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世事難料也

神武軍一系除秦晉以外,其餘人等雖然也知道邊令誠是個奸詐作惡的大宦官,但對此人的痛恨程度還遠未達到秦晉一般。因此,邊令誠被一場大火燒死的消息僅僅如樹葉落地,所造成的震動比之哥舒翰慘死要有天差地別之遠。

然而,與邊令誠被燒死息息相關的另個一個卻引起了長史嚴倫極大的興趣。他爲此甚至專門與秦晉商討此事。

“魚朝恩與邊令誠同屬宦官,有仇怨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在接到敕書不到半天的時間裡就連夜趕到了潼關,邊令誠則不早不晚於當夜失火慘被燒死,難道,難道使君不覺得過於巧合了嗎?”

宦海浮沉二十載,嚴倫深信這個世界沒有巧合,如果恰恰有巧合出現了,那麼不是當事者陰謀算計,就是自己還沒有窺得其中的門道。

也正是心中疑惑,他才如此積極的與秦晉分說此事的異常之處。

秦晉早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懷疑潼關大火背後有貓膩,但是那畢竟是高仙芝的地盤,而且高仙芝已經下了定論,失火乃是意外,邊令誠葬身火海,並且有廢墟中扒出的焦屍爲證。一切都處理的周到妥當,他身爲馮翊郡的郡守又有什麼資格去質疑身兼兵馬大元帥的中書令呢?

換句話說,現在的秦晉根本就沒有資格與高仙芝站在對等的位置上交流、

“高相公已經有了結論,咱們既不知道當事現場是什麼情況,也沒有辦法確認焦屍究竟是不是邊令誠,與其這般無意義的質疑,不如儘快整軍經武。”

嚴倫顯然還不放心,他一心攀附上秦晉,現在不求別的,只求能在關鍵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便足矣。

顯然,這種機會並不多,因此嚴倫就要更加積極主動的來尋找抑或是創造機會。

邊令誠與魚朝恩的蹊蹺之處讓嚴倫看到了一絲機會,他又怎麼可能半途而廢呢?

“使君,莫要低估了魚朝恩,如果不弄清楚他因何急於趕到潼關的原因,弄明白邊令誠究竟有沒有死在大火之中。倘若果真死在帶火種,那場火又究竟是人爲設計還是真的如官署佈告一樣,大火起於意外?

嚴倫的執着勁頭令秦晉很是欣賞。他知道,無論前世還是今生,這個世界都不缺充滿激情的人,但是能夠持久的卻鳳毛麟角。這個嚴倫初期給秦晉的印象不過是賣主求榮的一個無恥之徒。但隨着在公事中的接觸日漸加深,他又發現,嚴倫除了在依附崔亮出賣崔亮這件事上做的不地道,但是此人的爲官手段,以及處理政務的能力絕對是大唐數萬官員中的佼佼者。

有了這種改觀,秦晉對嚴倫的態度自然也就大大不同,在很多時候甚至還有意關照。

現在嚴倫自從投了秦晉以後比以往更加賣力,秦晉看在眼中,就覺得有必要對他反覆執着的問題加以重視。

“說實話,我以爲,潼關大火必是人爲,邊令誠之死絕對是詐死。”

嚴倫的眼睛裡閃爍着的興奮的光芒,他知道既然秦使君如此表態也就意味着他相信了自己的質疑。”

“使君所料不差,卑下也認爲邊令誠和魚朝恩的背後有貓膩,至於他們是否勾結在一起,卑下不敢妄言。”

“魚朝恩和邊令誠背後的貓膩,我也在懷疑,但是非要弄清這兩件事背後的因由,卻不那麼容易,你可知道?”

秦晉這麼說當然是認爲嚴倫的話屬實,但其中隱藏的貓膩與遠在馮翊的神武軍抑或是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嚴倫壓低了是恆銀神秘的說道:“恐怕使君日日在河工工地上還每聽說吧,據說魚朝恩在死於大火的當日曾聲淚俱下的求見高仙芝。”

求見高仙芝?

