一十章:戲耍尚悉結第七百二十五章:初戰竟失利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六百五十二章:禍從天上來第九百七十七章:花間談興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雨中欲吃羊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意外遭遇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折辱再加身第一千八十九章:柳暗竟花明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一千七十六章:計出半天下第三十五章:孟德惜雲長第六十七章:綿羊亦虎狼第一千七十二章:慧眼識英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心有千不甘第五百九十九章:禍事從天降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八百七十章:陰謀始敗露第七百八十五章:天降橫禍也第四百八十六章:一誤中副車第九百五十章:分別顯神通第一章:孤城萬仞山第二百六十七章:使君巧計策第四百三十八章:垣縣有急報第六百八十九章:廷議決生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顏撫君奇遇第二百六十九章:大使兩頭騎第一千五十七章:兩尹俱惶然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南岸的夜襲第五百八十一章:兵潰如山倒第八百五十四章:小人長慼慼第五百九十三章:新舊交鋒時第一千二百九十章:總督的麪條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漫步古城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行商露馬腳第二百八十六章:天子擂戰鼓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難再有擎天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六百三十六章:兄妹的對話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兵臨范陽城第六百二十七章:身在夢中邪?第五十章:磨刀向虎狼第九百七十二章:天子慘兮兮第四百九十二章:陰謀又再起第一千一百零一章:戰事愈緊張第二百二十八章:反目終有日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夫亦懼內第五百零八章:叛軍劫掠急第八百八十五章:建寧王之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暴雨幫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