秦晉心中大是震動,在他的印象裡,高仙芝可是個忠君報國的典型代表,而且據他所知,兩個人已經因爲金銀生份了兩人之間的關係,邊令誠主動求見高仙芝碰釘子的可能性不大,而就算邊令誠主動求見爲真,高仙芝恐怕也未必會見此人。

嚴倫湊了上來,神秘兮兮的說道:“這些都是真的,卑下的堂兄在河西軍中任旅率,邊令誠痛哭流涕跪求高相公施以援手,只是高相公究竟有沒有答應就不得而知了。

秦晉這回更是驚訝了,如果說邊令誠去求見了高仙芝,而高仙芝又答應了幫忙,那麼在兩人見面半個時辰以後的大火就顯得更爲蹊蹺了。”

他與嚴倫一樣,也從來不相信巧合,現在這麼多的巧合與偶然湊到了一起,讓秦晉想一想就覺得頭疼欲裂,但是既然已經將話題扯到了這裡,那還是十分有必要繼續深入探討下去。

嚴倫見自己說服了秦晉,心中一喜,然後直接拋出殺手鐗。

“高相公如果與邊令誠曾有密謀,恐怕將會惹禍上身啊!”

這句話落在秦晉的耳朵裡直如晴天霹靂,他此前只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邊令誠的身上,然而如此正如一葉障目忽略了其他更有可能與高仙芝產生矛盾的人,比如魚朝恩。

秦晉陷入了沉思,他仔細的梳理了自己所知道的高、魚二人所有的履歷交集,但怎麼搜尋,最終都只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兩人沒有宿怨,甚至連交集都少的可憐。可能直接的接觸就只有高仙芝履任潼關時,以及這一回魚朝恩奉旨殺邊令誠了。

但是,這兩次交集,不論從何種角度去看,都不像是會使兩人結怨對立的樣子。

一時之間,秦晉也不知道究竟該不該將魚朝恩劃在危險人物的序列裡。他在長安時曾與此人打過幾次交道,接觸下來以後覺得其人甚爲聰明,而且極善察言觀色。很難想象,這種人會主動與人結怨。

秦晉看了一眼嚴倫,“你說說,魚朝恩究竟是何居心?”

他不問高仙芝的想法,而是直接讓嚴倫講訴他對魚朝恩的判斷,實際上已經把魚朝恩當做了假想敵,甚至此人僅僅是隱藏的比較深的假想敵。

嚴倫的目光中露出了一絲不以爲人察覺的笑容。

……

孫孝哲最近有些煩躁,他被堵在潼關外面已經將近一個月了,幾次發動攻勢都被哥舒翰以填命的戰術一一擊退。甚至連派往蒲津關負責策反皇甫恪的使者都被悉數斬殺。兩條路都走的無比艱難,而留給他的時間卻不是那麼充裕了。

現在已經到了八月份,距離入冬也僅僅還剩三個月的時間,而這三個月裡要做的事太多了,如果因爲潼關的戰事的膠着而耽擱了,那麼後果是極爲嚴重的。自從倒向了安慶緒以後,他必須不遺餘力的爲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蠢貨籌謀前路,掃清一切登基繼位的障礙。

據安祿山身邊的宦官李豬兒所言,安祿山的雙目自過年以後已經徹底失明,而且腿腳腰間還生出了駭人的膿瘡,遷延不愈。

由此種種,孫孝哲斷言,安祿山恐怕已經病入膏肓,也許歸天之日就在這一兩年內。

現在安慶緒的勁敵就是那個年不滿十歲的小雜毛,比起安慶緒,安祿山更寵愛這個段氏所出,聰明伶俐,長相俊美的幼子,而且一切安排和佈置都有着明顯將其推上太子寶座的意味。

只可惜,天不假年,安祿山瞎了,又惡疾不愈。這就給了安慶緒極大的機會。畢竟安慶緒是安祿山成年兒子中還算出息的人物,正鶴立雞羣似的出類拔萃完全不能證明安慶緒是個合適的繼承人。

但是,孫孝哲已經和安慶緒兩個成了繩子上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而不得不竭盡所能的爲安慶緒鋪路,掃清障礙。

戰功,就是安慶緒夯實根基最直接的辦法。所以孫孝哲對潼關對長安勢在必得。

只是壓力也無時不刻都存在着,段氏所出之子並非一無倚靠,身在河北平亂的史思明已經被安祿山任命爲那小雜毛的老師。史思明身爲安祿山最得力的部將,在大燕朝的威望可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等咄咄逼人的勁敵,使孫孝哲時時如鯁在喉,煩躁不已。

反觀安慶緒,則完全是一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模樣,雖然領了西征大元帥的差事,但這一路上他卻只做兩件事,除了喝酒就是玩女人。在潼關戰事最吃緊的那幾日,也沒有一刻放下過這兩樣。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這個副元帥全權做主,哪怕安慶緒能拿出一半的精力來放在西征作戰上也好啊。

不過,孫孝哲也有慶幸,安慶緒不插手軍務,至少不會壞事。

就在他苦思破關計策之時,一則消息從關中透了過來,關中數十萬逃民造反已經打到長安城下了。雖然不確切,但總不會是空穴來風。

經過數日的證實,詢問了幾十個關中逃民的證言以後,基本可以確認,的確有叛亂一事。

至此,孫孝哲心花怒放,他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與關中叛亂的逃民內外夾擊,拿下潼關就有希望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丞相已親臨第一百一十四章:聲名傳坊間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行商露馬腳第九百三十章:進退兩難也第二百一十八章:磨刀霍霍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大火亂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使君欲掃雷第二百章:邪術難惑上第九百四十七章:選拔新太子第八百八十章:天使突遇刺第四百四十章:忽聞相公敗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一百七十六章:玉人失芳蹤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趁熱再打鐵第八百三十三章:叛將的悔意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將爲軍心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安全至營地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王子的愁雲第三百五十八章:過河見胡將第四百三十八章:垣縣有急報第三十九章:雪夜行軍急第一千三十八章:巴結反成拙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五百四十六章:秀實入長安第一百九十章:摧眉更折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九百四十七章:選拔新太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哈里發之怒第五百一十四章:巧計下潼關第五百六十六章:忽聞安西軍第二百六十九章:大使兩頭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雄獅真老矣第一千五十一章:杞人之憂天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火驚天子第一千二百十九章:殺雞取卵也第二百四十三章:如墮幻夢中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戰風陵關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意外的發現第二十章:城東數重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轉機似流星第六百五十章:失敗的收買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對牛在彈琴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八章:雪暗凋旗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五章:青史誰不見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槍顯神威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卡扎爾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構陷遭反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三百一十三章:彈指論朝局第五百七十三章:臨陣現倒戈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七百零三章:功虧最後時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野望庫思老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節度使第三百七十章:下嫁皇家女第六百六十九章:兵臨新安城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賢才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八百六十七章:引出叵測事第四十三章:但使飛將在第一百七十二章:有感世情惡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四百五十一章:便橋遇故人第八百九十二章:吐蕃困長安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八百七十四章:宵小盡出洞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難納投名狀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一千四百七十章:連吃閉門羹第九百九十八章:江南起波瀾第一千三十一章:攻打鐵門關第七百九十五章:初露端倪也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第二百八十六章:天子擂戰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秋風亦蕭瑟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安全至營地第二十九章:哥舒能飯否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一千九十八章:心中百味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當及時行樂第五百二十三章:大夫有決斷第一千九十七章:囚徒脫牢籠第一千一十二章:清丈土地難第一千六十三章:下吏不愚鈍第八百四十四章:開啓新篇章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七百四十二章:唐將甘赴死第一百三十二章:聖人亦可憐第七百二十五章:初戰竟失利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機第九章:蕃將夜遁逃第一百二十章:一肩挑千鈞第七百八十四章:突然發難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梵衍那之殤